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总版主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7367
    • 经验103783
    • 文章6291
    • 注册2003-09-18
    【转贴】子思子生卒年考--孔德立
    [P] [B]摘  要[/B][COLOR=rgb(84,141,212)]:《孔丛子》记载了大量子思和孔子的直接对话。但是,学界对于子思的生年存在着分歧,认为子思在孔子去世时年龄太小,无法亲受孔子之道,从而怀疑《孔丛子》的史料价值。《史记·孔子世家》等三种主要的子思生年的说法均不能成立。伯鱼比颜回早卒,颜回的卒年是考察子思生年的下限时间。颜回卒于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子思最晚生于此年。子思生年是考察子思是否直接学于孔子的关键,同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先秦文献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COLOR][i][COLOR=rgb(84,141,212)]

    [/COLOR][/i][COLOR=rgb(84,141,212)]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战国初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被后世尊称为“子思子”、儒家“述圣”。子思的父亲孔鲤先孔子而卒。子思幼年之时直接学于孔子,亲受孔子教诲,得其真传,成为孔子家学和儒家学派的正宗传人,战国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去世以后,子思继续从曾子那里学习孔子的思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谓:“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按照宋明学者的看法,孔、曾、思、孟乃是儒学的正宗”,〔1〕(p349)可见,子思上继孔子、曾子,下启孟子,在先秦儒家的学术传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关子思生年的种种说法使我们很难确信子思直接学于孔子,而子思是否直接学于孔子关系到先秦儒学的传承,以及我们对有关先秦文献可信性的判断等诸多问题,实在有重新考察的必要。[/COLOR]  

    [B]一、《孔丛子》对子思学于孔子的记载
    [/B]
    《礼记·檀弓》谓“子思之哭嫂也为位”,〔2〕(p1282)钱穆先生据此认为“子思有嫂,子思既有嫂,则知其有兄矣。伯鱼早卒,而子思有兄,则子思之生,不能甚前。或谓其亲受业于孔子,决不然矣。”〔3〕(p159-160)学者多宗此说,但此说并非是“子思有兄”或“子思之生,不能甚前”的铁证。简朝亮已在《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中指出,此处的子思是孔子的弟子原宪(字子思),而非孔伋。〔4〕(p192)子思作为孔子的嫡孙,〔5〕(p85)自幼年时起,就跟随孔子学习儒家之道,《孔丛子·记问》篇记载: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 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尤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由此看来,孔子担心子孙“不肖”,不能继承自己的理想。孔子晚年,儿子伯鱼和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相继去世,这对孔子造成了沉重的精神打击,恰在此时,聪颖机敏的少年子思,看出了祖父的心思,表示愿意继承祖父未竟事业。这深得孔子的喜爱,子思遂成为孔子晚年着力培养的事业接班人。

    《孔丛子·记问》篇在这段记载之后,接连有三段“子思问于夫子曰”的对话,兹录如下:

    子思问于夫子曰:“为人君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不能用贤,何故?”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失能者由于不明也:其君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贤者不居焉!”

    子思问于夫子曰:“亟闻夫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化,百世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乎圣,推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

    第一段子思问孔子为用贤人的问题;第二段论述礼乐治国;第三段探索心、圣在认识上的作用。三部分内容从任用贤人到治国方略,再到修心成圣,论述的理论层次有一个由低及高,由表及里的顺序。我们知道,治国用贤、礼乐治国、心圣问题都是子思所着力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儒家的核心理论问题。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尤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6〕(p14)《中庸》是子思“尤道学之失其传而作”的儒家经典,在《中庸》中,子思对用贤人、礼乐治国、心圣问题皆有论及,但其主旨是论心性,从修身成圣的思想高度来论述儒家的内圣之道。《孔丛子·记问》篇的记载与《中庸》的内容正相吻合,表明《孔丛子》对子思少年时代学于孔子的记载,是可信的。[/P][P] [/P][P]《孔丛子·记问》篇载有子思少年之时与孔子的一段对话,是他亲受孔子传道的有力证据。但是,学界大多疑而不信,其原因就是:传统说法认[/P][P]为,子思在孔子死时年龄尚小,无法受其亲传。其实,《孔丛子》一书可以说是孔氏家学的学案,由孔子一直记到孔季彦,〔7〕(p341)是研究孔氏家学和子思的重要文献。黄怀信先生认为:《孔丛子》记孔子、子思、子高的部分均有原始材料,其文字基本上采集旧材料或据旧材料加工而成,不能把《孔丛子》视为“伪书”。〔8〕  

