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611
    • 经验9129
    • 文章511
    • 注册2006-05-14
    1月3日播出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二)以人为本 易中天

    [SIZE=3][B]内容简介:
    [/B]    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知道,孔子生前是不得志的,而他不得志的原因则是他要恢复周礼周制,而那些执政者没有一个人赞成;孔子要维护礼乐制度,那些执政者没有一个人感兴趣。所以孔子才到处碰壁。不但执政者不赞成,就连墨家、道家和法家也不要礼乐,所以如果我们以对待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态度为标准,先秦诸子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儒家与非儒家。儒家维护礼乐,非儒家反对礼乐。只不过,他们反对的原因并不相同,提出的替代方案也不相同。那么这样一来,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这三场争论,可以归结为同一个问题,即要不要礼乐制度。这就是先秦诸子争论的总焦点。那么礼乐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为什么会成为儒家和非儒家争论的焦点呢?
        那么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问礼乐制度是什么原因产生出来的?礼乐制度是周公的发明。周公是孔子经常梦见的人。他是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总设计师。
        那么周公为什么要创立礼乐制度呢?直接的原因是殷商王朝灭亡的教训。我们知道,武王伐纣速度是非常之快,比那个美国打伊拉克还快,多少时间?一个月。正月出兵,二月份灭了。一个月灭一个王朝,太快了,快得连周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就要想啊,殷商王朝那么强大,怎么手指头一捅它就倒了?什么原因啊?得出结论是,他们太不把人当人了。殷商政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把人当人。这个教训太惨痛了。周公就想啊,我一定不能让我们周王朝再重蹈覆辙,怎么吸收教训呢?殷商王朝不把人当人,我们就得把人当人。这就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一种原始的素朴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就是周人做的第一件事情,把人当人。  
        周人做的第二件事情呢?是把神当人。为什么要把神当人呢?因为周人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天命还要不要,鬼神还要不要,周人说必须要。因为不讲天命他的统治没有依据,不讲鬼神他的统治没有手段。天下原本是殷商王朝的,凭什么我们周人来统治。所以周人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把神当人。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任何一个族群都必须有崇拜和信仰的对象。为什么必须有崇拜和信仰的对象呢?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之《以人为本》。[/SIZE]


    与国咸荣圣时道
    同天并美阙里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