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611
    • 经验9129
    • 文章511
    • 注册2006-05-14
    [推荐]为圣祖平反
     

    新解“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注释】①唯:只有。②女(ru)子:你们几个学生。女:通“汝”,你,你们,代词。子,弟子,学生,名词。“女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不能把春秋时期孔子言论中的“女子”按照现代语言的习惯理解为“女人”。③小人:品德低劣的人。这里指的是浅薄骄傲、无知浮躁、多嘴不逊、不明事理的几个学生。④为(wei):动词,是。⑤难养:难于教养。养:教育培养。孔子的身份是老师,教养、有教养没有教养,是老师们常用的词语。⑥近:浅近,这里指好懂的。⑦之:代词,代知识。⑧孙(xun):通“逊”,谦逊。⑨远:深远,这里指不好懂的。⑩怨:埋怨。

    【译文】孔子说:“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养的,〔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传授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

    【点评】

    学术界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有着不同的译法。有的译为“只有妇女和小人是很难养活和对付的,对他们近了就会无礼,对他们远了就会怨恨。”有的译为“只有女人和小人难于和他们相处。亲近了,他们会不恭顺;疏远了,他们会怨恨你。”有的译为“唯独女子和小人是不容易供养的,亲近他们,就会不礼貌;疏远他们,就发怨言。”还有的译为“只有女人小孩是不好养活的, 近了就会无礼,远了就会怨恨”……诸多译法都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译作“女人”,说这就是孔子“歧视妇女”、“辱骂妇女”、鼓吹“男尊女卑”的罪证。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呢?请看下面的事实。

    第一,从情理上看。孔子三岁丧父,家境艰难,是母亲身负千斤,日夜操劳,一手把他和同父异母的残疾哥哥抚养成人的。孔子长到十九岁,母亲给他娶亲。其妻十分贤惠。就在孔子二十四岁那年(一说孔子十六七岁丧母),早年孀居、含辛茹苦的母亲竟然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一心想反哺相报让母亲享享清福的孔子和贤淑媳妇亓官氏的孝心却永远无法得以实现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孔子的悲痛,简直难以言喻。后来,凡是别人家有丧事,孔子前往吊唁,由于见场思亲,心中悲伤,人家招待他吃饭,往往食不下咽;回家以后,仍然一直闷闷不乐,唱不出歌来。就是这么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孔子尽孝,亲人弃养,那份悲恸,岂是笔墨所能形容?

    正是由于孔子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一直是在慈母和婚后的贤妻身边度过的,特别是年轻孀居的母亲——颜征在,孤苦伶仃,葬夫养子,克勤克俭的一言一行,一直使至善至孝的孔子永远难以忘怀。所以他时时刻刻不忘母恩和妻情,呼吁人们要敬母爱母,并把“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以归,宜其家人”收入《诗经》,用“火红的桃花盛开着,绿绿的叶子多茂盛,这个女子出嫁了,和和睦睦一家人”这样的句子,来启发人们了解“夫妻和美,家人友善,然后可以教国人和美与友善”的道理。可见,孔子不但有敬母爱妻之美德,而且对纯洁的男女爱情也给予了充分的宣传和赞美。

    孔子倡导从物质上精神上好好孝敬父母,乃至主张为故去的父母“守丧三年”。恐怕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痛苦经历,以及个人品德不无关系。试想,这样一位至贤至明的圣人,他会一反常态,忽然干出“歧视妇女”、“辱骂妇女”、鼓吹“男尊女卑”那种违情悖理的事情来吗?他会无缘无故地连自己的女性先人——祖母、外祖母、慈母,以及贤妻和女儿都一块辱骂吗?不会。因此,那种无中生有,说什么“‘男尊女卑’的祸根就出在孔子身上”的谎言,均不可信。

    第二,从常识上看。经过全面核对和考证,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全部十八个“女”,无一例外,都是“通假字”,都通“汝”,都读“ru”,都是代词,都不指“女人”。实际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是两个单音词实词构成的短语,不是一个词。现在使用的“女子”是历经多年逐渐演变而来的。由此可见,忽视春秋时期文言词语的“通假”用法,是孔子蒙受不白之冤的主要原因。一字之误,给孔子泼了两千多年的“脏水”,让孔夫子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第三,从构词上看。孔子所说的“女子”与现代文中的“女子”构词方式不同,列式对比如下:

    孔子说的女(代词)+子(名词)=词组(短语,两个词)

    现代用的女(实词素)+子(虚词素)=合成词(一个词)

    由此可见,拿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女子”(一个词),套用两千多年前孔子所使用的文言词组“女子”(汝子,两个词)失这偏颇。

    第四,从背景上看。

    其一,在家里,孔子不会辱骂自己慈爱的母亲、相爱的夫人和疼爱的女儿。

    其二,在家乡,孔子对乡人恭恭敬敬、和蔼可亲,不可能辱骂乡里的女人。

    其三,在朝廷,当时鲁国官府没有女官,没有场合、机会和理由辱骂女人。

    其四,在学校,据说当时学校里没有女性,同样没有机会和理由辱骂女人。

    其五,在国外,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除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约见孔子次外,接待他的都是男性国君或男性大夫,同样没有场合、机会和理由辱骂女人。倘若孔子辱骂的是卫国国君夫人南子,那么,他会指名道姓地辱骂南子,而不会把有血缘关系的、没血缘关系的、中国的、外国的、死去的、活着的所有“女人”都骂。再说,尽管坝子名声不大好,孔子也不可能辱骂国君夫人,因为那样会失去对卫国起码的礼节,会失去对卫国国君起码的礼节。

    其六,据《论语·先进》记载:“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是说刚入学的时候,学生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面对愚直、偏激、鲁莽、过火、起哄、多嘴、不逊的几个学生,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是正常的。孔子明明是在学校里批评学生,怎么会突然骂起与之接触甚少的女人来呢?

    事实上,孔子在家里他是一位敬母爱妻的模范,在外头他是一位尊重妇女的典范。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就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于二零零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举办的“全球联合祭孔”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总代表青岛泰之先生致辞指出——“孔子一向主张性别平等”。这对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三十亿女性同胞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正事、好事、大事。这对清除迷惑误导人类两千多年的封建桎梏,对客观公正的计价孔子,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从人身、人权、人格、人生、人事、人际、人文上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以神权、皇权、父权、夫权为内容的神学体系,以及把妇女摆在被支配被压迫地位的封建枷锁——“夫为妻纲”是谁提出来的呢?考证表明是西汉“鸿儒”董仲舒在他的《春秋繁露》中提出来的,与孔子无关。那么,束缚、压迫、残害妇女的“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以及派生出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人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意识、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又是谁提出来的呢?考证表明是南宋大儒朱熹等人提出来的,与孔子无关。由此可见,“后世儒家”误读、误解、误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往孔子身上乱泼“脏水”,不但曲解了孔子文化,违背了孔子初衷,诬害了儒家创始人孔子,而且伤害了无计其数的中国妇女(传统译法像这样误读、误解、误译《论语》章句的例子还有一百多处)。由此可见,把别人提出的封建糟粕加在孔子身上,再一再二地拿孔子开刀,是不科学,不公正,不合适的。

    ——摘自金池《新译〈论语〉》

     

     

    与国咸荣圣时道
    同天并美阙里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611
      • 经验9129
      • 文章511
      • 注册2006-05-14
      请注意:孔子说:“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养的,〔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传授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

      这是不可用什么时间来解释的,因为用其他的解释我们的圣祖蒙受了两千多年的冤屈。
      与国咸荣圣时道
      同天并美阙里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611
        • 经验9129
        • 文章511
        • 注册2006-05-14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曲阜孔为峰[/U]发表的内容:[/B]

        唉!
        千江有水千江月![/QUOTE]

         

        万山顶上只太阳!


        与国咸荣圣时道
        同天并美阙里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611
          • 经验9129
          • 文章511
          • 注册2006-05-14
          唉!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山顶上只太阳!


           

          万山顶上只太阳!
          与国咸荣圣时道
          同天并美阙里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611
            • 经验9129
            • 文章511
            • 注册2006-05-14
            [QUOTE][B]下面引用由[U]文献孔祥建[/U]发表的内容:[/B]

             

            新解“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孔子说:“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养的,〔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传授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
            QUOTE]
            与国咸荣圣时道
            同天并美阙里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45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