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
    • 经验176
    • 文章13
    • 注册2015-01-11
    永靖孔氏回族起源(孔德双)
    [P]  [/P][P][ALIGN=left][SIZE=22pt][B]             永靖孔氏回族起源
                 孔 德 双
                   (2012年9月21日)[/B][/SIZE][/ALIGN][/P][P][ALIGN=left][B][SIZE=22pt]     孔氏第58代公佑祖有四个儿子,名彦魁、彦斌、彦峥、彦嵘。第59代彦嵘公居住大沟庄(现在称四沟村即大沟、西沟、峡子沟、大湾沟),娶抚河马家湾马氏(今永靖县盐锅峡镇抚河村)回族姑娘为妻,生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子顺母意并征得父亲同意皈依伊斯兰教遂成回族。彦嵘公去世后葬于峡子沟红沙地湾大老坟。其三子居住大川,去世后葬于现今真鲁寺东南面黑茨滩(现今为鱼塘),并埋葬孔氏回族很多人。彦嵘公之孙号青马都司也葬于大川。从明朝初期到清朝咸丰的400多年间,汉回孔氏团结和睦,友好相处,同为宗亲,繁衍昌盛。
          在同治初年,名叫孔万宝(回族属三房)孔海宝(汉属二房),孔万宝是孔海宝的堂侄。由于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矛盾,主要是孔海宝的牛羊吃了孔万宝的庄稼,孔海宝还经常打骂孔万宝,以致相互仇恨。时逢回族反清斗争波及到大川、中庄、大沟、古城、哒辻哱啰一带,西乡(民和县马营一带)、东乡(东乡县)、南乡(河州地区)回民与大川、大沟、古城、哒辻哱啰等地的汉族发生冲突,孔海宝一家此五口人被西乡回民杀害,也将前来劝架的孔海泉杀之。《吧咪山志》“七十一世安宅昭仁公序”一文中也记载了此次动乱之事曰:“吾乡小川有公焉,讳昭仁,字安宅,号赴义。其赋性也刚,其行己也恭,其处众也和,一身而三善俱备。同治初河邑匪乱,树党啟衅,以来摇荡我土宇,蹂躏我黎庶,散离我骨肉。贼数犯境,勿有向而前者。公以果锐之志,膺团总之责,振偏师而率直,御敌于哒辻哱啰,一举灭此朝食之雄矣,不勇而能之乎。奈何不获天佑,兵刃即接之余,倏儿雷电之风,兼遭药笼俱焚之变。我众北贼四散或弃甲者有之,倒戈者有之。公乃从容为众曰:‘效命疆场,废兴存亡攸关也,吾为大众之倡,众退而我亦退之,吾不免于投生矣,吾而投生谁其乐于就死者。’遂挺身骂贼出战,立毙于跳梁之手,时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也。呜呼,人孰无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区亦别矣,如公之死,惟泰山可谓方其重矣。”(兰州府皋兰县学优生今半个川巡警局巡正孔庆笃伯贞谨识)摘自《吧咪山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七十一世安宅昭仁公序”一文第215页)。[/SIZE][/B][/ALIGN][/P][P][ALIGN=left][B][SIZE=22pt]      此次动乱冲突中皋兰县半个川即今永靖县太极川有130名乡勇阵亡,600名孔氏族人及其宗亲和乡亲被屠杀、烟熏致死及逼迫跳河死亡,可谓惨烈。为沉痛悼念阵亡勇士、无故遇难的孔氏族人及其宗亲和乡亲,发动众人捐款,在半个川(今太极镇古城)修建了“忠魂祠”一座,以示纪念。该祠于1958年被迫撤毁。
          从此,家族内部矛盾上升为汉回民族矛盾,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引起地方动乱,怀疑孔万宝等回族宗亲有里勾外连之嫌,同时汉族将矛头也指向了长期和睦相处的孔氏回族宗亲。当时大部分人家为了躲避战乱而逃离家园,待战乱平息后重归家园,而孔氏回族全部被迫离开了大沟,先后移居到喇嘛川(原称十大庄)(8年)、民和县鞑子庄(3年),最后定居新寺乡后坪村,成为现在永靖孔氏穆斯林的主体,主要分布在新寺、段岭、川城、小岭、王台等乡镇,永靖孔氏回族目前约有2000多人,部分流寓到外省县。
