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4
    • 经验12146
    • 文章474
    • 注册2008-10-28
    刘成禺著《世载堂杂忆》中的孔氏南宗史料
    ◎孔子历代封谥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鲁袁公十六年壬戌,年七十有三。鲁哀公称“尼父”以诔之,是为封谥之滥觞。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褒成“宣尼公”。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封褒尊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改谥“文圣尼父”,《钞谱》“圣”作“宣”,兹从《魏书》。周宣帝大象二年,追封邹国公,立后承袭。隋文帝开皇元年,赠“先师尼父”。唐太宗贞观二年,尊为“先圣”;十一年,再尊“宣圣尼父”,并修建宣尼庙。高宗显庆二年,复尊为“先圣”;乾封元年,嶂曲阜祠祭,追赠“太师”。中宗嗣圣七年,即武后则天天授元年,封“隆道公”。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赠宣父为“文宣王”,南面坐,圣像南向目此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谥“玄圣文宣王”,祭以太牢。天禧五年,改“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制尊“至圣先师孔子”,易像为主,祀以木主自此始。清世祖顺治二年,易书“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论者谓至圣则无所不该,先师则名正而实称,大成转不足以尽孔子之道,乃仍明制,书“至圣先师孔子”,至今不改。
      ◎南宗孔圣后裔考证
      孔圣后裔,分北宗南宗。北宗凡七十六世,南宗凡七十五世。北宗曲阜,世所共知;南宗衢州,知者较少。兹略举历史上之纪述,为简要的考证。
      按:北宗曲阜,历各朝二千五百余年,封祀之圣地也。南宗衢州,则为自南宋以来,世世相承,不受外族封祀之宗脉也。十年前,予曾至衢州,见奉祀官衙署制度,辕门内左右设钟鼓楼,奉祀官出入,奏乐升炮,俨然南渡之遗制;端木子手摹至圣及丌官夫人楷木像,犹亲见之。北宗自孔子后二世鲤至现代奉祀官德成,凡七十七世,俱有考证。南宗自宋建炎二年端友南行,至现嗣祥楷,凡七十五世,人多不明其历史。予乃修书衢州奉祀官,询其始末。衢州奉祀署亦典籍零乱,几于无可稽考。乃延徐镜泉君编成《孔子南宗考略》一书寄予,南宗源流,遂以大明。
      按:曲阜孔裔,自北宋大观、政和间,改封四十八世端友为衍圣公。高宗建炎二年,扈跸南渡,与从父开国男传,偕奉端木子手摹至圣及丌官夫人楷像以行,赐家于衢,是为南宗。弟端操在北,陷于金,金太宗封为“衍圣公”,是为北宗。南北分宗自此始。
      国民政府成立以来,北宗曲阜衍圣公孔令贻,随政府迁重庆。南宗奉祀官亦避日寇,奉圣楷徙龙泉、庆元。今则主宗在曲阜,衢州奉祀官待以简任职,南北各存其宗。谈国故者,不可不知也。今附南渡以后《孔圣世系考》及《孔子历代封谥考》于后,文献并征,聊资参证。
