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
    • 经验25216
    • 文章1443
    • 注册2006-02-04
    [推荐]
    [TABLE][TR][TD][ALIGN=center][B]祭祀孔圣说文庙[/B]

    [/TD][/TR][/TABLE][TABLE][TR][TD][/TD][/TR][TR][TD][/TD][/TR][TR][TD][/TD][/TR][/TABLE][TABLE][TR][TD]    尊孔崇文,祭圣读经,两千年来,举国皆然。建孔庙、兴祀典,明清大盛。对孔庙修建规模、祀典仪式程序,历朝均有统一规定,各地也因省、州、府、县行政级别高低而有所不同。镇原明洪武初年,就有现在的县城,本属县级,由于汉唐以来安定郡、镇戎军、原州等故地,均在镇原境内,所以镇原文庙的建筑规模及仪仗陈设,都基本保持着郡级的模式。

        镇原文庙的重建维修,自明洪武二十年重建,经明代成化二十一年,万历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乾隆十七年,光绪十年间曾有几次大的扩建和维修,建筑宏伟庄严。几经沧桑变迁,昔日的全貌除“大成殿”有遗迹外,余皆荡然无存。至于祀礼大典情况,亲历者已逝,后来者无闻,早已废弃。此旧迹往事,乃属封建俗礼,然与镇原文化历史之发展相联密切。现据祖辈传述,就建筑、典祀追忆记之。

        镇原文庙坐落在县城正街中央,坐北向南,突出街面,取“文武出街”(谐格)之意。沿街一道高大宫墙,不见正门,取“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之意,沿侧门,入内。院中央为“泮池”(古时学宫前之水池),西侧是“乡贤名宦”祠,北是“畿门”(祭祀大典从这里起始),中为过厅,两侧有“月门”通中院。中院正厅即“大成殿”,殿内只供“至圣先师孔子”及“四配”牌位。院两侧为“东西庑”各五间,内供“七十二贤”牌位(牌位实为七十四,有“配圣”二位)。后院正北为“明伦堂”七间,有日新、时习二斋,前有学门,后有馔堂各三间,号房二十间。东北角为“尊圣祀”。北进升阶为“尊经阁”。文庙东墙外有通巷,巷北为“黉宫”,即教谕、训导,俗称学儿老师衙门。东侧为“潜夫祠”。文庙规模宏大,超之他县。

        镇原文庙祭孔典礼,历来都由“黉宫”主持,每年春秋两祭,必须选在“丁”日举行,故名“丁祭”。只有“秀才”以上资格(民国初为高小以上毕业)的人,才能参加祭典。每次祭献牲礼为二牛、七猪、八羊。参加筹办祭礼者有各行各业,购买牲品由牙行负责,屠宰牲品是屠行的义务。宰时,不是缚而杀之,而是屠手对牲立刺一刀,任其满院奔跑,直至血迹撒遍院宇毙命,此谓“享万代血食”。祭礼秩序由“三班六房”掌管。礼宾非“八佾舞于厅”,多达二十四人,行三进九级礼。主祭由专职“奉祀官”担任。祭礼结束后,牺牲礼品须按规定分配,即主祭者分一腿,读文者分一头,礼宾各分一件,其余按县衙房吏、学官、参与行业各分一份,其他参加祭礼者一概不予分配。正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的“既入太牢则先贤不敢下箸矣”。祭礼结束后,文庙几成禁地,除逢科有一次入庠游泮外,无人随意出入,只能看到宫墙两端刻有“文官止骑”、“武将下马”八个大字的两块石碑赫然矗立,以示“至圣先师”的无比尊严。
    [/ALIGN][/TD][/TR][/TABLE]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