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袭封衍圣公传承概况
      孔子去世后第二年,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尊信儒家,给孔子加封了不同的封号,并对孔子祭祀活动十分重视,由皇帝册封孔子长子后世专门负责祭孔,祭孔负责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封号,但自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始,有了袭封“衍圣公”封号。
    46代宗愿,字子庄,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袭封“衍圣公”封号开始。
    47代苦蒙,字公明,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后废,其弟苦虚袭爵;
    48代瑞友,字子交,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南宗始祖;
    49代(王番打不上)字锡老,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南宗;
       (王介打不上)字文老,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北宗未封先卒;
    50代(手晋打不上)字季坤,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北宗;
       拯,字元济,金皇统十年(公元1142年);
       (手囱心打不上)元会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拯弟;
    51代文远,字绍先,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南宗;
       元措,字梦得,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
              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
       元用,字俊卿,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
    52代万春,字耆年,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南宗;
       之全,字工叔,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北宗;
    53代洙,字景清,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南宗末代衍圣公;
       浈,字昭度,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后被族人控告夺爵;
       治,字世安,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
    54代思诚,字明道,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后罢封;
       思晦,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
    55代克坚,元至元六年(公元1304年);
    56代希学,字士行,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
    57代讷,字言伯,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58代公(金监打不上),字昭文,明建文二年(卒后赠封);
    59代彦缙,字朝绅,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
    60代承庆,字永祚,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追封;
    61代弘绪,字以敬,号南溪,明景泰六年(后废);
       弘泰,字以和,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弘绪弟;
    62代闻昭,字知德,号成庵,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弘绪子;
    63代贞斡,字用济,号可亭,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
    64代尚贤,字象之,号希庵,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
    65代胤植,字樊甲,号对寰,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
    66代兴燮,字起吕,号辅垣,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
    67代毓圻,字钟在,号兰堂,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68代传铎,振路,号(片房打不上)民,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
    69代继护,字体和,号纯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追赠;
    70代广綮,字京立,号石门,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
    71代昭焕,字显文,号尧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
    72代宪培,字养元,号笃斋,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
    73代庆榕,字陶甫,号冶山,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
    74代凡灏,字文渊,号伯海,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
    75代祥珂,字则君,号觐堂,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
    76代令贻,字燕庭,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
    77代德成,字达生,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1948年去台湾。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末代衍圣公
         
       沈迦   2005-03-13  


        刚去了趟孔府,对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印象颇深。正好嘉德在线上拍他的一张书札,鲜有人关注,于是有幸收藏。

        手捧这张书札,第一感觉是宽大气派,论尺寸,比今天的普通A4纸还要大一轮,并且四周还饰以龙纹。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大一张信札吧,想想也是,当时的孔府,可号称天下第一家。

        自汉代尊孔始,孔子后裔的封爵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地位的不断抬高而晋升,由“君”到“侯”又到“公”。宋仁宗二年(1055),孔子嫡长孙封号由“文宣公” 改为“衍圣公”,官居一品,为文官之首。这一封号一直沿袭了近九百年,七十七代孙孔德成是最后一代“衍圣公”。1935年蒋介石将孔德成的衍圣公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书法是衍圣公的必修课,据说他十二三岁时即能为人写对子。有文章说他早年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有较深的功底。在前几年的拍卖会上,我依稀见过他的几件书作,多是篆书,工整有余。而此件,则很有流畅之感。

        这封信应是写给一位长者的,向他请辞一个会议。行文老成,像是出自德高望重的老者之手。此信没有落具体的年款。孔德成生于1920年,1949年离开大陆时还不到三十岁。他写此信应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当然衍圣公这个位置,也不是好坐的。可怜了这位故作老成持重的青春少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然后从民国到建国,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德成生于民国时期,经历了这一不同寻常的历史阶段,随着尊孔反孔的反复,他的命运也时起时落。

        孔德成是个遗腹子,他是在老衍圣公孔令贻逝世以后才降临人世的。1919年,孔令贻自觉不久于人世,便向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呈文,提出侧室王氏已怀孕五月,倘若生男则当继承公爵封号。衍圣公继承权的问题,在当时是个天大的事情,内务部当时就要求孔府就王姨太是否确实怀孕,开具一系列的证明。同时,曲阜的族人也开始了一场紧张而激烈的争嗣战,大宗户纷纷登场,各不相让。最后经过官府斡旋,达成协议,如生女孩,继承权则由最近支五凝里的孔德呸继承。

