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转帖]腾讯电影评论团“孔子”评论
    [imga]../images/upload/2010/01/27/105602.png[/imga]

    来源:[URL=http://ent.qq.com/movie/movieps/confucius.htm]

    [URL=http://ent.qq.com/movie/movieps/confucius.htm]http://ent.qq.com/movie/movieps/confucius.htm[/URL]

     

    专家评语:

    [SIZE=4]   逼真的复古场景,重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乱世,孔子作为一代先哲的崇高品质被表露无疑,是一部集体演出表现上乘的电影。   [/SIZE]

    [SIZE=4]——影评人:崔汀[/SIZE]

    满分:5

    [ 此贴最后由令武在2010-1-27 11:34:31编辑过 ]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孔子》影评之不好不坏


      作者:ruby

       

         [SIZE=4]没有网络中评价的的那么糟糕,由于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对于里边的人物造型、剧情都还能够接受,人无所谓期待也就无所谓失望了。只是此片的宣传声势浩大,又有周润发的的加盟,这样的造势只会让观众不由的产生心里落差。像这样的片就要低调上市,不要宣传,如果好,靠口碑宣传,如果不好,也就罢了。[/SIZE]

      [SIZE=4]  导演胡玫似乎在把握电影情节有些偏颇,孔子颠沛流离的生活只是进行了跳跃的描述,电影前半段紧凑,而周游列国开始让我感觉流水账,没有看到我想要的。[/SIZE]

      [SIZE=4]  “另外,《孔子》略显沉闷的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它人为设置的文化壁垒太高了。俗话说“深入浅出”,但《孔子》却经常在对白和背景介绍上“入的太深”,而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上“出的太浅”。” [/SIZE]

      [SIZE=4]  总而言之还是没有觉得失望的,毕竟孔子的年代离我们太过遥远~
        [/SIZE]

      [SIZE=4]    
      评论电影的名称:《孔子》
      评分:4.0 [/SIZE]

      [SIZE=4][/SIZE]

      [SIZE=4]来源:[UR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42.htm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42.html[/URL][/SIZE]

       

      [SIZE=4][/SIZE]



      [ 此贴最后由令武在2010-1-27 11:27:31编辑过 ]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孔子》:知礼 守信 品夫子
        作者:满囤儿文/满囤儿

        [SIZE=4]有专家说《孔子》篡改了历史,我却觉得本片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加工却做得非常到位。其实孔子一直是作为一个思想家被后人所品味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刻板的历史人物被人所背诵和记忆的。把史料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也不代表你能够真正从孔子的思想里得到益处。如果通过看电影,能够让观众的情感和思想提高那么一点儿,才是影视作品应有的教化作用。 [/SIZE]

        [SIZE=4][/SIZE]

        [SIZE=4]说句比较找抽的话,目前国内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去谈孔子、品孔子、论孔子、看孔子、拍孔子的。因为当下国内很多人在“知礼”和“守信”这两个基本方面上,可以说几乎一无是处。如果在这两个基本品质上缺乏的话,那观看这部传记类型的《孔子》则没有太多意义。诚然胡玫、鲍德熹和周润发并不是最有资格拍孔子的电影人,但又多少人扪心自问过自己是否有资格品夫子呢?倘若孔子在影片中的那句“朽木不可雕也”没有刺痛你的心,只能说明你的脸皮足够厚而已。 [/SIZE]

        [SIZE=4]关于影片 [/SIZE]

        [SIZE=4]影片截取的历史片段很有电影情节的特性,孔子和弟子们的境遇出现了大起和大落的波折,孔子的个人思想也是个逐步成熟的过程,而他和弟子间的关系也有浅层的一个变化。可能是因为想表达的东西多,且受一定的历史原型制约,影片对各个阶段的分配非常平均。再加上之前媒体都对影片的故事结构大肆宣传过,所以观影的时候观众可以清晰地把影片划分为夹谷会盟、堕三都、高台平叛、子见南子、齐鲁之战、陈蔡绝粮等几个段落。甚至连颜回救书简这样的小段落都被实现透露了出来。可以说以我个人观影经验而言,本片在看的时候没有一点儿神秘感和惊喜感,仿佛就是看看影片是如何串联起那些早已熟悉的段落而已。这可能是导致很多观众对影片不满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影片,在宣传期的时候,什么内容放出来什么内容保留住是很讲究的。《孔子》的所有精彩段落都被事先剧透,究竟是制片方胸中无成竹,还是观众非得要自行车呢? [/SIZE]

        [SIZE=4][/SIZE]

        [SIZE=4]作为传记电影,本片对角色的塑造其实还是很不错的。这个一来得益于130分钟时长可以充分保证戏剧安排,另一个来自演员们精湛的诠释。本片除了周润发之外并无太耀眼的明星,不过各个都是相当有经验的演技派。这些偶像气质欠缺的演员们却恰恰是诠释历史人物的最佳人选。周润发和周迅的一场超近特写,无心者可能会觉得压抑到透不过气,而有心者可能就会感叹两人面部细节的表现力。说实在的,压抑中所透射的角色深层心理波动,才是最有穿透力的。只是很多人可能直接被透过去后就不剩下什么了。陈建斌等饰演王侯将相的一干演员则把角色言谈和笑容的瞬息变换拿捏得很是到位,体现了咱们内地演员演技的内敛和深厚。如今很多人不是都很热衷于在影视作品里学官场求生术吗?我看这几个二线角色的表演,就是最好的教材嘛。今天人们在官场没把自己的表情伪装好,无非也就是个身败名裂、经济破产而已,春秋时代的掌权者们如果要是一个表情没伪装好,那可就真的是家破人亡了啊。孔子的几个弟子的刻画也是很鲜明的,颜回、子路、子贡和冉求四个弟子分量最重,也最有代表性。尤其是颜回和子路两个人的死亡方式,都有戏剧化加工,一个慢一个快,正好符合了两人的性格特征。 [/SIZE]

