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4
    • 经验668
    • 文章89
    • 注册2007-01-07
    儒家思想渊源和启示
    [P][ALIGN=center][B][FACE=楷体_GB2312][SIZE=22pt]儒家文化的渊源和启示[/SIZE][/FACE][/B][/ALIGN][/P][P][SIZE=3][B][FACE=楷体_GB2312]  [/FACE][/B][B][FACE=楷体_GB2312]在文章的开始,先看一个新闻的截图,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文化建设在战略层面意义凸显。[/FACE][/B][/SIZE][/P][P][SIZE=3][/SIZE][/P][P][SIZE=3][B][FACE=楷体_GB2312]以上新闻,其要点为中共[/FACE][/B][B][FACE=楷体_GB2312][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B][B][FACE=楷体_GB2312]文化---[/FACE]战略,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摆到如此的高度呢?请先以沉重的心情看几幅图片,这是几个大家都已熟知并曾经愤慨过的旧新闻。[/B][/FACE][/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第一幅是10[/FACE]月13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一个几岁的孩子连续被两辆车[/SIZ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0pt]碾[/SIZE][/COLOR][/FACE][B][FACE=楷体_GB2312][SIZE=3]过,而没有停下施救,更令人耻辱的是此后经过的十几个路人均漠然视之,坦然离去。第二幅是一个老人摔倒,众多车流从身旁经过,无人施救,最终死亡。第三幅是一铁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危及铁路安全。第四幅是争抢导致的交通事故,后方车流滚滚,前方坦然争论。[/FACE][/SIZE][/B][/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FACE=Arial][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FACE][/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以上新闻仅仅是冰山一角,再到近年来相继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凤凰城事件以及此起披伏的强拆事件.........[/FACE],这些恶性事件足以表明目前社会上诚信的缺失、品行的低劣,如果此时再说我们国家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可能没人信了,以至于我们的温总理出来说: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以紧迫性和重要性来分类事件的话,道德建设已经成为重要并且紧迫的重要事件。我想,这才是十七大六中全会里再提文化建设并且提升至战略层面的含义和现实所在了。[/SIZE][/B][/P][P][SIZE=3][/SIZE][/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胡总说过,我们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文化是一个族群,一个组织单位经历史形成并所拥有的共同的而又区别于其它组织单位的特殊所在。以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共有文化,而且是灿烂硕果的文化,可以统一思想,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可以扬正义,震邪风,促和谐,使歹人不敢为,治危害于未然;可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约束,弥补法制之不足;可以支撑公民精神建设,增强内心修养,使民心有所信仰,有所依靠。[/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提及中华文化,首先想到的是儒家,儒家思想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基因,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部分,本文章所讲的正是儒家思想文化。何为儒家思想?百度的解释是这样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为宗师对中国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其基于华夏族特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因素,综合整理,上升至系统理论的文化。[/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综合概括要点为:一,集合了夏商周三代一块来的思想政治哲学等文化的基础;二,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开创,并历经了孟子荀子等先贤的补充和完善;三,至西汉始而成为华夏民族文化圈的主流正统的系统思想。[/FACE][/SIZE][/B][/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P][FACE=Arial][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FACE][/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任何成熟文化的形成都不是独立的、隔断的、偶然的,其必然是整个民族文化环境孕育出的奇葩。同样儒家文化也是如此,当一定的环境条件到来时,圣人先贤以其卓绝的才智,历尽艰难,总结分析,承前启后,开创出来的,更经历了后世多少仁人志士千锤百炼,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接下来,浅析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一句话,儒家文化产生在春秋时期,为解决当时的问题而来。当是时,平王东迁为东周,王室衰落,实力不济,诸侯争霸,兼并激烈,西周的诸侯封国从周公二次分封以后的上百个封国,已经合并为十几个。