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声望+6
    • 财富3
    • 积分1439
    • 经验46221
    • 文章1278
    • 注册2005-09-10
    網易的“另一面”之良心專題:不合時宜的三字經?
    [P][URL=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szj20110105.html]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szj20110105.html[/URL][/P][P] [/P][P]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各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消息一传开,瞬间引起关注。病态的传统观让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飘忽不定。五四以来激进反传统的思潮让社会仍然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信任,而片面信奉“精华糟粕论”又让人相信一个人或者一代人就能对传统文化挑挑拣拣。[/P][P][B]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概一反了之[/B][/P][P][B]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造成文化断裂[/B][/P][P]晚清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知先觉者多持“变革”态度,而这种变革到了“新文化运动”时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传统就是旧的,现代是新的;新的是好的,旧的则腐朽落后的新“传统”,全盘性的反传统。这造成了中国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断层,正如美国学者罗兹曼所说: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P][P]学者林毓生也在其《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书中指出,“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联想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文化革命口号,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决非偶然。而余英时认为:中国近代一部思想史就是一个激进化的过程,最后一定要激化到最高峰,十几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这个变化的一个结果[/P][P][B]新文化运动的“小传统”颠覆了数千年的“大传统”[/B][/P][P]直到如今仍然存在的大面积反孔,是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留给我们的遗产。对传统文化全盘的否定,这个偏差百年流贯形成了一个“小传统”,它全面颠覆了前此于它的数千年的“大传统”。由于它顶戴了一个“现代”的名头,它所批判的对象自然就是腐朽落后,以致今天的我如果要为那种传统说话(哪怕是针对它的正面性),也要背上“倒退复古”乃至“复辟”的污名。[/P][P]余英时等学者就认为其是“激进的知识分子挖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后用他们自己也不甚了了的一种西方意识形态填补了这个空白”。造成的后果就是“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P][P][B]非神即粪的二元对立,把孩子和赃水都泼了[/B][/P][P]新文化运动过去了,但新文化运动的思维方式还在,我们今天不依然要把传统文化当粪一般抛掉吗?然而,传统文化并非神圣,正如它并非粪土。和五四、新文化一面倒的极端褊狭相比,孔子的儒文化反而显得十分包容。就西方意义上的现代而言,五四新文化比孔子的旧文化距离现代更远。[/P][P]纠正五四新文化的百年偏差,有一个很好的文化参照,那就是五四之前。那是一个由严复、梁启超等人唱文化主角的时代。那个时代并没有把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如果说上个世纪的前20年有两个“现代”:一个是新文化那种彻底斩断传统的现代,一个是包容传统并让传统活在自己之中的现代,那我们到底需要哪个现代?[/P][P][B]激烈反传统让国人对传统不信任,仿佛传统就是吃人的代名词[/B][/P][P]反传统的传统让中国社会有了一种固有的预设:如果要进行意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基本前提是要先使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整体地改变。如果实现这样的革命,就必须进一步彻底摒弃中国过去的传统主流,一切传统都是现代化的羁绊。[/P][P]有着这样的文化潜台词,主流舆论每当碰到《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这些传统古籍,以及背后所传递的价值,往往有着本能的反抗以至形塑了一代代人对传统的固定看法。这种看法看似深刻,但过于化约,因而显得相当片面。“片面性”正是当年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症候之一:传统就是旧的,现代就是新的;不言而喻,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则是腐朽落后的。[/P][P][B]精华糟粕论也不是“万应锭”[/B][/P][P][B]精华糟粕论是一种庸俗的辩证法[/B][/P][P]如何面对传统,与激烈的全盘否定说相比,还有一种被广为认可的精华糟粕论。然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说法,并不存在太大的可操作性。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在于其是上下五千年浑厚历史的遗产,是中华文明大浪淘沙的产物,而只有历史长河有具有大浪淘沙的可能。针对传统文化的“精华糟粕论”,其实质是一种庸俗的辩证法,是一种粗暴而撕裂性的文化阐释。[/P][P]传统典籍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所谓的“精华”与“糟粕”同根而生,盘根错节,环环相扣,血肉相通,打断骨头连着筋,一部《三字经》1145个字,一部《弟子规》1080个字,从始至终,流淌着同样的文化精神,请问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P][P][B]没有哪个“圣人”能站在传统中又高于传统,挑挑拣拣[/B][/P][P]山东省教育厅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原则人们十分熟悉,看上去也很正确。