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
    • 经验25216
    • 文章1443
    • 注册2006-02-04
    59至63代孔氏
    [P] 第二十三章  五十九世至六十三世嫡孙[/P][P]    五十九世至六十三世的嫡孙,这五代人大都生活在朱元璋开创的明朝。因为是汉人重新夺得了政权,这仿佛是给孔子的嫡裔子孙注射了强心剂,以衢州为中心的孔氏族人也空前活跃了起来。特别是在朝廷授职于五十九世嫡长孙孔彦绳以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后,孔子的嫡裔们,无论是住在衢州的,还是迁居到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都遵照老祖宗的教诲,苦读圣贤之书,专心研究儒家经典,出现了不少辅国治邦的才俊。下面叙述的是根据孔氏宗谱等家乘志书所记载的、除嫡长孙之外的嫡裔子孙中的佼佼者。
    第五十九世:
        孔彦蕝,字朝彩。《孔氏南宗考略》云:彦蕝“经明行修,士林雅重。嘉靖间,由岁贡任福建建安县儒学训导。年六十七,卒于官。”
        孔彦绶,字朝章。嘉靖戊戌(嘉靖十七年,1538),贡授南京江浦县训导,卒于官。
        孔彦懋,字朝勉。平生慷慨好义。通州(今江苏南通)仓储困竭,公即运米充之。朝廷下劄,授迪功郎九品散官,乡宾正饮。
        孔彦凤,字朝岐。幼崇儒术,励志进修。尝瞻云汉之衢,欲骋功名之轨。逮夫世途坎坷,志阻骞腾,遂燕居阛闠。
        孔彦明,一名瓒,号静庵。任浙江绍兴府同知。
        孔彦纶,字朝用。弘治癸丑(弘治六年,1493)陪同孔彦绳到曲阜阙里拜谒林庙,会见宗族。
        孔彦绅,字佩书。福州路学正,历仁和、象山、余杭三县主簿、承事郎,迁衢州州判。
        孔彦举,字舜卿。明成化丙戌(二年,1466)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左参政。卒,祀乡贤祠。
        孔彦熙,字朝川,号绍芳。庠生。幼失怙,事母甚孝。年八十,举介宾。
        孔彦英,字朝德。邑庠生,寻补贡士。住江苏武进。景泰三年(1452),遣其三子进京,奏请优免。奉有谕旨给部文,免差,且令长房在当地世袭奉祀。
        孔彦庆,字朝善。恩荫太常典簿。升海州(今辽宁海城)知州。
        孔彦博,字朝明。乡进士,授南昌府教授。
        孔彦光,字朝显,号泗滨。生而俊异,克孝于亲。随父孔公镛宦游,途次富阳,父卒。扶柩归里。明正德丁卯(正德二年,1507),得领孝廉。正德壬辰(正德十一年,1532),任顺德府(今属广东)平乡知县。擢南京刑部郎中。迁广东司主事,转广西司署郎中。
        孔彦纶,字朝音。寓居句容。明景泰元年(1450)举人,为台州(今属浙江)府通判。他正直廉介,吏、民畏而怀之。擢吏部文选司郎中,未行,卒。祀台州名宦祠。
        孔彦明,寓居江西新城县(今江西黎川县)。《新城县志》说他“明允仁慈,乐善好施。建府太平桥中墩,勒碑郡城。遇荒年出粟千斛赈饥,施布三百疋。以为常死无殡者,给以棺殡;无葬所者,施以地。有司上闻,旌尚义坊。”
    第六十世:
        孔承学,一名庭训,号东溪。明弘治辛酉(弘治十四年,1501)科举人。初授浙江杭州府通判,升湖州府同知。丁父忧。补授绍兴府同知,署本府事。升北京刑部小东清史司员外。钦赐清廉宴三次。进阶江西九江道。
        孔承诏,一名庭诏,号东源。明嘉靖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拔贡,前部取“天下第一”。授山西平阳府通判。奉檄督修大同等官墙,以捍边寇;建营田五,议以裕军需,皆有成绩。奉旨,钦依赐帑金三次,各二十两,勒勋大理寺。升广西宾州知州。甫视篆,即询民疾苦,申改岁运大军仓米三千石为折色,罢不急之徵,省里甲之费。民咸爱戴如父母。平生好学,手不释卷。所著有《东源稿》、《三晋集》。
