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
    • 经验323
    • 文章56
    • 注册2007-04-22
    [原创]论淮南子的文化贡献
    [ALIGN=center][B][SIZE=4]论淮南子的文化贡献[/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4]陆声俊[/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4]([/SIZE][URL=http://www.rxdjt.cn/main.asp][SIZE=4]www.rxdjt.cn/main.asp[/SIZE][/URL][SIZE=4])[/SIZE][/B]

    [SIZE=4][B]    [/B]《淮南子》一书系由汉初淮南王刘安和其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人共同编著,淮南子是对著书人刘安的尊称。刘安生于前179─121年,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刘长之子,也是汉武帝的叔父。此人既是王公贵胄,也是当代学富五车之人。该书成著于汉景帝一朝后期,只到汉武帝即位建元二年进献于朝廷。在《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中记载,当时共作“《内篇》二十一,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SIZE]

    [SIZE=4]    然而,当时这部耗费精力巨大的“百科全书”,现在流传下来仅存《内书》二十一篇,分别为:卷一、原道训;卷二、俶真训;卷三、天文训;卷四、地形训;卷五、时则训;卷六、览冥训;卷七、精神训;卷八、本经训;卷九、主术训;卷十、缪称训;卷十一、齐俗训;卷十二、道应训;卷十三、氾论训;卷十四、诠言训;卷十五、兵略训;卷十六、说山训;卷十七、说林训;卷十八、人间训;卷十九、修务训;卷二十、泰族训;卷二十一、要略。就是今天的《淮南子》。[/SIZE]

    [SIZE=4]    而外书的失散,这与后来王室倾轧淮南王叛乱被诛,书被禁毁可能有关。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又据高诱为之作序所说,全书内容庞杂,集先秦诸子百家认道文化于一体,涵盖天文、地理、名山、大川、阴阳、五行、历史、科技、医学、人文、农业、水利、军事、政治、养生之道、神话传说。[/SIZE]

    [SIZE=4]    从这现存的内书二十一篇内容来看,上述涵盖的知识内容也依然并存。他从开篇的《原道训》讲起,显然是王官学的第一内容。在《要略》中明确指出,为什么以此开篇,首先是要向人们介绍中华文化的道统世界观。所谓:“原道者,卢年六合(无论时间空间),混沌万物(无物不含),象太一之容(象征太极所包容),测窈冥之深(能以检测玄奥深妙的道理),(用)以翔虚无之轸,托小以包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从而达到“尊天而保真”“足以自乐也”的知识境界。[/SIZE]

    [SIZE=4]    这种自然论道,其实是对老庄哲学的具体诠释。他把自然人性与道的合一解释为:“人生而静,天地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从而得出人性的功利私欲乃由“好憎形成”的结论。所以“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由此而主张“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俶真训》)这种“返性于初”、“游心于虚”以归“道本”的治国主张对蓄养生息是有好处的,然而这种“心性”学观点因忽视人欲的自然,对富国强民、和谐社会,缺乏儒学中庸之道所理解的人的自然心性,不得不是维护既得利益的一种消极。[/SIZE]

    [SIZE=4]    这些观点可能就是汉初以黄老之术,无为而治的立国思想。但是,整部《淮南子》对中华文化道统体系的诠释,为后人解读先秦经典却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SIZE]

    [SIZE=4]    我们知道,在先秦,我们的文化承续,主要是由孔子集三代文化之大成,把它流传民间,方使文化不曾因王室遭兵燹而彻底断裂。在这之前,中国的道统文化属于王官学,也就是帝王御民之术。只在王室继承人身上传授,非常神圣,由历代史巫掌管。到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王权式微,可能逐步也向分封王室后裔传授。尽管没有文字说明记载,但也应该是符合客观的史实判断。到孔子出世后因其好学,热爱搜集整理文化,所谓“礼失求诸野”正好是这种热爱搜集整理文化的自述,方对我们的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后儒称之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学生子张和司马迁《史记》也记载,说他“学无常师”,加之当年当过几年鲁国司寇(相当今天的司法部长),能够调阅鲁国王官学史料,这便为他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提供了条件,从而提炼出中华文化的系统主干──道统儒学,把它传授给三千弟子,使它流传至今。[/SIZE]

