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5
    • 经验10252
    • 文章145
    • 注册2006-03-27
    转贴从褒圣侯墓说起——孔子后裔在宁陵
    [ALIGN=left][B][COLOR=#774400][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6a463010007cy.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6a463010007cy.html[/URL]
    [/ALIGN][/COLOR][/B][PP][ALIGN=left]      2005年10月20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宣布,中国的孔子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孔子的族人传承至今已繁衍有82代。孔子世家谱自明朝以来,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1999年开始,孔子后代展开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续修孔子世家谱工作,宁陵县孔子后裔专门召开了宗亲大会参与家谱续修工作。目前,孔子的后裔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
           在宁陵,就有一支孔氏家族的重要分支——宁陵派,迄今已经1300多年,成为孔子后裔中重要的、影响较大、人数众多的大宗派。不但宁陵孔姓属于宁陵派,兰考县、长垣县、睢阳区、洛宁县等孔姓也都属于宁陵派。
           宁陵县孔集乡孔集村原来其实并不叫孔集村,而叫褚堌村。那为什么后来改名孔集村了呢?为什么孔子后裔中会形成人数众多的宁陵派?2006年12月24日,记者专程赶到孔集乡孔集村寻访孔子后裔在宁陵的情况,一一解开了上述谜底。这,都要从孔子的33代孙褒圣侯孔德伦说起。

          初到孔集,记者并不太清楚孔姓人家都居住在哪里。于是,走到孔集乡政府附近向街上的群众询问。他们告诉记者,孔家的人在孔集多的很哪!从310国道向北、乡政府向东,整个孔集东村都是孔家的人。按照他们的指点,在孔集东村,记者找到了孔子的第76代孙孔令知。
           孔令知,今年65岁,孔集村村委委员。看似很普通的一个人,但却是一个极其细心的人。在他的家里,记者竟然看到了他珍藏多年的民国时期的孔氏家谱,共计8卷。在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他进入内室拿出了一个用硬牛皮纸包裹整齐的包裹,小心的打开,那纸页微微泛黄、略显破旧、并有稍许残缺的孔氏家谱跃入眼帘。据孔令知介绍,这是目前国内仅存不多的民国时期的孔氏家谱之一。从1999年开始的最近一次续修孔氏家谱,山东曲阜多次来人查询、复印这套家谱。[/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从这套家谱开始,孔令知翻开其中的内页找到相关内容,开始讲述宁陵孔氏后裔的渊源和发展。他说,以前孔集有孔子的33代孙褒圣侯孔德伦的墓地和孔圣庙,规模很大。孔氏宁陵派的开启,就与褒圣侯墓建在宁陵有关;孔圣庙还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御批敕建的。
           据清宣统三年《宁陵县志》记载,褒圣侯墓是孔子33代孙孔德伦的陵墓。孔德伦世袭封侯,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奉敕迁宁陵县褚堌村(今孔集村),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去逝,享年71岁,葬于此。褒圣侯墓高3米,周围40米,砖包。墓前有石桌、石凳。神道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狮、石猴、石蜡台,工艺精致,惟妙惟肖。正门有石牌坊。墓区占地36公顷,古柏参天,庄严肃穆。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生日)举行大祭,方圆百姓来这里朝拜,香火缭绕。墓北有圣庙,三间大殿,东西廊房,五脊六兽,古朴壮观。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要御敕孔德伦迁居宁陵县孔集村呢?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孔令知说,这个我说不太清楚,我去请个高人给你介绍。不大会儿,一个精神矍铄、面容慈祥的老先生走进屋内,孔令知介绍说,这是我们孔家的外甥,也在孔集集上住,这次孔家家谱宁陵卷的工作就是他负责主持的。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老先生乃是孔集乡中退休老校长郭文德,因学识渊博,又是孔家外甥,他多次参与搜集、整理孔氏宁陵派的相关资料,今年又主持召开了宁陵孔氏宗亲大会,着手孔家家谱宁陵卷的续修工作。
           在谈到李世民为什么要御敕孔德伦迁居宁陵县孔集村这个问题时,郭文德以对孔氏宁陵派历史渊源的熟知,向记者娓娓道来。
