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电影《孔子》死磕《阿凡达》命运会很惨(王达三)
    [PP]《阿凡达》来了!一票难求——影迷疯了;好评如潮——媒体沸了;大把数钱——制片商和电影院乐坏了;集体避难——中国电影夹着尾巴逃跑了!当然,还有一个胡玫版的《孔子》准备逆势而上,力图为国产电影挽回一点颜面,但舆论普遍认为,在《阿凡达》占据中国票房额8至9成的情况下,胡玫此举无疑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换来的只能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PP]

    [PP]《阿凡达》的火爆场景,再次引发人们对国产电影命运的关注与反思。有人认为《阿凡达》全程斥资近5亿美元,仅营销费用即逾1.5亿美元,而国产电影制作费用捉襟见肘,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比。但是,把电影艺术的成功与否等同于投资多少,纯粹是一个平庸甚至是庸俗的想法。近年来,中国国产大片制作费用一路攀升,从《无极》到《英雄》再到《赤壁》,斥资可谓不菲矣,但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PP]

    [PP]《阿凡达》之所以登上“电影艺术的巅峰”,不是用钱堆积起来的,而是导演卡梅隆长期以来苦苦追寻电影艺术创新、冀求实现电影技术突破的结果。从1994年开始撰写《阿凡达》设想,到1997年《泰坦尼克号》杀青后全副身心筹拍《阿凡达》,再到2009年《阿凡达》横空出世,用了卡梅隆整整15年的时间,可谓是“十五年磨一剑”!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人显然浮躁了些。试问,有哪位中国电影人能耐得住寂寞与诱惑,做到了哪怕是“五年磨一剑”呢?每到年终岁尾,那些为了电影而电影甚至是为了利润而拍摄的贺岁片,多半粗制滥造,乏人精神,令人生厌。

    [PP]

    [PP]与此同时,尽管3D虚拟摄影技术给《阿凡达》带来了惊人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并未因此而冲淡《阿凡达》的“灵魂”,即“我们”或“人类”与“异形”或“他者”之间同样应该有爱。就此而言,《阿凡达》可视为《泰坦尼克号》中人类之爱的延伸与升华。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多半明显缺失“灵魂”。诸如《三枪拍案惊奇》、《刺陵》等国产片,缺乏价值和理想的提炼与升华,以搞笑为噱头,无法给人以深刻感染和深度反思,所以只能是一看而过、一笑了之。

    [PP]

    [PP]《阿凡达》夺得2010年世界电影票房头把交椅已成定局,同时也再次巩固了好莱坞在全球电影产业乃至大众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从主题到技术,从制作过程到营销模式,中国电影人一直试图通过模仿好莱坞实现国产电影的突围。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表明,中国电影人只得好莱坞之皮毛,未得好莱坞之神髓。须知,国产电影若是亦步亦趋跟在好莱坞屁股后面进行些拙劣的模仿,拍得再好也是复制品,是二流货色,绝不会超过和取代好莱坞。

    [PP]

    [PP]近年来,中国国产电影的表面风光,一则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尚有容量,二则因为中国政府对引进美国大片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但是,一旦放开对美国大片的限制,国产电影不无全线崩溃的可能。因此,中国电影人不能陶醉于自娱自乐,同时也应该放弃对好莱坞的拙劣模仿,转而深入学习和掌握卡梅隆式的“十年磨一剑”、独辟蹊径开创电影艺术新时代的精神,从而实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真正崛起。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昨天去电影院看《阿凡达》,电影的3D效果确实令人震撼。故事内容也觉得平平。这样的电影居然前后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据说电影《孔子》只花了几个月时间,我不知道能拍成什么样子。但是从电影院到处张贴的孔子和南子的招贴画来看,对于这部电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至于胡导是为孔子而拍电影,还是为了奥斯卡而拍孔子,我们拭目以待吧。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84
        • 经验9060
        • 文章605
        • 注册2007-09-26
        听那主题歌,我就没兴趣看《孔子》电影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电影《孔子》
          南方网