      南渡端友之子四十九世曰,字锡老,宋绍兴二年袭封。六年,诏权以衢州学为家庙,计口量,赐田亩,除蒸尝外,均赡族人,并免租税。八年,赐衢州田五顷,主奉先圣祠祀。五十世曰,字季绅,绍兴二十四年,年九岁,授承奉郎,袭封。五十一世曰文远,字绍光,光宗绍熙四年袭封。五十二世曰万春,字耆年,理宗宝庆二年袭封。五十三世曰洙,字思鲁,淳元年袭封,宝元年知衢州军事,建家庙于菱湖。宋亡,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奉召赴阙,载封奉祀,洙以庙墓在衢,让爵于曲阜宗弟治。南宗罢封自此始,然犹世为儒官,书院山长、儒学提举之类,前后相望。无子,以从弟演子思许为嗣。思许字与道,是为五十四世。亦无子,以兄思栗子克忠为嗣,是为五十五世。克忠字信夫,时届明初,新受恩例,任福清州学正。五十六世曰希路,字士□。五十七世曰议,字文伯。五十八世曰公诚,字贵文。其从弟公衢、公绩,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奉霍主杭州万松书院祀事。五十九世曰彦绳,字朝武,知衢州府沈杰奏准以孔洙直系嫡孙即彦绳,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专主祀事,是为衢州孔氏南宗再受袭封之始。六十世曰承美,字永实。自六十四世至七十一世,莫可详稽,补阙考正,容俟异日。七十二世曰宪坤,字静一,清道光十四年承袭;卒无子,咸丰初,以其弟宪堂嗣。宪堂字笏士,又无子,时太平军起,祀事未遑议及。穆宗同治三年,浙江巡抚左宗棠驻衢,查核昭穆,以再从弟宪型之子庆仪入继大宗,题准承袭,并捐修家庙,赎回濠田,是为七十三世。庆仪字肖铿,既长于乡邦,对文教颇有兴革,光复初,任衢县民事长。清祚既覆,世爵中止,改称南宗奉祀官。民国十二年卒,子繁豪承袭。二十五年,奉行政院令,世袭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以简任职待遇,是为七十四世。二十六年日人入寇,烽火内逼。二十八年奉令恭护圣楷避地旧处属之龙泉,再徙庆元。三十二年以积劳病故,遗嘱以母弟繁英之长子祥楷为嗣。自至圣至此,盖二千五百五十七年,七十五世矣。道冠百王,泽流万祀,洙泗渊源,岂有涯诶乎!
      ◎再纪南宗孔圣后裔
      曩为编孔子世系,曾致书浙江衢县孔氏南宗奉祀官府,征求南宗故实。顷接奉祀官府徐君镜泉邮寄所著《孔子南宗考略》二册,旁征博引,极为赅洽,信可传也。并媵以书云:“兵燹之后,典籍沦亡,谱牒不足征,耆旧不足献,而公关怀国粹,崇圣卫道,在今日为空谷足音,盛意不可没也。爰旁征博考,穷两月之力,成南宗考略二卷,限于资力,不克付印,先呈一部,伏乞惠予指正。”兹录书中所述圣泽遗闻数则,为世所未知者,刊载于此,或亦考订文献者所乐闻也。
      清顺治间,时经鼎革,案牍无征,衢州袭爵既废,南宗圣裔孔衍桢乃援旧制,沥陈于守道李际期,转请总督陈锦具题,于九年承袭旧职。衍桢时年十七岁。先是博士舆导仍明制,用皂盖,至是始易为黄盖(此制甚贵,后世多未敢行)。又具呈请得循三年入觐之例,贺万寿圣节,衢州之有觐典自此始。
      清代于孔子极为推崇,康熙二十二年御书“万世师表”额,并谕立文武官员下马碑。雍正四年御书“生民未有”额。乾隆三年御书“与天地参”额。嘉庆三年御书“圣集大成”额。道光元年御书“圣协时中”额。咸丰二年御书“德齐帱载”额。同治三年御书“圣神天纵”额。光绪七年御书“斯文在兹”额。宣统元年颁“中和位商”额。
      冯世科《鲁阜山神祠记》:城南柯阳首庙,垣宇倾圮,有残碑卧丛棘中,字漫漶不能卒读,就其存者缀之,略云:“衍圣公端友负楷木圣像扈跸来南,夜泊镇江,奉像舟覆风浪中,有三神入拥像逆流而上,得于江滨。公焚香祷谢,烟篆‘鲁阜山神’四字。公后赐家于衢,因建祠世祀焉。夫孔子辙迹,未历姑蔑,邑人一旦得瞻圣像,则鲁阜山神,大有造于吾邑也,其世祀固宜。乃俗因神屡著灵异,遂讹称为三圣,又何异五通、十姨之舛讹也哉。”按:山神护楷之传说甚古,冯世科清乾隆时人,柯阳首庙今犹由奉祀府修葺。又城中四隅各有分祀,东隅在长竿林,西隅在县西街,南隅在天宁巷,北隅在县后北楼,四乡村落,到处有之。盖祀圣有一定仪制,民不敢亵,祀山神即所以寄崇敬圣人之意耳。
