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放弃版权
    这篇两万字的稿子是我五年前写的,五年来修改了不下三十次。用功最深,仍然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在此敬请师友们指正。

    这是一篇宣言性的文字,重点阐述了我的思想主张,解释了儒学为什么在近代走入低谷,倍受摧残,同时也论证了儒学无限宏远的发展前景。

    文字特点是文学味道超过学术的枯燥晦涩,学生和研究者,包括企业家等都可以轻松地阅读,甚至可以配乐朗诵。把艰深的儒学理论写成散文古往今来大概独此一篇。

    为弘扬儒学,传播儒家文化,我决定继《走近儒学》之后再次放弃这篇文章的版权,有意指导的师友经过阅读如果感觉基本完善可以用各种方法传播,转发,也可以印刷发送。不必事先与我商洽。谢谢!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洙泗新声——洙泗学人甲申寄语
       

                               起 草   炎 平


           


                                  仁是什么




                                  仁是真爱
                                  真爱自我   
                                  真爱邻人   
                                  真爱父母妻儿 
                                  真爱那些相识与不相识的友人

                                  真爱每一片天空 
                                  真爱每一簇绿草 
                                  真爱故乡的山山水水
                                  真爱人类共同的家园
                                   ……

                                  这就是儒家的精神
                                  这就是当代儒生之梦
         
                                  仁
                                  只有一个字
                                  您却永远也读不完
                                   ……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前 言


         
        八月二十七是东方圣诞之日。这一天在我们儒家学子心中无比神圣。“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值此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圣辰,我们谨向关心儒学复兴事业的友人们郑重宣告:当代儒家洙泗学人群体建立了!
            “洙泗学人”是以圣城学子为主体所组成的“新儒学”思想流派。以“建设世界大文化”为阶梯,以“正本清源”与“和竞兼容”为治学修身理路,承继先哲道统,弘扬洙泗真理,有志为人类共同而至美的未来携手奋斗!
        曲阜是人类圣城,是当代儒学与大陆儒学研究的重镇。群体的奠基人是在曲阜及齐鲁大地上生活工作的儒者们,其中有许多学有专成的大家。他们治学严谨,视野广博,境界高迈,数十年来致力于儒学传承,尤其是儒家典籍文献的发掘整理与诠释,成绩斐然。系统研究启动于共和国成立之初,由粱漱溟与熊十力先生的传人高赞非院长亲自主持。身为儒者,高院长用宽博的胸怀与精深的学力扶持着我们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而行进。师长们的风采曾经被特定的时代帷幕所遮掩,但是儒家的薪火已然在圣城传递开来。现时中从容担当的中青年学人,由以杨朝明教授为首的学院精英和炎平等来自民间的学子共同组成。
        在良师的引领之下,民间学子和着醇厚的邹鲁气息以新颖的视角探求至理。提出了“和竞兼容”的文化观,构筑起道器并重的宇宙论,融中西以承天下之志,习礼乐而待可为之时。这篇文字就是学子心路的写照,用真实话语向世人讲述儒教文化本土之上儒家传人们的心声。
        读过之后,或许您也会对儒学的未来而有所期许。


                                                                 炎平

                                                       甲申秋 于古城曲阜





                                  序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份想往,总会有一种感动,能令您长久无法释怀。

            这已经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教室里,师长领读着《诗经》中的一首小诗,它大概是中国最古老的诗篇了吧,那么的简拙,那样的醇美,那么令人心动。相隔了如此遥远的岁月却依然亲切得仿佛就在耳旁。读着读着,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正开始熔化,眼底渐渐地湿润,血已经被点燃……

            诵读声从未有过的整齐悠扬。这一定是发自心底的律动,是来自于祖先的话语,是久违了的黄钟大吕,是远去了的炎黄遗风,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心跳。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岁月尘封的记忆在这一刻间被蓦然唤醒。此时,胸中升起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动,是一份无法描述的心情,这份感动让我一生难忘。

            千万年时光的距离就这样消失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好似远行的游子即将叩响久别的家门;亦如南飞的孤雁终于见到天边的绿洲;又像迷航的扁舟,告别水天云荡,卷起一帘渔火默然汇入熟悉的港湾……就这样,回家的感觉引领着我走进了传统文化的殿堂。这次归来就再也不愿离开了。

            转眼之间,这已是二十年前的记忆了。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成为了一名儒家学子。只因为从那一刻起,我的心再也没有与传统文化,与古老的儒学彼此分开。和许多朋友一样,我们只是平民百姓,至多算是一个“民间学子”。在每日的工作之余,除了关心自己的家庭,空余时间会用来关注身边的变化,期盼着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富有活力,世界也能有更多的和平与安宁。但是,现实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太多的事并不尽如人意,有许多的无奈和忧愁。当我们在影视频道上随意翻看着陌生的画面,通过网络将万里之外的影像收于眼底,侧耳倾听着来自大洋彼岸的呼声……这时,或许我们心中都在想,生活不应该再美好一些吗,世界不能够再安宁一些吗,作为人世中的一员,我们不能为此而做些什么吗!

            我的家乡是一座不同寻常的小城,她曾经有过只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也有过不少的伤痛。她的历史非常悠远,我们都是她的儿女,见证着她的今天,也期盼着她的明天。当时代大潮迎面奔来的时候,我们在衷心祝福她,愿她能再现出往日的风采。只因为,她曾满怀着信心,也曾经充满了力量,曾经高昂着头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川灵秀而又壮美,谷穗丰实而又香甜,泉水清冽,花蕾含情,当古老的钟声浑然响起,当圣地的血脉再次涌动,当湿润的海风吹过……宁神伫立,您会发现,脚下的土地正在等待,等待着您去追倾听她的述说……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一)  故乡


              每一座山,每一片石,每一寸土, 都印刻着圣人的足迹;每一道水,每一束风,每一阵云都讲述着圣人的心声。这就是曲阜,东方大地上一座小小的城镇,志士学人心中永远的圣城!