    [SIZE=4]    鲁国属于周公旦的封邑,据说深藏在周王室的王官学典章,在周成王长大成人后,为感周公旦辅国之德,由他一分为二也密藏鲁国宗庙,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那个时候的文化经典,其实都是记载远古先圣治国的经验和道理,就是今天说的国家最高机密档案。所以,由于礼崩乐坏,孔子为匡扶时世,有教无类把这些道理传播民间。这应该就是前三代王官学文化,之所以后来能成为诸子百家争论不休的直接原因。也是孔子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化至圣的原因。[/SIZE]

    [SIZE=4]    其实所谓的诸子百家,都只在认道的观点上不能达成某种一致有分歧。这种现象在孔子以前绝无仅有,更没有诸子百家一说。到了汉代才把各种不同认道观点分类成儒、墨、道、法、名、农、杂、医、阴阳等家,称这种现象为诸子百家。这些家起初就是孔子一个再传弟子的个人观点,后来一直流传至今。而其文化的核心争论都是如何认道本、归道本、从而指导社会实践的治国分歧。即“天人”究竟该如何“合一”的分歧,今天称之为社会和谐的政治方法。其实要解决的也是民本问题、民主问题、权力制度问题;而儒学总称为“生生之道”,也就是民生之道,对礼乐制度的肯定与否问题。所以,称之为万年道统文明。关于这种分歧原因,在淮南子的《要略》中,为我们提供了和《史记》一样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淮南子告诉我们:最早所谓儒、墨两家的显学分歧,不过是因“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因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另起炉灶。[/SIZE]

    [SIZE=4]    可见儒是主干,墨才是枝叶。至于其它诸子分丫、则更不消说,比如公孙龙、李斯、韩非没有一家不是出自儒门。对于墨子是孔子哪个再传弟子的门人,司马迁和刘安都没详细说明。这是今天国学回归,各种学术争吵,崇儒、崇墨、抑或崇道,必须全面了解的史实。免得国学回归,在今天的学术界也仍然老是各执一词、偏激偏论,不研究整体,总是各以为是,这家那家,争吵不休,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尽头。这使得今天我们被西方文化彻底肢解而丢失良久的道统文明,虽有国学回归的共同诉求,但永无修复之日,仍被我们以相互斗争的习惯进一步肢解。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乃是理论界必须突破和沉思的问题。[/SIZE]

    [SIZE=4]    而《淮南子》一书,正好为我们认清中华文化的整体提供启示和借鉴,它是刘安网罗当代文学博士广泛搜集古今文化的成就,也是同时兼采民间传说的文化成果。显然,所谓该书系杂家就是他不赞成肢解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的取舍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本书也不乏撰写人的认道观点。但总体来说,是较为客观的阐明了道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才是《淮南子》一书对中华文化继承上最珍贵的贡献。[/SIZE]

    [SIZE=4]    也许淮南王著作此书时,确曾想过自己该是理所当然的天子,因为他觉得自己悟道客观而公正。而在远古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只有这种客观而公正认道的人,才被称之为有德之人,才被称之为圣人,才有资格替天行道。这是古之帝王王权天授、或者说君权神授的固定传统,只是刘安不便明说而已。这才有后来的蓄兵叛乱,其心理基础也是显然的。假如历史在那一刻顺应了刘安,说不定汉刘王朝可以延续至今也未可知。因为前三代每朝都认真遵守道德,顺应人心人性治国,君主爱民如子,老百姓非常淳化,人性纯朴,社会和谐,每一朝代至少都能延续千年以上。后来的统治者人欲膨胀,掠夺成性,不管人民死活,改朝换代也就十分频繁了。这都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只要我们不戴个人利益的有色眼镜看问题,事实十分清楚。[/SIZE]

    [SIZE=4]    今天我们的学术界,仍延用过去诸子百家的分类法思考和研究本书的内容,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本书的内容偏重于道家,是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的文化观念。而我觉得这样分法是否在我们的时代把它重新调整和理顺,让他跟我们历史文化的整体发展本来相符。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老是延用历史御用文人眼光分类,或者说以成败论英雄,戴上历史人文的有色眼镜看问题。如果这样看待,那么黄老之术显然也只能算当代既得利益的维护者,刘安也成了“反动派”,这是现代思想愚昧的荒谬。刘安虽是一个政治游戏的失败者,但文化上的成就是巨大的,成功的,要从他对中华文化的整体继承和贡献来看待。[/SIZE]

