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一代名醫孔伯華
孔令謙
今年是我的祖父孔伯華[/B]誕辰120周年,我雖然沒有見過他老人家,但父輩及眾師伯常常提起,尤其是曾經找祖父診\過病的患者,當談到祖父的醫術及品德時,無不稱讚。時間久了,自然也就對祖父的事蹟了然於心,更因能有這樣一位祖父而自豪。
祖父孔伯華公,譜諱繁棣,號伯華,以字行,別好不龜手廬主人。生於西元1884年6月5日(夏曆四月二十三日),卒於1955年11月23日,享年七十一歲。精于文史,尤善歧黃,乃北京四大名醫之一。解放後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團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中西醫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學會顧問等職。
我家祖上原籍山東曲阜,後由上十代遷居汶上,再由前六代遷居濟寧。據《孔子世家譜》載:孔伯華為孔子第七十四代孫,屬於“大宗戶”,六十二代衍聖公孔聞韶的第二子孔貞甯的後裔。至孔伯華曾祖父孔昭慈在任福建台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並于同治元年因平叛殉難于臺灣時,他的兒子孔憲高由臺灣回到山東濟寧。孔憲高,孔伯華的祖父,光緒八年進士,誥授中憲大夫。孔憲高的兒子孔慶銑,我的曾祖父,河南補用知縣,居北平,後遷居河北易縣。憲高公精于文,亦精醫理。祖父秉承家學,刻苦鑽研,對有疾厄者,廣為濟益。時日既久,則精悟益深,閱歷既多,術乃大進,聲譽鵲起。延診\求方者,戶屨常滿,久抱沉屙者,多有奇驗。
祖父二十三歲時,母病彌年,衣不解帶,躬親湯藥,孝行之篤,可謂賢乎哉。至於如何喜愛中醫,祖父在他的自傳中有詳盡記載。
他在自傳中寫到:“伯華名繁棣,歲次丁酉生於山東濟南。三歲隨先祖官直隸新河,一年轉新城及衡水、豐潤、欒城、邯鄲等縣。先祖官縣尹,兼善岐黃,家人有病,恒自醫之。先母體弱多病,先祖立方,外縣藥物不備,嘗隨制藥品為湯劑,得時習,心竊好之。“庚子歲,先祖以病終於保定,餘年十六,隨父奉祖母居於易州之南白楊村徐氏之宅。先嚴家居課子讀書,余於立身處世頗增智識,每日得暇兼習醫書,以心所好也。年十七移居易縣城裏,得從醫者研討《內經》及古人方書,雖無專師,頗有心得,遇家人急病,恒治之有效。余叔妹八歲患跌僕後,成陰疽於右腕漸及腋足,八年未得治,輾轉床褥,又八年,先嬸優之,醫者言不可治。余諫言于先嬸曰:妹病垂危,以餘辨之治法未當,不按陰疽治,不能愈也,今已垂危,不治必不能延壽,曷認余治,尚可希望于萬一。嬸從余言,一年而愈,惜著手太遲,致手足指關節不能全,而針繭膏調皆能任之,年近六十始歿。從妹患肺癆,失治頗危。餘曰:病已至脾,尚少能飲食,骨蒸喘咳,大肉已脫而未至餮瀉,尚可為。藥之數月始瘳“。
爾後,祖父隨家遷徙至河北省易縣南白楊村定居,甫至即以醫名。得悉此間有中醫前輩梁純仁與蔡秋棠者,二公學識淵博,醫術高明,在此一帶享有盛名。祖父即虛心前往求教。二公對祖父之辨證察脈、造神人妙之穎悟才度,早有所聞,深為器重,故樂授其術,使祖父盡得其傳。
祖父二十六歲始來北京,應聘任外城官醫院醫官之職。關於外城官醫院,史料記載甚詳:“清政府於光緒末年創建了兩所醫院,即內城官醫院與外城官醫院。外城官醫院1908年(光緒34年)初建于和平門外梁家園胡同,後遷至香廠路現宣武中醫院址,其前身是養浩廬中醫院,乃著名醫家楊浩如先生創建。它是我國首創的既有西醫、又有中醫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分中醫、西醫兩部分,群眾首次接受西醫大夫用西藥治病,所用藥品為粉劑、片劑或水劑,都比較簡便,很受歡迎。西醫、西藥的引入打破了我國用中草藥煎煮治病的傳統習慣,同時也傳播了西方的醫學文化知識,為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起了良好的推動作用。醫院公開門診\,平民百姓均可掛號看病,對公職人員給以優先,每月診\治病人多達數千人次,甚至超過萬人次”。籌建醫院的目的是為了推行新政,講究衛生,除為病人治病外,還負責防疫等衛生事宜。