        [SIZE=4][/SIZE]

        [SIZE=4]传记电影如果要是做到史诗级别,就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场面该如何掌控一个度。本片有很多场千军万马级别的大魄力场面。不过这些场面对人物的塑造是否有帮助就是仁者见仁的事了。从目前的观影反馈来讲,貌似制作者们的初衷没能实现。影片把战争中的士兵,通过CG技术复制再复制,把春秋战场搞得跟中土世界一般。可是有哪个观众不知道孔子在军事上的成就和思想上、教育上的成就比根本就不值一提。如此一来,刻意制作出的大场面不仅不能辅助角色的塑造,反而给人讨好商业市场的感觉。就单从这一点,观众质疑制作方诚意掺水就无可厚非。影片在孔子如何成熟自己的思想这个核心内容上挖掘得不够深入,在教育上如何有影响力也展开得不够充分。如果这两方面都已经做到让人满意,再辅以大场面特效,尚可算是锦上添花。如果在如上两方面都还有不足,就把大笔资金投入了特效上,怎能不让人失望呢? [/SIZE]

        [SIZE=4]关于感悟 [/SIZE]

        [SIZE=4]尽管《孔子》这片子没有达到预期般深刻,但个人觉得其存在价值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不能因为影片没有按史料去抠每一个字或者说挤掉了你心爱却不屑去看的2D《阿凡达》,就对本片大肆辱骂。我个人对孔子思想的品读,最重就在“礼”和“信”上。不过我个人对礼和信的阐释肯定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孔子那里抠过来的,期间可能掺杂了老庄等其他思想家的思想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所以,我认为孔子的作用,不在于去让每个中国人都能把《论语》倒背如流,而在于用他以及其他一些思想家的思想,去形成每个人自己对礼和信的概念。 [/SIZE]

        [SIZE=4][/SIZE]

        [SIZE=4]先来说一下“知礼”。我先说个个人经历。当初我在道馆学习的时候,没有人反复强调必须要给教练敬礼。我甚至也背不下来跆拳道精神的原话。但是我始终如一地能够做到每次见到教练,不管在任何场合,都会第一时间去敬礼。我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的怀疑,完全出于觉得理所当然。可是等我当教练以后,我很少发现有学员会给教练敬礼的。这个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绝大部分人脑子里其实并没有概念。我的某些师兄弟对这种事有时候还恼火,会在训练时严厉批评学员,并反复强调遇到教练必须敬礼。可我仍然没看到把这话说明了有什么用。可以说,现在人们对“礼”的认识,基本上等同于“礼貌”。“礼节”这个概念已经被认为是旧文化而落伍了。凡礼貌者,必有所求。比如我们想问路,肯定会客客气气地去问。而学生家长对教练的客气,往往也是希望能够对孩子多照顾。这种“礼”也是真情、也是需要我们提倡和发扬的。只是这个礼和孔夫子所说的“礼”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系数做到孔夫子所提倡之“礼”,但我们不能不知这“礼”。用高于自己已能及的情操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才有资格去瞻仰圣人啊。就像那位因为《孔子》有“常识”错误而破口大骂的专家一般,您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又在言辞上毫无礼节可言,怎么也算是读孔子读得有点儿“呆”吧。 [/SIZE]

        [SIZE=4][/SIZE]

        [SIZE=4]再来说一下“守信”。若说字面意思,谁都明白。守信的基本就是守时。每次组织观影活动,总有四五个人不通知一声就不来了。估计所有组织过观影活动的人都会对国人“守信”程度的状况有所体会。在这里,主要想聊一下我从孔夫子那里感悟来的“守信”概念。我经常接触一些90后。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算了,我还是按我自己的想法活着吧。我要做我自己!”听后我就会觉得很好笑。试问你自己真的对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品质的人有坚持吗?你对自己的道德层次真的有目标吗?很多人冠冕堂皇地扬言要做自己,在行为上却无非是逃避困难和贪图享乐居多。看看孔子是如何走自己的路的,守自己的道的。周游列国时,孔夫子无论遭遇多少白眼,无论遭遇多么窘迫的境地,都不改其志,动其信。“做自己”是要让自己去抗责任、越困难,努力让自己的信念得到别人认同的。如果别人不承认你,你就转身回家天天在网游上去“做自己”,算守了个什么信? [/SIZE]