            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名城不计其数。有皇城故都,有雄关险镇,有湖山胜境,但是能被世人称作圣城的只有曲阜。曲阜因古城中有一道蜿蜒七八里的丘陵而得名,这是一道像游龙那样弯曲的阜。千年的风雨过后,它的身影已渐渐模糊,在我的记忆里,自城东数里外的寿丘(黄帝出生地)一直走到古老的北成门,隐约有一段高地,几片林木荫覆其上。近年因城市的拓展,房舍和住户才渐渐多了起来。据史书记载,这道阜原本是横躺在鲁城之中的,由此可以想象当年古城的规模。

            五千年前的城邦大国,她曾经是黄帝一统华夏的发轫之地。是这片水土哺育了中华民族的筋骨,两千多年过后,又是这片土地孕育了中华之魂。孔子和他所传扬的儒学就是从这里出发,走遍万里神州,跨过大洋广漠,为中华儿女乃至许多的东方民族塑造出奋发健朗的风骨,宽广包容的胸怀,和谐温婉的心境,热情沉着的目光.…….这里是儒家文化的根。

            人们依恋着这片土地,人们珍惜着这些美德。然而,有那么一天,在来自大洋彼岸的另一种文化面前。面对他们,故乡的善意招来的是轻漫与欺辱,父老的宽容迎进的是侵夺与杀戮,君子的忍让使对方更加放肆无状……从此之后,天空失去了色彩,大地失去了生机,老人失去了安宁,儿童失去了欢笑,女子失去了纯贞,男儿失去了尊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我们错了吗?善意错了吗?宽容错了吗?忍让也错了吗?正义与公理都不复存在了吗?难道只有强权才是真理,只有刀剑才能交流,只有掠夺才会富有,只有金钱才可信赖,难道这天地真的要颠倒了吗?在暴力与物欲主持的审判台上,年迈的儒学被无情地夺去了尊严。五千年的道德礼乐被四个字所取代——“适者生存”。多么的干脆利落,故乡人从未想象过的情景就这样变成了现实,谁也回避不了的现实。 

            远离了儒学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无休无止的战乱,无休无止的仇恨,无休无止地向大自然索取,无休无止地践踏生命与尊严,无休无止地蹂躏内心仅存的那一线良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最后还能再斗吗?用战火焚烧战火,烧到最后还能再烧吗?用仇恨掩埋仇恨,恨到最后还能再恨吗?当世人顺着“适者生存”之路走到尽头的时候,却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生命。什么叫做生命,如何延续生存,现实中所作所为能够保障生命和维持生存吗?在战争、掠夺、欺骗与仇恨的深谷中人们开始找寻生存的方法和生命的意义。偶然间有人找到了“和谐”,有人找到了“诚信”,又有人找到了“宽容”……这时,世人逐渐记起了两干年前那位慈祥老人所给予的忠告,它是那么的诚挚与美好,又是如此的简单和易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啊,自己的痛苦抛给他人,他人同样会痛苦,他人再抛给人……直到最后,这世上除了痛苦还能品尝什么?除了仇恨还能拥有什么?除了灾难还能等待什么?在苦难的海洋中挣扎,人类还能再做些什么?不停地呻吟,不停地哀嚎,不停地撕扯与咒骂……找寻一下自己的记忆吧,扪心自问,这是我们所祈求的生存吗?

            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来解除这炼狱之苦?有什么办法能让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生活得轻松些,少一分痛苦与仇怨,多一份温馨与欢笑?

            西元一九八八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共同声明:“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应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求智慧!”

            为什么要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为什么要向孔子寻求智慧?寻找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智慧?读过这些文字,或许您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二) 新源


                世界经历了亿万苦劫,人类走过了无计艰程。桑田几番沧海,日月几度浮沉,风雨尝尽,不变的只有天地间那束文明之火,人心中那盏希望之光。
             
                四十五年前的一天,几位漂泊海外的游子在欧风美雨的侵厉之中眼见着古老的东方大厦日渐破损,日趋寂寞而痛心疾首。他们不忍心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就这样在世间黯然陨落,他们不允许一个承载着至善与希望的精神就这样被轻易地践踏。一颗炎黄赤子的心脏引领着他们向世界发出了有力的呼喊,声音响彻天际。他们要唤醒那些沉睡着的心灵,告诫每一位世人,不要让物欲的酣梦占据掉全部的心房;不要将灵魂出卖去换取安逸的呼吸;不要以为良知与公理已经被击败,永不再来;请不要就这样轻易地放弃,放弃人类唯一的财富——仁爱与宽容……

                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他们的述说,没有一个人乐于遵从他们的劝告,没有一个人因此放慢追逐名利的脚步。时光飞逝,当人类走过了悲伤的二十世纪,当新千年的钟声在耳畔响起,这时的人们忽然发现,在这个用金钱与暴力打造成的世界里,每一处角落都充斥着战乱、饥饿、病痛、欺诈、恐怖、仇恨与迷惘的幽灵。放眼四顾,到处是贪婪的身影,侧耳寻听,遍野是无助的哀嚎,人类期盼的安宁与幸福在哪里啊?人类祈求的和平与正义又在哪里?人类等待的宽恕与拯救何时才能到来!

                还会再来吗?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太多……

                当我们躲进钢铁水泥筑成的堡垒,却发现头顶的那片蓝天,身旁的那湾绿水原来是如此的美丽;当我们筑起了严密的法网,才明白彼此的诚信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生存保障;当我们拥有了财富、地位、名望和权力之后,才懂得能与自己终生相守的只有身边的那缕亲情和心头的那丝宁静;当人们把技术和机器当作上帝去膜拜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魔鬼带到了死亡的深渊。面对危机,人类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毁灭的恐惧,地狱的火焰伴着腐尸的恶臭和着撒旦的咒语扑面而来,不经意间,人的“大能”已经制造出了足够毁灭地球五十次的原子武器,整个世界正在“核冬天”的毒雾中簌簌颤抖……

                曾经不消一顾的,现在却要拼命去拾取;曾经潇洒放弃的,如今却梦想着重新拥有;曾经讥笑厌恶的,今天却成为了唯一的期盼……人们忽然想起了那些贤者,记起了他们的忠告。人们试着去寻找他们的足迹,急切地探询他们的踪影……他们是谁?何以能预见到今日的困境?他们为何要提醒我们?到哪里才能再次聆听到他的教诲?能否在世上重新燃起希望的灯火?

                他们并未远去,他就生活在你我的身边。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凡人,平凡而又孤独。他们是平凡的人,却总是在超越;他们是孤独的人,却选择了不屈的抗争;他们的人生同样短暂,但是却将生命毫不吝惜地洒向了那束烈烈燃烧在天地之间的圣火。那就是真理之火,恒久不熄;那就是生命之光,亘古不灭;那就是天地之魂,寂寞而永在。只有她才能温暖冰冷怨惧的眼神,只有她才能抚慰孤独麻木的魂灵,只有她才能熔化漫天飞舞的霜雪,只有她才能照亮鸿蒙的宇宙!

                守护在近旁的是四位平凡的伟人,他们是谁?他们是四位儒家学者!
             