        正月初四,王姨太临产。产房之外,北洋政府派军把守,府内各处也都设岗。孔府本家中众多年长的老太太则集中到产房内监产,以防“狸猫换太子”。孔德成就是在这样戒备森严的气氛中诞生的。

        王姨太是偏房,她叫王宝翠,原是个丫环。她给孔令贻生了二女一子。不过,在生下孔德成17天后,她也就离奇死去了,终年只有25岁。在参观孔府时,导游悄悄告诉我们,曲阜民间认为王氏是被大夫人陶氏害死的。豪门自古多恩怨,信然。今天孔府一间寝房内,还挂着王氏的一张照片,每个参观的人在导游的怂恿下都会踮起脚透过玻璃窗看一看,好像在看一个写在时尚画报上的明星艳事。

        孔府的导游一定要说的还有孔德成的婚礼。1936年12月16日,孔德成与孙琪芳结婚,这年孔德成17岁,孙琪芳18岁。孙琪芳是清朝礼部尚书孙家鼐的孙女。孙家鼐与翁同均是光绪帝的老师。

        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德成结婚款子不足,请示当时的省主席韩复榘,韩批示将修孔庙的捐款支出四千元为费用。韩复榘虽是粗人,但对圣人之后还是很尊敬的。1937 年,日军侵入华北,危及山东。蒋介石急电韩复榘退出山东时一定要带着孔德成。韩当即命令二十一师师长孙桐萱,马上带着孔德成南下。

        1938年,孔德成内迁汉口。1945年,日本投降后,孔德成随同国民政府迁往南京。1947年3月,曾回曲阜祭扫林庙,旋即返回南京。1948年3月至美国游学。 1949年3月,他从美国返回,辗转至香港、澳门、广州。4月离开大陆,东渡台湾。在台湾曾任考试院院长等职。

        孔德成今仍健在,不过已是85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去年9月28日台北举行祭孔大典,他还在人的搀扶下,担任奉祀官。

        孔德成与孙琪芳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居美国,女儿嫁了一老外。不知这些旅居海外的孔门子孙尚能读《论语》乎?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第二代,孔鲤,字伯鱼。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泗水侯,孔氏后人称为二世祖。孔鲤经常趋庭接受孔子诗礼的训导。享年50岁,先孔子而死。

        第三代,孔伋字子思。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圣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沂国述圣公,孔氏后人称其为三世祖。他受业于孔子学生曾参,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著作《中庸》,以述父师之意。孔伋成为述圣,前继承孔子,后通过门人传给孟子。孔伋享年82岁。

        第四代,孔白,字子上。博通群书,又善兵法,齐威王召为国相,不就,享年47岁。

        第五代,孔求,字子家。享年45岁。

        第六代,孔箕,字子京。享年46岁。

        第七代,孔穿,字子高。博学、清虚、沉静,有遁世之志。当时楚、魏、赵三国争相聘请,孔穿不仕。享年51岁。

        第八代,孔谦,字子顺。为魏相。享年57岁。

        孔鲋,字子鱼,或子甲。博通经史,秦始皇召为鲁国文通君。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将其家传《论语》、《尚书》、《孝经》、《礼》等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得以保留下来。

        第九代,孔腾,字子襄。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腾为奉祀君,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此为奉祀孔子之始。享年57岁。

        第十代,孔忠,字子贞。有高尚之志,被汉文帝封博士、褒成侯。享年57岁。

        第十一代,孔武,字子威。汉文帝封为博士。早卒。

        第十二代,孔延年。博览群书。汉文帝时以治《尚书》出名,征为博士,转继太傅,后又任大将军。享年71岁。

        第十三代,孔霸,字次孺。少年时就显示出非凡才华。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赐爵关内侯,食封800户,号褒成君,并赐黄金200斤,宅一区,昭帝时征为博士。此为世袭爵位奉祀之始。享年72岁。

        第十四代,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为关内侯。享年62岁。

        第十五代,孔房。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袭封关内侯,赐932户。

        第十六代,孔均,字长平。本名莽,因避王莽讳,改名均。好学有才,言辞清辩,奏对成章。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为褒成侯。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欲拜孔均为太尉,上书辞谢未就职。享年81岁。

        第十七代,孔志。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复封为褒成侯,食邑2000户。

        第十八代,孔损,字君益。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袭爵,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至阙里祭祀孔子时,孔损助祭,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封为褒亭侯,食邑1000户。

        第十九代,孔曜,字君曜。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封为奉圣亭侯,食邑1000户。

        第二十代,孔完。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袭褒亭侯。孔完早逝,无子。由其弟孔瓒之子孔羡袭爵。