        孔承书,字永青。廪生。自幼聪慧,读书异常,凡经传子史,靡不旁搜博览。至于作文,英气勃勃,若江河之莫能御。诗辞歌赋尤俱臻上乘。后,因亲老而不仕,课弟成名。时优游于山川之间,以娱心目。故人咸称为高尚君子。
        孔承兴,字永贤。郡庠生。襟期磊落,品谊高超,学有本源,文无枝叶。
        孔承先,字守安。太学生,举乡饮介宾。
        孔承彪,字乐耕。明宣德九年(1434),创立阙里分祠于江苏吴江唐桥。
        孔承祖,字永述。荫袭处州(今浙江丽水)通判。
        孔承颜,字永孝,号悦溪。钦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任鸿胪寺署丞,升太平府(治在今安徽当涂)教谕。
        孔承时,字时宜,号敬斋。明经进士,授南京溧阳学教谕,升福建汀州府连城知县。
        孔承惠,字德斋。明经进士,授石埭(今属安徽黄山)知县。
        孔承绪,字绍宗。历任正谊书院山长,杭州路学正,嘉兴教授。阐教有功,门人立像祀于学宫。迁山阴(今属浙江绍兴)县尹,赠承事郎。
        孔承玉,字永佩。明天顺甲申(天顺八年,1464)敕赠承德郎、浙江青吏司主事。成化丁酉(成化十三年,1477),再赠奉训大夫、户部员外郎。
        孔承敏,其字号失考。治《诗经》,补溧水县庠生,应宾贡,授湖广武陵(今属湖北)县训导。后任署麻城(今属湖北)县知县,充湖广同考官。成化时,主修宗谱。邑学教谕姚宋郊赠其匾额,上书“德溢黄州”四字。
        孔承瓒,字廷美,号成庵。热心邑内民事,得乡里赞誉。嘉靖丙辰(嘉靖三十五年,1556),严州府(今浙江建德)知府韩公题赠“阖族钦仰”匾额,悬挂祠堂。
        孔承谅,其字号失考。明成化年间捐粟赈荒,敕赠七品散秩。满门义官。
        孔承化,字东山。孔尚炜撰《孔承化、孔弘赞合传》云:彦淑公三子也。伯兄则侃公,仲兄则亿公。但各早逝,而复艰于嗣。弟伟公时方髫龄,家事弗克肩焉。东山公以绵力承之。然襟度超忽,恬于荣刊,世事一切抹去。视侈纨绮饰裘马,炫耀里閈者,薄不屑为。又不喜持筹算缗为富家翁,如取古今学士家言讽诵之。里有雅士,徒步四五里造其庐,吟啸竟日。即家事丰约,置之不问,而家事因以中落矣。始翻然悔曰:“伟弟业已成立,遗产检付,吾得以徜徉山水间,岂非快事。”第嗣世宜以长,二兄无后将若何?于是,各出己子,从后二兄。然非如世俗为人后而欲利其所有也。故析箸时,虽锱铢尺寸,悉与弟中分之,不少私。
    第六十一世:
        孔宏范,字以规。荫袭彰德(今河南安阳)府推官。
        孔宏毅,字以远号任葊。嘉靖年间恩贡,授浙江桐庐县教谕。
        孔宏亮,字耀丞。幼有志操,沉默寡言,善诗词乐府,尤精篆隶书画。任西安凤翔二路教授。迁翰林国史院编修。
        孔宏时,字泗源。郡庠生。设宏文院,教授多士,为时推重。
        孔宏颐,字秀峰。赐进士出身,知湖北公安县事。历户部主政。子孙居公安。
        孔宏爵,字天赐,号南桥。少聪慧好学,年十六入邑庠。后与其弟游学湖南澧州城南杨板桥。
        孔宏澄,号筠塘。明朝岁贡,授江南仪真(今江苏仪徵)县主簿。奉檄赞疏邵伯越河大工桥木数十万,济运漕粮。
        孔宏胜,字以正。明时钱粮由民征解。孔宏胜三举征收解京,歼除一切浮费,字、自备沿途资斧,官民交相羡焉。
        孔宏俚,字以文。生而颖异,有大志,嗜读书。尝扶卷自期必显扬。而后,己力学功苦,虽祁寒苦暑,亦不少间。为人简默端方,不为一切非礼之事。乡党皆敬之。
        孔宏显,字以章。明景泰庚午(景泰元年,1450)举人,天顺丁丑(天顺元年,1457)进士第,授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成化己丑(成化五年,1469)升本部广东司员外郎。甲午(成化十年,1474)升福建司参议,转江西参政。
