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334
    • 经验4303
    • 文章276
    • 注册2005-09-20
    [推荐]研究佛学的难题
    [PP][SIZE=3]研究佛学的难题[/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陈义宪[/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  佛教在今日世的大宗教中,它是排名第五大的宗教,(注一)但如果在华人的世界中,它却可以算是仅次于民间宗教的第二大宗教(注二)。但如果以影响力来说,它在华人世界中,应是第一位。因此,对于宗教旳工作者来说,佛教是值得研究的宗教,也是必须研究的宗教。但一般的比较宗教研究者,或是民俗学研究者,甚至连佛教的佛学权威,也常常会讲错佛理,那是为什么?为何这些学者都很难把佛教的佛学研究得很透彻,以笔者的了解,那是因为有以下的几个原因。[/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  因为佛经伪经多:[/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  佛经的杂乱,是和道教及一贯道差不多。道教和一贯道的杂乱,在说明某一样道理的时候,不只要问:「是那一个庙说的?」有时还要问:「是那一个时期说的?」而佛教的杂乱,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对佛经的认定标准太松懈,只要在佛经的前面加上一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就会被看为是佛所说经,而收入大藏经中。  [/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甚至一些没有这句「如是我闻,日时佛在」做开头语的所谓「无头经」,也照样会被收入在佛经中。(注三)[/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像有些经,明知是某人所写的,或是明知是伪经,但因为喜欢的人多了,或是在佛教中已能起一些作用了,也就只好把它留在佛经中,或是加以删除有防碍的字句或名词而保存下来。(注四)[/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因为佛经抄本多:[/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如果我们看大藏经,就会发现在大藏经中,几乎每一本经都有几个抄本,而且几乎每个抄本都大略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因此,抄本的增加,在无形中就会形成杂乱(注五)。以净土经为例:到底阿弥陀佛曾发过多少愿,明例的就有廿四愿,卅六愿和四十八愿,像四十八愿和廿四愿的,也各有不同的抄本(注六),另外还有一本经后人综合研究,再重组织而写的佛经,也列在其中,(注七)使佛经变得更杂乱。[/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因为佛经古本多:[/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佛经之所以难懂,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古本太多,几乎百分之百的佛经,都是文言文。要今人去看古文,那真是无良。既是这样,为什么佛教不把这些古文译成今文?有这种看法想法的人就太不认识佛教了。佛教之所以要把一些不该放入大藏经的,都放入其中,其目的只是在向人强调,「佛经瀫瀚」这四个字;而佛经大部份都保留隋唐时期的译文,不是因为没有钱,佛教的钱,是所有华人宗教界中最有钱的;不是没有人才,单单在台湾,就有二十多个佛学院,懂佛经原文的,如过江之鲫。若是有钱,又有人才,为什么佛教不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其主要的目的也是四字:「不让你懂」。因为若翻译成为白话文,你就会看出其中的杂乱和错误来,相信的人就会减少很多,特别是那些较理智的知识分子,就会几乎完全离开。[/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像基督教的圣经,做法就不一样,它一译再译,希望让人人都看得懂。像中文圣经,巿上就有七八种译本,还有很多的注译本;像英文圣经,巿上就可买到几十个译本,注释本也很多。任何人都可在家中,读得明明白白,都可自行研究,把整本圣经的内容了然于胸。[/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因为佛经轻视多:[/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什么是「僧宝」?就是指佛教的法师。为什么佛教的法师会被看为「僧宝」呢?那是因为法师自己认为;他们是维护,传扬,实施释迦牟尼的佛法人,没有他们,释迦牟尼所留下的「法宝」,虽存在,也等于没有作用。既是这样,为什么轻视佛经的法师会那么多呢?那是因为,释迦牟尼所主张的成佛之法,其时间太久(注八),没有像极乐世界那么简易。而佛教法师和信徒所要的是:「顿俉成佛」,「即生成佛」,不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纔有可能成佛」。所以现代的佛教只强调:「念一声佛(喃呒阿弥佛)胜过读(释迦牟尼的)三藏十二部(现在也几乎把大乘佛经看成是释迦牟尼所讲的佛经)」。因此,大藏经几乎都被锁在橱柜中,几乎至今都还是全新的(法师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大藏经)。(注九)[/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另一个会使佛教的法师轻视佛经的原因,那是因为他们也知道佛经的杂乱,几乎每一种要目,都有不同的说法,而且也有很多是反常识的说法,逼使他们有时不得不,要从众多的答案中,选出最合心意的答案来解说。所以美其法曰:「佛学是结论后的研究,不是研究后的结论」。甚至也只能自己加以修正,以引经不引文的方式来加以批注。[/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因为佛经译名多:[/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佛经中有很多的名词,有天界名,地狱名,大劫名,山名,水名,树名,龙名,鸟名,灾名,人名,鬼名,净土名,佛名,菩萨名,国名,数目名------[/SIZE]这些名,不但因为翻译的人不同,翻译者的时代不同,翻译者的来处不同。因此,同一个名称就有不同的译名。但因不想让人读懂,就没有统一的译名,因此,使有心要研究者增加很多的困难。