關於民國初期的疫情,史料記載: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晉綏哄傳流行鼠疫,據謂沿村闔戶,遞相傳染,大有一日千里之勢。當時醫院派遣晉綏防疫隊,由曹龔軒銜命前往,臨行約官醫院醫官參加。公推楊浩如、陳企董、陳伯雅三人同往參加,祖父與張菊人等人留守。[注]三人去後,院中人簡事繁,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次年夏秋之交,廊坊一帶,虎疫(虎列拉)又起。祖父在其自傳中曾這樣描述:“當時員警廳派余與楊浩如、張菊人、陳伯雅四人參加防治工作。臨時防疫醫療隊設於廊坊之學校內,吾等抵後,亦附駐於此,奉命待診\。[注]當時疫情猖撅,有病數日轉筋而死者,有朝病而夕死者,幾乎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本地有\'今夕聚著言歡,明朝人鬼異域\'之謠,真令人不寒而慄。但前來看病的患者卻很少,蓋弗能起信也。”耳聞目睹,囗焉憂之,遂與同仁共商對策,決定留陳伯雅以應邀出診\,餘與菊人、浩如深入莊村,沿戶訪問,邊作防治,邊作宣傳,不顧饑渴疲勞,一心赴救。未數日,群眾見治療能起效果,確有挽救危亡之功,幡然改觀,表示極端信任。每至一處,相率歡迎,競相求治,因此,全活甚多。同時陳伯雅之應邀出診\亦應接不暇矣。以其單獨擔此巨任,勞力勞心,兩相至極,是以事畢不久,即行逝世,迄今每一念及,殊深悵惋也。曹巽軒諸子晉綏之行,亦奏卓績,所以防疫事蕆,防疫會要求撰述疫病證治之法,亦即每人此次身臨防疫陣線之工作總結。於是與諸人,分頭編寫了《傳染病人種證治析疑》十卷引世。
以上這些記載,至少是記述了一部分史實,記述了民國初期的疫情情況。這部著作可以說是繼傷寒與溫病後一部較早的傳染病防治醫學專著,說明中醫藥在防治傳染性疾病方面有著很好的療效和經驗,更說明中醫對傳染病的認識由來已久並不斷有所發現和創新。
自是以後,祖父即辭去官醫院醫官,在京懸壺應診\,投無不效,名噪京師。當時蕭龍友、汪逢春、施今墨俱名重一時,人稱四大名醫,巨室冠蓋叩其門者無虛日。祖父對鄰里孤貧患者,倍切關心,不但免收診\費,亦常慷慨解囊,助其藥費療養之貲。這種崇高的醫德,遠近稱頌,遐邇聞名。
隨著社會的前進和發展,西醫逐漸傳人中國,這本不是壞事,但一些虛無主義者,盲目媚外,胡說中醫學術既不科學,理論又極荒謬,是巫術,因而引起中醫界老前輩們憤慨不平。雙方在報刊上展開激烈論戰。1929年國民黨政府任汪精衛為行政院長,于當年2月召開中央第一次衛生委員會議。當時最反對中醫的余雲岫等一夥,拋出了一項“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提案,其中胡說什麼“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能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等等讕言。該項荒謬提案居然被通過,當政隨即作出決議“取締中醫”。這立即激起了全國人民和中醫藥界的極大公憤。全國中醫及中醫藥團體聯合起來,表示堅決抗議,各界代表聚集上海,於3月17日召開臨時大會,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組織“聯合赴京請願團”。