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81
    • 经验2836
    • 文章233
    • 注册2004-11-29
    祭孔典禮的名稱 祭孔典禮的由來及演進
      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根據《禮記》<文王世子>的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學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於先師,來表示尊師重道之意。不過當時所謂的先師,並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個人或某些人;凡是過去對教育有貢獻,目前已經過世的教師,都是師生祭祀的對象。
      後來,由於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業上的成就很高,影響即為深遠,所以釋奠的對象逐漸以孔子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稱為「先師」以後,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了。  

    祭孔典禮的由來及演進
    -------------------------------------
      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卒於周敦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死後第二年(西元前四七八),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
      漢高祖十二年(西元前一九五),漢高祖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帝王祭孔的開始。
      漢元帝(西元前四八-三三)徵召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闕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祀孔子的開始。
      漢光武帝建武五年(西元二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闕里祭祀孔子。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開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禮都在曲阜孔廟舉行,直到漢明帝永平二年(西元五九),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活動。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西元七二),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

    現代祭孔典禮的制定
    ----------------------------------------------------
      從漢朝開始,不論在曲阜,或者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訂有禮儀。隨著時代的演變,孔子的封號由漢平帝元始元年(西元一)的褒成宣尼公,逐漸提升為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七三九)的文宣王。儀式也就愈來愈完備而隆重。
      此外,由於後來在祭孔時,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時,也同時祭祀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禮儀稱正獻禮,祭祀配享者的禮儀稱分獻禮。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因為時局動亂,祭孔典禮有時舉行,有時未舉行,有的地方舉行,有的地方未舉行;也不像以前的朝代一般,訂有可供遵循的禮儀。直到民國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教育部奉先總統 獎公的指示,邀集內政部等相關單位,並且聘請學者、專家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由蔣復璁先生擔任主任委員,分別成立禮儀、服裝、樂舞、祭器四個研究組,由方豪、王宇清、莊本立、孔德成四位先生為各組召集人,進行研究規劃的工作。初步訂定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釋奠禮儀節,並於同年在台北市孔廟祭孔時試行;然後再經過兩年的研討改進,終於在民國五十九年定案,而由內政部公布實施。
    ,各方反應良好而沿用至今。
    宁陵派    令字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