                西元1958年的元月1日,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四先生联名发表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郑重宣告了儒学的新声。就是这四位儒者用全部的生命和智慧护卫着人类唯一的希望之火,在物欲横流的时刻珍藏起了世间仅有的一线良知,千秋礼乐终于没有在末世风的雨中毁灭。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大厦,是谁在激励着他们去呼喊,去献身,无畏地前行。他们终生苦守、全心敬奉着的究竟是什么呢?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三) 说儒       


                  她就是儒学——一门关于爱与生命的学问。

                  儒学是中国古老的人文科学,是神圣而伟大的民族信仰,是东方精神的系统化表述,是人类在大地上最宏伟的建筑,是唯一储存着全部生命信息的母体文化,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生存财富……人类只有通过她的指引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

                  作为一种生命教化,她潜在着是民生日用而不知的生存之径,是一个人,每时每刻以人的方式而活着的根本法则。她就是生活,就是人。是中国人,是东方人,是人类本质的真实呈现。升华之后成为了宇宙的情怀,成为了天地的至理,成就了文明的华章!

                  儒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有人的地方就有儒学。因为她倡导着真爱,守护着秩序,承载着善意与真诚,教导人一定要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儒学赞美亲情,珍惜一切自然流露出的世间情意。认为亲情比金钱更加可贵,友谊比势利更为恒久,血永远浓于水。儒学敬重生命,赞颂生的价值,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人生是可贵的,每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都能收获成功与欢笑。儒学主张“天下为公”,鼓励人们要把财富奉献出来与他人共同分享。儒学高杨正义,倡导自由。主张每个善良的人都有权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都可以尽情地述说心中的话语,都能去追求梦中的向往……人类不能放弃儒学,除非甘愿与野蛮、愚昧、仇恨、堕落、痛苦、异化和屈辱为伴永不怨悔。生命是唯一的,生命中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宽容,不能没有阳光,不能没有希望,不能没有儒者的祝福。

              儒学又是“天人之学”。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对话,沟通着万物与心灵。儒学告诉我们:任何生命的存在都必须与身边的环境,与万事万物保持和谐。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环境为生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和能量,提供了水、空气、阳光和必要的空间。人必须像珍惜自我那样去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珍爱养育自己的自然母亲。生存的索取不能超出环境的承受,不能无节制地耗损资源,不能以吸食母亲的鲜血为荣。人在得到自然恩惠的同时也要回报于她,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呵护她,成为她最亲密的朋友,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直到永远。
              儒学亦是关于社会的学问。人类自身也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能离开和谐与和平,不能放弃忍让与宽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在相互理解与和谐交流中才能品味到世界的美好,才能收获自由、平等、友谊与信重。否则就会陷入仇恨与灾难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儒学又是智慧之学。她时刻启发我们要不知疲倦地去探寻知识,追求真理,呵护良知,拓展技能。因为知识是回报社会,济恤自然的最好工具,为了展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拥有它,必须努力实践,必须有所作为。真理面前,儒学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智慧,那就是永无止境地去探索,去发现,去验证,去不懈创造,让它每时每刻都闪耀出耀眼的光彩。
              儒学是关于历史的学问。她引导人们继承传统,正视史实,以史为鉴,循序渐进,从容自信地面对命运与现实。
              儒学是关于未来的学问。她鼓励人尽情展望明天的美好,满怀希望,理智而又缜密地构思新的家园。
              儒学是生命的科学。这里的“科学”一词并非只是西方的现代科技,它也包括了东方的体系。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过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其中有属于自然的,包括生产技艺、医药保健、天文历法、建筑冶炼、博物数理……还有着社会人生治国安民的重要理论,创造了杰出的管理学说。中国传统的人文科学与西方科技有很多不同之处,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她完美的整体思维。中国思想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都是完整的。天人不二,宇宙浑一,信息融通,存续与共,人与自然不分彼此;西方科技则往往以孤立的目光看待世间万物,把握事物时要将它们先拆分成一个个微小的“零件”,然后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由此催生了精确计量、严密操控的机械科技,成就了现代物质文明。凡事有盈必有缺,相对于东方思想,西方社会学纷乱而又繁复;在西方技术面前,东方技艺也显得粗略与滞后,这的确是分属于它们的不足,但并不会由此掩盖掉双方的优长。二者都是人类智慧与实践的优秀组成,共同组织起了科学的大体系,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它们缺一不可。

                  儒学是人类科学大系中最重要的组成。因为整体与统一是人与自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统一才能生存。无论科技发达到何种高度,人都不能用孤独来承载希望,无论社会进步到何种地步,生命都不能用机器来储存幸福。历史上,儒家学子着重于实践道德与教化,似乎忽略了对物质的探索,事实上他们从未疏远过科技与物用,就如同西方文化重于物理探索,但也不曾拒绝艺术与伦理一样。

                   新儒学在继承道德传统的同时完全可以接纳技术理性,使德性与理性互融,西方的分立观念却做不到。因为孤立的部件永远不能取代完整的生命,统一中包含分立,而分立却无法拼凑出完整世界。再复杂的机械也不能取代生命的价值,因为她是完美的整体。在人类文化大系中,东方思想与西方科学同样重要,但是我们却只能是首先并且最终选择儒家的整体智慧。今天,在不可预见的技术发展因果循环中,人类已经意识到了和谐与统一才是唯一不可或缺的真理性前提。

              只有儒学能把自然与自我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将理想与现实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让情感与理智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使利益与道德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让和谐与竞争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将稳定与发展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使今朝与未来统一在一起,只有儒学能令真与美、义与利、东与西、天与人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儒学,这就是这门古老的东方学说无上的价值所在。她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一门通向完美的学问,是一座指向永恒的灯塔。
              但是,最伟大的传统却经历着最不公正的际遇。曾几何时,人们把善意的劝告当作了“吃人”话语,把忍让的美德看成是骗子的道具,把和谐的文章视为醉人的毒酒,把次序的宣讲说成专制的粉饰,把祖先的衣冠看作小丑的弊履,把文明的誓言当成是鬼怪的咒语,把家藏的宝藏投向烈火,把民族的尊严抛入污池,把国家的命运托于贼寇,把五千年的雄伟殿堂砸得片瓦难寻,把亿万岁天光雨露涵养哺育成的生命奇葩,把唯一能够永伴人类生命旅程的希望之光,把人之为人的天地誓言狠狠抛落,任由她被践踏,被凌辱,被刨割,被虐食,被曝尸荒野……
              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四) 日出 