        [SIZE=4]孔夫子之所以被万世敬仰为“圣人”,倒不是因为他做到了多高的伟绩,而在于他提出了人在人格魅力上的一个完美状态,并持之以恒地追求。不过这一点在本片体现得不够清晰,也是本人对影片相对失望的地方。因此,愚以为学孔子,是要明了“礼”和“信”的高级状态,以及自己与之的差距,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如果失却了这一点,学孔子、拍孔子、读孔子、品孔子、论孔子都是妄谈。(这次字写多了,大家包涵。在这里向所有看完本片文章的朋友致敬。谢谢了!)  
        评论电影的名称:《孔子》
        评分:3.7 [/SIZE]

        [SIZE=4]出处:[UR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27.htm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27.html[/URL][/SIZE]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孔子]:基本上中规中矩
          作者:柏拉不图
           
           
           

          [SIZE=4]《孔子》拍的很中规中矩,这既符合孔子本人的身份,也符合他的哲学理念。
          “中规中矩”目前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正如大多数人眼中的“中庸”一词。在这样一个喧哗与骚动的电影市场里,肯中规中矩的拍一部“人物传记片”,已经很少见了,特别是当这部影片还要兼具贺岁片和商业大片“双重身份”。这两年,拿古人说话的电影不少,但大部份都是“武将”,因为有视觉特效可作,就有票房保证。胡导很大胆,不仅搬出了一位文人,还是中国第一文人。而且,这个文人已经被阐释或过度阐释了两千多年,基本上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一张空壳。胡导想在这个空壳里重新赋予灵魂与血肉,勇气可嘉。就是不知道接下来的票房和口碑,是否会与她的勇气成正比。 [/SIZE]

          [SIZE=4]影片中的几个主要段落拍的还是很精彩的,这些段落不仅勾勒了孔子一生宦海沉浮的过程,更体现了他的“仁、义、礼、智、信”的哲学思想。开始的一段,孔子舌战群儒,为陪葬的小奴隶求情,并借此提议废除了陪葬制,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他的“仁爱”思想归根结底其实是一种管理思想,即国君应该如何来管理人民?在他之前,通常是用“刑罚”来管理,而孔子则提出以“仁爱”来管理,在当时,很先进。 [/SIZE]

          [SIZE=4]最近正在看福柯的《惩罚与规训》,在这本书里,福柯总结了人类历史上的刑罚制度,得出了一个规律: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刑罚越来越温和,之前的火烧、断头等刑罚渐渐消失了,最终演变为规劝。没想到,福柯的这一思想居然和两千年前的孔子异曲同工,孔子的方法听起来似乎更先进,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由“管理身体”转向“管理精神”,只不过孔子的方法更具有隐蔽性,这也是后来他被人批为“虚伪”的原因之一吧。而在这场舌战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智”,当然,更多的“智”则贯穿影片是中,尤其体现在后来的齐鲁会盟一段。 [/SIZE]

          [SIZE=4]孔子思想中的“礼”是影片表现的重点,这个“礼”包括两种,一种是形式上的,一种是内容上的。《孔子》一片最大的特点是对于“礼”的形式上的表现,“礼”的内容是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的,这种形式就是“仪式”。当然,仪式并不单指在重大场合里的仪式,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日本人的仪式感就很强,他们的仪式感不仅体现在茶道、花道、剑道里,更渗透到日常生活里,我们在这方面似乎就比较缺,《孔子》里让我们看到了两千年前鲁国人起居生活中的“礼”,影片一开始就向观众展现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吃饭时的礼节,从洗手、鞠躬到进食,一下就把观众拉到了那个时代。 [/SIZE]

          [SIZE=4]关于“礼”的内容,最有意思的是“子见南子”一段。这部“中规中矩”的影片中,这一段是“最没规矩”的。我相信也是胡导最用心拍的一段,因为镜头到这里,马上有很多意味隐含其中。南子出场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皆有文章。如果没有这部电影,估计除了儒学专家,没有几个人会知道孔子还有这一出。南子是卫国的王后,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也是孔子的粉丝,她见孔子,说白了就是想勾引他,结果被孔子几句话给教育过来了。那几句话太经典了,恕不剧透。
          让周讯扮演南子,也还差强人意,自从演了《画皮》,周讯基本上就是一狐狸精的形象,这次扮演的南子和《画皮》里的狐狸精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多了一双下巴。其实我还是喜欢她在《李米的猜想》中的李米,很本色。 [/SIZE]

          [SIZE=4]对于“义”和“信”则体现在孔子和弟子的关系上,即便在孔子如此落魄的时候,还有那么多弟子愿意跟着他风餐露宿,其人格魅力,自不待言。而且,平心而论,发哥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之前在电视上看到他在做宣传时嘻嘻哈哈的样子,完全一副小马哥遗韵,很担心他扮演的孔子会不会也有小马哥的遗韵。看来,在戏中他是抓住了孔子身上的人格魅力。 [/SIZE]

          [SIZE=4]影片的几个主要段落基本上勾勒出了孔子的一生,他被启用,被重用,被冷落,被迫周游列国,然后晚年又被请回鲁国,即便死后被万世敬仰,他的一生也是“被时代”的一生。然而,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表现这位圣人的一生,显然力不从心,影片中的硬伤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孔子浮浮沉沉的一生,乃至于他死后对他两千年的阐释与误读,就是所有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照,他们起起伏伏的命运全仰政治家之鼻息,用时,把你拉过来,不用时,把你揣到一边。所以,年老的孔子最后被诏回鲁国时,他说:不谈政治,只讲学。
          可惜,死之前,他做到了,死之后,他没做到。[/SIZE]