               有一位导演宣布要拍摄电影《孔子》。这个消息让人振奋,但是,拍出来的孔子是什么样,却也让人担心。

            之所以让人振奋,乃是因为,终于有主流商业电影人愿意涉足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了。过去二十多年,可能是受启蒙传统的影响吧,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导演们,一直在中国传统的圈子里打转,但其实始终在中国传统主流之外打转。

            这几位名导演似乎主要关注两类主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乡土,新世纪是武林。但在古代社会,这两者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尤其是他们所关注的西部乡土,这些乡土其实经历了野蛮化过程,人更多的在本能地生活,从中看不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徐克的黄飞鸿、方世玉系列里以江浙或广东城乡为背景,倒是可以看出儒家文明的因素。

            至于新的时髦,武侠类型片,同样偏离传统。中国的大传统是文治,文人是社会精英,军人根本没有地位,更不要说侠客、绿林好汉了。所以,七侠五义不过是包拯手下的几个打手;《三国演义》的主角是曹操、刘备和诸葛亮,而不是一干武将。结果,吴宇森一写赤壁,就让人莫名其妙。

            电影人回避中国主流传统,倒也并不让人惊讶:由于成长于一个鄙弃传统、传统也被消灭殆尽的时代,他们对传统的了解,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他们当过知识青年,所以了解一点贫困的乡村;至于武侠,则是随意想像。但真正的中国大传统,他们却一点概念都没有,因而也就不敢以儒家士大夫作为他们的电影的主角,尽管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

            现在,有人要拍摄孔子的故事,似乎可以给这个电影人群体争一口气了。但是,他们能够创造出一种符合人们想像中的圣人形象的孔子吗?看了导演透露出来的一点信息,让人担心。

            这位导演要在电影中加入武功、爱情,这都没有错。孔子所在的时代没有文人。孔子本人及其学生,似乎都属于贵族和士的阶层。他们与后世的儒者不同,都是文武双全。孔子教授学生的课目是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后两者正是武士训练科目。当时流行的还是车战,所以要训练驾驭战车;既然是车战,就只能用长兵器,长戟或者射箭。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掌握的是一种很有风度的贵族式战斗技巧,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绿林好汉的好勇斗狠,也不是卧虎藏龙里的飞檐走壁。

            孔子有爱情,也很正常。“子见南子”就是历史上一桩不大不小的公案:当时的大美女南子是否勾引了孔子,孔子是否真的喜欢上她了?当然,孔子对与他的几位弟子的感情之率真与高贵,是非常感人的。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整部电影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今日所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影视剧——不论是《武则天》、《汉武大帝》式的写实,还是《英雄》、《十面埋伏》之类的虚构,其致命伤在于,没有给人以价值上、道德上的美感。制作者沉溺于仇恨、阴谋、杀戮之中而乐此不疲,现在这位女导演似乎也是这方面的大师。

            然而,孔子却与这一切负面的激情无缘。相反,在他身上展示的是一颗高贵的心灵追求真理、善、正义、友谊及自由的勇气和智慧。而这些,恐怕超出了中国电影人的理解能力。(秋 风 )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我们真的读懂孔子先师了吗
            贵州都市报

                电影《孔子》导演胡玫,摄影指导鲍德熹,主演周润发、周迅、任泉等亮相上海,这是“《孔子》周游全国”第二站。在宣传活动上,发哥当众“发飙”,自称看《孔子》使劲流泪,还表示看《孔子》不感动不是人,声称贺岁片只看《孔子》。(《京华时报》1月17日)

              纵观今日之文化天下,哪位文化名人最红?不是刚刚故去的季羡林等大师,不是屡屡见诸报端的余秋雨,而是孔子先师。历数近几年来的文化热点,你不难发现,孔子正热得发烫。一部《论语》捧红了于丹,“孔子学院”遍地开花,祭孔大典、国际孔子文化节此起彼伏,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镜头,更是吸引了世界目光。