我祖父當時為華北中醫代表,被推選為臨時主席,率領全團前往南京請願,據理力爭,激昂慷慨,要求政府取消這項決議。由於中醫中藥有其深厚而又廣博的根源,在數千年中確有保障人民健康、昌盛民族蕃衍的偉大貢獻,擁有全國億萬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全力支持,因而獲得社會上公正輿論的極大支持。反動當局鑒於此種形勢,被迫收回成命,並同意成立國醫館。至此,中醫算是獲得了些微的合法保障,從而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祖國醫學。
經過此番激烈鬥爭,他深深感到,當務之急,必須培養中醫人材,壯大中醫隊伍,提高中醫療效,確保人民健康。真能把病治好,才能獲得廣大人民的由衷信任,在緊要關頭廣大人民才能給予大力支持,中醫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1930年,祖父與蕭龍友先生合力創辦了北平國醫學院(院址在西單北白廟胡同),蕭為董事長,祖父為院長。遴聘當時第一流國手,分別擔任各門課程的教師。如瞿文樓擔任兒科教師,姚季英擔任診\斷和婦科教師,周吉人擔任內經和難經教師(後由張斡卿擔任難經教師),李卓如擔任傷寒教師,宗馨吾擔任金匱教師,孟慶三擔任藥物教師,張菊人擔任內科和溫病教師(後由王子衡擔任溫病教師),孔仲華(孔伯華胞弟)擔任醫古文和語文教師等。當時因辦學經費拮据,祖父常從門診\收入中挪補開支,真正體現了醫者仁術的大家風範。對待學生,祖父則不辭辛苦,親自與蕭老帶領學生輪流實習,有時還要管學生的吃住。祖父一生,既無恆產,又無積蓄,逢年遇節,必須靠向達仁堂、瑞蚨樣、謙祥益等幾家借貸,加以維持。因此祖父之仗義疏財、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令人肅然起敬。
七七事變後,偽政權企圖接管北平國醫學院。他們假冒偽善,軟硬兼施,威脅利誘有二年之久。最後,祖父與蕭老毅然割愛,寧為玉碎,不作瓦全,遂于1943年毅然停辦,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
該學院辦了十四年,共畢業十一班。第十二、十三班未至畢業,祖父很痛心地發給了學業肄業證書,叮囑如肯自學,願協助之,以完成學業。學院先後共畢業學員七百余人,分佈在全國各地,他們在醫藥衛生工作崗位上為人民服務,多成為骨幹人才。
祖父學生馬龍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步玉如(中國中醫研究院教授)二老生前在談到祖父時曾說:老師平易近人,有求必應,對踵門求診\者從來不加限制。晚年由於動作有所不便,精力有所不逮,始規定每天上、下午各診\40人,對急重病人准許額外加號。應邀出診\,事必躬親,每遇疑難病者,歸必提示生徒,進行討論,允許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見,暢所欲言,盡情辯論,最後作出總結,指歸而教之。先生每手撚白須,含笑言道:“醫司人命,生死攸關,必須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愈辯愈明,才能使病無遁形,藥不虛發。”祖父題其診\室曰:“不龜手廬[注]”。此祖父自謙,比喻自己只不過“不龜手”之特效小技而已。體現了祖父虛懷若谷的大家風範。
聽父輩講:祖父性澹泊,尤喜愛蘭花。當時居住于西單北宏廟胡同,在前廳東廊下擺有蘭花數十盆,有甌蘭、建蘭、蕙蘭以及素心蘭等,有春天開者,亦有秋天開者。每當花開,滿院清香,闔寶馥溢。每當分根施肥,必親自檢點,指使為之。置身其地,使人感到一種“積德流芳,蘭芬桂馥”的象徵。他不但精於醫,而且工于書法,臨證親筆疏方,病因脈治之醫案書於前,“君臣往使”[注]之藥味列於後,字體清秀俊逸,筆勢瀟灑。不唯工於小楷,且大字亦有專攻。每字逾尺,遒勁有力,深厚古樸。承四伯父孔祥琦贈予,我有幸保存祖父墨蹟扇面書藍亭集序和梅花圖,視為珍寶。