          出处:[URL=http://blog.qq.com/qzone/895178192/1264176492.htm]http://blog.qq.com/qzone/895178192/1264176492.htm[/URL]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孔子》:活在自己的境界中


            作者:麻绳
             
             

            [SIZE=4]    
            《孔子》是一部活在自己的境界中的电影,周润发戏言看过后不哭的人不是人,这是一种震慑人心的境界,胡玫讥讽找茬的“砖家”不懂电影,这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境界,政策性清场和重点保护,这是一种真命天子衔玉而生的境界,综合起来就是一种untouchable的境界,换言之对《孔子》不敬也就是对孔子不敬,也就是对中华文化不敬。
            其实《孔子》是一部更适合去阅读的电影,或者是作为一部传记小说,或者是作为一个文学剧本。孔子在后人眼中的面目很模糊,仅仅是一个思想的化身而已,提到他我们会想到他说的很多话,但未必能想到他到底做了什么。用电影去诠释这个形象的难度首要的一点应该是让这个人物血肉丰满起来,要让观众通过认识这个人来了解他的思想。但《孔子》应该说是采用了一个最不可取的方式来再现这位远古的圣贤,那就是用《论语》来代替了孔子,影片中的这个孔子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每句话都渗透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和治国理念,台词够精彩,但毫无灵动可言,人物只是孔子思想的传声筒,似乎所有的情节安排都是为了让他把这些经得起考验的金玉良言说出来而已,这让影片从本质上沦为《百家讲坛》式的图解释义。必须承认《孔子》与那些肥皂泡大片比起来很厚重,但越是厚重就越显得可悲,因为正是在这种厚重之下,《孔子》谋杀了才情,远离了观众。 [/SIZE]


            [SIZE=4]周润发的表演不能说不好,但从头到尾人物都很扁平,或睿智,或正直,或沧桑,或哀怨,一览无余,唯独没有丰富人物个性的东西呈现,在他踽踽前行的时候脚下有没有过犹疑?在他备受冷遇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过委屈?唯一灵光一闪的是孔子自认为丧家之犬的自嘲。《孔子》在烘托人物性格的细节选取上是很失败的,整整两个小时,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都没有鲜活起来。关于孔子之死,我看过这样的记述:
            “孔子临死前,他背着手,拖着拐杖,在门前踱来踱去。他唱了一首歌,歌词是: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唱罢,回到屋里,面对大门,呆呆地坐着。子贡赶到门口,听到这绝望的声音,知道老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孔子老泪纵横,呼唤着他的名字,赐!你来的怎么这么晚啊?贤明的君王怎么一直都不出现,天下竟没有一个人肯接受我的主张,我是活不长了。七天之后,他离开了人世。”(李零:《两种怀疑——从孔子之死想起的》)
            这样的文字足以把这个一生都在求入世,一生都在推销自己的思想,但一生都不得志的老人的落寞烙在我的心里,对比起来,电影实在是太苍白了。 [/SIZE]


            [SIZE=4]    这也不怪周润发,是剧本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的空间。也许品评周润发的表演是在这部电影中唯一可做的事情,但真的是周润发演得足够出色吗?如果没有当年的英姿勃发,如今的老态龙钟能引起观众那么大的关注乐趣吗?基本上这是影片唯一的卖点,那就是看周润发变老人,其实从表演方法上来看,都是表层的做戏。
            胡玫是一个被电视剧毁掉的导演。中国的电视剧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用来当广播剧听的,即使没有画面支撑,信息量损失也很小。我发现《孔子》也是如此,这里是无休无止的对话和说服,还有四平八稳的结构和拖沓冗长的节奏,完全可以闭着眼睛观看,当然这很容易被那些说教的台词给彻底催眠了。作为一个第五代导演,胡玫在电影手段上的捉襟见肘让我很吃惊,她能利用的写意手法只有堆积鲍德熹拍摄的精美空镜和赵季平的催情音乐。听说胡玫接下来还要拍摄电影版的《红楼梦》,我真的很佩服胡导挑战自己的勇气,但不知道当投资方看到《孔子》之后对未来的《红楼梦》还有多大的信心。 [/SIZE]


            [SIZE=4]演到子见南子时,我终于打了个盹,但还是听到了南子说,世人都知道夫子的痛苦,但没有人知道夫子在痛苦中达到的境界。可能目前这样就是《孔子》要达到的境界,告诉了我们孔子的痛苦,也告诉了我们孔子的境界,它所传达的道理都很正确,足以教化人类启迪智慧,但却远离了电影的方式。同样是活在自己的境界中,孔子是对自己信仰和理想的执着,而电影《孔子》的自我陶醉则显得有点病态。 [/SIZE]

                                                             《成都晚报》专栏稿件

            来源:[URL=http://blog.qq.com/qzone/492398431/1264217354.htm]http://blog.qq.com/qzone/492398431/1264217354.htm[/URL]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孔子》:文化之旅毁于特技
              作者:叮铃铃

                [SIZE=4]看完《孔子》,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文化的深邃和长远!抛开电影本身来说,《孔子》让观众看到了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触碰到了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SIZE]