    [SIZE=4]    而上述分类法,即便由古代的御用文人裁定,我也以为既对也不对。对的是指《淮南子》一书认道十分详细,把黄老的自然之道阐述的清楚明白,这本来就是我万年文化之根;不对的是把同样的认道严格分家而论,从而否定儒学非道学,或者说道学非儒学,仿佛不是一个祖宗的文化基因。这是两千多年来人们认道不一的争吵悲哀。尽管前三代不用“道”表达世界观,而用“上帝”和“天”表述,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由孔子著《易传》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后,这才把“道”固定成我文化中的整体世界观。可谁敢说儒学不是道学?而恰巧是它继承了前三代文化的天道之本,而又摒弃了其中的神秘成分,把“道”解释成“中庸”和“生生”,这才确定了我们的文化是万年的道统文明。[/SIZE]

    [SIZE=4]    这是中华文化整体的客观事实,也是孔子的集大成功劳。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我们知道,德就是道在人心的认知,这是不是道学与儒学只有认识上的分歧?而纯道学的至命弱点是不能解决天道与人道的合一问题,比如说“喜怒者,道之邪也”,这是淮南子理解的道学原话,也就是说“人性之欲”是一切邪恶的根因,其理由是老、庄讲的“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大智若愚”,只有明道如此然后才能“游心于虚”。那么“无欲”又怎么成其为生命呢?淮南子显然也忽视了进一步的推敲。人毕竟不同于草木,仅凭阳光雨露而代谢。可前三代文化本身就没有这个困难。所以,集大成后的儒学认“中庸”是“至道”也没有这个困难。这不就是老子不能称至圣,只有孔子才是认道的至圣所在吗?[/SIZE]

    [SIZE=4]    有人说孔子自己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说明孔子不懂道,特别佩服那些懂道之人,尤其是老子。这是曲解孔子的圣言。这句话显然是孔子针对其学生或者说很多士人(即知识分子)说的,很多人读书一辈子没有搞懂道为何物,哪怕是学到老死的最后一天早晨才弄明白,晚上去世也是值得的。这才是原话能够说通的本义。不然,孔子一辈子以道教学,你怎么把它说通?我们知道古人说话都这么简练,后学容易发生歧义,可情理总要与事实相符,这是亘古不变的。这道理影射到今天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身上,看有几个又不是如此?有些人为学一辈子,甚至标榜为老庄道学的研究专家,把老庄哲学甚至《论语》也背的滚瓜烂熟,他们又有几人弄明白了孔子所讲的生生之道是什么吗?所以孔子进一步提示“学生”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SIZE]

    [SIZE=4]    事实上,前三代经典中的道字专指人走出来的路。但在早于孔子之前的老子、管子和孙子时,人们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专指路的“道”字来形容有道无道做文章,只是没有孔子集大成的那样明确──对这个被形容后的抽象之道的概念定义。显然孔子对这些前辈们的认道思想,也是一种继承和总结。在这之前王公大臣心照不宣,对有道无道的认知从没任何争议,这也是客观的史实。但因人欲的膨胀,都不按道行事,列国之间巧取豪夺,明知故犯,才有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问世,用以告诫诸侯按道行政。然而这五千言论道开篇就是“道可道、非恒道”讲的很玄深。所以孔子总结其精髓后,告知世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  系辞上》)这样,不仅使人明了道之所指,显然又依前三代王官学的文化正统,对道进行了价值承续上的总结和修正。把它用“人需”二字固定为“儒”学,后人称之为孔孟之道。这在《淮南子  要略》中也有记载:“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显然,淮南子也告诉我们,儒学是“学生”之道,而不是“学死”之道、或者说“成仙”之道,所以叫“儒者之学生焉”。这就是学生一词的出处和由来。可今天的学生学的全是数、理、化,教育从不讲道本,当然只知弱肉强食、丛林竞争,根本不知道德为何物,因此社会永难和谐。[/SIZE]