        第二十一代,孔羡,字子余。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拜为奉议郎,二年(公元221年)封为宗圣侯,赐食邑百户。

        第二十二代,孔震,字伯起。西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封为奉圣亭侯,拜太常卿黄门侍郎,赐食邑200户。享年75岁。

        第二十三代,孔嶷,一作孔亭,字成功。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袭封奉圣亭侯。

        第二十四代,孔抚。历豫章太守,袭封奉圣亭侯。

        第二十五代,孔懿,袭奉圣亭侯。享年61岁。

        第二十六代,孔鲜,字鲜之。好学,有度量。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袭封圣亭侯。

        第二十七代,孔乘,一作孔秉,字敬山,博学多才艺。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公元473年)封为崇圣大夫,食邑500户,并给10户以供洒扫。

        第二十八代,孔灵珍。任秘书郎,袭爵。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改封崇圣侯,赐食邑100户。

        第二十九代,孔文泰,袭崇圣侯。享年58岁。

        第三十代,孔渠,袭崇圣侯。

        第三十一代,孔长孙。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封崇圣侯,食邑百户。孔长孙有二子,长子英悊,次子嗣悊。长子早逝,无子。享年64岁。

        第三十二代,孔嗣悊。隋文帝时应制登科,授泾州司兵参军,后升迁太子通事。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封为绍圣侯,赐食邑100户。享年70岁。

        第三十三代,孔德伦。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封为褒圣侯,赐食邑100户,朝会时位同三品。武则天时赐予玺、书、衣服等。享年71岁。

        第三十四代,孔崇基。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袭封褒圣侯,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授朝散大夫,陪祭朝会。享年56岁。

        第三十五代,孔璲之,字藏晖。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袭褒圣侯,特授国子四门博士。

        第三十六代,孔萱,袭封文宣公,兼任兖州泗水今。

        第三十七代,孔齐卿。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袭封文宣公,兼兖州司马。

        第三十八代,孔惟眰。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袭封文宣公,任兖州参军,奉孔子祀,复50户以供洒扫。享年65岁。

        第三十九代,孔策。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袭封文宣公,历国子监博士。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宰相白敏中奏请岁给户绢百匹,充春秋奉祀。享年57岁。

        第四十代,孔振,字国文。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袭封文宣公。举进士甲科,官至监察御史,左补阙水部员外郎。享年74岁。

        第四十一代,孔昭俭。袭封文宣公,授广文博士。享年60岁。

        第四十二代,孔光嗣,字斋郎。唐哀宗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授泗水令,后因时世动乱,失封爵。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被庙户孔末所杀。享年42岁。

        第四十三代,孔仁玉,字温如。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任曲阜县主簿,三年(公元932年)袭文宣公。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兼任曲阜县令。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幸曲阜拜孔庙及墓,召孔仁玉赐五品服。被孔氏后人誉为“中兴祖”。享年45岁。

        第四十四代,孔宜,字不疑。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任曲阜县主簿,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累迁太子右赞善大夫,袭文宣公。享年46岁。

        第四十五代,孔延世,字茂先。博学、善吟咏。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袭封文宣公,兼任曲阜县令,赐白金束帛及太宗御书印《九经》。享年38岁。

        第四十六代,孔圣佑。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袭封文宣公,兼曲阜知县事。卒年35岁,无子。后孔延世弟孔延泽之子,孔宗愿袭封。

        孔宗愿,字子庄。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袭封文宣公,知曲阜县事。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改封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此为封衍圣公之始。

        第四十七代,孔若蒙,字公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袭封衍圣公,兼曲阜县主簿。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将爵号改为“奉圣公”,专主祀事。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废掉孔若蒙的爵位,由其弟孔若虚袭封奉圣公。孔若虚,字公实。死后,仍由孔若蒙的长子孔端友袭封衍圣公[COLOR=red]。(衍圣公封号自此开始)[/COLOR]

        第四十八代,孔端友,字子交。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袭封衍圣公。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孔端友随高宗南渡,寓居衢州,称为南宗。孔端友之弟孔端操留守林庙,金命权袭衍圣公,称为北宗。

        南宗孔端友无子,其弟孔端操幼子孔玠袭爵,孔玠子孔搢,孔搢子孔文远,孔文远子孔万春,孔万春子孔洙俱袭南宗衍圣公。至五十三代,孔洙让爵于北宗,出现了南宗、北宗合一局面。

        第四十九代,孔璠,字文老。孔璠系孔端操次子。金太宗天会十二年(公元1133年)袭封衍圣公,主管祀事,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丢掉爵位。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金廷准备授孔璠承奉郎,袭封衍圣公爵位,未来得及受封便去世。享年38岁。

