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
    • 经验25216
    • 文章1443
    • 注册2006-02-04
    甘肃庆阳孔从周

    >
    >    据史书记载,庆城出人才,以汉代、明代为最多。汉代多出将才,明代多出文才。
    >
    >    查阅《庆阳县志》,明代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始,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止,在276年之间,庆城县近50人考中进士,除7人为武进土外,其余均以文章取胜;考中举人的共127人,其中武举人13人;贡生200多人。这样,明代庆阳士子为官的上百人,不可谓不多。
    >
    >    在考进士与举人的过程中,还出现过“三凤齐鸣”、“五星聚奎”、“父子魁解”的盛况。在庆城南街、旧府署之西,原有石坊三间,名为“三凤齐鸣”,是为曹昉、曹时、曹肠三弟兄而立。他们于明世宗嘉靖丙午年(1546年)科举中同时考中举人,传为佳话。这次科考中举的还有张王遂、杨如松等人,实为五人同时中举。在庆城南街原来还有石坊三间,上题曰“五星聚奎”,是纪念明世宗嘉靖己卯年(1555年),庆阳人麻永吉、徐登、张思聪、孙倌、杨愈茂等五人同时中举。张鹏翰与张旗父子二人先后考中乡试的第一名,即为解元,誉为“父子魁解”。除此而外,在同一年的科举中,同时考中进士两人以上的就有四起:明武宗正德甲戌科(1514年),张鹏翰与韩奕;明世宗嘉靖壬戌科(1562年);杨愈茂与冯礼;明世宗嘉靖乙丑科(1565年),麻永吉与刘承宽;明穆宗隆庆辛未科(1571年),李桢与双风鸣。同期考中举人在两人以上的共17起:明英宗正统辛酉科(1441年),杨玉与衡镛;明代宗景泰癸酉科(1453年),茂彪、胡俭与田愉;明宪宗成化乙酉科(1465年),韩鼎与王福;明孝宗弘治壬子科(1492年),李梦阳与丁琏;明孝宗弘治乙卯科(1495年),王纶、赵涮、罗璋与罗琛;明世宗嘉靖丁酉科(1537年),申嘉言、张慎与刘承宽;明世宗嘉靖乙酉科(1549年),杜实、张旗与王希尧;明世宗嘉靖戊午科(1558年),冯礼与双凤鸣;明穆宗隆庆丁卯科(1567年),李桢、唐窠与刘譔;明神宗万历癸酉科(1573年),傅中与谈应春;明神宗万历已酉科(1585年),孔从周与冯思阙;明神宗万历甲午科(1593年),钱济时、李冕与米万钟;明神宗万历癸卯科(1603年),唐虞龙与关光;明神宗万历丙午科(606年),麻僖与杨蛟;明神宗万历已卯科(1615年),张奎壁与张金门;明思宗崇桢庚午科(]630~),安绍先、李之元与张潜养;明思宗崇桢壬午科(1642年),唐章与黄建封等。另外,武举人有四起,即明穆宗隆庆庚午科(1570年),刘凤梧与杨荣;明穆宗万历癸酉科(1573年),廖云风与封应登;明穆宗万历丙子科(1576年),徐仲、张侍与岳昆;明思宗崇桢庚午科(1630年),李愈奇、刘济民与郭天禄。其中,父子共为进士的有杨纶与杨朝凤、韩鼎与韩守愚、陈震与陈大纲、李梦阳与李枝、麻永吉与麻僖等;父子同为举人的有倪让与倪英、王福与王纶、丁琏与丁守中、张鹏翰与张旗等。
    >
    >    在封建社会里,读书考进士和中举人,都是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嘛!在这么多的进土、举人、贡生中,还出现了父子两代官、爷孙三代官。如杨纶与杨朝凤,父为副都御史,子为陕西省参议;韩鼎与韩守愚,父为户部右侍郎,子为四川按察佥事;陈震与陈大纲,父为兵部右侍郎,子为密云兵备副使;倪让与倪英,父为太常寺少卿,子为鸡泽县县令;王福与王纶,父为河南知县,子为江西参政;麻永吉与麻僖,父为湖广按察使,子为太常寺卿;李桢与李孔度,父为刑部尚书,子为太仆寺丞;李朝阳与李栋,父为副将,子为山西守备。子孙三代为官的,如张文、张鹏翰、张旗、李正、李梦阳、李枝等。
    >
    >    要说为官之人中李梦阳最为有名,是庆阳人的骄傲。他年仅19岁时,便考取了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又考中进士。他的官做得并不大,而且因其性格耿直刚烈,几起几落。他的文名曾享誉明代朝野,为“前七子”魁首,领一代文风。
    >
    >    李桢,是明代庆阳人官做得最大的一个,官至刑部尚书。他很有才干,但个性太直,因举荐甘肃巡抚人选而得罪了神宗皇帝,又不引罪自责,被神宗皇帝勒令退休。后来神宗皇帝又想起了他的才干,起用李桢为南京刑部尚书,李桢履任仅一年时间就要求退休,来等朝廷同意,便私自回家,又惹得神宗皇帝愤恨,要对他治大不敬之罪。在封建社会里,像他这样敢同皇帝较真的官员是极少的。
    >