    [SIZE=4]    所以儒学就是人需之学,也可以说是人需要遵守的道德之学。从这一点上来说,“道”和“儒”就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家而论。而既然后世因利益关系把儒曲解为家,仅仅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而服务,那么,他们就必须会把儒学同其他认道派别划分出来,用他们的统治利益加以解释。因此把《淮南子》一书内容,划成偏重于道家也是对的。而又不完全准确是,《淮南子》一书对文化的整体诠释和继承,显然跟孔子的用心如出一辙。即认道侧重的是社会的自然人性,至于认道有没有孔子准确,那是另外一回事。[/SIZE]

    [SIZE=4]    更难得的是他把孔子摒弃的神话故事,炼丹仙术这些看似荒诞,但在民间流传已久,具有一定考古价值的传说搜集在自己的著作中。有点像俚语中说的“头髮胡须一把抓”的味道,但这于今天我们对古老文明的发展研究,以及远古文物的出土分析,提供了较好解秘的佐证资料。比如“羿射九日”、“女娲补天”(《览冥训》),“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文训》)等神话传说,都可被考古学界拿来作数万年前出土文明的研究参考。更有阴阳五行的详细天象观测资料,以及历法计算,养生之道的详细说明。因此,我们可以完全不去管他直接引用孔子言论的多少,孟子言论的多少;老子的言论多少,庄子的言论多少,从而跟淮南子划个人为的“阶级成份”,说他属于哪家哪家。而应看他对整理文化产生的认道功效,即他所能提供的人需之道的成份有多少。恰巧这一点正是刘安对中华文化承续的巨大贡献所在。[/SIZE]

    [SIZE=4]    所谓认道是我万年文明之根,正好在《淮南子》一书中,给了后人强大的启发和说明。因为道就是我华夏文明的宇宙观、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亘古不变。而人类该怎么顺道生存,则是自古以来人们都有认识论、方法论上的些许分歧。我华夏文化把宇宙观、世界观称之为天道、地道,而把认识论和方法论称之为人道。明确三者就是一个整体,称之为天人合一,也叫三才大道。三才就是天、地、人三才。这是对道的整体认识。在这一整体认识上,道统非常一致,没有任何争论。中国的全部文化、就以这三才的关系怎么合而为一来论证?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就形成了历史上的所谓诸子百家。然而,刘安所著《淮南子》一书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些争论不休的问题,明显的想法是把认道重新理正,从而达到各种分歧认识上的一致。因此,该书形成后使得利益集团用有色眼镜,没法窥测他究竟属于哪家政治观点,于是干脆把他称之为杂家。[/SIZE]

    [SIZE=4]    因此,我才这样评价《淮南子》一书对后世文化的巨大贡献。至少我们每个人读《淮南子》后,没法再戴有色眼镜思考问题。它既能帮你理解儒学文化,也能帮你理解后来所谓诸子百家的各种观点由来。所以,我把它形容成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今天我们想从其书中引出支言片语,来证明说他就是道家学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也可照样引他其中的支言片语来证明他也是儒家、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医家、阴阳家。最好的证明是:该书的内容能对中华文化进行全面的透视,这才是该书的整体客观性。[/SIZE]

    [SIZE=4]    今天的时代又有所谓新的百家争鸣,学者们从各自的利益观点出发,各种思想观念都非常固化。然而没有一家不能从《淮南子》一书中找出各自不同观点认道的理论依据,也没有一家不需要归终到中庸之道,才有可能找出解开各种社会问题困惑的答案所在。所以,也可以说《淮南子》一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仅次于孔孟之道。我之所以写这样一篇引导读书的论文,是想在国学回归的路上,提醒大家共同关心今天社会的道德重建,为社会和谐作贡献,不要总是围绕历史文献的这家那家争吵不休,这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丝毫无补。这也是众所忧虑今天的国学回归,在理论上的一片乱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本为何物,反过来用所谓的道家思想,抵毁唯一能为和谐社会而“学生”的孔孟之道、即中庸之道。长此以往,则社会永远都只能处于丛林法则的斗争中而乱象环生,反为西学东渐仅仅花了百余年时间,就已全面消解中华万年道统文化取得成功而窃笑。[/SIZE]

