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5
    • 经验14222
    • 文章396
    • 注册2011-05-17
    《孔子世家谱》数字化整理实践
    [P][/P][P][/P][P][ALIGN=center][SIZE=14pt]一.背景介绍[/SIZE][/ALIGN][/P][P][SIZE=14][/SIZE][/P][P][SIZE=14pt]    首部孔子家谱,源为司马迁《史记》中的[/SIZE][SIZE=14]“[/SIZE][SIZE=14pt]孔子世家[/SIZE][SIZE=14]”[/SIZE][SIZE=14pt],记录了十几代孔子后人。此后近千年官修家谱只收长支,不及旁系。直至宋朝元丰甲子年间[/SIZE][SIZE=14]([/SIZE][SIZE=14pt]公元[/SIZE][SIZE=14]1089[/SIZE][SIZE=14pt]年[/SIZE][SIZE=14])[/SIZE][SIZE=14pt]才有了全族正式家谱。这也是第一版由各支手抄本合成的刊印家谱。直至明代家谱的完整性引起了族人重视并开始约定逢甲子年大修家谱(六十年一大修)。由于战乱及社会动荡,孔氏家族仅在明天启年间、清康熙年间、清乾隆年间和民国时期进行过四次大的续修。康熙年间的家谱共收孔子后裔近两万人;乾隆年间的家谱增至十万余人;民国时期家谱扩展至[/SIZE][SIZE=14]56[/SIZE][SIZE=14pt]万人。历史上仅有清代康、乾如期大修,也是自那时开始孔氏族谱正式命名为《孔子世家谱》。[/SIZE][SIZE=14]2005[/SIZE][SIZE=14pt]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孔子世家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本次《孔子世家谱》数字化整理需求缘于[/SIZE][SIZE=14]1998[/SIZE][SIZE=14pt]年孔氏家族决定进行第五次续修。而历史沿用的手工编辑、刻字排版家谱的制作工艺已不能胜任现代编辑出版需求,为满足在世[/SIZE][SIZE=14]140[/SIZE][SIZE=14pt]万族人顺利找到各自先祖传承并顺利编辑重新刊印出版,采用数字化编辑整理技术是唯一的选择,本人有幸以数字化总监身份参与制定了家谱数字化技术方案和整理工作。[/SIZE][SIZE=14] [/SIZE][/P][P][SIZE=14pt]家谱是一种特殊文体古籍,它像一个富有生命的树随时间生长壮大,它的年轮和枝干却记录着它漫长生长过程;它的作者是历史不同时期的众多族人;它的文体是不连续的人名加陈述的集合体。叙述携带着由古至今语言表述习惯渐变过程和地域语言差异。通常规模较小的族谱会用传承图和文字共同组成,然人数众多的孔子家谱受篇幅和技术所限没有全谱传承关系图,仅以特殊密集版式用文字记录家谱,并以孔子故里命名“阙里版式”。[/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经前期资料分析整理,我们基本认定了《孔子世家谱》数字化整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四项任务:[/SIZE][SIZE=14]1.[/SIZE][SIZE=14pt]保障高质量录入校对,因谱中文字多与传承逻辑关联紧密。[/SIZE][SIZE=14]2.[/SIZE][SIZE=14pt]在海量文字中提取传承关系并排查历史遗留错误。[/SIZE][SIZE=14]3.[/SIZE][SIZE=14pt]建立实用的家谱整理数据库系统。[/SIZE][SIZE=14]4.[/SIZE][SIZE=14pt]实现《孔子世家谱》特殊版面的排版。[/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二.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SIZE][SIZE=14][/SIZE][/P][P][SIZE=14]1.[/SIZE][SIZE=14pt]民国版《孔子世家谱》问世于抗战初期,由于战乱和后来的社会动荡,民间已寻不到完整版,孔府档案仅存版本近乎孤本,谱中无标点叙述晦涩难懂,还有许多自造文字和生僻字,录入校对难度较大。对此我们针对性地开发了世家谱专用计算机套打套校系统平台软件,在录入校对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录入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不止一倍。特别是将校对工序转化为图形比较,大大降低了众多参与人员文字底蕴的限制,经三遍校对后错误率达到了低于万分之一。另外为《孔子世家谱》专门制作了矢量字库,设计制作了[/SIZE][SIZE=14]2600[/SIZE][SIZE=14pt]多生僻字符,达到了显示和印刷与全谱字体风格一致的标准。