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710
    • 经验16125
    • 文章694
    • 注册2006-10-26
    [P]    大典当天我刚好在广州出差,十分遗憾!回来后,我10月2日到文庙参拜,排队一个多小时才进去了,人们的热情确实很高涨!文庙很恢弘。圣祖及四配像也很有工艺水准,做得很好。[/P][P]    不过我感觉文庙设计上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感觉比较遗憾:[/P][P]    1、从整个大局来看,文庙在柳江边,但江水并不是围绕文庙的,而是“弓背水”格局。我先不谈风水上的说法,对于洪水较频繁的柳州来说,弓背水首先就意味着被水淹的可能性比环绕之局大得多。[/P][P]    2、文庙的结构,是棂星门—金水桥?—从心门—杏檀—大成门—大成殿。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是一个长圆形的水池上面架了三座石桥来代替泮池。这是很违反传统的做法。哪个文庙没泮池呢,只有柳州文庙没有,怪得要命。还有,把杏檀放到大成门之前(正中间),其用意当然是凸显圣祖“教育家”的身份。但如果只是把圣祖当成是教育家,存在矮化圣祖之嫌。[/P][P]    3、大成殿后面,还有两座建筑。第一座的第一层是圆的,第二层是方的(令纲转的视频中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违反“天圆地方”的建筑惯例,让人感觉非常难受。我认为创新固然是可以,但在这么庄严的圣地,搞这些违反常规的所谓创新,实在是遗憾![/P][P]    4、圣祖的圣像上面还有一层阁楼,游客可以随便上去。这种结构我本人特别反感。在恭城文庙,我也是向导游再三确认圣祖像不在走廊下面,我才敢过去的。圣祖的弟子们连圣祖的影子都不舍得踩,这并不是迂腐,而是一种由尊敬而生出的自觉行动。他们又怎么忍心踩在圣人的头上看风景呢???[/P][P]    总的来看,参拜文庙的给人感觉特别压抑,一种因中华文明被无知的人们糟蹋而产生的压抑。但也感到一丝安慰,起码从现在看来,国家开始重视重建精神文明的工作了。公祭的规格也高起来了。但我深感精神文明重建的路还很长很长![/P]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