        孔宏仕,字以相,号莲塘。贡生,太仓、崇明训导,应天大合教谕。著有《莲塘诗文集》。
        孔宏晖,字以彩,号霞光。谦恭有度,克自谨守,孝友端方,乡里咸仰之。
        孔宏玺,失其字号。明成化年间,因助赈而被授以散官。
        孔宏璋,失其字号。授七品衔。明弘治年间,分邑倡建儒学,独造明伦堂。并发粟散种,助赈救荒。朝廷闻之,旌奖义官。
        孔宏阜,字东鲁,号端崖。明宣德乙卯(宣德十年,1435)科举人。任湖广德安府同知。
        孔宏勉,字复斋。庠生。明成化乙酉(成化元年,1465),详于方伯张斌公、郡守岳正公,重修祖庙于寓居之地。又以祭田前被侵没者不可追,复奏以官田四十余顷,以供祭祀。官府许之,使孔宏勉知之,以承先人之志。
        孔宏时,字讷斋。向皇帝献《靖猺策贡》,授会同(今属湖南怀化)县教谕,迁益王府教授。
        孔宏度,名守时,号松泉。历任真定新乐县(今属河北正定)、郧阳府房县(今属湖北十堰)县丞。
        孔宏道,字以性。庠生入太学,学名守忠。明万历己卯(万历七年,1579),任北京二牌坊兵马司。
        孔弘赞,字少东,号东山。孔尚炜撰《孔承化、孔弘赞合传》云:东山公博涉经史,厌时名,不屑就,治家人产业甚勤苦。方田事急,夜分即揽衣起。及收获时,夜漏下数十刻未寝,即寝犹起,持挺数数巡场,间行不休。用是起家渐饶厚,廪有余粟,箧有余帛,井税早输,吏不呼门。故当明万历间,岁大祲,输粟赈饥,所活不下数百人。邑之令亦尝旌其义焉。
    第六十二世:
        孔闻敕,字典甫。为宰辅孔贞运之父。孔闻敕生性端严,好施乐善,能绍父志。进京途中,在馆驿偶遇临川人吴恢谦重病卧床。吴恢谦的仆人趁主人病,盗窃其盘缠逃走。孔闻敕见状,为吴恢谦延医视药,使之康复。朝廷任其为四川邻水主簿。邻水之民素来排击官府。孔闻敕到任之后,纯以德化,百姓不忍心相欺。当时,邑内官帑失窃。受株连而被逮入狱者甚众。孔闻敕处以少量罚金,释放了众人。有人讥讽官府以此取利,孔闻敕坦然对曰:“老百姓能够免去罗织之罪就足够了,怎能忍心因之为利耶?”邑内有一富户,贪图一孤儿所继承的丰腴遗产,就悄悄地把这个孤儿卖给了山洞贼人,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孔闻敕了解了此事之后,就派部下将那个富户抓起来,绳之以法,将被富户掠夺去的资产返还给那个孤儿。从此,邑内不法之豪强皆有所收敛。当孔闻敕离任致仕之日,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而立祠祀之,并请求把孔闻敕之名列入名宦。
        孔闻皋,字知鹤。性格豪迈,慷慨好义。《阙里文献考》卷九十三云:“当嘉靖隆庆间,岁更灾祲,又有三殿之役,征调遍海内。句邑(即今江苏句容)当解砖。虽官为给值,而所赔者过半,且非赂监收官吏,辄毁之,使更纳。邑人以此破产者相继。闻皋慨然,思独任,以庇姻党。遂请于邑令,许之。所费不资,而保全者甚众。岁再大饥,出谷千斛,以赈乡里。有司将旌之。闻皋蹙额曰:‘所济不能一郡,何侈焉。’有司贤之而止。”
        孔闻先,字知源。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诣阙里,谒林庙。恢复钦赐祖茔,重修文忠公专祠。
        孔闻震,字鸣皋。历任福建清流、德化知县。
        孔闻约,字见溪。青浦孔宅至圣衣冠墓之奉祀。
        孔闻璜,字知可。读书识大义。明末乱,母被杀害,公亦遭虏。夜窃奔母尸,恸哭至五更而自缢。人皆怜之。
        孔闻知,字知经。国子上舍。
        孔闻棐,字知忠。明七品义官。