           隋灭唐兴,历史变迁。唐朝初年,国内局势及其动荡,外忧内患,极具军事、领导才能的李世民通过东征西战赫赫战功和“玄武门之变”取得帝位,唐高祖李渊退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一边理顺朝政,一边强化军事征战,讨伐叛乱。孔子33代孙孔德伦当时世袭武侯,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辽海兵乱,山东政局动荡,不服从唐朝统治,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东征伐辽东(我们常说的薛仁贵征东,即是从此发迹)、平抚山东。皇帝出征,孔德伦这个国防部长当然要跟随的。当大军平叛归来,行走至宁陵县褚堌村(今孔集村)东南4里(今史张楼与黄楼北地)时,天色已晚,便在此安营下寨。因平叛顺利,李世民心情很是高兴,当晚与孔德伦等诸官觥酬交错。平叛有功,国防部长孔德伦当然功不可没。李世民一直想着封赏他,但是封赏他什么好呢?对此颇为头疼。第二天启程时,他看到西北褚堌村上空祥云普照,景色怡人,人来车往,物丰人繁,在当时战乱年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富庶休养之地。就对孔德伦说:“这地方不错呀,就赏给你吧。”对孔德伦改封褒圣侯,钦赐祭田,建立家庙,赐食邑100户,朝会时位同三品,免除其子孙徭役。
           之后,孔德伦就搬迁到褚堌村,因盛世太平,他就有事进朝,无事就在这休闲养生。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孔德伦“寿卒于官寓”,享年71岁,葬宁陵县褚崮村。武则天10月20日赐予他玺、书、衣服等。后褚崮村孔姓日益繁衍,遂改名孔家集。因北有小孔集,相对而称大孔集,简称孔集。[/ALIGN][ALIGN=left]
    孔氏宁陵派的源头[/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孔德伦在宁陵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孔崇基在云南做官,孔子叹摄宁陵祀事。两人年老病故后,都先后运到宁陵孔集与父亲合葬。
           孔德伦的二儿子孔子叹生子孔贤。孔子35代裔孙孔贤,字元亭,孔氏谱书言其进士及第(不见于《登科记考》),曾任太子中舍人、深州刺史。定居宁陵,为宁陵派之始祖。有子三人:孔蕴、孔蒙、孔蓄,均有传。
           和他们同寓于宁陵的还有孔子35代裔孙孔(王遂)的曾孙孔惟时一支驻守宁陵的宗族墓地。唐代中期以后,35代裔孙孔(王遂)之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4年)袭封褒圣侯,又晋为文宣公。天宝之乱时,他率家人寄居于宁陵,卒后即葬在那里。动乱之后,他的曾孙孔惟睡返归曲阜,袭封文宣公,宁陵的宗族墓地则由孔惟至之弟孔惟时一支驻守。
           这两支形成了孔氏家族中的宁陵派。
           据民国时期《孔子世家谱》记载,宁陵派分60宗户,子孙散居河南宁陵县、考城县、兰封县、宜阳县、商丘县(今睢阳区)、柘城县、洛阳县、淮阳县、洛宁县、封丘县、安徽太和县、山东曹县、荷泽县、河北长垣县、沙河县、邯郸县、隆平县、刑台县、尧山县、瑶山县、吉林九台县等地,至1937年共存男丁8854人。
           郭文德告诉记者,孔氏家族在历史上一直很受尊崇的。大的不说,就从交公粮上来说,解放前一直是免缴的。他举了个例子,睢阳区的坞墙乡解放前有很多宁陵派孔姓族人,当地国民政府让其缴纳公粮。孔姓族人就搬出历朝历代皇上对孔姓后人免缴公粮的谕旨,和当地政府打官司,结果赢了官司,再也不完粮当差。郏县孔氏家族在当地也是望族,大学生多是孔姓人。当地政府建了孔庙、圣林,年年祭祖,以感谢圣人的恩泽。
           据1992年版《宁陵县志》记载,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结果,宁陵县共有孔姓子孙2579人。孔令知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孔姓族人主要分布在孔集、孔大楼、孔小楼、西小孔集、孔庄、刘洼、孟士图、南孔庄、二郎庙等村。
           孔令知说,如今其他各地宁陵派的孔姓族人每年都要来孔集寻根问祖。但是,现在在孔集寻找褒圣侯墓、孔圣庙的踪迹,已经荡然无存了。想要恢复旧貌,牵涉到资金、土地等诸多因素,很不好办。说到这,孔令知一脸的的无奈。据他介绍,褒圣侯墓1958年因建孔集质检站平毁;孔圣庙1957年因建孔集供销社拆毁。今天,我们只能从先人的文字描述中想象,或从残存的斑驳的古砖气息中感受,那昔日的盛况。
           在孔令知、郭文德两位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先后来到褒圣侯墓、孔圣庙的遗址探访。在褒圣侯墓的遗址处,如今已经是孔集卫生院的办公区,盖上了楼房;后面是乡政府的办公楼。郭文德说,当年盖楼挖地基时,曾经毁坏了很多墓,很多尸骨被挖出,当地的孔氏族人为此还和施工单位发生了纠纷,经过调解才算平息。在孔圣庙的遗址处,记者总算还能找到些孔圣庙当年的痕迹,那就是庙被拆后的古砖如今被供销社的主房和院内的一些住房所使用,虽然有些已经因年代久远而斑驳脱落,但其历史的沧桑更见执着。[/ALIGN][ALIGN=left]郭文德说,当年的褒圣侯墓就在今天的孔集卫生院院内[/ALIGN][ALIGN=left]孔圣庙的遗址处只能看到当年庙上拆下的古砖了[/ALIGN][ALIGN=left]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从孔子至今,2500多年过去了,孔姓宗族又传承了80多代。从褒圣侯到现在,宁陵孔子后裔也已经传承将近50代,并分布到全国各地。
           今天,我们怀念孔子,是因为他的思想使王者取得了统治天下的道义,民众则收获了中国文化的体验,孔子学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
           今天,我们探寻褒圣侯墓,是因为它的存在昭示了孔子后裔新的地域的开拓,将圣人的思想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孔集,因孔子的后裔而得名;宁陵派,孔氏家族的大宗户。