              [SIZE=4]儒家文化,对于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孔子”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作为圣人的一生,是传奇的也是平庸的。“传奇”很容易理解,孔圣人的思想和文化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甚至至今还影响这日韩文化。“平庸”不是诋毁圣人,而是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各种思想、学派繁荣兴盛,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孔子看似平庸的一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SIZE]

              [SIZE=4]现今,孔夫子被搬上了大荧幕,或褒或贬,时隔2560年又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电影《孔子》的创作团队不可谓不庞大,胡玫执导,鲍德熹掌镜,周润发、周迅、陈建斌领衔主演,王菲演唱主题曲。所有演员的演出都很精彩到位,入木三分。[/SIZE]


              [SIZE=4]2560年前的文化之旅[/SIZE]

              [SIZE=4]作为一种文化,《孔子》是成功的。无论是场景、服饰、道具、发式等无不精准考究,像2560年前的民间住宅、宫廷场景,春秋时代君主、臣子、文人、百姓的服饰和发髻,各类当时的生活、祭祀器具造型、用途,都做到了点点滴滴、惟妙惟肖。
              电影《孔子》尤其对2560年前的春秋文化及民俗礼仪下足了功夫。无论是演员的言行举止,还是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无不令人叹服。像周润发不停地行礼,对君王、大臣、弟子还是普通百姓,看似简单,实则有很深的学问,这些都是儒家思想侧面的体现。像君主之间的礼仪,臣子之间的礼仪,夫妻之间,师生之间等等的礼仪,不单单是一种表现,更是一种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的具象。
              不得不佩服《孔子》,在剧情方面下足功夫,或许圣人的一生在短短的128分钟之内显得苍白,显得凌乱,但是《孔子》的确再现了圣人的一生,无论是为臣子、为师长、为人父,都清晰再现,尤其是台词,句句耳熟能详,陌生却又熟知。[/SIZE]

              [SIZE=4][/SIZE]

              [SIZE=4]适得其反的特技场景
              作为文化方面,《孔子》或许不足,但还是令人敬佩。但是面临到特技的应用,简直就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了。特技可以用“画蛇添足”来形容。看《孔子》,对于观众来说,期待的是一种深邃的文化,是剧情的精彩,没人会期待《孔子》也整成《阿凡达》、《指环王》的气势。完全是两种不同领域的电影,为何偏偏另辟蹊跷,反而东施效颦呢?无论是五百乘的兵马、战争火景,只需简单带过就可以了,看《孔子》不是看《阿凡达》,不需要那么造钱又低水准的特技。[/SIZE]

              [SIZE=4]往往返璞归真,是观众对《孔子》最大的期待。  
              评论电影的名称:《孔子》
              评分:4.0[/SIZE]

              来源:[UR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53.htm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53.html[/URL]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孔子》:游离、迷乱、粗糙


                作者:武束衣
                 
                [SIZE=4]
                   《十月围城》的开场,杨衢云面对学生关于民主未来之问,愣了半晌,这一停的思绪万千竟逼人泪涌。《孔子》的后段,孔子对子路急于以仕途之利推行仁爱的做法,也呆了一刻,这一呆倒显出了故事后半段莫名其妙丢弃的剧力正缓缓落入冰河。
                    别国数十载的孔子帮在交叉淡化的地图上奔波,编导既没能真正展示出内心“孤寂”之苦,也不打算花笔墨刻画“理想”之毅,甚至马马虎虎只带了几句“游说”之法。连矛盾都荡然无存,只剩下丧家犬“谁敢比我惨”的煽情哀嚎,这到底是打算要观众看什么? [/SIZE]

                [SIZE=4]    《孔子》的旅程需要太多的假定才能继续畅通无阻的前进,观众需要假定**从出场开始人性与神性已经完美养成,**也需要假定他一句句思想火花已经被充分认可原创版权与普世价值,故事更要假定弟子贤人们已经用了在足够时间对这位智者上师培养出坚定不移的理想与忠诚,颜回尤为要假定大家跟他一样觉得流离中携带的书卷是比生命更重要的财富。 [/SIZE]

                [SIZE=4]    剧本没有写出人物,电影更未曾拍出角色,这无关是否符号化或者让孔子走下神坛的问题。这个叫丘的高大中年男人,一次次完整地行着周制旧礼,一次次操着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但他具体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打算怎么做观众依然一无所知。5W1H归结到最后依然只剩下一个信息。 [/SIZE]

                [SIZE=4]    孔子。 [/SIZE]

                [SIZE=4]    对,就因为孔子,于是孔子,即便孔子,所以孔子,看起来给予他家庭生活,书写了政治权谋,夹杂些师徒恩义,乃至于在“见南子”一节中最大限度给予了他一个男人的正常窘迫。他依然离我们太远,如此的一位孔圣,才能卓著,施施然地说、动、行、坐、卧、走,一步一莲花地踩得遍地嫣红。我们不可能知道这些是怎么产生的,因为没人能教会孔子怎么去当孔子。 [/SIZE]

                [SIZE=4]    这种尴尬自然是题材本身便具有的限制,但更多还是能力与野心的断层,既然已经打算并不以宣扬儒家思想本身为目的,为何不能把故事说得更像故事一些?孔子生平即使以最粗略角度看去,显然已经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理想与别人的现实作战的悲剧。在乱世,他令人觉得无可反驳却又格格不入的理想抱负,到底是时代的财富,还是拖累。 [/SIZE]