        孔闻镗,号三峰。庠生。幼年奇异,学具天人,士林宗之。尝于祖茔续置来脉山六十余亩,手植荫树千株。嘉靖年间,蒙江西布政司邢题赠“三湖俊杰”匾额。邑侯李公题赠“荫族功崇”匾额。
        孔闻镐,号竹亭。慷慨尚义,尝出粟赈饥,修县治学宫。明嘉靖年间,捐资告复马场田、省驿传银行,赠鸿胪寺序班。
        孔闻猷,字知嘉,号洪野。任将仕佐郎。初任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再任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三任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知县。
        孔闻诏,字知明。天资颖发,博览古书,生平慈祥慷慨。
        孔闻烈,字知承,号绳武。南雍太学生,候选县丞。
        孔闻魁,字占元。少灵敏,智慧过人。赐翰林出身。历任广西陆川、鬱林、龙州、南宁等处知县,后升知州、知府。为官四十余年,清洁自守,政绩昭著。
        孔闻旨,字养和。《续修江南孔氏宗谱》之《孔养和传》云:“公讳闻旨,少东翁之第二子也。至圣六十二代孙。世居邑之百社里。孔氏之族,代有隐德。至公,雅尚儒术,不事浮名,江湖寄逸,泉石隐踪,课诸嗣习举子业。永心氏,其冢子也,补博士弟子员。研究理学,嗜古淹博,一时髦士多所成就。厥孙,其尤怀奇负杰,潜心经史,人皆以气运之昌归之。余曰,不然。气运之昌,因乎人材;人材之盛,本乎先德。养和公承累世长厚之风,立身行己,卓异群流。笃孝友于家庭,敦信义于州里。才足集事,而不煊其才;智足周物,而不用其智。含情于拂意之交,退处于不争之地。至如甲申、乙酉间(明崇祯十七年,1644至清顺治二年,1645),环山蠢动者不一。公慼然与子侄谋曰:我族圣裔,可同伏莽为变乎?于是,捐金置席,聚族人饮,谆勉忠孝,复以危言动之,而族得戢然。值岁凶,减口约腹,每以升斗给人饘粥,偿与不偿,勿之计。修葺圣祠,捐资首倡;课督工役,朝夕糜宁,虽数载弗稍懈。此皆性植使然,不由勉强。闾里迄今犹侈诵之。及将逝,呼子若侄若孙拱榻立,以次命之曰:毋坠家声也,毋断书香也,辑和宗党毋构讼也。家事俱不及,遂瞑。”
    第六十三世:
        孔贞运,字开仲。据《安徽池州府志》记载,孔贞运以句容籍为诸生,举明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万历四十八年(1620),以殿试第二名赐进士第,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由此踏上仕途。同年七月,万历皇帝去世,八月,明光宗即位,改元泰昌。泰昌元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刚担任编修的孔贞运就纂修了《神宗实录》、《六朝奏章》。还是在这一年,当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去世,由皇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以明年改元天启。历史也就进入了熹宗朝。孔贞运又接着纂修了《光宗实录》。当时,太监魏忠贤执掌了朝廷之权柄,在朝为官者没有人敢于悖逆魏阉之意。只有孔贞运,不肯与魏忠贤接触,并且还经常以事抵牾魏之亲党。正因为如此,孔贞运多年得不到提拔。
        天启七年(1627)八月,明熹宗去世,其弟朱由检即皇帝位,改元崇祯,使为明思宗。孔贞运按照资历迁宫坊,却又以原衔担任了日讲、起居注官。孔贞运为皇帝讲解《皇明宝训》,述说了明朝历代皇帝的独揽乾纲、勤政讲学、宽仁厚德,其意指的是明熹宗朝政事的处理,完全背离了祖宗处理政事的程式。明思宗听了孔贞运的讲述,大加赞赏,罢讲之后就下诏废除对朝臣立枷,以逐渐处分魏忠贤及其奸党。未几,孔贞运迁侍读、掌坊事。崇祯元年(1628),迁国子监祭酒。不久,升任少詹事,仍然兼任国子监祭酒。