                    人类本是生活在同一家园中,彼此都是亲人。血脉相连,心息相应,相依相重,未知有我。是大自然宽广的胸怀鼓励他们走出了生命的摇篮,走向了广袤的原野,去寻找更加多彩的生活。
                当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大地,面对他们的是一个陌生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世界。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依赖,没有任何路途可以踏循,唯有探索的热情在催促着他们,一定要勇敢前行……同所有生命一样,先人们依照阳光的指引开始了首日的远行。喜爱迎接朝阳的人,奔向了红日升起的地方;乐于追逐晚霞的人,跟随着夕阳西去……在此后的漫漫岁月中,在不同的土地上,他们各自营造起了美丽家园,也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传统与文化。
                生命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人类每时每刻都在与身边的世界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流,这种交换一旦停止,生命旅程便会宣告终结。先人们的力量毕竟是弱小的,需要更多地依赖自然的给予,环境对他们至关重要。在天地之间求生存,最需要着得到大自然的恩赐。清洁的水源、湿润的空气、温暖的洞穴、丰美的果实、明媚的阳光……对于人类来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大自然全都慷慨地赐予了我们。自然的恩情人类何时才能懂得报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族的个性就是环境的个性。在人类整体共性的基础上,环境又赋予了丰富的个性色彩。最宝贵、最有活力的性格有两种——和谐与竞争。塑造它们的是广袤的亚洲大陆和精致的欧洲岛屿。一个是大地的文明,一个是海洋的文化;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一个有着锐利的目光;一个满怀着善意与宽容,一个憧憬着进取与开拓。它们铸成了人类性格的两个极点。
                海岛中的生存使人无可选择地加入到一个社会单元之中,像零件一样共同组成一个生存的机器,然后就要去扩张,与邻人进行无法回避的争斗。为什么?因为空间是狭小的,资源是有限的,不扩张,社会就会窒息,不争斗,种群就会衰亡。为了生存,没有任何信条不可以被冲破,为了呼吸,没有任何屏障不能够被穿越。只有一种例外,那是两个同等力量者的相遇……只好妥协,各自保留起本是属于自己的财物,互不进犯,是谁的还应属于谁。有几分实力就占有几分利益,这就是岛屿的正义。如果不这样,在随之而起的战斗中只能是两败俱伤。海洋为他们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力量与利益的对称,由它们调出了西方文化的底色。
                另一种文明来自于东方,那是一种大地的文化。广阔的土地,无数的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相敬相助,谁也不必为生存的空间去争斗。因为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土地与森林。无需外求、无需冲破,无需侵夺,只要拥有了勤劳的双手,生活总会向你微笑。财富与尊严不是靠外向争抢而得来的,它来自于自身的营造。自给自足的生活塑造了东方人的性格。
                一个外向,一个内敛;一个在争斗中得平衡,一个在和谐中求发展,两种自然境遇演绎着两种巅峰文明的精彩。
                儒家文化就是由大地孕育而来的。人们需要的不是去争抢,而是安心找寻适合自己的田园,静下心来把家建设好。为此,中国古人在日月山川的启迪下创造出了无数的智慧之果。巧妙地取材加工,愉快地品尝享用,自己的财富得自于自己的知识和双手。求之于己,与世无争,一切都要从家开始,拥有了家就能拥有整个世界!得到了大地无私之爱,因此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人们由衷地热爱着土地,热爱着生活,爱惜今生,不做他求。“人之初,性本善”,生命是爱的结晶而不是罪与恨的结果,收获幸福的前提就是懂得珍惜自我。
                生活的自足使华夏民族养成了和谐的心境,生存的丰富又使他们充满了交流的渴望。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广泛融合,密切交往,生活因此而无限精彩。人越是热情越是无私地投入到交流中,得到的就越多。深知友谊与宽容是多么得可贵,所以他们非常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古人是最先走遍世界的民族,在古老的《山海经》中就可以看到所有大洲的景色。
                通过交往,人们把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他人,同时也把天地之爱收藏在了心中。爱使他们拥有了天下大同的理想,爱使他们找到了生的意义。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口在不断增长,家在不断扩大,脚下的土地却并未延伸。同样的庭院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吗?能!只要人们都懂得了忍让与克制,在日渐狭小的土地上加倍精耕细作,付出更多的辛劳,直到建立起必要的竞争机制,由自足的生存转变为有序的竞赛,合理的淘汰,完成一次伟大的文明跨越。
                儒家文化的和谐与包容、仁爱与忍让伴随着宽裕的生存空间和自足的生活心态把一个古老的国度推向了人类从未有过的文明与繁荣。汉唐盛世的辉煌曾是属于全人类的骄傲,中国文化引领世界走过了千年的灿烂旅程。然而,就在她即将超越自我,迈向另一次辉煌的时候,一场民族的灾难打碎了中央帝国的梦想。一个刚刚兴起的狩猎民族,凭借自己特有的强悍,趁着中原天灾战乱之机入主华夏……当它发现自己将要被一个无比强大的文化所吞没的时候,为了延续权利,可悲地选择了与一个虚伪贪婪的势力勾结在一起。用泥塑的神明窒息了一个民族的希望,用野蛮的枷锁扼杀了一种文明的生机。龙袍里包裹着的是一具冰冷的僵尸,却满足着初步进入竞争时代的民众对神灵的期盼。于是,一群吸血鬼披上了君子的衣冠,一个伪宗教充当起真正的信仰,一场空前的文化浩劫开始了,一个伟大民族从此步入了深渊。

                当一个学说停止了发展,当一个信念停止了开拓,当一个民族以自我为敌,所有的痛苦与灾难都会向她袭来,而这一切又被全部归罪于传统与文化。因为强盗的神龛里同样供奉着华夏的圣贤。当世人发觉曾经无比信重的理念与现有的境遇截然相反,失望与怨恨渐渐在心头升起;当昔日的崇高美德变成了今天沉重的枷锁,诋毁与咒骂成为了无奈的发泄;当一个大陆变成了一座岛屿,宽容与忍让就显得那么的虚伪与愚陋。美德不再是美德,她已经变成了灾难之源。
                古老的堤岸在暴胀的洪水面前原来是这么的脆弱,窄小的庭院在拥挤的人流面前竟然是如此的残破。土地成为了贫穷的象征,她已被榨干了乳汁,已经没有了爱,同时也就失去了被爱的理由。唯一的出路就是去“斗争”。“适者生存”!多么新奇而又充满魅力的词汇啊!向它奔去吧,一场无情的“革命”拉开了序幕……
                战斗的最后一役是在自己身体里展开的,在灵魂的深处同样也爆发了“革命”,直到把所有的人性与良知全部烧成了灰烬……战斗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痛。可是生命还在延续,社会还要前行,明天还会来临,生活仍将开始。在适者生存的旗帜下,中国失去了很多,但也收获了一些应得的东西。科技之光不再遥远,竞争的活力不再隐藏,金钱的诱惑不再回避,资源的发掘不再迟疑……
                新的千年来临了。在竞争与淘汰机制的推动下,拥有了知识与财富,具备了创新力和行动力的知识阶层争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取得了应有的生活信心。他们渐渐品尝到了存在的价值,慢慢体味到了生活的味道,已经遥望到了明日的景致。他们在学习如何珍惜生命,开始正视自我,品味生活。慢慢地发现,做一个中国人并不是那么的可怕,曾经属于自己的文化也并不是那么的丑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爱渐渐萌生,对故乡的情悄悄涌动,智慧的眼睛正在苏醒,启明的星光再次闪现。还是在古老的东方,还是盘古安睡的这片厚土,霞光渐渐点燃了晨露,一轮红日即将升起。这将会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伟大日出!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五) 机遇