        第五十代,孔拯,字元济,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袭封衍圣公,加文林郎。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孔拯卒,时年26岁,无子。其弟孔摠袭封。

        孔摠,字元会。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袭封衍圣公,加文林郎,赠光禄大夫。孔摠在宋金对峙混战中,依靠孔氏族人力量,修建林庙,赢得族人敬畏。享年53岁。

        第五十一代,孔元措,字梦得。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袭封衍圣公,加文林郎。后兼曲阜县令,授中议大夫,金宣宗贞祐二年赴汴京,金亡,回曲阜。享年70岁。

        第五十二代,孔浈,字昭度。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袭封衍圣公。孔浈后被人告称乃驱口贱民李姓所生,因而被夺爵。

        第五十三代,孔治,字世安。元成宗元年(公元1295年)封为衍圣公。孔治是孔宗愿第三个儿子孔若愚的六世孙。他们中间是:孔若愚——孔端立——孔琥——孔拂——孔元用——孔之全——孔治。孔子后裔的袭爵,由孔浈被剥夺衍圣公爵号后,中断43年之久,直到孔治才又袭封衍圣公爵。

        第五十四代,孔思诚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袭封衍圣公,因支庶袭封,为族人不服,因而被解除爵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改由孔若愚的后代孔思晦袭封。

        孔思晦,字明道。资质端重,勤学博识,而且以孝闻名。在修建林庙、重刻族谱等方面使之日益完备。享年67岁。

        第五十五代,孔克坚,字璟夫,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袭封衍圣公,阶嘉议大夫。授通奉大夫,官至礼部尚书、国子祭酒,均未赴就。朱元璋诏见时,假托有病未去,后朱元璋亲笔谕孔克坚,接诏后兼程进见。洪武元年十二月,钦颁圣旨,孔氏子孙皆免差役,同年赐给孔府两千大顷田地。

        第五十六代,孔希学,字士行。好读书,善写隶书,文词尔雅,谈笑挥洒,灿然成章。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袭封衍圣公。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令衍圣公班列文臣之首。从洪武初年开始,衍圣公不兼地方官,专主孔子祀事。享年47岁。

        第五十七代,孔讷,字言伯。诗书都有较高造诣,为人宽厚。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袭封衍圣公。享年43岁。

        第五十八代,孔公(左钅右监),字昭文。明惠帝建文三年袭封衍圣公。享年23岁。

        第五十九代,孔彦缙,字朝绅。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袭封衍圣公。享年55岁。

        第六十代,孔承庆,字永祚。未能袭爵即逝,后追封衍圣公。享年31岁。生有二子,孔宏绪、孔宏泰。

        第六十一代,孔宏绪,字以敬,号南溪。明代宗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袭封衍圣公。后因宫室逾制,削夺了爵位,改由其弟孔宏泰袭爵。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恢复孔宏绪衍圣公冠服家居。享年57岁。

        孔宏泰,字以和。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袭封衍圣公。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六月,孔庙遭火灾。孔宏泰正在朝中,孔宏绪率弟子奔救,火后孔宏绪素服哭庙,蔬食百日。孔宏泰回来后亦哭如居丧。享年54岁。卒后,其爵位仍由孔宏绪之子孔闻韶袭封。

        第六十二代,孔闻韶,字知德,号成庵。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袭封衍圣公。次年新庙建,规制依旧。享年65岁。

        第六十三代,孔贞干,字用济,号可亭。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袭封衍圣公。享年38岁。

        第六十四代,孔尚贤,字象之,号希庵。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袭封衍圣公,赠太子太保。孔尚贤有二子,胤椿、胤桂,都先卒无子嗣,乃以孔尚贤从弟孔尚坦之子孔胤植袭爵,后来为避清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讳,改“胤”字为“衍”字。孔尚贤享年79岁。

        第六十五代,孔胤植,字对寰,号懋甲。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袭封衍圣公,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加太子太保,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晋太子太傅。清朝对历史上所沿袭下来的对孔家种种优待“俱应相沿”并“期于优渥”。孔胤植凡进京朝见,皇帝都遣迎劳,入朝,班列大学士之上。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在都城太仆寺街赐第一座,计门、厅、楼、房一百多间。这就是北京的衍圣公府。享年56岁。

        第六十六代,孔兴燮,字起吕,号辅垣。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袭封衍圣公,七年晋太子太保。享年32岁。