        崇祯二年(1629)正月,明思宗朱由检祭祀孔子,临幸辟雍,赐孔贞运坐彝伦堂。孔贞运为其进讲《尚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一节。这是自唐贞观十四年(640)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为唐太宗进讲《孝经》之后的第二次由孔子后裔为皇帝进讲儒学经典。孔贞运讲义详明,辞意剀切。崇祯皇帝听得十分认真,对孔贞运大加优礼,赐孔贞运文武一品服,赠其祖父如其之官。孔贞运因之谢恩,并上陈监视六事:一曰重德行,以示劝惩;二曰清饩廪,以防冒滥;三曰复射圃,以罗英彦;四曰清资送,以遏躁进;五曰重师儒,以示表励;六曰体仕情,以昭渥泽。孔贞运认为,以上六条皆监臣职掌最为紧要的。他恳请皇上采纳并付诸实施,使之成为法则。旧典与新谟并饬,则人文国运俱昌矣。此疏一上,皇帝即敕令各部酌议执行。
        按照以往的办法,监粮之余票皆归有司。独有孔贞运,却将所得之票,尽数焚之不取。由此,孔贞运之清望大著。当年即升职宫詹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充经筵讲官。当时,恰好京东之地告警。孔贞运当即上条陈,述说剿堵之事,一曰城守宜习,二曰宿将宜起,三曰糗粮宜料,四曰应援宜早。皇上阅后都批准执行。某日,皇帝亲阅大城。自阁臣而下,莫不随驾。偶尔风起,皇帝之御盖拂到孔贞运的衣服。皇帝未等御盖放好,就起身问孔贞运有没有伤着,并叫秉笔太监代皇帝为孔贞运整理衣服。方就坐,众大臣就纷纷祝贺孔贞运能够享此殊荣。
        崇祯六年(1633),孔贞运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他釐旧典、禁淫祠,深得百姓欢迎。当时,南京有一座石观音庵,已婚妇女到庵中求嗣者络绎不绝。孔贞运下令毁之。依其木石修复了海瑞忠介公祠。当年冬十二月,雷电大作,皇帝以此征求直言。他就上疏,要求皇帝轻刑简政,并巡方采访不实有劾其所不当劾之人。不久,孔贞运被转为左侍郎。
        崇祯八年(1635),孔贞运被召为北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并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充经筵官。他进讲《春秋》,皇帝多受启发。
        崇祯九年(1636),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代为首辅。在此任上,他上的第一道奏疏是请“清言路,峻廉耻,破方隅,止搜刮,竟剿局”。皇帝十分称赞,加以采纳,并加其官为太子太保。
        崇祯十年(1637)春,皇上命孔贞运主持会试,并说用孔贞运为得人之举。这时,流寇涌入楚中,其势甚猛。皇帝以“兵不集、贼不能剿,饷不增、兵不能集”晓谕阁臣及户部、兵部酌议。在那时,已经有了“均输”之政了。所谓均输,就是加派,就是要地方上多出一分钱粮。孔贞运仔细陈述了加派之弊端,请求朝廷以隘地之赋及裁扣纳续等项佐军需,而将均输内山塘湖荡一概豁免,并将田亩已经加派者亦宽免其半。皇帝听从了孔贞运的意见,并且晓谕阁臣:“均输原谕暂行一年。今虽豁免山塘湖荡,并再免田亩一半,然终属再徵。还应拟谕,朝廷饷兵救民、万不得已之至意。”皇帝如此决定,乃孔贞运之力也。
        崇祯十一年(1638),农民起义军骚扰河南。皇上召见孔贞运,问“豫寇如何得平”。孔贞运奏道:“贼方强甚。禁旅、边兵,要与总理及各抚镇,各作一起,四面环攻,始可挫其势。若各抚镇止陈兵境上,惟以邻国为壑,则此叙功而彼报警,贼益散逸,不可遏矣。”皇上听后,深以为然。马上传檄,责成当事者照此办理。