                      当整个大陆即将变成一座岛屿的时候,中华儿女开始了第二次艰辛的跋涉,整个世界成为了他们的家园。一颗历经磨难的心灵和一双无比勤劳的双手使得他们成为了世界的主人。无论定居何处,他们都是当地最优秀的居民,无论身在何地,他们都珍藏着一颗中国心。
                  在新的环境中,某些生活的压力明显要小于故乡,因为很少有人如此的智慧与勤劳,很少有人像他们那样对生活充满了爱与渴望。在漂泊海外的游子身上,世人再次看到了纯美的中国品格,世界作证,他们是人类最优秀的成员。然而,他们的心却是孤独的,因为身后的祖国是那么的虚弱,那么的多灾多难,背负着一个伟大的传统,却不能为之欣喜,为之骄傲。
                  不能为之骄傲却要为之呼喊,为了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即将被掩埋而高声呐喊。在中华文明最痛苦、最危急的时刻,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东方响起,他向世界宣布:中国文化正在生病,但是并未死去;当我们真诚地注视她,付出应有的同情和敬意,就会被她的生命与心血所感动,就会懂得她有泪、有血、有汗、有笑、有一以贯之的理想和精神;现在还不是凭吊古迹的时候,因为这束东方的圣火依旧在燃烧!
                  的确如此。同属于中华文化圈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非但没有抛弃儒家文化,反而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真切验证了她的价值,看到了宽容、仁爱、和谐与统一所带来的巨大意义。东亚经济的快速腾飞,令世界为之瞩目,东方价值魅力初现,古老的儒家文化再一次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在新儒四贤发表《宣言》之后的几十年中,以东方传统价值为特色的东亚诸国快速崛起,以儒学为底韵的现代东方活力初现。现代儒学经历了三个时段的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力量,拥有了全球性的影响力,初步具备了与西方思潮平等对话的权力。杜维明教授是海外儒家的重要代表,他以世界大文化建设者的角色努力传播着儒家思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代欧美思想界,古老的东方文化正倍受关注与推崇,甚至一些西方学者正在以研究儒学,成为一名儒家学子而自豪。儒学在国际文化界已经获得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声望,我们是否能就此而满足了呢。
                  儒家文化的当代复苏有许多机缘。首先,东亚诸国和地区的高速发展使世界对东方价值充满了信心。人们相信,儒家传统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不是阻力。西方人能够做到的东方人同样可以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东方文明以经全面地参与到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是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儒家思想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西方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内部的广泛联系、密切互动成为可然,多学科多领域的有机协动在实际运用中必不可少。系统化整体化的社会大生产,迫切需要一种整体观念,一种协同思维。所谓“社会化”正是对西方固有对立意识的超越。三百年前中国未能做到的文明跨越,今天的西方世界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尝试。情形与启蒙时代出于对宪政的渴望而向中国文官制度表示出敬意与热情似乎如出一辙。然而当时的热情过后继之而来的又是什么呢,今天会不会重新上演两百年前的历史,这个问题只有留待我们自己来回答!
                  更深一层的原由是什么?真正的回归之情植根于对人类本性的依恋。人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境遇,选择了不同的个性,这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因为这就必须压抑与之相对称的另一种素质与性格,势必造成发展的不平衡,身心的偏废。为什么人们如此渴望认识异域文化,为什么人在深层意识中总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什么人类对真正的理解与交流如此的渴望,理由只有一个——找寻故我!
                  社会的发展与生存空间的开阔促使人类去找寻失去的记忆,去重温远古的乡情,找回自己性情中的“另一半”,回归本真的自我。海外华人在坚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中为祖国保存并发展着传统文化的血脉,时代的潮流推动着古老的东方坚毅地战立在了时代的前沿。我们应当怎样去做?如何把握住这次伟大的历史机遇,把自己乃至人类的命运奋力托起?儒家文化本土之上的知识精英们,你们必须做出回答!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六) 找寻