    >    庆阳人的耿直是出了名的,不但反映在李梦阻、李桢等人身上,而且在王绅身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比较固执,近乎于“愚”。王绅考申明宪宗成化壬辰科(1472年)进士,初任屯留县知县,升监察御史,又巡按山东。他在任山东巡按时,与同时巡按山东衮州的许进对一件事看法不同,便争论不休,相持不下。由于两人不停的争吵7.惹得上司生气,将两人送进了监狱。两人仍然在吃罢饭后,相互叫骂,没有停止之时。别人劝解,他们不听,甚至管理监狱的官员令管提狱的人员致辞说,只要你两人停止争论,就可以上奏朝廷,放你两人出去。两人仍然不听,继续争论达两年时间。一天,他们突然省悟,才停息争论握手言和,如同无事一样。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王绅的性格特点。嘉靖年间湖广按察使傅学礼(庆阳人),在其撰著的《庆阳府志》中说王绅“持宪忠直,激扬称当”。持宪忠直,就是掌握、执行典章制度比较公正,不徇私情;激扬称当,就是激浊扬清比较适中,为人称赞。这个评语是恰当的,像这样的人任御史官,官风那能不肃然!在新近出土的王绅墓志铭中这样写道:王绅响应了明孝宗求直言的诏书,首说官爵不能因私赏人。他指出某人单纯以技巧得官,某人以讲迷信骗官,某人以巴结权贵而晋升,这些人都应当予以驱逐。他在上书中指名道姓,一点不回避。孝宗皇帝看到这件奏章后,立即将这些被检举之人贬职去官,整肃了朝廷吏治。
    >
    >    王纶,一位过早被摧残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是河内尹王福的次子,是奉化县县丞王经之弟。自小天资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撰文,下笔惊人;明理,振聋发聩;行事,不越法度。且慈爱天成;每急人之难,超过了为自己办事。但性暴如火,出言不合,就会给人难堪,过一会又追悔莫及。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考中进士,授予兵部主事,与王守仁同朝为官,交往甚密。他自幼熟读儒家经书,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又涉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著作,思想不受儒教一家之言束缚,比较开放、活跃。他志向高远,一心向往成为圣贤,便潜心研究历代思想家的著作,探讨事物本源的运行规律,寻求治国经邦、修身兴业之道,终于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他经常同王守仁一起就思想、哲学上的有关问题研究、辩论,因此名气很大,重于当世,有南王、北王之称。可惜他正值中年,任江西参政时被冤杀,著作也毁于兵燹,未能留传下来。而王守仁不但官运亨通,被封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而且在学问上发展了陆九渊的观点,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提出“致良知”等学说,形成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王学”,人称王阳明先生。世人只知王阳明,极少知王纶。可惜从庆城这块黄土地上出生的一代思想家、哲学家被封建势力过早地摧残了。
    >
    >    有趣的是,王纶于明武宗皇帝正德年间在朝廷任兵部主事时,与他同朝为官的还有李梦阳、韩鼎、陈震等庆阳人。当时,李梦阳任户部郎中,韩鼎任户部侍郎,陈震先任户部侍郎、后任兵部侍郎。四位庆阳人同到一朝共事,在庆阳历史上是少有的。
    >
    >    庆阳为什么在明朝多出人才呢?探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
    >    一、有一个比较安定的读书环境。朱元璋北逐元兵,南削群雄,建立了大明江山。明朝在“仁、宣”以后,战事就逐渐少了。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庆阳原来在北宋时,处于边疆,在明朝已成为内地,和平的环境为读书人安心学习、力求上进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条件。
    >
    >    二、庆阳人刻苦努力,是内在的主要原因。庆阳民风淳朴,勤于耕读。不仅在条件好的情况下能刻苦攻读,而且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苦读不辍。如张文,他就是寻找条件、刻苦读书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明王朝初期,法律执行比较严厉,惩办了一些官吏,如像宋濂、方孝儒等这些学者,虽为建立明王朝立过大功,也不免身首异处,所以一些士子包括一些学者惟恐被选为官吏而遭受意想不到的祸患,抱着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但张文一心想学习,到处寻觅良师,父母亲想方设法阻拦他,他便以游览寺院、庙观为由,研读那里所藏经书。久而久之,似有所悟,取来包括儒家在内的一些书籍阅看,都能看懂读通。郡城太守见了感到惊奇,将他收入官学,发给他一定的官粮。这更加激励他勤学苦练,修身慎行。他的文章和德行,在当时郡城内首屈一指。因此从县学廪生升为国子监肆业,得授博平县的训导。他带了一个好头,不仅儿子张鹏翰、孙子张旗由读书仕进,而且也影响带动了庆阳的一方民众。