              还有被“标准”或者“哭了”的孔子雕像,还有被恶搞成西装革履的孔子代言人……如此种种,孔子在当前知名度之高,吸引眼球之众,或者不能称之为绝后但空前绝对没有问题。孔子的理念,孔子的“论语”,孔子一切的一切,都被今人以超常规速度和幅度演绎出来,可是,我们真的读懂孔子先师了吗?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而在孔子的学生中,既有贵族子弟,也有贫民百姓。但他们接受平等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身份只有一个,就是弟子;所得到的“教诲”只有类别不同,没有高下之分。但如今呢?高昂的收费使优良的教育资源成为富人子女的“独占资源”,家庭背景、财富多寡在一些地方成为学校的“招生标准”——教育资源享有的差别日益加大。

              孔子还提倡“因材施教”。他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传教,以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果。可是,今天的学校和教师有谁去关心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爱好特长并加以因材施教呢?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一味进行强制灌输性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天性。

              在重整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郑重地推出了孔子。可是,对于孔子的解读,虽然多却也很离谱。在刚刚上映的电影的《孔子》中,孔子又会武功又懂爱情,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孔子先师是这个样子的吗?周润发说看《孔子》不感动不是人,可要依我说,如果世人都被娱乐化的孔子所感动,那才真正是一种悲哀。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胡玫欲讲民族精神 称《孔子》不怕任何影片
                历史题材大片《孔子》上周宣布将于22日正式上映。导演胡玫上周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她肯定,《孔子》不害怕任何影片,“这么讲不是狂妄而是有信心,我坚信这样一部讲述民族精神之源的影片会有观众捧场”。

                祈祷孔子保佑

                《孔子》处于贺岁档,那么胡玫看过哪些贺岁大片?胡玫性格直爽,她说已经看了《十月围城》《阿凡达》,二者非常精彩。她还开玩笑,没有看《三枪拍案惊奇》,原因是朋友劝她看碟就够了。胡玫说,之所以没有看张艺谋的大片《三枪拍案惊奇》是因为当时正在做《孔子》后期,实在忙得脱不开身,而非玩笑中说的那样。“应该说现在许多影迷已经看过《阿凡达》,当下的影市需要新的影片进入,这对《孔子》来说是个好机会,我觉得现在的市场有足够能力容纳几部大片的存在,一片独大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时间绝对不会很长。《孔子》有能力终结某部电影所谓的一片独大。”

                胡玫坦言,她不是不紧张,毕竟《阿凡达》是超级大片,《孔子》压力很大,“《孔子》是一部讲述民族精神之源的电影,我坚信观众会来捧场。这是自信而不是狂妄,我祈祷孔子在天之灵保佑这部电影成功”。

                发哥总是跪着

                胡玫认为,周润发在《孔子》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自从他的造型定妆后,我觉得他就是孔子。他表现得非常儒雅,而且他的创造力很突出,是名副其实的大演员。”她举例说:“任何人都很难做到像发哥那样——他为演好这个人物,在房间里、在家里、在宾馆里从来都是跪着的,他在生活当中就跪着。一般人要跪下来,我估计跪三五分钟就吃不消了。发哥从始至终是这个状态。”

                片中“子见南子”,南子一见面就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这个‘人’是否也包括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孔子无言以对。胡玫解释,孔子没有回答,因为他觉得没法回答。他刚一进门,还不了解南子。之前他知道南子名声不好,但未见得相信。他知道卫国实际上已被这个女人操纵,这就不同于一般人对南子的认识,“起码她不是一个弱智的女人”。所以他没有马上回答南子,而是认为通过谈话才可以了解她。后来的表演中,通过台词达到了心灵的沟通。“我觉得发哥这段演得非常精彩,他的表演完整阐述了我理想的那种状态。周润发绝对是最适合演孔子的演员,没有人能比他更胜任这个角色。”