                [SIZE=4]    抛开朱熹,抛开董仲舒,抛开八股科考,抛开被砸店,就是从一个孔里看,成功或者失败,价值创造与内心安宁,这个人,到底做到了多少?是佐王,居高位以言重而施仁教,还是讲学,将思想的火种传播到大漠四方,即使会被误读成不知二小儿的老书呆子,即使会被恶搞成占便宜吃元宵的老骗子,这些都无妨。还是那个老问题,汝能持否。老子有老子的无为无不为,孙子也有孙子的道天地将法,而孔子您,除了站在画上盯着朗朗读书声,还打算怎么做? [/SIZE]

                [SIZE=4]    而电影的最后却只落脚在一个悲戚的背影上,当生存都变成问题,思想自然先放一边。可是仍然,没有内心,没有讨论,归国仿佛变成了最大的情绪高潮,就是这样老了,冷了,倦了。鲁国,我回了。孔子赢,仿佛只是因为活得够久。 [/SIZE]

                [SIZE=4]    当你爱上一个人时,给你印象的ta其实已经消失,当你写下一本书时,你本来的思想也已经消失。孔子最后的那句台词其实还是有韵味的,但跟这部电影,却完全接不上,变成了艺术照背景里的矫情。 [/SIZE]


                [SIZE=4]    这样说来也许这个题材交给一个带墨镜的男人来解读,会让他们走得更近。须发全白的孔子,可以在一片逆光中,看着竹简围成的囚笼,用内心独白念着“很多年以后,出现了一本书叫《论语》,它就像是一把纸枷锁……” [/SIZE]


                [SIZE=4]    好,接下来再说说缺点。 [/SIZE]

                [SIZE=4]   特技的活儿真不怎么样,要在大远景上稀稀拉拉做静态蚂蚁,还不如就不要吧。没事就会提高音量的配乐,也不如不要吧。 [/SIZE]

                [SIZE=4]    对了,周润发演得不错。[/SIZE]

                 

                来源:[URL=http://blog.qq.com/qzone/5451474/1264260535.htm]http://blog.qq.com/qzone/5451474/1264260535.htm[/URL]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电影《孔子》拉近现代人与夫子的距离


                  作者:大唐今

                  [SIZE=4]   一直以来,对于圣人孔夫子,都觉得离我很远很远,遥不可及。对他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孔子,名丘,字仲尼”和他的那些名言“苛政猛于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形像上也只有那幅儒雅有致的夫子画像。电影《孔子》通过荧幕,把我带到夫子的年代,近距离了解了夫子儒家思想和春秋时代的战争与文化。有人说此言有些闷,我倒不觉得。学习的过程有多种,安静平缓地学习为一种,这种方式有让人有时间思考。[/SIZE]

                  [SIZE=4][/SIZE]

                  [SIZE=4]语言
                  一下子从荧幕上听到那么多孔子的至理古言,课本上的回忆立即涌入脑海,不禁有些感慨。“ 来这句话的背景如此,原来那句话的本意如此”,这种感慨不断有之。很多话都是《论语》原句,让你过了把文言文之瘾。只是个人觉得,无论是哪位角色的文言部分,都有些缺乏真正的文言古味,倒不如很久以前那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们“之乎者来”来得有感觉。[/SIZE]

                  [SIZE=4]战争
                  对于春秋争霸,历史书上学到的那些,早已忘一干净。明知影片会有所演绎,却也还是乐意从其中看到夫子的成功的战术运用。不战而收回三城,是文战的成功,武子台一战,却是武战战术的成功。不过片中场面有之,气势有之,逻辑上似乎有些问题,武子台火战下来,公孙狃大军已尽数烧退,季孙斯军队逼死公孙狃。那之后攻城墙的到底是谁?只有远景示场面,之后又无任何交待,瞬时已切换到墙倒战争结束,不免有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SIZE]

                  [SIZE=4]古琴
                  大儒夫子重视音乐在思想传授中的感染作用,颇爱古琴,故影片中有一大段夫子抚琴的戏,一首《流水》抚尽感慨。夫子有多部古琴作品传世。片尾天后王菲唱的一首《幽兰操》,古典记又名《猗兰操》,是夫子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听之如天籁不绝于耳。[/SIZE]

                  [SIZE=4]或许电影《孔子》对儒家文化的诠释不会尽善,但一般人所需已能提供且并不会产生偏歧。有张有驰,有情有义,有主有附,尽数照顾到影片的各方面,虽不尽周全,但也尽心。看到排队买票的老外时而有之,就知道了此部电影将在哪里有市场。只是那******颜回的“驻颜有术”将成为此片的最大遗憾。[/SIZE]


                  [SIZE=4]  
                  评论电影的名称:《孔子》
                  评分:4.2[/SIZE]


                  来源:[UR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23.htm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23.html[/URL]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B][URL=http://bbs.ent.qq.com/b-1000292594/8824.htm][COLOR=#0d65bf]在艺术的《孔子》中膜拜历史的孔子[/COLOR][/URL][/B]

                     

                     楼主:加布林

                    [SIZE=4]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其为“至圣”、“万世师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中国文化性格的塑造者。[/SIZE]

                    [SIZE=4][/SIZE]