           宁陵,以你们的存在而骄傲。[/ALIGN][ALIGN=left]
    附:【唐】褒圣侯墓碑文
           褒圣侯姓孔氏,名德伦,先师孔子三十三代孙。侯当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改封褒圣,朝会同三品,食邑千户。迨则天武后天授二年十月二十日赐侯敕书及时服,享年七十一,寿卒于官寓,葬宁陵县褚崮村。由唐历五代、宋、金、元氏以来,邱垄如故属。[/ALIGN][ALIGN=left]       大明洪武初元,黄河泛滥。两侯墓涿皆为水淹,日久见其迹,而邱木犹存。孙希祯,岁时舆祀,恒怆于怀,欲修筑之而力弗能也。既又官于朝者几三年,而松愀之念,不少置焉。及去官家居,得遂其志。即与族人协谋,因故迹筑而封之。扫除荒恶,培植邱木,使其复其旧。既襄事,乃遣其弟希贤,持孔氏族谱,不远数千里来征文,将刊诸石以表其墓。昌惟先圣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万世开太平。其言载五经,垂教后代,炳然如日月之丽空,故与天地同始终。其林庙邱垄,历代崇奉之,莫有毁伤,宜其巍然与龟蒙同悠久,其宗支葬于他所者,亦互为后世共瞻仰。褒圣侯之墓为河水垫没,虽曰不幸,然使其无兴修之人,则莽然终为荆棘之墟。今幸赖侯有裔孙如希祯者,克诚先绪,力为兴修之,先祖之灵魂得永宁于九泉之下,不可谓之贤者乎?
                                                                        张昌(国子助教)撰文 [/ALIGN]
    [ 此贴最后由孔卫东在2009-8-8 9:44:02编辑过 ]
    孔德辉

    河洛派洛宁支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4
      • 经验12146
      • 文章474
      • 注册2008-10-28
      这篇文章错误甚多,已经在原地址逐一说了,倒是提供了宁陵派家庙已毁的信息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其实各地各个家族对于自己的历史,往往都有错误的传说。并且由于文化水平的关系,还代代相传。只要翻阅家谱这些稀奇古怪的传说便会不攻自破。曲阜的导游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述张姥爷如何忍痛将自己的孙子换来孔家的中兴族,感动得游客热泪盈眶。

        然而由于时间久远一些家谱将传说当成信史收入,谬害无穷。比如一些宁陵派外迁支在修家谱时就堂而皇之地将自己列为大宗户。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874
          • 经验16605
          • 文章1863
          • 注册2008-09-22
          不管怎么说 恢复褒圣侯墓地可谓难也
          孔宪纪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53
            • 经验4667
            • 文章318
            • 注册2006-04-23
            这篇文章是记者写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孔氏的大宗户是什么意思
            孔祥鑫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
              • 经验233
              • 文章18
              • 注册2009-08-22
              我就是宁陵县的
              说的历史是不是真的,我说不清
              但是孔氏子孙的分布情况还是对的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
                • 经验233
                • 文章18
                • 注册2009-08-22
                我就是宁陵县的
                说的历史是不是真的,我说不清
                但是孔氏子孙的分布情况还是对的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
                  • 经验62
                  • 文章5
                  • 注册2009-09-13
                  历史只属于过去!我们相信自己的信念就行!!
                        我们是孔氏后裔的历史
                            无法改变————————————————————————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青海门源)孔庆春  孔庆海
                  QQ:619389550  (763773178)
                  email:zzhh1314vip@yahoo.cn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095
                    • 文章7
                    • 注册2005-12-06
                    文章中35代裔孙贤和38代裔孙惟时两支形成宁陵派是错误的,惟时一支是郏县派。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