                剧本存在虚构

                周润发在上周首映活动上谈了对孔子的理解:“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思想家。他的痛苦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当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学生们只是跟着他,未必懂得他。他的痛苦和耶稣的痛苦强度相似,却是不一样的。”

                周润发透露,早在《孔子》投拍两年前,他就接到了剧本,感觉不够吸引人而拒绝。两年后看到新剧本时,他看到的是褪去了光环的孔子。他说:“这个人有意思了,我们拍吧!”胡玫说,她后来给周润发的剧本已经修改了近30遍。

                “我拍《孔子》,最重要的是呼唤大家关注孔子,关注他的思想和学说,关注心灵。”胡玫说,片中孔子从马上摔落,坐于泥泞之中,不悲反笑。“比如这一笑,就充满着辛酸与自嘲。我很注意这样的细节。”不过胡玫承认在《孔子》中加入了不少虚构情节,比如“火退叛军”“饿中幻觉”。至于“子见南子”这一段,她透露,虚构的成分多一些,主要是为了制造戏剧矛盾。本报记者曾家新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胡玫“砖家”论,是一种自负
                网易娱乐独家评论 (文/朱四倍)正在《百家讲坛》录制《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的孔子专家鲍鹏山,在《孔子》上海看片会后,炮轰这部连孔子第77代孙孔德懋女士都曾探班、表扬过的影片。鲍鹏山称影片在人物姓名、基本常识、历史史实等6个方面错得离谱。对此,导演胡玫戏称专家是“砖”,进而表示,自己不愿与只会挑刺的人争论。(《劳动报》1月17日报道)

                孔子专家鲍鹏山认为,“南子”被暗杀片断实在让人看不懂,因为在历史上是卫国的太子谋杀南子未遂,太子还因此被逐出卫国。而作为导演的胡玫颇为不屑这位专家——鲍鹏山的看法,她颇带讥讽地说道:“您说的这位是‘砖’家吧,砖头的砖。”这样的话语从一个导演的口中说出,并进入公共舆论场,调侃下的鄙薄和对异见的傲慢,着实让人感到尴尬和不安。

                在专家声誉越来越受到怀疑的当下,如果这种讥讽或可接受的话,那导演胡玫的“电影里的矛盾冲突该怎样处理,我想我的经验更丰富”的话语则让人大跌眼镜。客观地说,导演对电影踊跃绝对的控制权——自由裁量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导演就要“一支独大”,就要目空一切。倘若如此,电影创作将陷入一个极端的陷阱。

                无独有偶,在不少导演身上都有这种拒绝倾听意见的影子。不久前,不少人士对《三枪》的诟病颇多,但是,导演张艺谋的反问是“那我拍什么不堕落呢?下一部我走文艺路线,拍《山楂树》,是不是就不堕落了?”“在没有硬性机制来调研观众的时候,票房数字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如果票房高还不能代表‘观众’,那‘观众’就不存在了。我希望那些只写文章不出书斋,只求观点不去看现实的人要走近‘观众’。”同为导演,面对批评时的话语逻辑也几乎是如出一辙,这不能不让人遗憾。联系到围绕导演陈凯歌身上发生的争议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回到导演胡玫的说法上来,该论调不但回避了专家指责的对象,而且摆出了一幅惟我独尊的样子:专家是外行,我是权威,如何处理电影中的矛盾,我说了算。言下之意,包括专家在内的所有人士都没有对我——导演胡玫说三道四的资格。如果你说了,也是白说。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导演张狂到否定一切的现象呢?演员任泉一语道破了天机:不管历史上颜回是饿死的还是冻死的,能让影片更感人,才是导演和演员最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话语为导演辩解还可以,不过要达到说服专家的目的,恐怕就是南辕北辙了。并且事实上无疑于在表白:历史是一回事,电影是一回事,甚至是在说电影本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取决于导演的需求。

