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8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
    • 经验134
    • 文章17
    • 注册2005-09-28
    不管王家还是孔家,都是正宗华夏后裔,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都是一家人。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54
      • 经验5285
      • 文章404
      • 注册2005-09-25
      失敬,失敬!
      孔家与周室渊源甚深。
      老祖宗三日不梦周公都难过。
      孔刃非(德席)
      在线情况
      8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
        • 经验134
        • 文章17
        • 注册2005-09-28
        王子乔(约前565年-前549年),为王姓的始祖,本名姬晋,字子乔,又称王子晋,是黄帝姬轩辕的四十二代子孙。因直言进谏痛斥其父周灵王的暴政,被脾气暴躁的父亲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
          • 经验134
          • 文章17
          • 注册2005-09-28
          小弟年二十二,齐国故都临淄人氏,你们的家祖孔子在我们齐国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在我们临淄那里学过舜时的韶乐,还为此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

          孔子永远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54
            • 经验5285
            • 文章404
            • 注册2005-09-25
            王姓太显,人众支繁,先生既有如此清晰的源流智识,当是正宗。只是在下不甚了了。
            孔刃非(德席)
            在线情况
            9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
              • 经验134
              • 文章17
              • 注册2005-09-28
              我只是晚辈,称我先生真是折煞我了,王姓是很杂,因为还搀和进了异族王室之后,但我家祖上家谱记载的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大槐树村迁居到山东临淄的,这支属于正宗汉族王姓。

              王氏起源:  
              >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女真皇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54
                • 经验5285
                • 文章404
                • 注册2005-09-25
                要得!中华民族能够强大靠的是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
                孔刃非(德席)
                在线情况
                9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
                  • 经验134
                  • 文章17
                  • 注册2005-09-28
                  其实中国在中世纪以来的落后外因是蒙古满清的入侵和奴役,内因是汉族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清朝268年中国人几乎完全被鞑靼胡化,而今在欧美强势文明前又或多或少被西化,造成了崇洋媚外的不好现象,要复兴华夏文明,必须找回对自己民族华夏文化的自信!五四运动和文革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是再也要不得了。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23
                    • 文章2
                    • 注册2005-10-02
                    梦断处回首旧时衣冠!在这个令人激动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历史,记取历史,以警来者!

                    剃发令下,原陕西河西道孔闻謤上书奏言:“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贤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逢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 孔闻謤谨小慎微、言辞委婉的搬出孔子的大招牌,想抵挡一阵子,结果照样碰个大钉子。得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生之时者,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着革职永不叙用。”

                    可见,清国统治者表面是“尊孔崇儒”,实际上,不过是“奉行儒术,崇饰观听,斯乃不得已而为之,而即以便其南面之术,愚民之计。” 铸造奴化的桎梏,禁锢的工具而已。对孔闻謤,清国算是比较客气,“姑念圣裔免死”,把他杀了,恐失天下士人之心,也不好摆“崇儒”的高姿态。对另外的人,就没这么客气了,而是“杀无赦”。

                    那个以人为禽兽的时代虽然永远的过去了,但它对中国曾经的荼毒还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这种毒害也是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只有当外在的华夏衣冠和内在的礼义廉耻都恢复的时候,才可能真正找回华夏的魂魄,重新造就自信而强大的中国!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各位:

                          [COLOR=red]我再次重申:我不做满清的辩护者,更没这个必要![/COLOR]

                          既然大家不能接受我的论证,只好就此打打住。不过请你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多样性存在的可能,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任何人不能改变的,我们是要记住满清对大汉民族的“暴行”即上面提到的“伪儒“,更不能忘记满清对汉人的凌辱、愚民之策。日本入常我们可以阻拦,但中国历史任何人无法篡改,已经形成铁的事实,事实面前不说空话,我们都有权利一分为二的评价一个人,一种社会,其褒贬只有历史才能下出正确的结论。

                          我佩服上面几位的才华。

                          走上一座桥,并不能完全了解这条河的概况,我们也可以重新赋予江河能纳百川的涵义,鸟瞰这条河。

                          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其社会发展也是复杂多样的,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说明我们的心胸未免有点狭小,《康熙王朝》如在美国上映,就永远感觉到是一种耻辱吧。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在线情况
                      9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927
                        • 经验7804
                        • 文章802
                        • 注册2005-09-24
                        [QUOTE][b]下面引用由[u]孔令义[/u]发表的内容:[/b]

                        各位:

                            我再次重申:我不做满清的辩护者,更没这个必要!

                            既然大家不能接受我的论证,只好就此打打住。不过请你们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多样性存在的可能,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任何人...[/QUOTE]

                        呵呵
                        令义叔叔不必如此,对这个争论我已经觉得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如果永无止境的这么下去,结果也不一定是个好事情。
                        还是让我们说我们原来的那句话,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B]德 字 辈 [COLOR=red]孔 [/COLOR]氏 人 ...[/B]


                                      [imga]../images/upload/2005/09/29/202930.jpg[/imga]




                        在线情况
                        9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我说过了,就此打住了。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