      南宗衍圣公府组织甚为庞大,自孔洙让爵后,所有本府官属执事差役洒扫等,均由族长统辖,当时称衢庭族长,其职权几与衍圣公相埒,俊彦克承,一仍其旧。清初定三年入觐之例,并有赍奏随朝判官等名,迄于末叶,迭有损益。大致有督理一员,典籍一员,司仪二员,司乐二员,掌书二员,书写四员,驻杭、驻龙执事官各一员,散执事官四员至八员,乐舞生三十二名,礼生十二名,卫士十名,洒扫丁十六名,由博士分别选用报部备案,执事官以上,视正从八九品。
      禺按:明嘉靖九年制尊至圣先师孔子易像为主以后,各省州县无复有供奉圣像者。湖北建始县,本为土司旧地,远在山陬,文庙因袭旧制,仍奉圣像,固未改易也。民国护法之役,唐克明军据施南,余杭章先生太炎时亦在焉,特托人自建始奉圣像来施,以便瞻拜,乃县令某者,粗鄙无识,闻命之后,即派弁兵数人启运,并附以令文云:“查有本县犯人孔子一名,因案押解来施,仰即查收给据。”等语。章先生初闻圣像运到,甚为欣然,旋阅县令来文,为之大骇,不料其如此荒唐也。不敢启视,仍属弁兵运回建始,自今圣像尚巍然供奉于文庙之中。此事为余门人李以祉所言,得之于思施宿耆胡凤喈,凤喈是时与章先生朝夕往还,目所亲睹也。
      附录俞曲园随笔所记《青浦孔宅》一则云:
      青浦县北数里,有地名孔宅者,隋大业中孔子裔孙名桢流寓于此,因孔林远隔,靡寄霜露之思,乃仿葬衣冠之例,瘗孔子所遗宝玉六事,璧三、环一、簪一而祀之。明正统间,四明张楷字式之,巡按三秦,刻有《孔子圣迹图》。万历时,云间倪甫英得其拓本,适式之曾孙名九德者,为松江太守,乃刻石置孔宅。岁久遗失。有方学正之裔孙名正范者,于国朝康熙中又补镌焉,今尚存孔宅启圣祠中。年家子汪<厂干>卿宰青浦,拓以见赠。第一图征在祷于尼山;第二图儿戏陈俎豆;第三图为委吏;第四图为司职吏;第五图为学琴师襄;第六图问礼老子;第七图在齐闻韶;第八图晏子沮尼溪之封;第九图修诗书礼乐;第十图会于夹谷;第十一图摄行相事;第十二图齐人归女乐;第十三图匡人拘孔子;第十四图击磬于卫;第十五图为卫灵公次乘;第十六图桓伐树;第十七图去宋适郑与弟子相失;第十八图有隼集陈庭;第十九图临河不济;第二十图卫灵公仰视蜚鸿;第二十一图问津沮溺;第二十二图在陈绝粮;第二十三图子西沮书社之封;第二十四图叙《书》、《传》、《礼记》、删《诗》、正《乐》、考《易》彖象;第二十五图西狩获麟;第二十六图负手曳杖、逍遥于门;第二十七图子贡庐墓;第二十八图先圣小像,附子思像于后;第二十九图汉高祖过鲁祀孔子。其前刻《孔子世家》一篇,则朱文公《论语集注》所考订之本,非《史记》全文也。余观其图,宫室车舆,多非古制,人则高坐,马则单骑,尤与古违。明人之作,固难于深考耳。
      ◎南宗孔圣后裔考证补
      前纪南渡后之南宗圣裔中,缺六十四世至七十一世,兹已考查得之,特附录于此,以补前载之未备。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承袭六十一世曰弘章,字以达。世宗嘉靖二十六年,承龚六十二世曰闻音,字知政。神宗万历五年,承袭六十三世曰贞运,字用行。万历四十三年,承袭六十四世曰尚乾,字象元。象元卒,妻叶氏年十九,守志抚孤,时当明清之交,文献沦亡,衢县之袭爵几废。清世祖顺治九年,金衢守道李际期详请总督题准,以孤子衍桢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是为六十五世。衍桢字泗柯,先世舆导用皂盖,至是易为黄,又定三年入觐之例。六十六世曰兴燫,字北衢,圣祖康熙四十年承袭,寓居杭州,卒葬万松岭方家峪,以董理杭州太和书院祀事也。六十七世曰毓恒,字东安,康熙五十三年承袭,有特增学额,拨给濠田等举。六十八世曰传锦,字宫锡,世宗雍正十三年承袭,高宗乾隆五十年晋京,参襄临雍大典,礼成回籍,卒于平原。六十九世曰继涛,字念铭,未袭卒。七十世曰广杓,字衡观,仁宗嘉庆元年承袭。七十一世曰[SIZE=2]昭烜[/SIZE],嘉庆二十四年承袭,宣宗道光元年修建家庙。