                站在这样的角度,专家的“好心”建议当然也就不被当成一回事情了,导演自然可以狂妄到目中无人——不论是专家还是普通公众——的程度了。只是导演真的可以惟我独尊到自恋的程度吗?可以以“不愿与只会挑刺的人争论”来回避问题的所在吗?这是一个问题。

                在笔者看来,导演胡玫的种种话语,不是短视的话,也是一种自负,这是一种可怕的病态倾向。因为根据这样的逻辑,不但是排除了专家的发言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观众的发言权,是在剥夺观众的话语权,要知道,专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观众罢了。

                导演胡玫的种种话语是对手中权力的过于自大显现,同时,也忽视了电影作为艺术必须接受社会和公众评价的客观事实,是一相情愿地把观众和专家当成了虚无的存在,用传播学上的话语来说,就是把受众当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而非互动者。这不是悖论是什么?这不是导演自取其辱又是什么?

                事实上,导演要用运用好自己话语权和选择权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包括专家在内其他群体的话语权。让人说话,虚心听取批评乃至抗议,是一个导演和一部电影走上完美的重要因素。先贤伏尔泰说:我不赞同你说的话,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此,作为大导演的胡玫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吗?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孔子》刚亮相 专家崩溃了!
                   来源:《新晚报》

                     “真是完全崩溃了!”在看完胡玫执导的影片《孔子》后,专门研究孔子的专家鲍鹏山义愤填膺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鲍鹏山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新说水浒》的他对孔子颇有研究,并著有《〈论语〉导读》、《论语新读》、《说孔子》等相关作品。

                      22日,胡玫执导、周润发和周迅等主演的《孔子》在上海举行了看片会,鲍鹏山在看过影片时义愤填膺地表示,电影中的错误简直数不胜数,“很多基本事实竟然都完全不符合历史!”

                      历数片中的错误,鲍鹏山首先对编剧的常识表示了质疑,“孔子怎么会直呼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贡’呢?称呼别人的字,这是对同辈的称呼方法。但孔子是长辈,喊弟子一定是直呼其名的。”

                      此外他还提到,片中孔子有两次说了“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这句话的确出现在《论语》中,但是孔子自己并不赞成。孔子一生最反对4个字,‘必’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字把事情推到了极端,这并不是孔子所赞成的。”

                      史实细节方面,鲍鹏山告诉记者,片中的南子是在内乱中被谋杀致死的,“历史上,卫国的太子的确想要谋杀南子,但却因为意图谋杀南子被逐,可是电影里就这么把她害死了!”

                      而当孔子被逐出鲁国时,弟子颜回是这么“劝说”孔子的:“您曾经跟我们讲过,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句话让鲍鹏山有些哭笑不得,“这话是于丹说的啊,怎么变成孔子的思想了?”

                      鲍鹏山表示,所有的错误中最不可原谅的,就是孔子儿子的名字被写错了,“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可是电影里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竟然打成了‘孔锂’。”

