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人生未必无憾
鉴于孔祥楷对孔氏南宗“中兴”的贡献,更因他的身世、经历背后是一座家庙、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支文脉,衢州市决定请先生昔日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从不同视角谈“老爷子”,给“老爷子”出个“传”,好好宣传一下。出乎意料的是,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只要和“老爷子”有过交往,有点渊源的人,上至部长、著名导演、画家、作家、音乐家,下至矿工、普通干部,都很快交出了充满真挚情感的文章。
1996年10月,孔祥楷回到矿山参加建矿30周年庆典。在纪念大会上,当矿长念到他的名字时,全场两次欢声雷动,掌声不绝。全场员工起立致意。矿工们说:他们永远忘不了这位老矿长当年说在嘴上,挂在心上的一句话——“井下是四块石头夹一块肉,安全责任重过泰山,不搞好职工生活死不瞑目!”足见他当年在矿山与员工的感情。
求学、务矿、从政、祀庙……“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祥楷人生经历回肠荡气,无不精彩。
令人难以置信又羡慕不已的是,孔祥楷大学主修土木建筑专业,属“凝固的音乐”,但他能写小说、散文,还擅作曲、书法、绘画,甚至还会雕塑。
2004年,在衢州市首届“祭孔”大典上,他既是话剧《大宗南渡》的编剧兼导演,又是大合唱《东南阙里》的作曲兼指挥。其气势之恢弘,旋律之悠扬,歌声之圆润,指挥之大气,让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名导演谢晋等认为他一定系统地学过声乐。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原副团长、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少将马子跃说:“作曲、配器、排练、指挥全揽了,孔先生胆子也真大。可光胆子大不行,那也得会啊!这个没有专修过音乐的人真神了!”
孔祥楷还有更神的。他临摹范曾画的“达摩”神妙独到秋毫颠。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啧啧称奇,题字评价:“传神。祥楷偶兴之作,范兄谅必首肯。”
孔祥楷可谓是个全才,怪才,奇才!这位想必得益于先祖遗传基因的孔氏南宗“中兴祖”,真是精彩人生!人生无憾!
然而,人生固然精彩,但岂能真的无憾!
曾在南宗孔氏家庙安放的孔府最珍贵的祖传瑰宝,历代都正视为国宝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相传为子贡在老师去世后,六年守墓期间所刻。当年衍圣公孔端友背负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渡。从此楷木雕像在南宗孔庙历经整整27代,躲过无数次劫难,860多年来,一直珍藏在衢州孔氏家庙中。
1959年国庆10周年时,这一瑰宝被曲阜文管会借走了,至今未得归还。此乃南宗孔庙之大憾也!
岂能无憾?
无疑,孔祥楷是有极高的天分的。但眼见自己一生成就不在学术,只在事功,他何尝不知道也有人说他是“雕虫小技”、“附庸风雅”?孔祥楷少年就学之时,正是新式学堂兴起之际。孔氏家族私塾改成了小学,用的是新式课本。他幼时在家虽仍有严格的家庭教师,习文练字,打下了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但圣祖《论语》,竟然还是调任沈阳黄金学院时,才能偶得空闲开始认真诵读研究的。一生中只是在晚年,才得以以自己的天赋,顺自己的兴趣,从从容容地展开自己的才华。他的基因、天赋和勤奋,尤其是他的艺术天分,本应该也完全可以更为卓越。
岂能无憾?
考虑未来南宗家庙的掌门人,也有人希望孔祥楷在宁波经商的儿子能回衢州;也有人甚至提出让他的子孙世袭奉祀官身份。其实,对他而言,就像他的圣祖并没有奢想到自己的身后会带出一个文脉绵延的家族一样,他也决没有想过让孔管会主任的职务世袭。他说:谁有能力就谁来做,不一定非得孔姓不可。至于最终谁来接班,他多次表示由组织上来决定。
孔祥楷的执著使他不放弃,他的灵活又使他能够找到理想的空间和适宜生存的环境。这是“老爷子”的幸运。更何况能赶上一个大好时代,十多年来,衢州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对老先生极为尊敬、仰重,作为孔氏后人,能够守望在“东南阙里”,实践一个后代子孙对祖先精神的传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应衢州学院之邀长年开设“文化漫谈”课程,向工科学生传授中篇小说写作、散文写作、话剧及导演、合唱与指挥、音乐欣赏与作曲、传统思想与儒家学说、美术,以及思辩能力提高等等。其知识面之博大,见识之精深,深得师生欢迎。能在自己最后“奉祀官”的黄昏之旅,回归圣祖精神源头,追寻圣祖,杏坛设学,教化育人,诲人不倦,这何尝不是孔祥楷最大的幸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逝去的光阴面前,祝愿孔先生继续有所希望,有所梦想,藉此来照亮漫漫未来,迢迢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