    [B]二、有关子思生年的三种主要观点
    [/B]
     子思的生年先秦史籍未明载,所以历来争论很大。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史记·孔子世家》载:“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索隐》按:“《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亓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如果子思在伯鱼卒年而生,又“伯鱼年五十”〔9〕(p1946)可知子思生于孔子70岁之时,即公元前483年,按“子思六十二”,卒年应在公元前419年。

    第二,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一书有“子思生年考”的专节,〔10〕(p159)他认为子思的生于公元前483,卒于402年。

    第三,蒋伯潜《诸子通考》谓:“495年孔鲤颜回卒,孔伋生(哀公二年),406年孔伋卒,是年为鲁穆公二年。”〔11〕(p104)

    以上三种说法最盛行的是“钱穆说”和“《史记》说”,而“蒋伯潜说”不被人们关注。在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史料中,还很难推断出子思确切的生卒年代。但是,如果我们对以上三种说法仔细地爬梳,再结合新出土文献的支持,有可能得到近乎事实的结论。

    首先,我们来分析《孔子世家》的说法——子思生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19年。按照《汉书·艺文志》、《孟子·公孙丑下》、《韩非子·难三》、《礼记·檀弓》、《说苑·难言》、《论衡·非韩》、《孔丛子》等史籍的记载,子思作过鲁穆公的老师。我们据《六国年表》可知,鲁穆公元年为周威烈王十九年,即公元前407年。依《鲁周公世家》当在周威烈王十九年,即公元前409年。钱穆在其《先秦诸子系年》考辨第四十七“鲁谬公元年乃周威烈王十一年非十九年亦非十七年辨”中论之甚详,较《年表》提前了八年,则鲁穆公元年在公元前415年。陈东先生在《鲁国史》中已对钱穆先生的观点进行了剖析,认为鲁穆公元年应以《六国年表》为准,即公元前407年。〔12〕(p273—277)本文依照《六国年表》和《鲁国史》,从公元前407年为鲁穆公元年之说。按《孔子世家》所说“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索隐》注曰:“《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亓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如果子思生于伯鱼卒年,子思“六十二”,那么,子思卒于公元前421年。可是,鲁穆公元年为公元前415年,子思卒年,鲁穆公还没有即位,这与文献中大量有关子思为鲁穆公师的记载相矛盾,况且,子思为鲁穆公师的说法又得到了新出土资料的支持。郭店竹简有一篇被整理者定名为《鲁穆公问子思》的儒家文献,这篇保留战国中期原貌的竹书再现了当年鲁穆公和子思之间的对话。竹书《鲁穆公问子思》的出土,证明子思确为鲁穆公的老师。按照《史记》的说法,子思即使生于伯鱼的卒年,也不可能作鲁穆公师,所以《史记》有关子思年寿的说法是错误的。