    >
    >    三、地方推崇读书。在明代的庆阳,凡是考中举人或进士,得授官职后,都兴建石坊以示荣耀和表彰。庆城的石坊很多,有百余座(包括已废的),其中一半以上为官员坊、进士坊、举人坊。官员坊,以本籍人任职的官名为坊名,如司谏坊,是为给事中傅学礼立的;都宪坊,是为都御史杨纶立的;总制坊是为兵部侍郎陈震立的;节义文章坊,在大什字南街口,石坊三间,为景靖、李梦阳立的;尚书开先坊,在大什字北街口,石坊三间,为尚书李桢立的;‘春宫太保坊,为总兵刘文立的;宠膺三世坊,在大什字南街口,石坊三间,为太仆寺少卿米万钟立的。父子翰林坊,为翰林麻永吉、麻僖立的。进士坊共有十多座,分别为进士倪让、王绅、茂彪、韩奕、杨蛟等十多人立。举人坊更多,而且都有动听的名称,如云程坊、毓秀坊、继科坊、飞风坊、耀武坊、登云坊、步蟾坊、凌云坊、锦标坊、攀龙坊、继英坊、世显坊等等。从这些石坊的名称中,我们匣可以看出中举之人的荣耀。这是一种宣传、一种诱惑。这种宣传和诱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为引导,有条件的家庭自然积旺支持子弟入学读书;无条件的家庭也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子弟上学读书。上学读书,便在明代的庆阳蔚然成风。
    >
    >    四、贫家从此可以翻身。庆阳地方苦寒,农家贫穷,许多人家要摆脱贫困,实现翻身,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下决心支持子弟上学读书,考取功名,实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目的。我们可以从李梦阳所写的家谱中了解这个情况。当李梦阳的祖父屈死在狱中之后,家徒四壁,难以为继,受到别人的讥笑。他的大伯王刚忍受不了,就把家庭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其弟即李梦阳的父亲李正(李梦阳的曾祖父入赘王家,到其父始复李姓)的身上。王刚抚着二弟之背哭着说:“我如果把你支持不起来,我就不配做你的兄长。”从此,王刚省吃俭用,用以支持二弟读书,同时严格管教。如果李正错写一字,其兄就打他一掌。时间长了,王刚的手掌都打红了。李正向乡里父老哭诉。乡里父老劝王刚说:“一张纸很容易得到,为什么这样虐待其弟?”王刚背过人仰叹说:“我这样做,难道是为了一张纸吗?”从李梦阳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那时贫家如何严教子弟发奋读书,以换取将来家庭中兴的真实情况。唐诗《登科后》云: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
      • 经验25216
      • 文章1443
      • 注册2006-02-04
      我们市有两个孔姓集中居住的地方一个是我们的孔家塬村一个是离我们50公里远的镇原县的孔家咀村,我们了两个村都是沿蒲河而住。我们在上游他们在下游。两个村有孔氏后人5000千余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
        • 经验1294
        • 文章138
        • 注册2005-01-10
        查阅《庆阳县志》,应有人物介绍.再看一看.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5
          • 积分3477
          • 经验56977
          • 文章2951
          • 注册2005-01-07
           [P][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P]徽中派居金华支中有一51代孙孔文郁字从周资料后考,父[FACE=Arial][B]㩜[/B][/FACE][FACE=Arial][B] [/B][/FACE] [P][P][FACE=Arial][B][/B][/FACE] [/P][P][/P][/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
            • 经验25216
            • 文章1443
            • 注册2006-02-04
            我在庆阳老家,最近在找资料。文英在庆阳县志上的确存在但是从周却没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