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0
    • 经验3108
    • 文章164
    • 注册2004-10-26
    [转载]孔子的悦楽人生
    孔子的悦楽人生 孔维勤

    孔子是一位好爸爸,也是一位好老师。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是孔子教育儿子的话。孔子教导儿子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诗经」是基本教材。

    年事渐长,人生情感经验的世界扩大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同的范围,内圣外王,孔子称之为「礼」,「礼」由「诗」而来,是情感扩大以后仍有安顿的姿态,因此「不学礼,无以立」,成为「不学诗,无以言」的延伸,「诗」、「礼」互相为用,彷佛内心情感世界了解了,自然表现的言语行为有了依据,男女结为夫妇,进而为父母子女,君臣上下。

    每一个人的情感经验不同,有的含蓄婉约,有的直接明白,不同的人心,爱恨情愁,写泪写笑,别是一番滋味。情爱一旦扩大了,自然和谐的喜怒哀楽,行事中恰当的言行举止,人与人互相尊重的对待,都有有新的挑战,情感的世界一层一层扩大,也一层一层的发现不容易。

    情感的世界丰富了,说出来的话也就「有感」而言之有物了。论语记载了孔子的一生,里面有说不完的故事。

    孔子是一个心中快楽的人,他温温暖暖的说出「唯仁者能爱人」,他一生追求的是「求仁而得仁,一何憾焉」,人生的情怀有如一朵盛开的花朵,生命的意志力,生命的追求,生活的美好,都那么自然而然,孔子称这种情怀是「志」,于是孔子从爸爸的角色变成老师,他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际遇与不同的贫富贵贱,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摸索时,孔子问他们:「盍各言尔志?」这一声千年一问,在论语的记载下,我们才知道人生志气的追求,子路的「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回的「愿无伐善,无施劳」,都令人千年一叹,再听听孔子的「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更是千古绝唱。

    孔子是好老师,他懂他的学生,他与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他总是说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会再问问学生,想一想,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孔子的同理心,他和学生的沟通方式永远是「倾听」与「对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楽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这三个「乎?」字,是论语中最画龙点睛的疑问助词,也是好老师不独断,可爱的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反省,增加了彼此讨论的机会。

    人生在世,把握机会学习,能说出自己的心得,是多么喜悦的事。久未见面的朋友不期而遇,突然见到了,是多么快楽的事。人生渐渐长大,越来越觉得没有人了解我,自己可以抛去不被了解的悲哀,坚持自己人生的方向,虽然孤寂而不懊恼,孔子称一声「君子」,这才是有自信的人生。

    论语开宗明义的第一段对话,孔子与学生的第一堂课,反省的是「人生自己」,每个人生活经验的学习与思考,朋友交往的快楽,人生有自信,坚持理想,虽然孤单,决不懊恼,这都是重要的人生态度。

    虽然生活有苦难与挫折,孔子仍然坚持,在喜怒哀楽中一次一次走出来,他看待人生的快楽是:「饭疏食,饮水,屈肱而枕之,楽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以人间少有的自信,面对生命快楽的追求,他的学生颜回也说出「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楽」,师生二人生活在贫穷之中,但是他们的快楽不变。

    孔子莫不是在五十岁的时候,渐渐懂得了「天命」,可以苦中作楽,学生颜回死了,他说:「天丧予,天丧予」,那是多么痛苦的心情,后来陪伴他一生的学生子路,也在他晚年时被杀死,加上过去他自己的丧子丧妻之痛,孔子一生坎坷,远超过许多人承受的苦难,任何人都垂泪不已了,孔子却在他一生的最后,留下千古名言:

    「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他的「不知老之将至」,多么不容易。

    孔子看看天,看看自己,他缅怀人生与时代的悲哀,他知道,他不气馁,一如周游列国的时候,在最困顿的危机中,他充满自信,说出:「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的话,他鼓励担心受怕的学生:君子「知天命」所以不怕。

    孔子一生,以「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给自己的人生画下了句点。他不止活在年龄中,更生活在「楽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怀中,美好的生活,正是人生的恰到好处,君子的心情如一湾流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点也不多余。

    人生尽力,不能自外于人群,孔子「少也贱」的「多学鄙事」,在人群中,有了生活的历练,为自己内心负责的事,他实现的理想,不能自外于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也因为他傻傻的做了,他知道难,他碰到许多困境,他不冷却自己的古道热肠,他「当仁不让」,他「志向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始终不动摇。

    如果说,红楼梦的读者,不同年龄感受的意境不同:青年人遐思,中年人悲伤,老年人凄凉,读论语的人一定是:青年人温暖,中年人感动,老年人若有所悟。

    孔颜乐处、仁者乐山之和谐、知者乐川之搏击。

    颜氏龙湾户宁安支
    复圣公第80代孙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0
      • 经验3108
      • 文章164
      • 注册2004-10-26
      「倾听」与「对话」
      教学相长的永久之道
      孔颜乐处、仁者乐山之和谐、知者乐川之搏击。

      颜氏龙湾户宁安支
      复圣公第80代孙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