祖父生前好友甚多,周自齊、張菊人、朱啟黔、王靜齋等皆家中常客。雖喜結文社,然交往很廣。武學方面與孫公祿堂(孫氏太極拳創始人)常有往來,大伯孔祥琛因此與武學交緣,而其餘四子皆承父業。
“五卅”運\動之後,祖父熱心愛國,為抵制日貨,創制了一種“寶丹”藥,功能芳香化濁,去穢避疫,止吐止痛,效力高於日本寶丹及一般避瘟散等。當時在前門外大柵欄達仁堂寄售,頗受歡迎,盛銷一時。其藥物組成如下:
蘇合香,麝香,安息香,冰片,薄荷腦,豆靈砂,篳撥,遼細辛。
共為細末,裝入小盒,鼻聞或口服。
為了預防感冒,還創制了一種“清靈甘露茶”,也是常年施送,該茶對於防治感冒、預防中暑,均有一定效果,其方藥組成如下:
鮮葦根,通草,薄荷,佩蘭,藿香,青茶(綠茶),竹葉卷心,雙花,香薷,荷葉,九節菖蒲葉。
每服一袋,煎服或沖水當茶。
此外還有幾種治婦科病的丸藥和幾種治外科病的藥膏,也是常年施送。
在治學上祖父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師伯馬龍伯在著述中寫到:先師嘗言:“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得其奧。”又常說:“‘治病必求其本’,乃堅不可移易者也。人之有本,猶如樹木之有根,水流之有源,一旦罹病,求其本而治之,枝流末疾,將不治而自治矣。人之一身,其本有二,先天之本在於腎,後天之本在於脾,先天之本以生之,後天之本以養之。故腎為生氣之原,脾為運\化之主。先天之本,稟受系之,後天之本,肌體形之,故腎又為五臟之本,由此可知,腎為本中之本[注]也。腎中有陰有陽,陰陽亦即水火,腎陰日真陰,真陰即真精;腎陽日真陽,真陽即真氣。二者完實,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二者損傷,則陰陽離決,精神乃絕[注]。”
先師還說:“上古之人,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腎中陰陽皆無所傷,其人民故日樸。後世以降,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逆于生樂,欲竭其精,耗散其真,自戰其生,不能盡終其天年。此非時世有異,乃人為自將失之。古今之人,素質不同,故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療病必須自為家法,古方照脫,十不效一,職是故耳。”這體現了先師不是主張不用古方,而是主張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古方,這是先師一貫的師古而不泥古的治學態度和醫療作風。
在學術方面,由祖父在晚年著述的《時齋醫話》中可領略其要旨,他在著述中寫到:“-------陰常不足,則陽常有余,此自然之理也。更加之意淫於外,五志之動皆為火[注]。所以金代著名醫學家劉河間[注]有鑒於這種‘世態居民有變’的現實,根據其創新獨到之寒能勝熱、辛涼解表等醫療經驗,而倡‘六氣都從火化’之卓論,並將《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中火與熱,加以精闢闡發,其用心亦良苦矣。說者,多以為劉氏之立論,是為了矯正當時醫者慣用辛燥溫補而產生流弊的醫療作風,餘則謂未必盡然。主要在於此公是洞燭病機,為了解除民眾疾苦,有不得已不如此者。觀其自述之‘非餘自炫,此一時,彼一時’一語,則顯然明矣。元代著名醫學家朱丹溪[注],受業於河間再傳弟子羅知梯,得其真傳,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高論,發明‘相火’[注]之根源。