    清代学者毛奇龄和孔继汾看出了《史记》的这一谬误,毛奇龄认为“‘年六十二’乃‘八十二’之误”;〔13〕(p104)孔继汾谓:“《史记》称子思年六十二岁,今考先圣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又六十九年而鲁穆公始立,子思生于先圣未卒之先,而受敬礼于穆公即位之后;核之年岁不相合,或以六十二为八十二之误,意者其或然乎”,〔14〕(p98)同样对“子思年六十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其次,钱穆谓:“伯鱼之卒,在周敬王三十七年。或谓遗腹生子思,子思之生,至迟亦在周敬王三十七八年也。”〔15〕(p159)钱穆推断子思生年从《史记》“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以 “伯鱼年五十”为依据。钱穆先生接受清人之说,亦认为“子思六十二”应为“八十二”之误。这样,子思卒年就成了公元前401年。古代计算年龄的方法是实际年龄加1岁,所以钱穆《考辨》中认为,子思卒年是公元前402年。按鲁穆公在公元前415年即位,子思晚年有十几年时间与鲁穆公同朝共事,可以作他的老师。钱穆的说法看起来颇有说服力,其影响也最大。其实,“子思八十二”的说法也只是猜测之辞。[/P][P]以上两种关于子思生年的推论,都是以“孔子二十生伯鱼,伯鱼年五十”为依据。那么,这个依据是否可靠呢?既然《世家》所记“子思年六十二”有误,《世家》所记的“伯鱼年五十”可能同样存在问题。[/P][P]第三种关于子思生于公元前495年的说法,较之其他两说提前了十几年,其依据是“疑‘伯鱼年五十’”,乃‘四十’之误。〔16〕(p104)蒋伯潜突破了《孔子世家》“伯鱼年五十”的束缚,对于子思生年的探索富于启发性,但是仍有可商榷之处。 [/P][P][B]三、子思生年考[/B][/P][P]以上三种观点在推论伯鱼卒年时,除了《孔子世家》的依据以外,还有一个可以作为推断伯鱼卒年、子思生年的重要依据——颜回的卒年,却被人们忽视了。《论语·先进》载:[/P][P]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P][P]这段话告诉我们,伯鱼比颜回前死,至迟和颜回同年卒,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仲尼弟子列传》载“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同篇又载“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德立按:“蚤”应作“早”)死”。《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颜回,鲁人,字子渊,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早死。”〔17〕(p95)《仲尼弟子列传》索隐按:“《家语》亦云:‘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18〕(p2188)《文选·辨命论注》引《家语》亦作“三十二”。《列子·力命》篇曰:“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19〕(p293)程树德谓:“案四八者,三十二也,与《家语》之三十一止差一岁,当时《列子》举成数耳。”〔20〕(p756)《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一书,列入道家类,八篇。《列子》和《家语》的命运一样,被打入“伪书”的牢笼。学人以前多疑《孔子家语》是王肃伪作,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已辨其误,发现该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杨朝明师近年来研究《家语》,认为:“是书记载孔子的生平事迹,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21〕(p140)这应当是符合事实的结论。列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是老庄之间思想发展的一环。随着新出简帛文献的不断被发现和利用,许多被“疑古”思潮判定的冤假错案和“伪书”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列子》一书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为列御寇所作,但是,“今天流传的《列子》八篇,肯定不是班固所著录的原书”的观点,〔22〕(p2)看来也是站不住脚了,《列子》一书“固然有后人附入的材料,却也保存了至少是刘向定本的文字,甚至更原始的材料”。〔23〕(p193)在《列子·力命篇》中,作者假借“力”与“命”之口,把努力入世、践行仁义之道的儒家比喻为“力”,把安于现状,顺应自然之道的道家比喻为“命”,以“命”胜于“力”来表达“天道自运,天地不能犯,圣智不能干”〔24〕(p203)的道家思想。《力命篇》选取孔子和颜回作为儒家的代表,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反面例证,不可不慎重。所以,《列子》中的颜回年龄应有所本,极有可能来自《家语》。程树德认为《列子》此处是“举成数”,可能是为了行文的方便,颜回实际的年龄就是《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的“三十一”,经过道家学者“举成数”的改正,后来“三十二”岁说便成了流行的说法,以至于《史记·索隐》、《文选注》引《家语》颜回年龄数皆为“三十二”。如果颜回的年龄果真是“三十一”岁,据《仲尼弟子列传》,颜回少孔子三十岁,我们可以推算出颜回去世时,孔子是六十一岁,按鲁国纪年,时当鲁哀公四年,恰缝孔子和众弟子在陈陷入绝粮的困境。[/P][P]有学者认为孔子在陈蔡绝粮之事发生在哀公六年时,据《孔子世家》,颜回在此年还活着。朱熹以辨其误:“《史记》云‘于是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而陈蔡大夫发徒围之,故孔子绝粮于陈蔡之间。’有愠见及告子贡一贯之语。按是时陈蔡臣服于楚,若楚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安敢围之。且据《论语》,绝粮当在去卫如陈之时。”〔25〕(p42)按朱熹的说法,孔子不是在陈蔡之间绝粮,而是在去陈之前。《论语·卫灵公》篇明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而非《世家》所云“陈蔡之间”也。《孔子世家》记载“吴伐陈,楚救陈”和绝粮之事为一条,《集解》徐广曰“哀公四年”,疑绝粮之事并非发生在哀公六年。《左传》所记“吴伐陈,楚救陈”为哀公六年之事,但是没有明说孔子绝粮于此年,看来,绝粮之事并非发生在哀公六年。看来,孔子既不是在陈蔡之间绝粮,也不是绝粮于哀公六年,而是《集解》所言绝粮于“哀公四年”,此年,孔子和弟子们正在去陈的路途中。[/P][P]在孔子适陈之前,曾遭遇匡人之难,《论语·先进》记载:“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与颜回师生之情犹如父子之情,孔子不会因自己遭匡之困,而颜回后至而埋怨他。合理的解释是,子畏匡时,颜回已经生了大病,而掉了队,所以,孔子才有“吾以汝为死矣”之语。去匡未几,颜回病更甚,“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卒于周游列国的途中。而此时的孔子在经济上是最困难的时期,所以,“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的提议,孔子没有答应。蒋伯潜也由此推断出“颜子卒于旅次,旅次无此长物,故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也,孔子谓不可徒行也。”〔26〕(p104)从孔子的“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推断伯鱼也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刚刚去世。[/P][P]《孔子世家》除了陈蔡绝粮时记有颜回与孔子的对话以外,在哀公十四年,“狩大野”之时,还有一处有关颜回的记载。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言行应倍受孔子及弟子们的关注。