    [ 此贴最后由程光谨在2009-12-29 22:49:01编辑过 ]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4
      • 经验12146
      • 文章474
      • 注册2008-10-28
      再转一个博客的文章,下文就是那篇“孔氏南宗历史悬案 “违荣”与“违道”大交锋”的作者,两相对照,我都要笑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1630100euou.html


      46年末,上海《新闻报》连载辛亥革命元老刘成禺的《南宗孔圣后裔考略》,经他老人家介绍,许多人才知道,原来山东曲阜的圣人后裔只是“孔老二”,“老大”却在远隔千里的浙江衢州。
        原来,北宋后期,金兵常策鞭驱马,南下侵扰。由于小人当道,朝政腐败,在人力、物力、财力、兵力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朝廷屡吃败仗。靖康二年(1127),把有黄河天险之隔、濠深城高的汴京也丢了,徽、钦两个皇帝束手就擒。同年五月,赵构称帝,丢下大好河山和黎民百姓,一路向南仓皇逃窜。孔子四十八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和一批族人也扈跸南渡,几经辗转,最后落脚未经战乱的衢州暂时安定下来。然而,南宋的统治者并未接受惨败的教训,喘息才定,就杀功臣,搞腐败,“直把杭州作汴州”。南渡的孔姓后裔,望穿双眼,也回不了故乡,只好把衢州当成他们的“东南阙里”。
        把历史又重新披露的作者刘成禺是湖北武昌人,1901年赴香港入兴中会,后去日本、美国,从事反清排满活动。武昌起义后回国,追随孙中山革命,历任广州大元帅府顾问、总统府宣传局主任、大本营参议等要职,走南闯北,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本来像这样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革命功臣,挺适合当外交部长什么的,无奈刘成禺一张麻脸,共患难时,谁也不嫌他,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麻哥”。等到革命成功,油头粉面的小人又开始吃香喝辣,提着脑袋干的“麻哥”反而不怎么体面了,轮不到抛头露脸风光。孙中山对他说你就去写书吧,刘成禺只得“躲进小楼成一统”,从此弃戎执笔,钻研起历史来。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太平天国战史》洋洋洒洒写了十六卷,《洪宪纪事诗》累积至三百多首。
        当时绝大多数人只知孔氏在曲阜,刘成禺就不同了,前半生闹革命辗转南北,1936年到过衢州。刘老前辈驾到,衢州的军政要员免不了要接风捧场说说地方景物特产,聊尽地主之谊的。刘成禺听说衢州也有孔氏家庙,便来了兴趣。当时刚好行政院规定南宗奉祀官孔繁豪享受简任职待遇,两人寒暄谦让一番,携手进入奉祀府辕门,一时钟鼓齐鸣,鞭炮震耳。原来辕门内左右建有钟楼、鼓楼,奉祀官进出,都要奏乐升炮,据说这是沿袭南渡时的礼仪。南渡的孔氏,经历了赐家衢州、让爵、复爵等变故,到了辛亥革命后,犹受崇礼,与曲阜共为南北奉祀官。1923年,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孔子七十三世孙孔庆仪去世,孔繁豪子承父职,主持南宗家庙祭祀等。言谈之中,刘成禺对衢州的孔氏子孙,宁肯放弃高官厚禄,也不与异族统治者携手合作,深表敬佩,又对后来聊胜之无的复爵,唏嘘不已。那天,联系自己的遭遇,国家的形势,刘成禺想了很多。