          解放后至今,永靖汉回民族团结和睦,孔氏回族与汉族孔氏经常往来,亲如一家,孔氏回族众人到大沟彦嵘公祖坟祭奠。2007年9月25日中秋节在大沟举行孔氏汉回民族联谊会,追忆先祖,共叙同胞亲情,互致问候,加强了团结,增进了友谊。2009年 10月3日中秋节,在四沟村举行孔子后裔汉回民族宗亲联谊会,主题是:“民族团结•同根一脉,孔子后裔汉回民族共团结同联欢”,太极镇四沟村、新寺乡后坪村被授予永靖县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孔子后裔汉回众人共同祭祖、互赠纪念品、文艺演出、合影留念等活动。永靖的孔氏回族和孔氏汉族同宗同祖同源,尽管信仰不同,习俗各异,但他们始终秉承先祖遗训,骨肉亲情,相互尊重,世代如此。在家族内部生活中,还保持着按字辈谱取名等原有的传统和习惯,这一独特的孔子文化现象,彰显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已成为永靖县民族团结的典范。
          为了纪念彦嵘公并歌颂其功德,募捐修建了老祖殿。老祖殿位于四沟村的峡子沟,始建于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复建于1980年,是一处儒、道相结合的宗教活动场所,供奉孔氏彦嵘公及其子、孙,并供奉关公,是一处儒、道相结合的宗教活动场所。
          彦嵘字文锦,英俊高大,性格豪爽,能力过人,武艺超群,娶马家湾回民之女马麦尔彦为妻,当时答应给回教开一门,生三子,见小儿子岁回教。彦公子孙各个英雄了得,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善骑射,好交友,知廉耻,明礼仪,威震西部边陲,对当地和平、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后人为表其功德,将公、子、孙三人立庙供奉为黑马老祖、白马老祖及青马老祖。在四沟村内有明代帧子为证,世代受香烟供奉。
          公妻马麦尔彦,正直贤惠,嫁入孔家门后,带小儿入回教,维护了回教尊严,为回汉都有很大贡献,加强了地方民族团结,过世后埋葬于红沙地湾大老坟。其娘家人为其贞操节烈,将尸骨拉回马家湾按回族习俗重新厚葬,现坟址在抚河火车站旁白刺堆。
          嵘公长子之后裔居住峡子沟,次子之后裔居住大沟、西沟,三子之后裔根基在永靖县新寺乡后坪村作为主要集聚地,其后裔还分布在青海省民和县的马场垣、甘肃的岷县、云南宣威地区及其他省区等。
    调查时间:2012年9月21日。调查访问者:孔德双(退休干部)孔令利(县宗教局书记) 崇复强(县组织部副部长) 贾毅(兰州大学民族学院博士生)。被调查访问者:孔祥兴,生于1934年,文化程度私塾六年,1953年任乡代表,1956年任高级社主任,以后任大队长(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主任)直到1969年。后来还任生产队队长、大队林场场长等职长达十年。他对四沟村的历史比较清楚,他说他准备写一部《四沟村简史》。
      参考文献
       1、吧咪山志编纂委员会编:吧咪山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包继红主编:永靖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孔德双主编:阖祖之谊—永靖孔氏联谊祭祖续谱记,2009年10月。
       4、景军著:神堂记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SIZE][/B][/ALIGN][/P]
    [ 此贴最后由 甘肃孔德红 在2015-1-22 17:13:28编辑过 ]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998
      • 文章216
      • 注册2014-04-30
      追根溯源!
      寻根问祖,追溯本源。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0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