                      作为一部史诗级大片,《孔子》中也有用电脑特效制作出的宏大战争场面,其中几场据说气势比之前吴宇森的《赤壁》还要宏大。

                      对此,鲍鹏山也表示了质疑:“春秋时代,哪有这样的战争规模!那时候的人口并不多,几百人打仗就已经是大战争了。”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声望+3
                    • 财富4
                    • 积分1643
                    • 经验29925
                    • 文章1403
                    • 注册2006-08-25
                        孔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个圣人,无论修养和学识上都是由史以来最卓越的,其《论语》“学而时习之……”提倡人们要以学为主,言意活到老学到老。然而周润发却在《孔子》宣传活动上,发了一个和孔子思想格格不入的飙,他说看了《孔子》不哭的不是人。尽管孔子是圣人,但只能是人们所学习的榜样,真要强迫性的让看了关于孔子电影的观众流泪,恐怕是周润发的一厢情愿,而且还有些过火了,观众有自由消费权利,可以看了《孔子》后不满意而投诉,更有资格不哭。
                    在上海《孔子》宣传活动中,记者向主演周润发提问,问他为什么看自己拍的电影会哭,不料周润发反问:“你没有哭吗?”记者说没有哭。周润发似乎忘记自己在宣传圣人了,当即发飙的说:“你还是人吗?”之后又自私性的说,大家应该看《孔子》三遍。听这口气,大家还得必须看这《孔子》,看了还非得哭。
                    孔子提倡儒家思想,而不是炒票房
                    有人说《孔子》和《阿凡达》同一档期,很可能成为低调商品。周润发的发飙显然不无道理,每个人都看《孔子》难道还怕《阿凡达》。不过观众并不是傻瓜,经过无数国产大片的“洗礼”,知道自己要去看什么,花几十块是小意思,消费满意不满意才是硬道理。
                    如果看了《孔子》不哭就不是人,那么看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不哭的又算什么?可能周润发没看过哭片,不知道所谓的哭从何来,人们对孔子的尊敬并不一定要表现在情绪上面,而是内心和学习上。难道尊敬孔子就要看这部电影吗?孔子提倡的是儒家思想,是让人们学而实习,天天炒作这炒作那,再来个王婆卖瓜,自作多情的卖弄也不免太强人所难了。片子好不好由观众说了算,演员来一句“看了不哭的不是人”,不要说是周润发了,就是孔子本人也不可能让每个人哭。
                    戏子始终是戏子,无法与孔子并论
                    周润发是个演员,舞台前后也许得到了观众的赞同,但和孔子这样的智慧人物比起来,恐怕有些配不上这个角色。无论言行还是气节,孔子都是让人类放在供奉桌上尊敬的人。让一个戏子来对孔子遗留在人间的精神进行炒作,反映出来的只是商业的嘴脸,观众是哭了,但不是被电影感动得哭,而是被现在的所谓“大片骗局”错误消费而哭。
                    演技和文化是有区别的,一个演员只能是代表人物的画面,人们对这个人物的尊敬来源于历史,并不是来源于电影。现代的电影喜欢鼓吹,大肆炒作,讲的不是气节而是票房。所以周润发说看了《孔子》不哭不是人的语言,在和孔子这样神圣的历史人物对照之下,就像是一个市井谋利之辈在宣扬自己的商品。
                    为此我说,我宁愿背一百遍《论语》,也不会花几十块去看《孔子》。
                    中国人对国产大片已经麻木了,再好的宣传也只是泡沫
                    目前中国的几部大片都让观众很失望,很多人在骂导演和演员,认为是那些宣传片和媒体的广告让大家错误的消费,但又不得不上当,还好花的只是几十块的门票,如果真的消费昂贵,恐怕国产大片会因为投诉而走向末路。
                    《孔子》显然就是这样在宣传中做文章的国产片,无论观众喜不喜欢看,都提前的给大家定下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好看”。好看的电影为什么不看,这就合了周润发的意。加上大家一直对小马哥这个角色很敬佩,在现实中上演一出流泪的镜头,于是观众感动了,原来看《孔子》有这么高的感悟,能流泪啊,快去看吧。
                    与其说是国产大片让观众失望,不如说是现代的导演和演员们的艺术细胞减少了,大家只注重了票房,而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一部大片转眼即逝,只是在宣传期和上影期大家知道,如过眼烟云般又成了笑料。而周润发所讲的那一句“看了《孔子》不哭的不是人”,也将成为历史上大家对电影或是对演员最为无聊的笑话。
                    朋友,你还会看《孔子》吗?正如周润发所言,你要做好思想准备,第一你看了不哭就不是人,要带一张大点的毛巾擦泪水。第二你看了为大片的忽悠而笑,也许就要遭到群攻了。
                    西林户克佐-希润-言义-公漠-彦信-承浒-宏玥-闻枝-貞昕-尚祖-衍怀-兴泗-毓文-传永-继懿-广甲-昭锡-宪卿-庆希-繁景-祥荣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1
                      • 经验411
                      • 文章36
                      • 注册2009-08-05
                         胡玫执导的影片《孔子》,实际在尊敬历史上是有问题的,胡玫曾说请周润发演孔子是孔子的荣幸,我纳了闷了,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些口出狂言,不谦虚。我很反对拍孔子的电影,因为目前在中国没有一个能够完成如此大的题材的人,无论导演还是编剧别说演员了。鲍鹏山义愤填膺很正常。
                      用真诚付出劳动,用真心承担责任!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不看电影《孔子》不爱国不道德?
                          韩浩月