    [PP][SIZE=3] [/SIZE]

    [PP][SIZE=3]因为佛经观点多:[/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佛经的写成可以分为三大时段,四大领域。佛经的写成,可以分为以下的三大段:第一大段是说法和门徒的的结集时期:这一时期大略经过五百年。释迦牟尼在这一时段出来传教说法,讲了阿含经和一部份的律藏,但都没有笔之于书(注十),经过四次的结集,直到纪元初年左右,纔真正笔之于书。第二大段是大乘佛教书写期:这一时段,佛教产生菩萨信仰,把佛说扩大,把佛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扩大为十方无量世界,把一时无二佛,扩大为各个净土都有佛,并且贬斥声闻乘。这时段也大约有五百年。第三时段:这是佛教在印度的堕落期。在这时期是佛教在印度遭受摧残期,因为印度教的兴起,把佛教辩得几无完肤,逼使佛教的法师每日都有很多人归向印度教。佛教为援回其堕势,不得不只好接受梵天的信仰,甚至把房中术以及异教的信仰,都融摄入佛教的佛法中,使佛教更形成杂乱。(注十一)这时期大约有七、八百多年。(其开头和第二时段的未期重迭)。[/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佛经写成的四大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在印度,完成了大部份的小乘佛经和大部份的大乘佛经。第二个领域,因为阿育王时期,把佛教外传,因为面对各地方的需要,而写成了某些小乘的佛经。第三个领域,因为佛教的北传,在面对异教的攻击,也由法师伪托而写了很多的佛经。(注十二)第四个领域,是大乘佛教在第三期后,进入中国的西藏等地,与当地的异教结合而形成密教。这时期所写成的经典,强调即生成佛,法宝,形成大乘密宗。[/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正因为佛经的写成有三大时段,四个领域,因为受环境的逼迫,匆写成,不只使佛法产生杂乱,也因为写佛经的人,对佛理所知有限,自说自话,因此所写成的佛经,对同一事就有不同的观点。致使佛学的研究者无所适从![/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佛经就因为有了以上的六多,使一些佛学的研究者无法深入研究。当然让人无法深入研究,对佛教来说,就像在其上了一层「他弗龙」一样,也给佛教的法师比有空间吹嘘佛学的深奥;但对佛教本身来说,其损失更大,因为身为僧宝的人,对佛经的认识,也无法深入,那是很悲哀的事。不知法师觉得怎样?请问法师:「你心安吗?」[/SIZE]

    [PP]

    [PP][SIZE=3]注一:按信徒人数来排行,在佛教之前的宗教是回教,天主教,印度教,中国民间宗教,佛教是排行老五,基督教更正教算老六;但若把更正教,大英国教和基督教的独立教派会在一起算为基督教,则佛教就排行老六了。(请看Britannica [/SIZE]

    [PP][SIZE=3]Book of Year 2002,P.302.[/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注二:同注一。[/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注三:单以四阿含经为例: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的《中阿含经》中,其《佛铁城泥犁经》(No:42[/SIZE]),《佛说蚁喻经》(No:95),《佛说治意经》(No:96)都属无头经。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册的《杂阿含经》中,其第十六卷的436,437;其第

    [PP][SIZE=3]34[/SIZE]卷的11;第卅七卷的10,33,也是无头经;在《杂阿含经》的100《别译杂阿含经》中,其111, 122, 126, 128, 129, 157, 160,

    [PP][SIZE=3]193, 207,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SIZE]

    [PP][SIZE=3]362,363,364[/SIZE];在《杂阿含经》第104, 111, 也都是无头经;在《增一阿含经》的146, 150,也是无头经。其它的大乘经典,无头经就更多了。

    [PP][SIZE=3] [/SIZE]

    [PP][SIZE=3]注四:像《高王观音经》,圣严法师明知它是假的,但却公开的说:「文字虽出伪造,诸佛菩萨圣号,却是出于佛经,所以仍有灵验可观。」(圣严法师,[/SIZE]《观世音菩萨》P.12.)其说法无形中给伪佛经留了后路,恰如有人怀疑自己所拿的是假钞,但银行的鉴定却说:「这有什么关系,只要钞票的像片对了就可以了。你想假钞会断绝吗?