                        谁能承载起时代的重任,谁能担负起先人的嘱托,谁能在物欲狂潮中守住心头的一丝清明,谁能于异化的急流里破浪前行,为人类找寻到真实的明天,谁是当代真正的儒者?
                    当代儒学的新生力量应是六七十年代出生在大陆的青年人,因为他们有旧的记忆也有新的养成。传统的脚步虽已远去,但在祖辈的眼眸中,他们仍能找寻到隐约的乡情,由此在心底埋下了故乡的种子,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回归途中不用到别处去移植情感。与新儒前贤们不同,他们自幼生活在西方传统的分争与实证氛围之下。因为大陆的现代价值全部来自于西方,尤其是科学和政治哲学。这两种重要的文化体系在中国的推行足以使青年知识人深刻感受到大洋彼岸的人文气息,使其先于自己的固有传统而直接接受了来自西方的价值,外来文化成了“第一传统”。竞争意识伴随着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生俱来,已经成为自身基本的人格要素。也就是说,在现实之中可以本能地适应西方式的竞争型生存。同前辈们相比,他们目光更锐利,动作更敏捷,客观分析事物的能力并不次于西方人,具备了真正的西方品格。
                    他们曾尝试着用纯正的科学方法计量式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自信可以经过一次一劳永逸的分析,从此之后再不必为“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发愁。他们熟悉所有西方现今流行的学说,受过系统的科学技能训练,接受过正规的哲学思维引导,在借鉴西方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有能力对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彻底的“解构”。但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或许有这么一天,人们再也品味不到庐山的美与韵了。因为中华文化的根就在一个“整体”之中,一旦把她分割开来,也就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文化,就会失去固有的生机和神韵。毕竟是远离了传统语境,识不得乡音乡韵,不过,或许这只是他们学生时的情形。
                    与传统的疏离源于自主的文明转换进程被硬性打断,跨入了现代社会,又是基于对自身文化的背弃而非“扬弃”和超越。不是更上一层楼,而是被某种势力裹胁着滑落到一个断层上,然后跌跌撞撞地爬起,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方式开始了艰难的前行。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凭借祖先流传下来的顽强血气才最终步入了时代的行列。既然接受了西方精神就必然会跟随西方的脚步去实现文明的历史转轨,由盲目竞争过度到系统化有序化的持续发展,未能在近代自主演进的过程,能否在新一轮的阶梯循环中顺利折返呢。
                    新知识阶层的成长正当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大量涌入之时,最初的新奇和兴奋过后,心中却渐生出许多的疑惑。西方学说的繁杂纷乱正搅扰着他们的注意力。记得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大量的西方学术书籍摆放在书柜上,许多人都读过“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符号学”等学说的论著。可是后来却发现,西方思维所讲述的问题远比其所能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好像都有道理,但同时又都在相互矛盾着,这不能不使人产生迷惑。现实世界的种种灾祸与危机正在消耗着他们对西方学说乃至西方价值的信心。这时的一件事使我大为惊讶,这就是许多普普通通的学子在接触到传统文化典籍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感染与心动。包括古代诗词、传统经典、出土文物、武术、医药、历史传记等等。印象中的评书热、考古热、《易经》热、术数热、《孙子兵法》热、气功热……每一次都能引起广泛的参与。炎黄儿女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形成了一股时代的潮流,而真正的文化昆仑才刚刚现出身影。这完全是知识界、平民界的自主选择,没有谁来催促和诱导,学子们是被一种家的感觉引领着走进了传统文化的殿堂。或许人们并不知晓其中的原由,而历史就是在这回归的心路历程中必然地向前伸展着,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颗种子终于开始萌发了!
                    找寻真正的儒者,需要把目光投向时代,转向现实。因为儒学是“时学”,是生命之学,儒家精神是永恒的,同时又是鲜活的,而且还是新锐的。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时代。这是信息、技术、工业乃至资源和土地时代的延续,口号只有一个——竞争!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不争,即使进入了完善的经济全球化社会,资源全球共享的时刻也是如此。竞争是时代的命题,是构筑起新儒学理论大厦的一块沉重基石。在经济全球化,资源于竞争力前提下有序分配,有条件共享之后,人类将开始下一轮的竞赛——文化与文明的竞争。
                    文化资源与物质资源不同,人类精神的天空无比广阔,思想的、精神的、文化的资源无比丰富,至少在短期内竞争的压力会小于亲合的动力。明智的人们会轻松地去交流,去对话,去相互亲近而不是相互排斥,而人类智慧的拓展完全有可能迎来足够宽广的生存空间。经济一体化尚未完成,文化的多元化已经开始。人类呼唤和平,期待和谐,渴望对话与交流,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高举仁爱、宽容与和谐旗帜的儒家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临。但精神不能抛弃物质,文明不会背弃效率,和谐也不必离开竞争,在时代的目光中,两种人格元素同样的宝贵。
                     判断新儒家学子的重要标准和最好方法就是在和谐与竞争面前看其如何做出选择,是选择和谐还是选择竞争。现实中单独选取任何一个都不是,正确的做法是两者同时拥有。认为和谐与竞争二者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才是新儒学的思维指向。既然和谐是儒家的本义,那么同时选取二者还是儒学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和谐与分争的结合、统一与矛盾的融合本身就是一种和谐,是大和谐,是更高层次的和谐。哲学上的统一与矛盾关系演绎中,矛盾即为竞争,统一即是和谐,而宏观的统一中却同时包含着竞争与和谐。传统思想选择和谐共存为第一要义。在传统价值中,和谐与统一是一贯高于矛盾与分争的。西方强势文化依然选择了竞争,而新儒学却开创性地主张两者可以并行不悖同归一体,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互为体用,互为根本。统、分源于一而互为体,这是西方意识和保守思维所达不到的。西方解释学虽然发现了对话,但尚未发现统一,只有当其解释到无以言说的时候,才能窥得天人一体之大本大源。
                    我们认为,凡是在意识中确认了东方的包容与仁爱精神可以与西方的锐意竞争、强者生存理念并行互济;东方的道德礼乐与西方的科学民主可以融聚一处的学人,在现实中都可以成为新儒家,都能够去担当历史,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时代的选择!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七)  新声

                          每一个时代的面前,儒学都将开启一扇崭新的思想之门。“克己复礼”开启了原儒之门,“天人合一”开启了玄学之门,“格物致知”开启了理学之门,“经世致用”开启了实学之门……当代新儒学的智慧之门应在何处?
                      和谐与竞争的有机聚合就是时代之门,新儒之门。推开这扇门您才能得见儒学的精义,走进这扇门您才能步入儒教的圣堂!认识到和谐与竞争的统一,东方与西方的统一,矛盾与统一的统一,也就认识到了人类本原的心性。认识到发展不能离开稳定,财富不能离开道德,权利不可背弃公义,物质不应失去思想,现时不曾割断历史……拥有了历史便拥有了现实与未来。新儒学的现实就是奋力创建一个中与西,古与今,心与体,德与技,刚与柔,宽与严,创与守,动与静,敛与纵……和与竞相与统融的真正完美的人性精神。