夫‘陽常有餘’者火也,‘陰常不足’者熱也,只不過有其虛與實耳。丹溪主張保存陰液,諄戒‘勿妄動相火’,殆恐陰氣先傷,陽氣獨發也。其治輒效,足證恰中病情。至於明代張景嶽氏,脫離現實,崇尚清談,立《真陰論》、《大寶論》等篇,以反駁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其說雖辯,但無視丹溪治效之現實,而自逞胸臆,未免失之於無謂也。”這些從實際觀察有感而發的見解,結合其一貫認為古今之人素質不同,不能照搬古方以治今病的主張,以及飲佩河間、推崇丹溪的這些卓見,可以看出祖父之反對脫離實際的“虛學”、注重躬親踐行的“實學”的學術思想和治學觀點。
在溫病與傷寒區別方面,他認為:傷寒學派善用古方,也稱為經方派;溫病學派喜用涼藥,故稱為時方派。尊經方者,說“溫病之病。本隸於傷寒論中,治溫病之方,並不在傷寒論外。”(見陸九芝《世補齋》)信時方者稱“治傷寒家,徒守發表攻裏之成方,不計辛熱苦寒之貽害,遂使溫熱之旨,蒙昧不明。”(見《溫熱經緯》陳伯平外感溫熱篇)所謂傷寒學派和溫熱學派,也就是在治療用藥上,有辛溫和辛涼之別。然中醫治病的特點,首先在於辨證,其次才是用藥。辨為傷寒,自當用辛溫;辨為溫病,自用辛涼解肌。辨證不明,用藥必誤。可見徐大椿“用藥如用兵論”文之精闢深邃了。
溫病學說,離不開傷寒論的理論指導。而傷寒論一書,對溫、濕等也略有描述,因此,溫病也包括在傷寒範圍。如〈難經-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細譯其意,所說的中風即一般傷寒之類。所說的傷寒,即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所說的濕溫,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傷寒。所說的熱病,即暑溫,相當於流行性乙型腦炎。所說的溫病,包括了各種熱性病和傳染病。明-王安道曾說:“夫傷寒溫暑,其類雖殊,其所受原則不殊也。因此,以所稱而混其治,貽害後人。是傷寒溫病雖統名為傷寒,而其病理性質大有區別。
他還寫到:“仲景[注]之立法垂教,乃法外有方,方外有法,金元四大家雖各成一派,乃羽翼仲景也。後世葉天士[注]衛、氣、營、血辨證,深究其理,乃說明溫病之輕重淺\深所表現的階段有別,並非病邪之真人衛、人氣、人營、人血之意。吳鞠通[注]氏之三焦辨證,亦是說明溫病之輕重淺\深,而並非病邪果真據于上焦、中焦、下焦之意,亦皆羽翼仲景也。此等外慎勿構執。要知芩連知柏盡可回生,參術硝黃並能起死,唯在用之當與不當耳。”祖父薈萃諸家之說,出之以精確觀點,非積學有得者,不能為之。
祖父一生治並病,活人無算,治驗頗多。其運\機敏、奏效捷,使人目瞠心駭,在伯父孔祥琦著述《孔伯華醫案拾遺》中有詳述病案記載。
在用藥上,祖父喜用石膏及極善用石膏,多為醫林景仰誠\服。誰知經驗系從《本經》中得來。據祖父弟子劉孝威回憶,祖父在講《本經》時,曾一再指出石膏之性能是微寒無毒;所謂“石膏性大寒”之說,主要倡于唐宋之後,沿襲成風,欲明藥性必須依據《本經》。並闡明其研究《本經》所分析之石膏應用方法曰:
“以我(自稱)的經驗來說,石膏是質重氣輕,味辛微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辛能走外,寒能沉內,具有兩擅內外之功能。既能清肺胃之火,又能解三焦之熱;既能解肌發汗,又能清熱止汗,並且又有緩脾益氣之功,上行至頭之力。況它毫無藥之不良氣味,煎湯直如清水,服之無難。其他所有清涼解熱瀉火諸藥,恐無及之者。總之石膏之清熱瀉火,止渴除煩,用於高熱汗出、煩渴、神昏譫語等證,乃盡人之所皆知,此不過是側重于傷寒、溫病等外感性疾病而言。欲盡其能,還必須依據《本經》;欲盡其用,還必須參照《傷寒論》與溫病學說。