[/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FACE][/B][B][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FACE][/B][FACE=楷体_GB2312][/FACE][/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个美好和平的过程,不是一个你情我愿的过程,其必然伴随者暴力和战争,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朝,礼乐崩坏,天下失去了权威,犹如房子失去了梁柱,诸侯各为私利,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人口减少,十室九空,据史载,300[/FACE]年春秋,只有38年没有战争。当时的贤人志士,或隐居山林以全自身,或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自结组织以图自强,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结束战乱,使天下重归于和平。[/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国家不幸诗家幸,春秋末期,社会的重大变革,导致了思想的极大变迁,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而各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有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家,此处就其思想的深度和对后世影响,重点介绍道家、墨家、法家和儒家。[/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道家的代表多是对改变现实取悲观态度的隐者,老庄杨朱皆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世界不可改变,抑或世界本就如此,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为不治。其中留下来的一句名言为一毛不拔,出自《孟子》“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假若拔毛一根对天下有利的话,他不干这事。墨家思想为非攻兼爱,反对暴力,谴责战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亲爱,热切的爱,无约束的爱,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有财相分,人人平等。墨翟以及大部分墨者来源于下层,深知等级之苦,寄希望于人的改变,可谓人治。[/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法家和儒家都是现实主义者,以思想学说,游说诸侯,以期实现自己的思想治理国家,平息天下。其中法家认为人性本身就利避害,主张法、术、势,就是以严酷的法律、变化的手段和由上而下的权位为途径,迫使百姓,实现顺民理国,强兵富国,统一天下。战国时代的结束,天下最终统一与行商鞅李斯之道的秦,意味着法家思想的胜利。同样,秦的15[/FACE]年而终,证明了仅以法家思想来治世,是不可长久的。儒家思想提倡仁,为政以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天下,是为礼治。[/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上文提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华夏文明孕育的结果。儒家思想形成的基础,首先是上古的思想文化哲学基础,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宇宙哲学,比如事物是发展的还是反复轮回的,事物的存在是苦的还是乐的,是必然还是偶然,是积极还是毫无意义等等。当然,站在不同的高度和时间级别上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不论结果,而过程毫无疑问是艰难困苦的。周易乾卦里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屯卦里有“乘马斑如,泣血涟如”,都是说生之艰难。鉴于此,中国文化里从来都是向善的,自三皇五帝至夏商二朝,都是以善和不损为基本哲学基础。而上古夏商治世思想,礼仪制度,几经损益,以周礼最为完备。周代在文化上是一个空前重要的朝代,它形成了华夏文化的大部分基础,如果华夏文化是一个大树,毫无疑问,周代是拔节的时期。周人在商代只是一个小邦国,以小邦蔚为大国,必须团结其它诸侯,吸收其它诸侯的优秀文化。孔子说,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代吸收了夏商二朝的礼乐制度,融合了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由周公主持,成就了享誉古今的周礼。以市场经济来看,有了需求,有了原料,就差生产者了,而孔子就是这个生产者。孔子是鲁国人(今山东),而鲁国是礼乐的旗舰,鲁国的开创者正是周礼的主持者周公,儒家在这里产生,具有先天地缘优势,甚至当时的很大一部分思想都产生在鲁国和齐国,所谓“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东鲁”。孔子在鲁国从政期间,接触到了大量鲁国礼乐历史书籍,又实际体会到了鲁国的礼乐制度,后周游列国,敏而好学,最终能够开创儒学。所以,孔子是以其大智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尽艰难,孜孜不倦的探求才成就儒学,泽被后世的。[/FACE][/SIZE][/B][/P][P][FACE=Arial][SIZE=3][/SIZE][/FACE][B][FACE=楷体_GB2312][/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从造字法来分析,仁字,从人从二,就是说不是一个人,不是一方,是两方,是相互的一种关系。《礼记》的解释为:“上下相亲为仁”,更加具体。仁是一种爱,但不同于墨家的爱。墨家的爱是毫无约束的爱,平等的爱,疯狂地爱,如果皇帝犯了错误,拿着龙头拐杖或者打王鞭追着皇帝满街跑的就是墨家;儒家的仁更加现实,讲究区别,为爱,父亲可以打儿子,决不能儿子打父亲。所以,仁的核心为:一,要求人之间的亲爱;二,肯定人之间的关系;三,实现存在区别的爱。这是儒家仁爱的思想内涵,或者不同与墨家之处。它具体包含了社会关系中的孝、悌、忠、恕、信等。对父母长辈的爱为孝,延伸至对君主或者事主的爱为忠;对兄弟的爱为悌,延伸至对朋友的恕和信。前文提到,儒家思想的产生是来解决问题的,这是它产生的市场。从仁的内涵来看,如果实现仁,毫无疑问解决了春秋末期的社会问题,在尊王攘夷的西周,自己人之间是没有战争的,而战争无非就是诸侯的欲望战胜了忠孝礼乐。圣人的远见并非到此为止,孔子以及孟子很早就认为,以当时诸侯国之交流频繁,天下迟早还要重归于统一的农业帝国,而如此大一统的国家实现长治久安,非为政以礼为政以德的仁,绝无可能。以此信念,孔子孟子才不遗余力的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告知治天下法,非仁不行。[/FACE][/SIZE][/B][/P][P] [/P]
    第十派  肥成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4
      • 经验668
      • 文章89
      • 注册2007-01-07