                    [SIZE=4]由于身逢乱世,孔子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更多的投身教育事业中。孔子 di zi 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很多 di zi 成为各诸侯国的高官栋梁。孔儒的学派 di zi 依据孔子的言行编撰的《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SIZE]

                    [SIZE=4]孔子的品性积极乐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诲人不倦(“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直道善行(“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施政思想主张“以政为德”、“仁义礼智信”,在之后24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中成为各朝代统治的思想基础。[/SIZE]

                    [SIZE=4]孔子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文化骄傲,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曾称“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足见其影响力与人性光辉值得万世传颂。[/SIZE]

                    [SIZE=4][/SIZE]

                    [SIZE=4]2010年的1月, 《孔子》被搬上了电影银幕,历史中的孔子于现世而言只是汗牛充栋的资料与著作,电影的价值是将这些文字组合成的模糊轮廓具象化,那么《孔子》是否做到了呢?答案或许见仁见智,就个人观点,我认为基本实现了。[/SIZE]

                    [SIZE=4]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予以了情节展现。孔子恪守周“礼”之仪以至于连鲁君的近侍都无法理解;鲁国朝堂孔子舌战“三桓”救下季府小逃奴展现了孔子的“礼”与“智”;夹谷齐、鲁会盟迫齐王降阶迎客展现孔子的“礼”与“义”,兵不厌诈虚张声势之策吓退齐国压境大军展现了孔子的“智”与“毅”;鲁国都城曲阜武子台之战展现了孔子的“智”,而不忍目睹烈焰中士兵的惨状又体现了孔子的“仁”;影片中两次从孔子口中体到“言必信行必果”展现了孔子的“信”……近一个小时的篇幅画龙点睛的展现了孔子的思想核心即“仁者爱人”的理论精髓。影片的后半部分浮光掠影的展示了孔子的一生经历。怀抱一腔济世理想但无奈仕途坎坷无力施展,一生颠沛却从未放弃教化民众,数日断粮几近生死关头以琴曲为餐的乐观,等等,将孔子的个性光芒与人生经历尽可能的展现,是银幕中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孔圣人。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个人认为《孔子》是不错的,至少是我等普通观众可以浮光掠影的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理,对孔子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了。[/SIZE]

                    [SIZE=4][/SIZE]

                    [SIZE=4]不足之处自然也是不可回避的。[/SIZE]

                    [SIZE=4]1、影片的整体节奏相对较慢、调式舒缓,以至于有个别观众竟然中途离场了,不知是《孔子》之悲还是观众之悲? [/SIZE]

                    [SIZE=4]2、电影情节的跌宕感不够,有点纪录片的感觉,我认为可能是导演想表现的情节太多,那个都不舍得放弃,使无一情节可以充分描写,以至于无法制造情绪的燃爆,小有遗憾。[/SIZE]

                    [SIZE=4]3、画面的特技部分有些粗糙,比如夹谷会盟的齐国大军、武子台之战的叛军压城、子路临危率鲁军抗齐的万箭齐发……就以万箭齐发为例,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中片尾的万箭射阵就足以成为参照对象。[/SIZE]

                    [SIZE=4][/SIZE]

                    [SIZE=4]很难有电影是完美的,瑕不掩瑜就好,作为130分钟的电影,《孔子》已经尽可能的使观众了解孔子了,毕竟不是几万字几十万字的书籍巨著,很难面面俱到又论述精辟,所以,对其理论精髓的展现部分不必过于苛求。[/SIZE]

                    [SIZE=4][/SIZE]

                    [SIZE=4]另外,前些天看到《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鲍鹏山先生称电影《孔子》很多基本事实完全不符合历史,我等普通观众对历史的知识实在是瀚海一粟,无权评论,但窃以为,作为电影、小说等艺术性较强(甚至是商业性较强)的媒介载体,倒也不必苛求历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只要不悖史实的善恶真伪,娱乐精神、夸张手法、台词借用等还是可以被接受的,毕竟可视性是电影不同于其他创作或研究的要求嘛。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史实),但高于生活(史实)”。[/SIZE]

                    [SIZE=4][/SIZE]

                    [SIZE=4]完全基于个人感受,我客观的给《孔子》78分,只要愿意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定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孔子的理想主义与直道善行,前提是——请静下心来。佛偈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参禅,小和尚抬头望天,说“天上的云在动”,老和尚沉吟道,“不是云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SIZE]

                    [SIZE=4][/SIZE]

                    [SIZE=4]来源:[URL=http://bbs.ent.qq.com/b-1000292594/8824.htm]http://bbs.ent.qq.com/b-1000292594/8824.htm[/URL][/SIZE]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黄沙——《孔子》


                      作者:fiona


                      [SIZE=4]  在拍摄电影中传记影片很有难度,不能背离史实,又要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还不能让人觉得太过乏味,更不能拍成戏说系列。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可谓妇孺皆知,感觉是个很难去把握的人物。之前宣传的轰轰烈烈,更有发哥的金字招牌还有娱乐新闻的推波助澜,想不去看《孔子》都很难。两个多小时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黄沙。[/SIZE]