《本經》關於石膏的記載:‘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風寒熱,心下道氣,驚喘,口幹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雖僅此35字,但意義深遠,明乎此,則其性能功效庶乎盡焉。然則為何具體遠盡其用,還必須參照仲景《傷寒論》和後世的溫病學說。蓋仲景之《傷寒論》雖論傷寒,而百病皆在其中,所以讀《傷寒論》應悟仲景法外之法,即此之謂也。後世的溫病學說中很多辦法,確乎具有卓效,實堪羽翼仲景。同樣具有雖論溫病,而百病皆在其中的崇高價值,所以必須明乎此,其運\用才能左右逢源。仲景深得《本經》之奧,藥味運\用,悉出《本經》,後人遵用有驗。溫病學說藥味之運\用,多從仲景法中所悟出,符合《本經》之旨,後人遵用亦有驗,此即不容移易之真理,故樂沿此道而行之。多年來關於石膏應用之一得,亦由此道所從來。 ” 有關石膏應用心得,長輩孔嗣伯、孔少華有專門論著。
一、在外感方面(包括傷寒與溫病):根據石膏之性味,辛而微寒,辛能走外解肌熱,寒能沉內勝胃火,而用於高燒煩渴,唇幹舌燥,汗出脈洪,神昏譫語,發疹發癍;亦用於惡寒發熱,無汗煩躁而喘。在傷寒要審清太陽、陽明;[注]在溫病要辨明衛、氣、營、血。
二、在雜病方面(包括內、外、婦、兒):依《本經》經文,根據\'心下逆氣、驚喘\'而用於氣逆喘息,突發急驚。根據\'口幹舌焦\'而用於肺胃火盛。根據\'不能息\'而用於憋悶短氣。根據\'腹中堅痛\'而用於諸腹痛之屬於內熱盛、大便實,但未至必須攻下程度者。根據\'除邪鬼\'而用於因熱盛導致的癲狂,妄言妄動,精神失常,有如鬼神之所附者。根據\'產乳\'而用於產後熱實,乳汁不通、乳痛、乳結以及有熱可征的經水失調。根據\'金瘡\'而用於金瘡出血不止,或潰爛久不癒合。凡有上述諸證候,不問何病,石膏悉能治之。”
以上是祖父根據《本經》經文所作的高度概括,再從而引申之,則所用當更廣矣。祖父之因證議藥,相體制方,消息病情,通權達變,其察理精而運\機敏,中肯綮而奏效捷,多有令人不可思議者,足見功夫之不負人也。
祖父于1952年在西郊玉泉山受到毛主席接見之後,曾上書陳情,雲:“醫之作也,求百病之本,執技精良,方能拯濟疾苦,故宜首重其培養人才。中西醫體系兩異,其理法說教雖有不同,皆以治人之疾病為目的,其用心並無二致。取長補短,合一爐而治之,必將有所創新,能提高而躍進。”又有“今欣逢毛主席洞察其旨,使祖國醫學這一備受摧殘、苟延殘喘之數千年中華民族最豐富的文化遺產,得到發揚,幸何如之!願盡綿薄,努力發掘,以期臻於至善,使對全人類之健康,庇渥是依”。由此可見祖父對中醫人才教育的重視。
祖父生前曾多次受到周總理的接見,從無私請,總理重之。先生對中央首長的醫療保健工作,備至關懷,多所建樹,嘗受到周總理當面表揚:“孔老不高談空理,務求實幹。”1952年總理接見祖父時拍下的珍貴照片,已在總理之紀念展覽中展出。
祖父以診\務過忙,濟人事殷,著述無暇,不能將一生積累之經驗心得,加以系統總結,筆之於書,以公於世,獻給人民,常引以為憾。故晚年常夜闌執筆,撰論達旦。所有遺稿如《髒象發微》、《時齋醫話》、《中風》、《痢疾》等,率皆此時所留,但均未脫稿,現在都已整理成篇,出版發行。
祖父古稀之年,晝既忙於診\務,夜又勤於著述,勞力勞心,不逞寢息,積漸日久,時呈倦容。見者恐其健康狀況日下,精力難以維持,群聚而進勸之,請以身體為重。祖父笑曰:“療疾濟世,治病如同救人,醫生之為人民服務,行業非同一般,應急病人之所急,時刻為病人著想,存心解除病人之痛苦,挽救病人之危急,責無旁貸。一分能動,就得應診\,君不見抱病苦而人待我診\治,豈能為一己之私,置病人于不顧。身雖安閒,心將何忍。”