        一个国家的领导层,如果不讲起码的公德,不受丝毫的约束,一味巧取豪夺,鱼肉百姓,那么,北宋和南宋的殷鉴其实不远,辛亥革命也失去了意义。真没过多久,抗战全面爆发,八百年前的历史又重演了,几百万国民党部队溃不成军,炸黄河淹了中原百姓,弃首都遭致日寇屠城。经过全国军民八年浴血奋战,殊死抵抗,用血肉长城抵御枪林弹雨,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这时,躲在大后方的一批花天酒地的统治者,战时不顾前线将士喋血成河,大发国难财,光复后又伸长手来摘胜利果实,大获劫收财。真是横也发财,竖也发财。而许多抗日勋臣志士,或解甲失业,或面临围剿威胁。一个不讲公理的社会,一个只为少数人服务的国度,真使人欲哭无泪,扼腕无语。
        战后百废待兴,刘成禺觉得历史经验值得总结,文化建设不可偏废,于是埋头编写《孔子世家》一书。一转眼间,离衢竟有十年之久了。期间孔繁豪奉令恭护圣楷避地浙西南,因积劳成疾,于1944年去世,遗嘱以同母弟繁英长子祥楷为嗣。南宗孔庙横遭日寇破坏,圣泽楼、孔府内宅被毁,乐器、礼器被劫,满目疮痍,一派狼藉。刘成禺修书索要材料时,竟无现成的记载可以应命。孔府方面请徐映璞临时抱佛脚,徐先生化了两个月时间整理好资料,竟没钱印刷,抄了一份先给刘成禺寄上。刘当时只任监察院监察委员的虚职,有心无力。而政府不顾生灵涂炭,一心在磨刀霍霍忙着打内战。刘老先生纵有研究文化的宏愿,也没了文化生存繁荣的空间。无奈,只得先行把部分材料刊发于报端。
        弹指一挥间,又过去了五十多年,如今曾经作过日寇马厩和“收租院”的南宗孔庙,已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的确,这不是一排普通的古色古香建筑,它凝聚着八百多年太过沉重的历史。而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就出过人类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过汉赋唐诗,有过四大发明,有过丝绸之路;还有过俯首称臣,有过割地赔款,有过自相残杀。抚今思昔,在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也不时有丝丝悲凉掠过心头。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
        • 经验2927
        • 文章181
        • 注册2009-09-19
        将南宗让爵说成是“宁肯放弃高官厚禄,也不与异族统治者携手合作”确实有些牵强。但这是刘成禺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而说的,也就无可厚非。正如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宣扬变法一样,为了自己政治前程服务罢了。但话说回来,尽管在元世祖面前,南宗子孙有些不得已,但能做到“违荣”让爵也很不错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2
          • 经验4060
          • 文章209
          • 注册2007-02-03
          阅读学习了,谢谢楼主。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