      [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SIZE=3][/SIZE][SIZE=3][/SIZE][SIZE=3][/SIZE][/FACE][/B][B][FACE=楷体_GB2312][/FACE][/B][/P][P][SIZE=3][B][FACE=楷体_GB2312]仁固然好,如何实现仁呢?就是多次提及的礼。《说文解字》说,[/FACE][/B][B][FACE=宋体]禮[/FACE][/B][B][FACE=楷体_GB2312],[/FACE][/B][B][FACE=楷体_GB2312]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说,礼是一种庄重的仪式,今天的婚礼、典礼等仍取此意。上图中,上面是出土的商代青铜鼎,象征国家政权;下面是汉代碑刻拓片,是孔子见老子,在相互行礼。所以,礼有两种含义,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我称之为治世之礼;彬彬有礼的交往规范,可称为普世之礼,或者处事之礼。《资治通鉴》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是以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率卿大夫,卿大夫治下庶人”。也就是说,礼的第一个含义为定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与上文提到的仁作呼应,以此产生这种区别,其实是稳定这个区别。《论语》说, [/FACE]“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礼的第二个含义为明确了普世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并放在与治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虽然可以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但是在实际中,两者还是天壤之别,由此分为两类。普世之礼的作用在于,通过行为的规范,实现仁。假若家里来了客人办事,主任冷面相待,并让客人坐在地上,显然,客人会很郁闷;相反,客人来了,迎出于大门之外,热情招待,上好茶,坐上座,肯定是相见甚欢,其乐融融。[/B][/SIZE][/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礼制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呢?换句话说,礼制究竟有何法墨之所不及呢?礼制,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首先,礼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说,我们的国家,管理着以亿计算的人民,如果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活动都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的,这一点,即使是最健全的法律也不能做到。比如这次的小悦悦事件,肇事司机当然是犯法的,但是漠然的路人,却无关法律。而礼制不同,它可以适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适用到子女对待老人的态度言语上,适用到对来客人的开门让路上去,可谓无所不届。[/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其次礼制更有深入性。法再大管不了人的内心,鞭子再厉害抽不到牛肚子里。周厉王时代酷刑遍地,民众迫于威势,街头不敢说话,只以眉目交流,结果正是以眉目交流的老百姓赶走了周厉王,迎来了共和元年。而礼制却可以深入人心,它从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开始,士官信服,百姓拥护,安居乐业,发自内心。以法度著称的唐代,贞观四年,全国死刑斩首者仅29[/FACE]人,礼治的境界到此,“可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再次,礼制通过道德影响来实现,效率高,成本低。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全体人员的互相合作,相互信赖,以致精诚团结,众志成城。若非如此,你行我素,又有何可能形成合力。所以,治理的要诀在于扎到一个共同点,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朝廷只需鼓舞士气,发挥精神力量。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足信之矣”。只要有粮食,众志成城,便不可破,只要有信念,有信用,便能度过三年自然灾害。 [/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再次,礼制比人治和法制更有提前量。礼制是站在治理之法的上游,礼制的混乱先于法制。法制未必能礼治,礼制必然能法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方肯定不会有恶意杀人,一个正直孝顺的人,很难触犯法律。相反,礼制混乱可以看作是王朝末期的先兆。 [/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最后,礼制具有主动性和互动性。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他自己有生活上的需求,又对家人父子具有感情,推己及人,就能想到他人也有这些需求和感情,那么他就不得不尽力使他人获得需要和感情。倘若人人如此,天下何事之有。[/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普世的礼仪同样有其具体的作用。首先是群体和谐,和谐在于繁荣而有序。不讲礼,开会的时候可能人人都去抢主席台上的座位,一个精彩的演出结束后没有掌声就会尴尬。礼仪可以使人之间相处愉悦,使老幼有所照顾,使行为更加方便。其次礼是缓冲矛盾。绝大部分的社会矛盾并非不可调谐,甚至是不足为道的小问题。假若一个踩了你一脚而未发觉的人,对你彬彬有礼,无处不透漏出尊重,你就不会以为他是故意的,而矛盾也就无从兴起。第三,礼仪是活动的交流规范。究其原因,礼本身可以传递善意的信息,一个眼神,可以表现出关注,一次顿首可以展现尊重,一个挥手可以传递留恋。礼仪逐渐成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成为所公认的交往规范。见面要说你好,分离要握手道别,没有礼的行为是不完整的活动,好比没有包装的商品,既然我们能拒绝包装很差的商品,同样也应遵守礼仪这个行为规范。第四点,礼逐渐文明的载体。一些合理的礼仪长期积累下来,约定俗成,便称为一种文化,比如婚礼,又比如酒宴,里面有诸多讲究,而这些都有其身后的文化底蕴在里面。所以,礼仪在一些方面,又成了文化的载体,值得遵守和纪念。[/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礼制有其弱点,称为逆向淘汰。