[/SIZE][SIZE=14][/SIZE][/P][P][SIZE=14]2. [/SIZE][SIZE=14pt]孔氏族人名字受统一顺序用字约定,重名现象非常普遍,少则几十多则上千人,两家三代人同时重名也不少见。另受无后为大思想影响有大量过继、隔代过继、和远房过继现象存在;兼祧多祧还造成了一家变两家的违反传承逻辑现象存在;再加上历代古人修谱自身错误使读懂传承关系极为困难。因为家谱人数众多隔代人相差几十页甚至上百页,要提取某人五代传承关系需翻阅成百上千页,经常出现多位编辑得出多种传承关系,这极大影响了家谱准确传承描述的权威性。建立全谱直观准确传承图是修谱的重中之重。我们针对《孔子世家谱》的特点开发了多个数学逻辑关系联立求解的逻辑校对软件平台,为谱中所有人发放了唯一身份识别码,并逐一进行上下传承逻辑判断生成直观传承关系文件并标注出所有问题点。借助此手段发现并修正了民国之前家谱中一万多条历史错误(原谱错误率约达万分之二百)。[/SIZE][SIZE=14][/SIZE][/P][P][SIZE=14]3.[/SIZE][SIZE=14pt]为摆脱网络、服务器硬件和数据库版权多种制约,我们编制了单机版《孔子世家谱》专用数据库系统及多种查询统计功能。特色是瞬间动态绘制出谱中任意人传承图,谱中任一字词均可在普通电脑秒内查出。[/SIZE][SIZE=14][/SIZE][/P][P][SIZE=14]4.[/SIZE][SIZE=14pt]孔子世家谱由于人数众多造成全谱成册篇幅过大,为提升单页用字密度,减少总谱篇幅,孔家很早就采用人名大字单排小传说明小字双排的阙里版式。在尝试了现有文字处理系统均不能胜任阙里格式需求后,我们开发了针对阙里版式的专用文字处理排版系统,解决了全谱数字化后重新排版印刷的所有需求。[/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三[/SIZE][SIZE=14].[/SIZE][SIZE=14pt]电子家谱是家谱发展的必然趋势[/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随着岁月流逝家谱在史学及社会学等领域重要性不断显现,保证家谱信息全面详实是十分必要的。然受印刷篇幅所限,家谱内容呈被迫简化趋势。[/SIZE][SIZE=14]2009[/SIZE][SIZE=14pt]年最新续修而成的[/SIZE][SIZE=14]80[/SIZE][SIZE=14pt]册纸质《孔子世家谱》,虽经资料大幅精简总重还是超过[/SIZE][SIZE=14]120[/SIZE][SIZE=14pt]公斤,摞在一起高达[/SIZE][SIZE=14]2.4[/SIZE][SIZE=14pt]米。不仅使查阅、普及和整理受到极大制约,同时也因信息简化流逝了大量珍贵资料,显然大型纸质家谱发展已走到极限。在总结前期数字化经验结合未来技术发展与使用需求,我们在[/SIZE][SIZE=14]09[/SIZE][SIZE=14pt]谱出版后又着手开发了电子家谱系统。增加了传承图、地图分布等多功能快速查阅统计功能,摆脱了信息量受篇幅的限制,并方便家谱信息补充和修改。整体软件(含近[/SIZE][SIZE=14]200[/SIZE][SIZE=14pt]万人数据库)仅百兆大小,绿色安装,对收藏、携带和使用提供了极大便利。[/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四.展望[/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家谱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它与其它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仅围绕着维持和恢复历史原貌外还有着更多的内涵,因为家谱在不断书写着新的历史。老家谱由于技术所限仅给我们留下寥寥数语的简单叙述,使祖先的音容笑貌、衣食住行和人文地貌等生存环境基本是空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遗憾。进入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将更多的音像资料融入家谱中已成为可能,将你的容貌、乡音、服饰、祖屋、家人等及有意义的作品和社会活动通过家谱留给你的后人吧。[/SIZE][SIZE=14][/SIZE][/P][P][SIZE=14pt]    今后家谱的续修应以提升家谱的文史和社会属性、使用功能便捷性、阅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家谱发展的必然趋势。家谱的续修应注重以下[/SIZE][SIZE=14]3[/SIZE][SIZE=14pt]点工作:[/SIZE][SIZE=14]1.[/SIZE][SIZE=14pt]有组织的加大发掘老谱及相关史料的研究考证力度,对家谱进行更为科学性的补充与修复。[/SIZE][SIZE=14]2.[/SIZE][SIZE=14pt]对新入谱和信息维护更改要注重审核严谨、手续便捷、发布及时的原则。[/SIZE][SIZE=14]3.[/SIZE][SIZE=14pt]家谱形式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家谱的设计与开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载体产品与家谱文化内涵不断增长的需求。[/SIZE][SIZE=14][/SIZE][/P]