                          《孔子》档期提前一周将于本月22日全面公映,日前先后在北京、上海举行首映和试映,展开了映前火爆的宣传。浏览了一下相关新闻,发现《孔子》的宣传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导演胡玫称《孔子》不惧《阿凡达》,二是周润发叩谢孔子后人,至于电影会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孔子,怎样表现孔子的大情怀,拍摄《孔子》有何现实意义等等,这些本该真正向观众传递的信息,却遍寻不到。

                          没有必要在《孔子》身上寄托更多的情感,它只不过是贺岁档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电影产品而已,一样需要档期,需要票房,包括需要炒作。但炒作在给《孔子》带来密集的曝光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这部电影成为娱乐牺牲品的可能性。该片摄影指导鲍德熹说,“中国可以办奥运会,将来也可以拍出《阿凡达》那样的电影”,周润发说“看过《阿凡达》的人也会去看《孔子》,看过《孔子》的人也会去看《阿凡达》”,“看《孔子》你居然没哭?你还算是人吗?”……这些完全没有逻辑关系的言词,正在无意识间制造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不看《孔子》说不定会蒙上不爱国和不道德的嫌疑。

                          《孔子》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很容易令人想起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的一句话,“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回头再看周润发跪拜孔子后人的举止,会发现孔子作为一个符号所象征的文化、传统、礼教等等,在一部电影的身上,早已统统成为“娱乐的附庸”,而因为这个符号同时又具备威严、尊卑和伦理纲常等涵义,会不自觉形成一种肃穆的威权氛围。文化成为少数人把玩的工具,而作为受众只能选择与把玩者共同向某个虚无的标志进行跪拜的时候,娱乐呈现出一副诡异的让人看不懂的面孔。

                          在《孔子》之前,已经有不少电影进行这种胁迫式的宣传,比如《建国大业》主打的“好看的爱国教育片”牌,《三枪拍案惊奇》是奥运会导演“三年磨一剑”的暗示,《气喘吁吁》宣称的“仅凭能看一眼葛优也值回票价”的引导……范围再扩大一些看,整个文化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强制消费”的倾向,在娱乐圈,这种倾向更是弥漫到各个角落,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菲复出,演唱《孔子》主题歌,现身春节晚会,“天后复出”的盛大景况已经紧锣密鼓地做好预演,剩下的就是看这次长达数年的“饥饿营销”将会爆发多大的“恐慌性消费”了。

                          在票房形成的压力面前,娱乐圈中人在宣传的时候已经慌不择路,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娱乐产品虽然可以和意识形态扯上各种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产品,质量过硬是唯一的出路。《2012》和《阿凡达》在中国的热映证实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有质量的电影无需开新闻发布会,无需想破脑袋制造“新闻点”,只需要第一批观众走进影院,然后凭借口口相传的形式就能完成它们的票房神话。期望中国电影创作者在下功夫做好电影之余,也能多一点自信,多干点实事,少谈些娱乐主义。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帖]鲍鹏山和《孔子》剧组掐架是犯晕-深圳商报