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圣贤”可以站在传统之上,高于传统,又不受传统束缚。可以像观赏博物馆中的展品一样,挑挑拣拣。[/P][P]学者秋风认为,《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启蒙学教材成为经典,被人们广泛传诵,已经证明了,他们就是精华。当然,这样的精华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自负地遴选、确定、告诉世人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由无数父母、孩子、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没有比这个漫长时间过程中的自发选择更明智的了。[/P][P][B]挑拣精华糟粕的工作交给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个人[/B][/P][P]事实上,对待传统我们好像只做过两件事:神化和矮化。先是稀里糊涂把某些事物神化起来,然后又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矮化下去。现在《三字经》等传统似乎正面临着这个循环。但人为的对传统进行摘选并不具有操作性,也不符合历史潮流。[/P][P]对于精神产品,到底何为精华何为糟粕,不是像吃烂苹果一样,剜去烂的,吃好的就行了。这个任务一个人甚至一代人都是很难完成的,而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筛选出来的东西,以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经验未必能去判断对错。所以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将其交还给历史选择,交还给历史中的个人。[/P][P][B]书与人的关系并不直接:读经不会成“圣”自然不会成“粪”[/B][/P][P][/P][P] [/P][P]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三字经》中有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如同那些合时宜的未必会被我们完全消化一样,那些不合时宜的也未必会被我们全盘吸收,人和社会都是有自检功能的。几年前台湾有家长投诉学校让学生背诵的《朱子治家格言》“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是歧视女性。但校方回应 “现代有现代的价值观,孩子长大后自然就理解了”。[/P][P]其实读经不会让一个人变成圣人,自然也不会吃人。王小波曾评论“扫黄”说:不应该看有多少青少年看黄色小说走上了违法乱纪之路,而应该看有多少青少年看过黄色小说没有走上犯罪之路。书本与人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不会决定性地制造出学生的思维。人是思考的动物,不是被思想子弹射击的弹靶。[/P][P]你见,或者不见;你念,或者不念;你爱,或者不爱;“传统”它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并且还会不舍、不弃。把它交给历史,日子久了,自然大浪淘沙始见金[/P]
    字民工,号外来人员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2
      • 经验4060
      • 文章209
      • 注册2007-02-03
      [P]山东省这次引发的一场文化风波,看来不是偶然。[/P][P]很可能引发一场大讨论。[/P][P]是的,可能需要正本清源。[/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8
        • 经验663
        • 文章79
        • 注册2006-06-20
        [P]其实糟粕也好,精华也好,小学生能分辨吗?仅仅是个识字本而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必须分得那么清楚?现如今是信息年代,信息中那么多不良的成分比那要多的多.[/P]
        端禀公后裔
        浙江钱塘支
        孔建康(祥字辈)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340
          • 经验9911
          • 文章1105
          • 注册2008-01-18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孔建康[/U]发表的内容:[/B]

          其实糟粕也好,精华也好,小学生能分辨吗?仅仅是个识字本而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必须分得那么清楚?现如今是信息年代,信息中那么多不良的成分比那要多的多.[/QUOTE] [/P][P] [/P][P]其实学生是爱读的!我有近10年经验说这句话。不仅仅是识字课本,经典是我们小时候喝的“粥”,对于“四书五经”来说,可以说是“母乳”![/P][P]十月怀胎担惊怕……[/P][P]窃以为:[SIZE=4]文化可是也有怀胎期[/SIZE]呀![/P][P]最少十年!我们如何对待文化的怀胎呢?让孩子吃什么?喝什么?看什么?听什么?[/P][P]如果没有母血喂养……大家是可以思考后果的……[/P][P]有些执政者就是晕……[/P][P] [/P]
          [ 此贴最后由曲阜孔为峰在2011-1-6 11:55:31编辑过 ]
          令字辈。自90年从教以来倍感儒家经典之重要!03年志在圣城建立首家国学馆!教授读经典习礼仪,现与北京四海经典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在论语碑苑已推广读经至今,欢迎诸位莅临指教!
          http://905492004.qzone.qq.com/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8
            • 经验663
            • 文章79
            • 注册2006-06-20
            [P]有些事情就是那么奇怪,难道政府也想实行文字狱?[/P][P]新文化运动以来,打破了旧秩序.但到现在新秩序也没建立起来,大家看当今社会就知道啦?国人没有任何信仰.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财神啦.哈哈[/P]
            端禀公后裔
            浙江钱塘支
            孔建康(祥字辈)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