                      [SIZE=4]电影从孔子51岁在鲁国出任中都宰讲起一直到孔子辞世,总体感觉就是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从开场就是鲁王重用孔子,言明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并从守周礼,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智斗救人,夹谷之盟前的“比射准”和齐鲁会盟时“疑兵计”,出任代国相之后的“堕三都”,武子台火破叛军等等角度,简单表现了孔子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掌握,他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具备非凡的外交才能和军事才能。影片到这里是一帆风顺,孔子的仕途有国君支持,且压制住了三桓势力,红火火的一片光明之感。火战的场景有点吴导《赤壁》的影子,气势是惊人的,虽有点夸张,倒也能接受,不知不觉时间过半,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虽然知道后续的史实,不过也让人更期待。[/SIZE]

                      [SIZE=4]后半部分就是孔子失去了鲁君的支持,被迫开始了流亡生涯,从这里开始就是慢慢黄沙的感觉了。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是迫不得已,同时也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过片子后面的感觉就是匆匆太匆匆。在卫国孔子遇南子,一个掌控政治却声名狼藉的女子,她可以说是孔子的知己,这场戏感觉很不错,让人有点惋惜最后南子的死。孔子在卫国算是周游列国里面的侧重表现,也是比较简单的。到后面的周游列国,就是在不被接受和滚滚黄沙的艰辛路程中表现了,少有表现孔子宣扬自己思想和政治主张的桥段,为了表现孔子和******们之间的感情,多了一些同甘共苦的温情画面,也许是为了刻画孔子细腻的感情,拉近圣人和凡人之间的距离,但感觉和之前意气风发执着信念的表现相比,周游列国中表现的就是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热切盼望归乡的老人,在征途中只靠不断增加的书简来表现孔子的信念感觉还是有所不足,和前半部的火焰相比,后半部就是漫漫黄沙……[/SIZE]

                      [SIZE=4]发哥的演出还是炉火纯青的,表情语气到位,只有在面对南子时候的微微笑容有点小马哥的影子。陈建斌演的公侯老谋深算,未见狡诈,气势过人。喜欢周迅在草原上奔跑时候的样子~~~任泉的颜回在历史上也是孔子最得意的******,表现的可圈可点,不过青春永驻的外貌稍显不合逻辑。片中台词也不全是满口古文,时不时还有笑场的台词调剂。总的来说看完整部片子,让人对孔子又多了一分孔子对政治军事外交的了解,给自己印象中的圣人赋予了多元的印象,不再只是书本上挂图上一个老者半身像,也算是一种成功~~~~  
                      评论电影的名称:《孔子》
                      评分:4.0 [/SIZE]

                      [SIZE=4]来源:[UR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32.htm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32.html[/URL][/SIZE]

                       

                      [SIZE=4][/SIZE]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78624
                        • 文章2257
                        • 注册2005-01-19
                        品味传奇下的孔子


                        作者:樱卡

                         

                           [SIZE=4]看《孔子》之前,看到了很多负面的新闻评论,尽管无关影片本身,却也暗暗打了预防针。有个说法说80后为了明星去看,至少在我身上没有应验,期待是那个梦想找那个中的孔子,他的思想统帅了几千年,没有孔子,也许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文化,就不是现在的样子,小时候就心心念念的人,终于可以有了一个具体的影像。[/SIZE]

                        [SIZE=4]最赞的是时代重现,春秋时代的器皿、服饰、城墙、街道、兵器、马车,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当然我不是研究文化的内行,所以看地很开心很舒服,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争四起却文化昌明,电影完美展现了很“古”的气韵,相信大家都对“诺”字印象深刻吧,这也是精益求精的成果,齐鲁国君的碰面礼节、周政权的名存实亡,可见主办方的苦心所在。[/SIZE]

                        [SIZE=4]本片的另一大看点在于导演对孔子的伟大之处并没有很直接的表现,一切靠观众去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被三桓驱逐出境,弟子们的誓死相随;竹简落入冰窟窿,颜回的舍身取义;推行仁的孔子,偏偏生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片中虚拟的老子与孔子的对话,有句台词印象很深刻,“您的思想在整个宇宙,而我的思想在人间!”感动地一塌糊涂,这才是我们心中的孔子,以民众为大,以仁义教化。[/SIZE]

                        [SIZE=4]很值得遗憾的一点,之前最期待的场景“子见南子”我并没有看地很懂,南子开始的调侃挑逗,目的为何,为了考验孔子的为人?而最后的相对跪拜,是找到知音人的感激?而孔子对南子究竟是怎样的感情?也许这中间还有更多的故事吧,而电影,也就告诉我们一个缘起了。[/SIZE]

                        [SIZE=4]关于演员,周迅、陆毅、陈建斌都算中规中矩,演出了角色本身应用的感觉,很意外的是任泉,总是觉得他塑造的颜回有点女性化,尤其是嗓音,不知是声音效果还是有意为之,其他还是不错的,牺牲的那个镜头想起了泰坦尼克号的Jack……发哥,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身材比孔子本尊要魁梧地多,各种神情塑造地很传神,尤其最后回归鲁国,从虔诚的背景却换到热泪盈眶,十分到位!  
                        评论电影的名称:《孔子》
                        评分:4.5
                        [/SIZE]

                        [SIZE=4]来源:[UR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50.html]http://act3.ent.qq.com/2988/work/show-id-2750.html[/URL][/SIZE]

                        [SIZE=4]

                        [/SIZE]
                        [url=http://weibo.com/1274271244?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74271244/391485d6/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