                          学者鲍鹏山老师和《孔子》剧组掐起来了。甭问,一掐起来,就注定鲍老师失败了,必然失败——学者追求准确、正宗、学术,拍电影的追求娱乐、八卦、票房,根本就不是一个频道!结果是,胡玫骂街了,那个连话都说不清楚还巧言令色的编剧陈汗猛烈反击——“这个专家不懂电影!”胡玫则表现出了她一直深藏不露的泼辣功夫:“这位专家,我看完全是砖家,砖头的砖。这人一看就是门外汉,根本不懂电影。我认为他大可不必借这种方式沽名钓誉。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历史拍,不然电影就不存在了。”鲍老师这回知道从事这种行业人的厉害了,你妨碍人家发家致富,非跟你玩儿命不可。

                            按说这种低级的掐架,不是能深入浅出、饱含士子情怀写出《寂寞圣哲》的鲍鹏山老师干的——我之前强烈反对将孔子拍成电影,当然反对无效。但是《孔子》剧组一切如我所料:几乎所有作秀都被我言中,比如周润发极度虚矫地一次次下跪、比如孔德懋老人再次被“绑架”为剧组炒作,比如片名用了孔德懋探班时赠送的所谓书法……我简直狂妄得要一脚将宋祖德老师踢到珠江里喂那啥去了。

                            我还预言:《孔子》烂片要是市场成功了,中国历史上凡是数得着的这子那子,均会被用来娱乐拍电影儿。所以,《孔子》才是刚刚开始,烂戏还在后头呢!

                            我觉得鲍老师是不是被这几年的好名声搞得找不着北了?头昏了?你看别的专家看了片,不说话,闷声拿红包,您倒好,还认真地给人家提意见。结果人家正处在大战市场前的焦虑中,您这一发言,连一向稳重的胡玫都破口大骂了。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比您强。您作为专家被请去看片,您去了,就错了。您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让他们别放映了——当然,这是比让雀儿拉鸡屎还难的事儿。虽然您这是救他们,可是,利欲熏心的主儿会以为您神经有问题——胡玫回应网上质疑:“这个人应该不太正常!你去看他状态,跟个神经病一样。我都懒得回应!这种人不懂电影,他的问题不该来问我,还是该去跟历史学家讨论。”

                            将孔子拍成商业片就是大逆不道——这是我在他们筹拍的时候就一再批评的。去年年底在曲阜,我对当地的政府官员尤其是对孔祥金先生郑重地说:即使您无法出面抵制电影《孔子》,也绝不能帮助炒作这种亵渎圣贤的行为!鲍老师您咋就认识不到这一点呢?您脑门上是抹了猪油了还是被这几年的成功烧得自己冒出油了,就那么犯晕?

                            “觚不觚,觚哉!觚哉!”——大逆不道的商业烂片《孔子》到了最后冲刺票房、收回投资、赚钱的时候了。各个环节的人员包括投资商、编导、主演等等,集体焦虑得不像样子:他们的发言,尤其是对别人的反击,都是非常态的,都是与他们平常的素质不相匹配的,是失常的、神经质的。他们这时候最渴望的是追星族对他们支持,以汹涌的声势,掩盖一下被严肃追问与批评的窘迫。别说鲍老师是郑重地质疑和批评,就是夸它,要是用了什么拐弯的修辞,他们听了前半句照样跳起来骂街。

                            从胡玫的破口大骂中,可以看出她的理念:我这是拍电影儿,不是搞学问。问题是你请历史学家看你的电影干啥?你请鲍老师这样的学者来,却不允许他批评,还不如请学者们去洗脚。或者鲍老师被人家洗脚了,还犯轴儿?鲍老师,你太不厚道了,岂不知拿人的手短,被人洗脚腿软?

                            在半年前,有高人对我说:等大逆不道的商业烂片《孔子》出来,咱们不看,也别说话,别写评论,别批评,否则就是帮它炒作。我同意。可是,看见鲍鹏山老师挨了破口大骂,看见鲍老师提出的质疑意见逐一被另一种语法用另一个频道反击,我就不自觉地犯贱了——我不能让鲍老师一个人犯贱。再说鲍老师犯贱是初犯,不像我,一直是惯犯,虱子多了不痒,我就多犯一回。何况,我还要抓着鲍老师给自己沽名钓誉呢!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