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0
    • 经验193
    • 文章45
    • 注册2011-09-27
    孔子高明 高在专注实践(圣人凭据之三)
          [LINE-HEIGHT=22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rgb(51, 51, 51)][SIZE=14px] [/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22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IZE=14px][COLOR=#0909F7]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一是教化第一,二是文化高明。其文化高明的标志:一是专注做人;二是专注实践。孔子是个现实主义者,他老人家不空谈,不许愿,实实在在,终生致力于让每一个人做小人合格,做大人成功,而不是做圣成佛。[P]  专注做人,专注实践,是孔子儒家学问的两个基本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打着孔子的旗号,拿着四书做文章,意图补孔孟之不足,构建宏伟理论大厦,尽管有独到之处,但却背离了专注做人,专注实践(成人,不是做圣成佛)这两个基本点。没有这两个基本点,就不能称为儒家,也不能称为儒者,所以后人以“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命名,以理学先生相称。[/P][P]  所谓专注实践,首先是目的明确:“学而时习”,学以致用。[/P][P]  大家都知道,“学”,是任何人生存、发展、强大的起点,是人人不可逾越的第一步。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读书识字,到学士博士,几年,十几年,二十余年,“学”始终是每个人第一位的任务,无人能够逾越,即使走上社会,还是要不断学,谁停止学,谁就要被淘汰。活到老,学到老,学,又是每个人的终点。那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考文凭?拿学位?[/P][P]  《论语》开篇头一句就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P][P]  孔子说:“通过学习,通达事理,并且时时把学到的智慧用于实践,干出成绩,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论语妙义》周埕安着)[/P][P]  学习在于明白事理,通达事理才能指导实践,从而干出成绩。“学而时习”——学而时时、常常实践,“学”和“习”紧密相连、一体两面,绝不能分成孤立的两段,所以后人才将“学”和“习”连起来用,即“学习”——“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无限循环、螺旋上升。可是现在的学习却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死读书”;“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混文凭,拿学位而已。令人不胜感叹。[/P][P]  “学”和“习”的无限循环、不至于中断,且能成加速度递进,关键在于是否能“不亦悦乎”。而“不亦悦乎”的前提是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没有用?形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第二是能否通过实践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首先是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越来越开朗;其次是与同学、家人相处越来越融洽。这是做人的第一步,这是“学而时习之”的基本功课,如果没有这些最基本的利益获得,学生必然,轻则厌学、逃学,重则出走、轻生,绝对不可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P][P]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短短九个字,活画出孔子现实主义实践家的本来面目。孔子研究学问的唯一目的是学以致用,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是构建纯粹理论大厦,因此孔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那样的哲学家、理论家、思辨家;与程朱陆王那样的理学家、心学家;与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刘述先那样的新儒家完全是两码事,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P][P]  所谓专注实践,第二、不尚空谈,说到做到。[/P][P]  孔子之学问,教导大家,以事事先进,做合格小人、成功大人为人生目标,使大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待,远离仇恨和杀戮,因此儒家判断学问的标准,不是文凭,不是学位,而是实践,说到做到。请看:[/P][P]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第一】[/P][P]  子夏说:“若有一个人,爱好做一个贤人,追求事事先进,乐于利人利己,从而代替单纯追求财物和男女爱情的人生观;他照顾父母,能够做到尽心尽力;他为领导服务,能够做到身到心到;他与朋友交往,能够遵守诺言,取得朋友信任。这样做,即使这个人没有受过教育,我也认为他拥有真学问。”(《论语妙义》周埕安着)[/P][P]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篇第六】[/P][P]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一个好学?“孔子说:”有一个颜回好学,能够做到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错,今天则没有了,没有听说有好学的学生。“(《论语妙义》)[/P][P]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公冶长第五】[/P][P]  子路听到老师讲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没有实践,非常怕再听到同样的道理。(《论语妙义》)[/P][P]  文化、教育的价值,是帮助人们认清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学会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做事),从而消除疑惑,信心十足、快乐地为人处世,干事创业,只有说到做到,才能证明真有学问。只会说,做不到,即使学富五车,倒背如流,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复读机、书橱子而已。[/P][P]  有其父,必有其子;什么样的老师,教什么样的学生,子夏、子路才真正是得到孔子的心传,不愧是孔子的好学生。师生同心,不尚空谈;说到做到,专注实践。[/P][P]  所谓专注实践,第三、”学者为己“,解决自己的问题。[/P][P]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第十四】[/P][P]  孔子说:”古代人做学问,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现代人则是为别人而学习。“为己而学,必然”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为他人而学,只有他人用你时才有可能用得上,很难”学而时习之“。[/P][P]  常言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是因为孔子首先是个人师——通达做人的学问并能做到。整部《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实践做人的特写,而不是思辨的理论大夏。因为孔子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自然能指导、帮助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所以才有独步天下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师生共同证明:儒家学问专注实践,实践是孔学的立足点和落脚点。[/P][/COLOR][/SIZE][/FACE][/LINE-HEIGHT]
    利人利己  利己利人。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03
      • 经验4070
      • 文章383
      • 注册2009-06-15
      [P]拜读了,[/P][P]在人生的道路上,确实要认真学习,好似上面讲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走前人未走完的路,传承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文明,继承和发扬光大,实实在在去做人,自己才有立足之地,有实践才能出真理。[/P]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9
        • 经验3194
        • 文章62
        • 注册2011-11-24
        大家需要反复的品味,悟出真理,应用与实际。
        令字辈 天津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0
          • 经验193
          • 文章45
          • 注册2011-09-27
          两位先生说得非常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
          利人利己  利己利人。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