虽然天下共尊礼可使所有人都获得礼仪,但不尊礼者可获得比尊礼者多的利益,而人心又有其阴阳两面性,考验礼制的稳定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儒家的思想里含有有如下几个[B]原则。第一是,心存仁爱。礼的目的是仁,礼就是为实现仁的,脱离仁爱,礼就是舍本逐末。所以实现礼治必须从心存仁爱,从自己出发,纵使有艰难困苦,也要坚持不懈,所谓正心诚意。例如,古代嫂子落水了,则决不可因礼而不救。第二是推己及人,体现了礼的相互性。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说无论善恶,推己及人,这也是一个基本原则。第三,是尊重对方,来源于推己及人,但不同的民族习惯风俗不同,不同的人好恶不同,尊重对方应以对方的合理喜好为主。第四是遵守制度,制度本身就是礼,维护制度就是维护礼的差别性,就是维护稳定本身。第五,严格自律,[/FACE]人心又有其阴阳两面性,就是人人明白众志成城的道理,但人人又都有自己的小私心。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以道德之阳克人性自私之阴,[B]以礼之理想压制人性之阴暗。所以,当一个人的道德到一个境界,我们可以说他是大仁者,也可以说他是大智者,具有从整体性看局部性的智慧。[/B][/SIZE][/B][/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FACE][/B][B][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SIZE=3][/SIZE][SIZE=3][/SIZE][SIZE=3][/SIZE][SIZE=3][/SIZE][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P][B][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25pt]正心诚意[/FACE][/B][B][FACE=楷体_GB2312][COLOR=black][SIZE=25pt][/SIZE][/COLOR][/FACE][/B][/P][P][FACE=宋体][COLOR=black][SIZE=5pt] [/SIZE][/COLOR][/FACE][/P][/P][/TD][/TR][/TABLE][/SIZE][/COLOR][/FACE][/B][B][FACE=楷体_GB2312][SIZE=3] [/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礼的内外修为,也可以说是内修外为,通常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来概括,此十个字基本上将礼治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完整了。如果天下人人存仁,人人尚礼,必将官员清廉,盗贼匿迹,老有所尊,幼有所爱,内心平和,礼乐兴盛,熙熙攘攘,其乐融融,天下太平,这应当就是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了。[/FACE][/SIZ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 [/SIZE][/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SIZE=3]最后以一首宋代此人柳永的望海潮来描述这大同,作为结束。[/FACE][/SIZE][/B][/P][P][FACE=华文行楷][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FACE][/P][P][FACE=华文行楷][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FACE][/FACE][/SIZE][/P][P][SIZE=3][FACE=华文行楷][FACE=Times New Roman]重湖叠[/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巘[/FACE][FACE=华文行楷][FACE=Times New Roma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FACE][/FACE][/FACE][/P][P][B][FACE=华文行楷][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FACE][/B][/P][P][B][FACE=楷体_GB2312][/FACE][/B][B][FACE=楷体_GB2312][/FACE][/B][/P]
      第十派  肥成支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4
        • 经验668
        • 文章89
        • 注册2007-01-07
        精心制作的图没有了,格式全乱了。宗亲们凑合着看看,给予斧正吧!
        第十派  肥成支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P]论坛发贴最好是文本格式。从WORD直接拷过来就会乱的。[/P]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57
            • 经验16976
            • 文章537
            • 注册2010-04-08
            图需要另行插入。WORD文档中的图片直接考过来不行吧。
            泗北户高唐支 承河公后
            http://blog.sina.com.cn/u/2353479247
            http://kongxiangsheng75.blog.sohu.com/
             [url=http://weibo.com/2353479247?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2353479247/22b3b34e/1.png[/img][/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45
              • 经验5654
              • 文章517
              • 注册2006-01-10
              [EM14]
              全世界只剩下一种表情,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
              圣者冠京城,韵传九州新。绝代无其右,天下第一尊。


              衢州五支,青城永巨户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4
                • 经验668
                • 文章89
                • 注册2007-01-07
                [P]多谢! 初次发长贴,没有经验。[/P]
                第十派  肥成支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