    [PP][SIZE=3] [/SIZE]

    [PP][SIZE=3]注五:请看第二册《杂阿经》的101-124 [/SIZE]目录注明;另外请看《增一阿含经》126-148的目录注注明。

    [PP][SIZE=3] [/SIZE]

    [PP][SIZE=3]注六:阿弥陀佛发廿四愿的有《大正新修大经》第十二册的《佛说无量清净等觉经》和《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发卅六愿的有《大正新修大经经》第十二册的《佛说大乘无量寿严经》;发四十八愿的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一册的《大宝积经》卷十七;《大正新修大经》第十二册的《佛说无量寿经》。[/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注七:国学进士龙舒王曰休鉴于《佛说无量寿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和《佛说大乘无量寿严经》,四经原为一经,但却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发愿数,所以就柔合上述四本经重写成一经,名为《佛说大阿弥陀经》,以阿弥陀发四十八愿为主,另写一佛经,但因其研究并未真正深入,反而使佛经变得更加复杂。[/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B]注八:释迦牟尼主张人要成佛,至少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时间是「三大劫 X 阿僧祇」。一大劫是1,343,800,000[/SIZE]年.一阿僧祇是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年。那是4的后面要加56个0年。因为时间太长,就被华人弃绝。[/B]

    [PP][SIZE=3] [/SIZE]

    [PP][SIZE=3]注九:请读者去佛寺一看就知道。[/SIZE]

    [PP][SIZE=3] [/SIZE]

    [PP][SIZE=3]注十:读者可看「佛教史入门」之书,[/SIZE]都有记载.

    [PP][SIZE=3] [/SIZE]

    [PP][SIZE=3]注十一:[/SIZE]请看圣严法师,《学佛正信》P.31.圆神出版社,台北巿,1991,1.初版。

    [PP][SIZE=3] [/SIZE]

    [PP][SIZE=3]注十二:较出名的有:《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三世因果经》、《父母恩重难报经》。[/SIZE]

     

    [ 此帖最后由孔卫东在2008-4-8 11:59:07从 热点争鸣 转移过来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7
      • 经验21067
      • 文章261
      • 注册2006-07-27
      《金刚经》: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德心学佛么?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40
          • 经验9911
          • 文章1105
          • 注册2008-01-18
          德心肯定是研究佛学的。
          其实佛学真的博大精深,
          令人叹为观止。
          令字辈。自90年从教以来倍感儒家经典之重要!03年志在圣城建立首家国学馆!教授读经典习礼仪,现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在论语碑苑已推广读经至今,欢迎诸位莅临指教!
          http://905492004.qzone.qq.com/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40
            • 经验9911
            • 文章1105
            • 注册2008-01-18
            另外德心应该对《圣经》有研究。
            令字辈。自90年从教以来倍感儒家经典之重要!03年志在圣城建立首家国学馆!教授读经典习礼仪,现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在论语碑苑已推广读经至今,欢迎诸位莅临指教!
            http://905492004.qzone.qq.com/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
              • 经验1583
              • 文章148
              • 注册2008-08-15
              现在的年轻人难得有对佛学有兴趣的~~~~~~~~~~!
              主业电脑硬件销售,智能家居详细(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1-e35c4e718620caa22422e0a621c8d256.jhtml)业余跆拳道教练.婺州南宗榉溪大盘派  德字辈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声望+3
                • 财富5
                • 积分2351
                • 经验34120
                • 文章1965
                • 注册2004-04-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曲阜孔为峰[/U]发表的内容:[/B]

                德心肯定是研究佛学的。
                其实佛学真的博大精深,
                令人叹为观止。[/QUOTE]

                跟咱老祖宗的《论语》及《大学》《中庸》比如何?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令字辈,平阳派二支(漆桥支)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