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转帖]中国为什么就不能传播价值观?
    [SIZE=4]王达三  [/SIZE]

    [SIZE=4]   前几日迪斯尼受到了一些批评,原因是其即将推出的动画片《公主与青蛙》的主角是一位“黑人公主”而不是传统的“白人公主”。虚构人物尚且如此,历史人物更不用说。好莱坞1988年推出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和2006年推出的《达·芬奇密码》两部大片,都因有对耶稣稍加“不恭”的内容,而遭到大量耶教徒尤其是天主教徒的抗议与抵制。这说明,西方人还是很尊重、至少是很在意自家历史文化传统的。[/SIZE]

    [ALIGN=left][SIZE=4]   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人物的现代际遇远不算幸运。以孔子为例,除了类似“孔子就是丧家狗”和“孔子是千古罪人”的论调之外,近来又出现了一些“戏说”和“恶搞”孔子的现象。比如,当坊间媒体传闻电影《孔子》剧情有“孔子三角恋”等内容时,50余家海内外儒学社团集体表达了关切和担忧,并要求剧组“尊重历史”和“敬畏圣人”。但是,儒学社团此一可圈可点的文化义举,却被批评为“妨碍艺术创作自由”甚至是“助孔为虐”——因为据说孔子是“反对人人平等”的。[/SIZE]

    [SIZE=4]   问题是,如果说“戏说”孔子是一种自由,那么尊崇孔子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由呢?“人人平等”绝非“人人平庸”,任何民族都会有一些德艺双馨、居功甚伟的历史人物脱颖而出,成为后人尊崇的对象。就此而言,“人人平等”不是向孔子争平等,更不是颠覆孔子,而是人人有学习和效仿孔子的平等机会。此外,诚如孟子所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和中华民族的情感寄托,“戏说”乃至庸俗化孔子,与其说是伤害了孔子,毋宁说是贬损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SIZE]

    [SIZE=4]   就在国人为能否“戏说”孔子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些海外媒体如英国《独立报》等,却发表评论认为:拍摄电影《孔子》表明价值零落和道德危机的中国正在重新向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寻求答案,而在国际影坛颇具影响的实力派影星周润发出演孔子,则表明中国还有意通过电影向世界推广孔子形象和儒家文化。不难看出,问题的实质根本就不是能否“戏说”孔子,而是应否“欢迎孔子回来”——包括“回归中国”和“走向世界”。 [/SIZE]

    [SIZE=4]   孔子早已走向世界。孔子的政治观、伦理观等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17世纪德国人认为影响世界的有100个名人,孔子首推第一;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并称之为《孔子五幕伦理剧》,在巴黎公演时引起巨大轰动。“文革”期间中国批判孔子,不少欧洲汉学家感到疑惑甚至是不满。时至今日,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底线价值。就在前不久,英国教育大臣吉姆·奈特还表示要把孔子迎进英国的小学课堂,因为孔子重视文化、教育和家庭。[/SIZE]

    [SIZE=4]   当然,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因此有些外国人怀疑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等做法是在搞“文化渗透”,以至于国家汉语办负责人不得不回应说:“孔子学院无意输出中国价值观,只想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友谊。”然而,语言天然就是精神存在的家,推广汉语必然提升中国价值观的世界影响力。所以,关键问题应该是:中国的或说孔子的价值观,对于人类文明究竟意味着什么?[/SIZE]

    [SIZE=4]   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导师之一,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纯而又纯”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任何文化都不是平行和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对话与彼此融合的关系。因此,诚如前不久牛津大学教授蒂莫西·加顿·阿什在《从中国儒学复兴看人类文明对话》一文中所说:“我们应该试着去了解孔子,正如我们了解柏拉图、耶稣、佛和达尔文一样。这不是文明之间的对话,而是文明内部的对话。正是人类文明使得我们比动物更高明。”[/SIZE]

    [SIZE=4]   事实上,有些外国人之所以怀疑孔子学院搞“文化渗透”,根本原因在于不了解孔子思想和中国文化。众所周知,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儒家文化又没有宰制性、人格化的神,所以不会带来“诸神之争”或“文明冲突”,相反完全可以作为人类交往和文明对话的价值底线——1993年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正是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立为人类文明的基本法则之一。因此,化解种种猜忌的最好办法,恰恰应该是自信而又合乎情理地推广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SIZE]

    [SIZE=4]   《孔子家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出门遇大雨,有人建议孔子向自己的学生子夏借雨伞,孔子说:“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我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即是说,在孔子看来,“扬长避短”不仅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还应扬人之长、避人之短,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这是何等宽容博大的精神!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将会在倾听孔子的教诲中获益匪浅。[/SIZE]

    来源:[URL=http://www.blogchina.com/20090601726395.html]http://www.blogchina.com/20090601726395.html[/URL]

     

    [/ALIGN]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