如果颜回一直活到哀公十四年,而《孔子世家》和其他文献关于他在此时期的活动均未记载,这种现象不大合乎常理。[/P][P]《鲁世家》云:“(哀公)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冉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反鲁。”《孔子世家》载“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与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哀公十一年,孔子返回鲁国后鲁哀公以及季康子问政于他,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主张选贤举能,如果我们把《世家》的此处的记载和以下两段《论语》中的文字对读,或许能发现问题: [/P][P]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P][P]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先进》)[/P][P]我们假设《孔子世家》所记载的哀公和季康子的问政之后,《论语》的上面所引的问话紧接着发生,在情理上是可以讲通的。哀公十一年,孔子返回鲁国后,正当统治者向孔子寻求治国之策和贤才之时,而颜回却已经“不幸短命死矣”。孔子的治国主张终究不能挽救江河日下的鲁国政风。《孔子世家》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这表明孔子返鲁后当政没有几年时间。其人生最后几年退出政界,专心整理文化典籍。所以,《论语·雍也》、《先进》篇所载鲁哀公和季康子问孔子之语的时间不应迟于哀公十四年。[/P][P]《仲尼弟子列传》谓:“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此处并不是说颜回活了二十九岁。事实极可能是颜回二十九得了病,三十一而死,这一年孔子六十一岁,时值哀公四年。看起来,这似乎与《孔子世家》所记鲁哀公十四年春颜回之死相矛盾。《孔子世家》记载:[/P][P]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述,知我者其天乎!”[/P][P]《世家》此处“颜渊死”与“西狩获麟”之间有一个“及”字作为间隔,这告诉我们,“颜渊死”不是在“西狩获麟”之年,即哀公十四年。颜回死后,孔子痛失爱徒,以致于发出“天丧予”的哀叹,等到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时,孔子曰:“吾道穷矣”。太史公此处是进一步强调颜回之死对孔子造成的打击是多么的沉重。在《公羊传》中,也把“颜渊死”和“西狩获麟”归入哀公十四年事:[/P][P]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P][P]然据《孔子世家》,子路死于哀公十五年卫国之乱,《公羊传》记子路死于哀公十四年是不准确的,所以,《公羊传》记颜回卒于此年亦不可信。有学者指出“史迁传承公羊之迹斑斑可考”。〔27〕(p82)司马迁此处可能参考了《公羊传》,他已意识到《公羊传》的谬误,而做了改正。[/P][P]既然,颜回的卒年应在哀公四年为确,伯鱼的卒年早于或同于颜回的卒年,即伯鱼的卒年不晚于公元前491年。子思最迟在其父伯鱼卒年而生,所以,子思的生年至迟也在公元前491年,即鲁哀公四年。[/P][P]依照本文第一部分,子思为鲁穆公师,而鲁穆公元年为公元前407年,子思卒年应在公元前407年之后。《孔丛子·杂训》篇记载:[/P][P]    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德,嗣先君之业三年矣,未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先君之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思答曰:“以伋所闻……。”公曰“诺。”[/P][P]由此看来,公元前405年,即鲁穆公三年子思在仍健在。同篇又载[/P][P]穆公问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答曰:“有之,在周公之典。”[/P][P]既然,穆公与子思论及立太子之事,此事不应在穆公刚即位时发生。看来,子思与鲁穆公共事多年。与其说《孔子世家》的“六十二”为“八十二”之误,不如说为“九十二”之误更接近史实,如按子思公元前491年生,子思年“九十二”,那么子思卒年当在公元前400年。[/P][P]综上所考,子思约生于公元前491年,卒于公元前400年,终年九十二岁。[/P][P]在孔子人生的最后几年时光里,伯鱼和颜回已不在他的身边。一代哲人的政治理念、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得不到实现,而在此时,子思是孔子最大的慰籍。孔子觉得子思可教,于是亲自传道给他。《孔丛子》记载了孔子和子思大量的对话,是我们研究子思的重要资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P][P][B]参考文献:[/B][/P][P]〔1〕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十三经注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2
    〔4〕《续修四库全书》(第59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一).《孔子文化大全》丛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8〕黄怀信.《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西北大学学报,1987,(1)
    〔9〕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2
    〔11〕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2〕郭克煜等.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4〕孔继汾述.《阙里文献考》(一).《孔子文化大全》丛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
    〔1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2
    〔16〕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7〕王肃注.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8〕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卢重元注.列子.续修四库全书(第958卷),清嘉庆八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21〕杨朝明等.儒家文化面面观.济南:齐鲁书社,2000
    〔22〕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
    〔23〕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24〕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
    〔2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蒋伯潜.诸子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7〕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P]
    谱名:孔祥东| 衢州派五支 子宣公后 |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ngdong75    
    [url=http://weibo.com/u/126595317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65953175/00cb6534/1.png[/img][/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