    [ 此贴最后由新谱光盘在2014-8-27 9:50:28编辑过 ]
    个人信息:曾任续修机构"计算机数字化总监"(详见世家谱卷首续修机构人员组成名单)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3
      • 经验207
      • 文章29
      • 注册2010-01-10
      谨此表达敬意和感激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2472
        • 经验79016
        • 文章2378
        • 注册2004-07-11
        个人认为电子家谱更方便快捷,实用简单,随时随地可以查阅和补充。
        同一血脉
        舒城合肥支
        希文(56世)-询公-公鳌-彦声-承济-弘启-闻魁-贞梅-尚道-衍希-兴暹-毓仁-传道-继安-广智-昭元-宪林-庆珠-繁福-祥枝.....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1
          • 经验3068
          • 文章127
          • 注册2006-05-26
          [EM14]
          珍惜真孔,天下一家。衢州派长支,克成公后。流寓长沙。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998
            • 文章216
            • 注册2014-04-30
            [LINE-HEIGHT=18px][BGCOLOR=rgb][SIZE=19px]家谱形式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家谱的设计与开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载体产品与家谱文化内涵不断增长的需求。[/SIZE][/BGCOLOR][/LINE-HEIGHT]
            寻根问祖,追溯本源。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7
              • 经验763
              • 文章21
              • 注册2008-11-21
              数字家谱成本较低,查询方便,与时俱进,支持。
              继承了祖宗的一些特征,冲天鼻,门牙,宽额,大面孔,可是美男子啊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8
                • 经验998
                • 文章216
                • 注册2014-04-30
                [P][ALIGN=left][SIZE=13]宗亲您好![/SIZE][SIZE=12pt][/SIZE][/ALIGN][/P][P][ALIGN=left][SIZE=13]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大仵乡李楼村的令奇。我们村的老谱丢失,新谱没续上,麻烦您有时间,帮忙查一下我们村属于哪支?我们的始迁祖爷是广字辈(名字没人记起),清末逃荒来到我们村,来时带一子叫昭山,昭山到我们村后与姚氏结婚生三子:长子宪章、次子宪武、三字宪典;宪章生子庆余、宪武生子庆堂、宪典生子庆?(名字没人记起)。关于从哪里逃荒过来的,因村中老人都不在,有两种说法:一种可能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李新(音译)过来的;另一种可能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过来的。村中老人只知道是利辛(是音译,具体哪两个字不知道)。期盼您回复!!我的联系方式:   QQ[/SIZE]:424441206               电话:15600685026、13691134906      孔令奇[/ALIGN][/P]
                寻根问祖,追溯本源。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5
                  • 经验454
                  • 文章32
                  • 注册2015-01-30
                  [P]赞成祥枝叔的观点.[/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