    [SIZE=4]    今天,我们应该知道,历史上所谓的诸子百家,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各说各话,给后裔子孙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尤以今天这个时代更以西方文化为蓝本,动不动就以此生搬硬套自己的历史文化。所谓价值多元、乃是民族文化被人为无限肢解的悲哀。人们道德滑坡、官僚腐败,皆因不知道本,不修道德所造成。人与人之间仅为物质利益、金钱利益的争夺各说各话,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而上的道德观念来支撑共同的文明行为。这跟孔子时代遇到的问题几乎完全相象,但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人的私欲无限膨胀今天是全社会皆然,那时还不至于扩散到民间。当年孔子为救赎人心、人性,才把祖宗的道德文化全面整理,传播民间,公之于世,称之为人需之道的儒学。后来的诸子百家各说各话,至少也还可以归总到一点,那就是对人需之道应该怎么正确体会,即具体悟道方法上的争吵。也就是说,事实上仍是看谁对真正的人需之道明白的正确。尽管好多都不是以完全承认孔子儒学为前提,但承认人由道生、万事万物均由道生则是绝对的统一。[/SIZE]

    [SIZE=4]    可是我们今天,整个文化教育上早已没有道统这个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祖宗文化必须要弄清楚的。我以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天下人国学回归的诉求,重新返本归真,从而正确的、全面的继承我们的道统文化,彻底消除历史的诸子百家各说各话对后世造成的价值观不一的争吵影响。[/SIZE]

    [SIZE=4]    在这一点上,今天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研究条件远非任何历史可比,各种信息的交流之快,借助于电子技术的传播,能为我们提供各种反切思维的动力。而《淮南子》一书正好为我们掌握各种认道方法提供借鉴。且这部书的著作者,本身就有很好的返朴归真的文化研讨精神。也是他之所以被后儒称之为杂家的原因所在。[/SIZE]

    [SIZE=4]    显然家是一家之言,不是全族群的共同人性价值诉求,他有明显的家族利益倾向,今天叫集团利益的政治目的。假如我们只用利益集团的政治目的论国学,今天全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也很难重建。而《淮南子》这部书有没有他的政治倾向和目的,显然也是有的,至少不是很极端。表面上看是倾向于道家,实际上更接近孔子无为而治的人需之道。也就是说在这之后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把孔子的人需之道领入了纯为帝王独裁专制、无所约束的另一偏执,这已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所证实。我们今天要继承的孔子儒学,理应直承孔子的人需之道,不被后来的儒家所障眼,才能使今天的年轻人学会尊孔爱道,建立完整的、以人为本的人道价值体系,从而建起共有精神家园,弘扬好我们的国学文化。[/SIZE]

    [SIZE=4]    结论:《淮南子》一书虽然仅存二十一篇,但仍不失为我中华文化认道史上的百科全书。它有工具理性(数理的演算,星象的测定,)和道德理性(性命的理解)双重功能。它能帮助我们系统的读懂和理解先秦文化的道统体系。也有帮助我们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把前三代王官学的文化集大成整理后,推向民间称之为儒,从而对道进行中庸解释的功能。还有帮助我们理解诸子百家认道同异之所在的功能。通读此书,能直接培养人的哲学思考能力,使人获益多多。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先秦文化的自然历史,天文地理,天灾预测,军事国防,农业生产,生物医学给予了道统解释上的明确记载。甚至对星象与地动的关系、也给出了相关的研究说明,值得今人在大自然灾害预报上好好研究学习,搞出继承开发的专业研究成果,造福于我们的时代。通读此书,还能使我们进一步明白一切人类的认道目的,都是为了顺应人类生命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原则、古代叫德,今天叫认识论。让人学会反观今天仅为动物才有的物欲而争论,无休无止、还不知羞耻的称之为现代文明也不惭愧。这种国学道统的认识论,在《淮南子》一书中得到深刻的说明和解释。这不得不是淮南子的在国学文化中的一大功德和贡献。                                         [/SIZE]

    [SIZE=4]孔子2559年洋元2008年7月[/SIZE][/ALIGN]
    润 民 儒 学 大 讲 堂
    http://www.rxdjt.cn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