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荣誉会员
    • 积分172
    • 经验3107
    • 文章96
    • 注册2006-06-25
    我与庆德将军交往记(四、从庆德将军夫妇看望我母亲所想到的往事)
        据老人讲,我们家祖籍山东曲阜县。我的祖父孔昭弟,于清朝末年只身逃荒来到湖北郧县,安家落户至今,前后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我的父亲孔宪越,因小时家庭贫寒,根本念不起书,从小就帮人干活,不到20岁就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他虽然没有文化,但不仅为人正派,讲义气,性情倔强,善交朋友,有人缘,而且人也精明能干,头脑灵活,是一把经商做生意和管家的好手。在他的辛苦操持下,在郧县城关买了五间房屋,在乡下置了几亩田地,靠做生意和种地维持生计。我的母亲叫王凤莲,河南淅川县人,是一位通情达理,心地宽宏而善良的家庭妇女。我们家虽然生活在远离曲阜的湖北,但父母注意用孔氏家族的传统风俗对我们进行教育。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情。一个是每逢春节拜祖宗。我们家有一箱子字画,里面有孔子像和有关字画。每年年三十晚,我父亲恭恭敬敬把它们挂在堂屋的神龛上和两侧墙上。孔子像下的条几上,摆满贡品,由父亲领头,全家老小一一上香,行跪拜礼。过完节后,再取下来装进箱子。我小时候曾多次打开看过,可惜文革时都烧毁了。另一个是,家里有一本手抄的家谱小本子,详细的记载我祖父这支孔姓家族的情况。我小时侯也翻看过,遗憾的是文革时候也被老人偷偷烧掉了。我父亲操劳一生,受一辈子苦,于1967年病故。我母亲赶上了好时候,跟我住了十几年的时间,可以说,享了几年福,于90年病故。父亲最大的心愿,不管再苦再累,也要供我哥和我念书,培养成人,为孔家争光,为国家效力。不幸的是,我哥于解放前夕,中学毕业时,暴病身亡。此事,对父亲打击很大,曾一度精神失常。之后,他又振作精神,供我念书,直到大学毕业,老人才松口气。父亲是很讲亲情的。他告诉我们,天下孔姓是一个大家族,都是孔子的后代子孙,各支派都是严格按家谱辈分起名的,很好区别。告诫我们,见了辈分大的,无论年龄大小都要讲礼貌,称长辈;见了同辈分的,要象亲兄弟姐妹那样对待;见了辈分小的,要热情关照。
        我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件事情在郧县城关孔姓和街坊邻居中传为佳话。城关一家醋坊姓孔的老板娘,和我父亲都是宪字辈的,比父亲小些岁数,互相认为兄妹。我称她为小姑,对我们非常好,就象亲姑一样。两家交往数十年,关系一直很好,直到现在两家的晚辈之间还相互来往,社会上很多人一直认为两家是姑舅亲戚。
        在老人的影响下,我走向社会后也非常注意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同时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孔姓之间亲情是相通的。73年,我在吉林白城地区工作时,被派到洮安县带知青。有一次我出差到万宝镇。镇秘书叫孔庆丰,比我大几岁,接待我很热情。我临走时食堂准备了四菜一汤,还有一壶酒,饭后我要结帐时,炊事员说,孔秘书已结清了,并把一张纸条给我看,上面写的大概意思是,按辈分我们应该是兄弟,他因上县里开会不能陪我,本应该引我到家里叙一叙,这次没时间了,表示歉意。当时我心里热乎乎的,至今难以忘怀。
        以上回顾了我的老人,以及我个人所受孔氏家族传统风俗的影响情况。不仅如此,多年来,许多族人都受到这种无形传统习惯的影响,讲亲情。这在庆德将军夫妇的身上,也充分体现出来了。
        1988年春,庆德将军偕夫人张金秀来到十堰。第二天上午,提出到郧县看望我母亲。当时,我感到很突然,我从未向他们提过我母亲一事。当时,从十堰到郧县城关很不方便,还要乘汉江渡船。郧县老家只有一间半住房,条件很差,去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再说,大嫂张金秀还有心脏病,怕她受不了。于是,我再三劝他们不要去了,以后再说。可是老两口非坚持要去,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在军分区和县领导的陪同下,大约有20余人,来到我母亲住所。老两口坐在老太太床边,拉着她的手,问寒问暖。庆德将军说,今天我和金秀来看望婶子,这是我们当晚辈的应该做的,祝老人家健康长寿。我看陪同来的领导和随员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心里很着急,催他们快回去。他们示意再坐一会,和老人拉拉家常再走。大约前后坐了20多分钟,才离开。我母亲以前听说过,武汉军区有一位名叫孔庆德的司令和我是同辈的,今天终于见到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后来,她见熟人就讲,人家孔庆德那么大的官,一点架子也没有,还老远来认我这个婶子,还是孔家人讲究规矩。
        中午赶回十堰,我爱人赵丽华已经准备了一桌北方菜,为老两口接风洗尘。席上,庆德将军有说有笑,显得很高兴,又破例地喝了几杯白酒。大嫂张金秀经过一上午的劳累,又爬上五楼到我家吃午饭,显得有些疲劳,心脏不舒服,勉强吃了点饭菜,回宾馆服了点药,又休息了一下午才缓过来,我才放了心。
        庆德将军是孔氏族人中的一员。他和其他族人一样,多年来受到家族传统风俗的影响和熏陶。他既是一位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也是一位非常讲亲情的有血有肉的孔姓普通族人。这在以后的时间里,他积极参加家族重大活动的事实,就再一次的说明了这点。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非常感人,加精华!
      孔氏族人不管在何时何地均一见如故亲如一家。以前的风俗来了外地的孔家人一定是要请回家盛情款待的。我三年前因为修家谱拜访我们省公安系统的元老,他还约了几个老同志和我一统前往附近的饭店叙谈。我以为他们要一起吃饭,就不管这位宗长的一再挽留借口工作忙离开了。后来知道他是专门招待我的,其他的老同志只是陪我的。老人家因此很伤心,对我说孔家人来只能不吃饭呢。

      多年前在英国遇到一位孔家人,他比我年轻,可是要长我三辈。因为他是第一次出国,一脸无助的样子。见到我算是遇见了救星。我也心甘情愿地“伺候”他,帮他安排在伦敦的旅馆行程。

      希望孔家人之间的亲情能够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