        第六十七代,孔毓圻,字钟在,号兰堂。为人质朴爱好诗文,工于书法,擅于写擘窠大字,善画墨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袭封衍圣公,九年授光禄大夫,十五年晋阶太子少师。清圣祖玄烨来曲阜庙谒林,孔毓圻除施以必要之礼,并叫族人为皇帝讲经、引驾,还请求扩展孔林、减轻租赋设置百官,玄烨均予以答应。享年67岁。

        第六十八代,孔传铎,字振路,号牗民。好读书,学识广博,通礼乐,工诗词。其著作甚多。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袭封衍圣公。康熙年间赐孔传铎二品冠服,袭爵一年以后,世宗幸学,召孔传铎陪祀,六月孔庙遭火灾,率族人素服哭三日,清世宗派人祭告,并传旨慰问,拨款重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孔庙重建工程完成,九年世宗又命修孔林,十年孔林峻工,复开馆辑《阙里盛典》。享年63岁。

        第六十九代,孔继(上户攵下木),字体和,号纯斋。未袭爵即病故,后被追封为衍圣公。享年23岁。

        第七十代,孔广棨,字京立,号石门。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袭封衍圣公,授二品冠服。多次受世宗、高宗召见,并给赏赐。能诗文,著有多集诗卷。享年31岁。

        第七十一代,孔昭焕,字显文,号尧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袭封衍圣公。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正月,弘历巡幸阙里,祭祀孔子,孔昭焕命其族人、举人孔继汾等在诗礼堂给皇帝讲经,是日弘历谒孔林,赐孔昭焕宴、书籍、文绮、貂币,升孔继汾中书,族人有官者,皆进秩。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孔昭焕上疏,弘历大为不满,下吏建议夺其爵,弘历念其年少未夺。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弘历到曲阜祀孔子,还京师后,将内府所藏十件商周祭器赐给孔府,以便在国祭时陈设。享年40岁。

        第七十二代,孔宪培,字养元,号笃斋。博学多才,工书画,善画兰,得先祖孔毓圻遗法。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袭封衍圣公。孔宪培原名孔宪允,乾隆皇帝亲自为其改名,并将女儿嫁给他,由此,孔府步入盛世。仅在孔宪培生时,乾隆皇帝就曾5次到曲阜,并每年得到貂皮、锦缎、笔、砚、徽墨、貂冠朝服、蟒袍、御制诗、御论、御制墨刻等多种赏赐。享年38岁。

        第七十三代,孔庆镕,字陶甫,号冶山。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袭封衍圣公。孔庆镕博学多才,擅长写诗作文、绘画和书法,是历代衍圣公中最有才学的著名人物。自幼善辞令,且顺从上心,一生多次受皇帝召见并十几次受到御制墨刻、匾额、诗、图、貂皮、朝冠、衣物等赏赐。享年55岁。

        第七十四代,孔繁灏,字文渊,号伯海。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袭封衍圣公,晋太子太保。享年57岁。

        第七十五代,孔祥珂,号观堂。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袭封衍圣公。享年29岁。

        第七十六代,孔令贻,字燕庭。清光绪二年(公元1877年)袭封衍圣公。1915年袁世凯仍封孔令贻衍圣公,称帝后,曾加郡王衔。曾受光绪帝召见,并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奉母挈妻进京贺寿。慈禧太后特赏他及其母、妻御笔大“寿”字各一张,孔令贻又蒙双眼花翎之赐。享年48岁。

        第七十七代,孔德成,字达生。1920年袭封衍圣公。1935年由南京政府改任为特任官待遇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48年底去台湾,现健在。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是从网上找到的,书店也有好多这方面的资料。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衍圣公官居一品列文官之首的先例并非从宋仁宗开始。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格外恩宠于衍圣公,命孔希学品居二品,班亚丞相。后来太祖废除丞相之后,令衍圣公班列文臣之首。
            到清代,衍圣公才官居一品,朝列文官之首(清代不设丞相)。
            清灭亡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北方)由袁世凯政府控制(北洋政府),清末衍圣公孔令贻的遗腹子孔德成出生百日后,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下令其袭封衍圣公。到三十年代后期,当时的知识分子蔡元培等强烈要求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封号,民国政府将德成公的衍圣公封号改为大成至对先师奉礼官。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五经博士不是爵位,是官职,是始于秦汉时期的中央部门长官太常(奉常)下属的官职。太常负责宗庙奉祀,五经博士担任经学的传授,可以世袭。
              德成公袭封衍圣公时已进入民国,民国政府废除所有的封建爵位和官职,但保留了衍圣公,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五经博士一职。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