祖父身體已衰,但仍每日堅持為前來就診\患者診\治。1955年3月10日在出診\途中,突然出現腹痛寒戰,但仍一心以病人為重,強忍堅持將數家診\畢,已額出涼汗,手足厥冷,方回寓所休息治療。孰料從此病倒在床,時輕時重。其間,敬愛的周總理特派人送來野山人參,祖父異常感動,常夜讕執筆,著述達旦。猶自以病人為念,常曰:“病癒即速應診\。”至11月23日,體氣大虛,自知不起,唯仍以行醫50年,稍盡其利濟之心,而人民大眾,國家領導,給予了極大榮譽,只以累於診\務,未能達到完成總結畢生經驗心得,為人民略盡微力之夙願,耿耿於懷。所以臨終遺囑:“兒孫弟子,凡從我學業者,以後要各盡全力,為人民很好服務,以承我未竟之志。”溘然與世長辭。
祖父逝世以後,黨中央、毛主席深切關懷,日理萬機的周總理親自擔任了了治喪委員會主任並親臨寓所弔唁,對家屬慰勉備至,特別關懷先生後代的培養和教育問題。中央衛生部更予以人力財力的大力相助,中醫司的領導郭子化、呂炳奎等同志,一連數日,親臨先生住所,主持襄理喪葬事宜。
祖父生前好友、八旬高齡的蕭龍友先生,驚聞噩耗,深為哀慟,並揮淚親題哀挽:“抱病哭君魂欲斷,承家有子業當興”,以悼亡靈。
1982年,在有關部門的直接關懷下,北京中醫學會和北京《中醫雜誌》在北京中醫醫院召開孔伯華先生的經驗介紹座談會,並成立了孔伯華學術經驗整理小組。出席座談會的有北京中醫學會秘書長、北京《中醫雜誌》副主編、中醫研究所副主任陳彤雲,中醫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市衛生局中醫處副處長王鳴鳳,以及各科研究組負責人方和謙、張作舟、李惠志,北京《中醫雜誌》副主編、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危北海,伯父孔嗣伯、孔祥琦,父親孔少華以及眾師伯步玉如、屠金城、裴學義、宋柞民、劉延齡、袁樹華、劉義芳、姚五達、劉春圃、楊大奇、馬尤伯等人。會議由危北海院長主持。會上馬尤伯、劉義芳、步玉如、孔祥珊、孔祥琦、屠金城等,各將所學到的祖父經驗心得,作了如實的介紹。王鳴鳳、危北海同志均在會上講了話,對祖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指示由市衛生局、北京中醫學會大力支持,成立專題小組整理祖父經驗,公之於世,造福人民。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及學術團體貫徹中醫政策,重視老中醫經驗的第一次會議。這對於繼承、發揚祖國醫學寶貴遺產,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1885年,為緬懷祖父對中醫學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全國政協、市政府、衛生部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紀念祖父誕辰100周年活動,參加會議的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靜仁、北京市副市長白介夫、衛生部副部長胡熙明等領導同志及知名人士卓 琳、於若木、朱仲麗、林 恒、呂炳奎、關幼伯、陳大啟、李惠治及親屬等200余人。
1993年,在國家有關政策鼓舞支持下,在原衛生部長崔月犁及醫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民政部批准成立以祖父名號命名的中國孔伯華學術研究會,後因經費拮据及掛靠單位未能解決,邃被迫停業撤銷,實為憾事!所幸上述會議的全部錄音及活動史料,保存在我手中。這無疑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醫學資料,同時也是對祖父的學術成就及醫德醫風的最好紀念與緬懷。
祖父一生為了振興祖國醫學事業,為了人民健康,鞠躬盡瘁。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