        崇祯皇帝求治愈急,而国势却愈不可支。孔贞运忧劳成疾,于是连上七道《乞骸骨疏》,要求致仕归里。皇帝才不得已而批准了他的请求。综括孔贞运的居政,“其居政本也,不树党,不市恩,或与同列偶龃龉,对外廷语,必引为己过。”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明思宗自缢身亡。五月,福王即皇帝位,颁哀诏于各郡邑,通报了崇祯的死讯。孔贞运朝夕哭灵,不胜哀痛,数日而卒。
        孔贞运官位高峻,为人厚道,文高才俊。他既能为文,又能为诗。下面录其诗三首,以鉴其才。
        《与王乾纯、罗心华游华盖洞》:
                    此日占星聚,相携选胜游;
                    逶迤山径小,空嵌洞天幽;
                    湿气常疑雨,寒阴不待秋;
                    小亭堪远眺,双塔漾江流。
        《华盖洞》:
                    廿载重来入洞探,仰看翠盖绣澄蓝;
                    神剜空谷悬云屋,佛授华严閟石函;
                    闲寂岩栖余野衲,留连杯酌恣清谈;
                    纡徐松径登高阜,遥瞩江烟尽蔚蓝。
        《元旦同伯兄早朝》:
                    凤曆新开斗柄东,衣冠万国尽呼崇;
                    尧阶蔩荚舒元日,舜乐箫韶度晓风;
                    高拱无为声色外,太平有象咏歌同;
                    微臣何奉偏承宠,供奉班行列雁鸿。
        孔贞时,字中甫,号太华。孔贞运之兄,寓江苏句容。明万历癸丑(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翰林院简讨,历起居注官,编《六曹章奏诰敕》。撰文皆酌古准今,允和国体。清道光《安徽建德县志》卷十五说他“尝有足饷足兵条议,娓娓千言,悉中竅要。”明光宗、熹宗相继登基,所下之诏令、表册,朝廷必委孔贞时为之。于是,乃积劳病卒。官府派遣护丧之官,扶柩归里,葬之家乡,并祭祀于乡贤祠。孔贞时平生外和中直,作诸生时,即被寄予厚望。当时,家居贫甚,孔贞时就苦读经史,以欢长辈之心。同时严格要求诸弟,认真研读。他的二弟就是在崇祯朝为宰辅的孔贞运。孔贞运在为孔贞时《在鲁斋文集》写的序言《伯兄泰华简讨公文集序》中说道:“余兄弟五,简讨公泰华居伯,余次之。少同学,长同游,居同舍,仕同朝,凡三十年。忧喜同情,期许同志。即简讨公亦若以余为可教也,而笃爱有加,提命备至。盖伯兄而兼之父师者也。伯兄少多病,病未废学。学日富,名益日噪。”从中即可窥见孔贞时为人之一斑。县志说他入仕之后“以文字为职。遇国家大事,必与执政台省谋议。交朋友,惟以名节相砥砺。士有才能者,推引不遗余力。朝野称其有宰相才。殁后,知与不知,无不交恸。门人多有服心丧者。历官八载,不殖家业。归装,惟图书数箧而已。”孔贞时能诗善文,有《在鲁斋文集》存世。此处录其七言律三首:
        《人日为家君寿辰,客崇安有怀》:
                   瑞凝华胜霭晴峰,遥忆庭闱初度逢;
                   桃熟三千春正暖,蓂敷七叶露初浓;
                   季常眉里争看马,文若膝前且侍龙;
                   自是老亲欢宴极,休教游子叹行踪。
        《南还舟中》:
                   天涯游子泛归航,水态山容片片光;
                   几树梅梢催晚岁,数声渔唱闹斜阳;
                   萧条觉我吟魂冷,笑傲随君酒兴狂;
                   此去好风应借便,前程九万看飞翔。
        《九日同社诸君集云龙阁》:
                   云龙高敞翠微秋,别梦犹怀此胜游;
                   知己一时俱在座,家山九日共登楼;