                          中西方文化中竞争与和谐两大元素亦是科学与民主、道德与亲情两种人文理想的源头。西方文明发轫于小国寡民裂土纷争的古希腊群岛。狭小的生存空间,单纯的生产方式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力滞后,生计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只能依靠集团性的武力扩张或大量的商品交换。近代以后在已经扩大了无数倍的疆域与丰富的资源积累之上进行自身开发的条件渐趋成熟,这时“四大发明”出现,将其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提升。扩张的锋芒指向全球的同时也转施于物质生产与资源开发领域,创造出了奇迹般的工业文明。同时,科学的进步正在取代武力的争夺并消解着与之相匹配的战争集团及强权意志,人们渴望着从国家机器与神灵附庸中解放出来,去追求平等、自由、理性与财富。“新教伦理”就此诞生,科学与民主从此成为西方文明的标志。
                      所有这些都与为生存而斗争的气质相系。对生的渴望,与命运的抗争,对力量的追求,对创造的崇尚,这种激烈地与命运对抗的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本貌。但竞争意识并非西方所独有,它是人类整体素质中的一元,只是在西方环境中得到了特别的强化。
                      中国的辽阔疆土、壮美山川、多元环境使得先民们拥有了极其丰富的个性与文化,依据各自的土地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却不必相互替代。在广阔的大地上生活着的古人具备足够的空间,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生产技能而不是如何去扩张去争抢。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的千年时光中,中国古代文化科学与生产的发展一直遥遥领先。社会倾向于内部的创发,与之相应的是自成一体的家庭经济和强大的内在凝聚力,相互间不视为竞争对手的家庭习惯于和平交往坦诚相待。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更促进了生产的提高和人际的和谐。“四海之内皆兄弟”,整个社会最终变成了一个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对尊长的孝与对社稷的忠互为表里,对亲人的爱与对自然万物之爱连成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民同乐”,“我”的收获要分享于社会乡里才会更有价值,生命的价值应在友谊与亲情中去展现而不是在敌人和奴隶的面前。面对野蛮与愚昧,最好的策略是筑起一座文明的灯塔。最终战胜刀剑的不是盾牌与长矛而是智慧与忍耐。修己以安人,克己而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心灵与躯体之间的和谐是这样的自然而然真切自如。“仁者人也”,付出真爱,无须理由,这就是儒家的胸怀。
                      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养成了温和、从容、健朗、自尊而又自信的心境。这种广泛的认同、尊重与宽容汇聚而成的儒家文化崇高而又朴实,自然而又超越,她必然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同样是宝贵的财富同样是时代的选择,儒家必须选择兼得,这亦是使命所在。穿越千年时空,把目光投向古老的书卷,重读先哲的圣言,你会发现两个奕然闪烁的汉字——“天下”。修身,治国,齐家,然后“平天下”。什么是天下?谁人的天下?我们要认真思索。生活在浩浩神州的古人,其个性之殊并不逊与当今世界的族群,在不同的地域间奔走亦不亚于今日的国度穿行,那时的贤者提出了自己宏伟的构想——“平天下”。
                      穿行在天与地之间的先哲们用最美的文字织就了一曲文明之歌。他们要明明德于天下,让四海之人皆为兄弟,要遍播真理与真情,让和谐的音符遍撒人世。他们要用和平而不是蛮力启发邻人对善与美的向往,用闪耀着仁爱之光的灯塔指明世界的航途……这是一段儒士之梦。当时的中国似乎就是现在的世界,许多个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正进行着各自的利益纷争,同时也在为利益而尝试着短暂的联合,战争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走进了“战国时代”。最终,和平来到了世间,统一使天下人走到了一起,民众选择了倡导和平与和谐的儒学。儒家的主张非常简明,那就是用共同的利益取代不息的争斗,用互利的合作代替互损的对抗,绕过眼前的小利,获取恒久的富足,共享安宁,共同发展。为了拥有一个共同而美好家园,当时的儒者用智慧的宣讲和艰辛的跋涉去开启那些被贪欲与仇怨深深锁闭着的心胸。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们依然坚信大地不会放弃任何一簇生机,蛮力无权打碎任何一个梦想,真诚一定能叩开所有的迷路心扉!
                      他们成功了。整个国家按照儒者的梦想恢复了宁静,民族也按照儒家的设计获得了统一。因为灾难终会使人警醒,和谐定能让人受益,仁义必让天下信从。世界原本和谐,人类渴望回归,儒家的选择不会错!新的战国时代来临了,儒家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因为能将与和谐截然不同的竞争整合在一起的仍旧是和谐,一种超越故我的和谐。
                      今天的儒者已经走遍了天涯,儒家的梦想也已传遍五洲四方。面对一个新的天下,儒家还能再圆统一之梦吗?儒者还会重踏和平之旅吗?儒教还要将至善之道撒播到天地四方吗?儒学还是当年的天下之学吗?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八) 回归

                            当代儒士胸中珍藏的依旧是同样的梦想。
                         “全球化”来临,儒家修身以安天下之志未变,而天下却早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地球村。同聚一村,儒学也已不再是仅属于东方的思想和中国人自己的传统。今日的儒学很可能要在西方兴起,我们不去努力开拓,不再奋力前行,注定会被超越。新儒学不只是中国的文化,她属于世界,也属于整个人类,否则何以称为儒学。举世之志当用举世之力以成之,平治天下不应只停留在旧时话语中了。
                        新儒学智慧之门中同时聚合了两种顶极精神——和谐与竞争。和谐是统一与共存,万物聚合在一个大系统中,互不伤害,互不排斥,互为存在的条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平稳发展,彼此的性质不会被改变,这是生命存在的前提。竞争则是事物间相互冲撞、互相竞赛、强胜弱汰,整体也会被分化开来,一部分被边缘化,另一部分则取得优势,成为主导,这是生命运动发展的过程。一张一弛的生命脉搏就是由它们来鼓荡。没有前者生命无法存续,没有后者生命无法前行,既要保存又要发展,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是自然之母最得意的安排。
                        西方文化的生存环境促使人们去对抗、去争抢、去拓展;在东方文明的摇篮中,人能够自给自足地生活,更愿意平和、从容、善意地对待世间万物。人类是同源一体的,在同一颗星球上,东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完善起了自己独特的人文传统,他们同出一脉还会同归一体。今天,人类真的走到一了起,两大智慧相合一处,新的时代开始了!
                        人类团聚了,但是心灵尚未回家。不同的民族都在全球化中固守着自我,不愿放弃心中的营垒。其实,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都由一个元文化的根相系相连,在语言中便能轻易找到她的影子,不同的肤色拥有相同的血色。万千民族就是凭借着这条共同血脉来实现语言的转换,传递情感,进行对话与交流。当先民们走出共有的家园,怀着同样的梦想踏上不同的土地时,生存境遇的差异促使他们做出了选择。和谐与分争、包容与排斥、忍耐和放纵,以及由这些元素所建造起的各种宗教、各种信仰、各种思想与学说,它们是那么的宝贵又是如此的富有个性。当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分散的家庭汇聚一处。人们终将发现,自己的性格正是同一祖先性情中的一部分,是人本性中所固有的,来自于同一个源头。把它们融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和一个完美的社会。
                        重回故乡,这是在超越中的回归,回归固有的人性,但不是倒退,也不是硬性拼接。和谐与分争、内敛与外拓、创新与安常……只有把这些要素巧妙熔铸,人的心灵才能真正归来,人类才能找到终极的家园,才能拥有最完美的文化和最神圣的信仰。这种完美与神圣其实就珍藏在每一个民族的信仰与生活之中,等待着被和谐的目光发现,被智慧的心灵解读。信仰只有隔阂没有矛盾,文化只有差异没有冲突,这便是“和而不同”,我们期盼着她们有朝一日能够珠联璧合。
                        人类文明可以概括为东方与西方的精神,可以浓缩为和谐与竞争二义。“和竞兼容”——这是当代儒学的文化构想,也是人类心灵之家的唯一归途。古老的传统从此汇入了时代的海洋,一扇希望之门敞开了,我们将如何选择!
                        和谐演绎着道德与亲情,竞争支撑着法律与自由。情感可以与法理相容吗?责任能够与自由共处吗。在情与理的世界,在责与利的天地,在回归自然的逸致与探索海天的激情中,儒学如何书写经世的文章,在刚与柔之际,儒家如何编织致用的妙方。
                        责任与机遇会同时降临,而儒学首先要做的却是超越。当代儒士要在同时超越东西两种传统的心灵境界上描绘新世界的伦理,在统一人格之上回顾东西,返本开新,平治天下、奔向大同。新儒学理念中,东西方人文精神一个也不能少!因为我们所要构筑的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信仰,她属于中国,属于东方,更属于世界。她将成就宇宙的理想,她会实现世间的大爱,她要筑起终极的乐园。
                        为了弘传时代的福音,我们首先要回顾历史,回到东方,回到故乡,去找寻尘世间流浪着的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问一下自己:

                             我是谁?
                        我是一名儒家学子!
                        我要做什么?
                        我要找回祖辈的梦想,我要实现圣人的宏愿,我要奔向永世的大同!
                        我应怎样去做?
                        迈出生命中最有力的一步!
                        万里远征,始于何处?
                        起点就在你我脚下!让我们着好行装,背起琴囊,携来长剑,披上一肩朝霞,挥落双襟晨露,轻轻掩上尘世之窗,从容叩响新儒之门!
                        让我们携手奔向儒的世界!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360
                          • 经验2302
                          • 文章259
                          • 注册2004-12-30
                          (九) 圣土

                              本来想好好地写一写,郑重地做一个宣告,现在看来并无太多必要。也曾想穿上礼装,披上绶带,在庙堂之上焚香敬拜,现在想来也并非最为恭重。只是因为,我们又回到了这里,又一次站在了母亲的身旁。
                          这是一条原本熟悉的河流,现在却已经陌生了,是刀劈斧削的石岸改变了她的容貌。儿时的河流是蛮荒的,但却非常亲切。她离我们很远,一步步向她走来需要花不少的时间。路旁是翠绿的稻麦,两岸是摇曳的芦苇……先会听到流水的声音,那是她在呼唤。走近些,看到她,陪伴她,从此不再孤独……
                          这就是先哲曾经咏浴的河流,您不会觉得她太过古老,除非顺水而上,来到舞雩坛之旁。流水才开始凝结沉聚,天光才开始空荡悠远……大地却并不在意,她还是她,而我也还是我。她和从前一样,平静沉着悠然而又随处都是新意,一束新开的小花,一脉跳动的清泉,一丝飘落的飞絮,一阵颤动的金黄……
                          又一缕秋风吹过,我们俯下身来,离她再近一些……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因为在她的沉和面前,你无从躲藏,再细微的心思都能够被察觉。是我们在想?还是她在想?有时觉得自己应当回报她的恩惠,报答她的收容。可怎么报答?在她面前我一无所有,而她也并不需要。只因为,她愿意付出,一无所求。
                          跪下来吧,什么都不必说,语言此时会失去重量。是她太过博大还是我们太过渺小,不愿得到什么,所以不必记下什么。但是我们却要记着,记着一群游子归来的这天,记得在世事的包围中少有的一次看望,少有的一次告慰,找寻到自己的心园和那永远不会弃我的母亲。
                          无论我们做了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她还是她,所以我还是我。我们要记住这一天,而她却依然的从容娴静……这是心无旁瞩的一天,无需躁求的一天,只是因为来到了这里,回到了她的身旁。
                          我仅和几位朋友一起,来告诉大家一个新的故事,从今而后,圣河之畔将会回响起这样一句誓言:在天地间重新拥有自我!
                          在言语的世界里我们做下一个标记,在时空的旅途中我们有了一个起点,这时的我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心园,从此之后不必再烦乱地思寻……


                          (十) 天地

                          天地间有一门永恒的信仰,她叫儒学;人心中有一句美好的话语,它叫仁爱。两千五百年前,一位老人发现了她,把她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此后漫漫的岁月中,这里的人一直珍藏着她,呵护着她,传诵着她。为她欢笑,为她自豪,也曾为她而忧伤。但却从未忘记,从未曾远离,因为她本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片天空,属于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
                          文化是不能离开土地的,就像游子不能离开心中的故乡。曲阜是一座秀美的小城,走在这片土地上,您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在这里,会找到一种“营地”的感觉。是出征的将士留下的后方家院。很久以前,英雄们从这里出发,义无反顾地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留下了年长与年幼以及自己所钟爱的人,跟随着一位勇士去一统中华。他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曲阜是他家乡,也是他和将士们的发轫之地。英雄的远行,留下了寂静与悠然。田间劳作的人们朴实中显露着从容与宽和,好像不太牵挂远方的亲人,因为他们知道,勇士们一定会胜利归来!
                          曲阜的山水是灵秀的,家乡人自豪地称之为“真山”、“真水”。山有美、秀、奇、壮、伟、雄之称,唯独曲阜的山被称之为“真”。对于“真”字的理解,或许只有来到这里您才能懂得。
                          儒学发端于两条河流。一条是洙水,一条是泗水,“洙泗源流”就出自于此。这两条河与众不同,她们全都是自东向西流淌。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有大江东去之说,很少有河流是由东向西流的。二千多年之前,孔子曾临川而叹,感叹时光飞逝如同流水,一去不再复返……大概就是从那时起,两条河流便改变了方向,为的是要留住这段逝去的岁月。
                          岁月的流逝并未使儒学沉寂。相反,儒家文化正随着时代的前行而展现出了她更为强韧的生命。今天的儒学已经由这座东方小城走向了世界,她已自信地汇入了世界文化的洪流之中,将同所有的文明一道,共同去营造人类美好的未来。但儒学的根仍在这里,这方水土始终在不知疲倦地滋养着她。只有来到曲阜,停下来,呼吸一下泥土的芬芳,听一听泉水的呢喃,尝一尝稻麦的滋味,看一看山的颜色、树的年轮,您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儒学。

                             


                          儒学是什么


                          儒学是大地的话语

                          儒学是山川的回音

                          儒学是绿叶在吟诵

                          儒学是风云在述说

                          儒学是时光的笑脸

                          儒学是岁月的舞姿

                          儒学是天空、大地、山川、河流、田野……伴着心灵在一起歌唱!


                          儒学是什么?

                          儒学就是天!儒学就是地!儒学就是人!

                          儒学就是我们自己!



                          让我们双手托举起宇宙的伦理!

                          让我们同心共铸天地儒学!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