                   浮来菊蕊香盈颊,遍插茱萸碧满头;
                   明月自能留客醉,不教落帽也风流。
        孔贞会,字青城。清乾隆《安徽池州府志》卷四十三云:孔贞会“即孔贞运之弟也。崇祯间,以岁贡授河南汝宁府通判,署固始县事。时流寇屡犯河南,北土贼乘之。有郑贵、邱二毛者,踞蔡沟,众且至二万。贞会以计降其党。令缚二贼,渠以献,诛之,贼众四溃。合九曲贼八大王,势复张。贞会追至水屯、黄埠间,与战,斩八大王,土贼平。又为固始浚壕堑、加牛马墙、筑挽河楼,以备贼。贼来攻,累月不能下。于是,总制熊文灿檄贞会为监军,随军剿抚。崇祯十二年(1639),加敕为湖广按察司佥事,监楚、豫诸军。转入秦、蜀,甚著劳绩。明亡,归里,卒。”
        孔贞得,字一甫,号鲁瞻。孔贞运之四弟。《句容孔巷孔氏家谱》说他“生于万历壬午年(万历十年,1582),习《易经》……崇祯丙子(崇祯九年,1636),选广西郁林州判官。生平忠厚简约,居官多惠政。郁民为之勒珉。辛巳(崇祯十四年,1641)升浙江杭州卫经历。卒于丁亥年(清顺治四年,1647)。”
        孔贞定,字静甫,号兴五。孔贞运之五弟。《句容孔巷孔氏家谱》说他“生于万历乙酉(万历十三年,1585)。习《易经》……崇祯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选广东罗定州同知。循良有声,百姓祠之。升浙江都司,卒于顺治壬辰(顺治九年,1652)十一月。”
        孔贞时,字知考。此乃寓居广州之孔贞时,非前说寓居句容之孔贞时也。《阙里文献考》卷九十六云:孔贞时“性恬淡,不慕荣利。康熙元年(1662),贡入太学例得选,独高尚不仕。隐居教授生徒。知州饶崇秩重其品,常馈遗之,不可致也。一日,从一仆归自悦城,道经山隘,遇一老父驱黄牛一队,避路而去。俄而,有众逐虎,见贞时惊问:‘见九虎否?’贞时曰:‘未也。’以顷所见告。众咸嗟叹曰:‘先生真仁人君子,故有此异也。’寻避乱迁居太平寨。寨民多梗顽不法,常逋欠官粮、杀害州吏。饶崇秩请兵剿之,预使人戒贞时徙避,然后发兵。寨人因得预知先遁,赖以全活者甚众焉。”
        孔贞铣,字润臣。赐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官吏部侍郎,迁尚书。时岁大荒,饿殍遍野。特授江南赈抚司,事必躬亲,活人甚众。事你于朝,上嘉之。调迁监察御史,赠光禄大夫。
        孔贞鳘,字南州。明万历年间,因有武功,历任守备。
        孔贞成,字趋庭。明万历间,诣阙里拜林庙。当时的衍圣公给劄勘合。回到青浦,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捐资重修孔子衣冠墓、祠。并得到当地官府批准,给以奉祀。
        孔贞钦,字用一,号南陵。明正德庚午(正德五年,1510)科举人。嘉靖庚寅(嘉靖九年,1530)授江西端州府推官。
        孔贞鲲,字用光。明万历辛巳(万历九年,1581)岁贡生,任漳州、镇海卫训导,升淮海教授。
        孔贞圻,字用修,号竹亭。庠生。治诗经。弱冠能文,尤善工诗。吐属宕逸,博雅多才。
        孔贞星,字用明,号西庚、寿官。明万历丁酉(万历二十五年,1597)抚按旌表善人,钦赐官带。
        孔贞忱,号仰山。由庠生入太学,授鸿胪寺鸣赞,升台州临海(今属浙江)县丞,政绩可纪。又升江口(今属贵州)、宁州(今云南华宁)同知。
        孔贞慎,号少峰。增生。品行高洁,学问渊深。著有《诗经便览》、《史纲》等书。
        孔贞言,字用华,号慎余。谦恭好施。举登宾筵。职任大同宣府经历,升任四川行都司使经历。敕授徵仕郎。本宗家长,主修谱系家乘。
        孔贞元,字调鼎,号和轩。署庐州府知州二任,即补凤阳府知府。[/P]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