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50
    • 经验25216
    • 文章1443
    • 注册2006-02-04
    河南古代文化标志---和文庙牵缠在一起的家族
    [PP][SIZE=2] [TABLE][TR][TD][/TD][TD] [/TD][/TR][TR][TD][/TD][/TR][TR][TD][/TD][/TR][TR][TD][TR][TD][ALIGN=center][IMGA]http://www.henan.gov.cn/pic/0/10/00/03/10000381_907610.jpg[/IMGA]

     [COLOR=#000080] 郏县的孔姓后裔目前已有6000人,成为当地一支望族,孔姓本身对他们既是荣耀,又是约束。图为郏县孔姓后裔在自家院子里修建的“泮池”。[/SIZE]

      如果从郏县空中俯看,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文庙的红墙绿瓦四周,分布着郏县几乎所有重要的学校,文庙被庙南的郏县实验二中和庙北的郏县城关二中紧紧环抱,往西南、往北分别是郏县一高、郏县第一实验中学和郏县实验小学。文庙东侧的麒麟阁街和南侧的三官庙街上,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外语学校。

      无形之中,以文庙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场,另外三地文庙却无这种现象。询问孔令公,他说:“现代教育都是要划片的,要照顾交通因素。而郏县文庙周围学校密集分布的传统却延续下来,而且还不断有学校出现。”

      文庙周围出了一些大学生,很为周围居民乐道。近三年里,郏县一高考上名牌大学的就有29人,2005年平顶山市的文理科状元都是郏县的,2006年中招全平顶山的前五名都是郏县的。

      孔令公把这一切归结为近几年复修文庙后“郏县文风气动了”。文庙的邻居,60多岁的徐老太太说:“俺这里考上大学的不少,敬孔子敬得不赖。”

      郏县文庙现象,用唯物的观点来解释,也很正常。文庙自民国改成学校后,周围学校开始密集分布。学校多,自然出的大学生就多。

      事实上,全国各地的文庙或多或少都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也是文庙文化中很独特的一部分。孟子小时候,为了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母亲搬了三次家,最后定居在学宫(文庙前身)之侧。后来孟子登堂入室,成了文庙大成殿四配之一。

      文庙作为被时光浸润的文化渡口,人们可以在此驻足体会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它曾影响了过去,也浸润到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辐射到未来。

      在四文庙中,郏县文庙显得尤其神秘,这和当地的一个地望大族有关。郏县文庙能够顺利申报“国保”,和这个地望大族中的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孔令公,这个地望大族是孔子的十大支派之一的郏县派,目前已有6000人。

      圣人后代初创文庙

      孔子的第76代孙、郏县文庙博物馆馆长孔令公有鲜明的家族自豪感,他带记者去见了一些孔姓族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温文有礼令人印象深刻。

      孔令公是郏县名人,社会事务繁多,被大家戏称为“县宝”,虽然办公室设在文庙戟门前的平房里,人并不常在庙里,但他在庙里走来走去时,给人一种极其自在的感觉,因为文庙就是他的家。

      2000多年前第一座文庙是孔令公的老祖宗孔子的家,在这之后,文庙演变成四类,一是曲阜本庙,二是流散在各地的孔子后裔所建的家庙,三是京师文庙,四是地方文庙。前两类叫家庙,后两类叫官庙。

      在记者此次走访的四个文庙中,只有郏县文庙是带有家庙性质的,最初它是由唐代迁居郏县的孔姓支派“郏县派”所创建,后毁于战火。金代开始在原址重建为官方文庙,但郏县的孔氏族人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世世代代都有守庙人。

      这支孔姓后裔是咋来郏县的?孔令公依据《孔子世家谱·河南通谱》大概梳理出了一个来龙去脉:“唐朝时,孔子第35代孙,我称为35代祖,叫孔隧之,曾在河南宁陵县做地方行政长官,后来袭封褒圣侯,授国子四门博士,死后葬在宁陵县。35代祖单传两代到37代祖孔齐卿时,调任淄青节度使,在与朝廷叛军作战时,寡不敌众,阵亡于东平。37代祖生子三个,长子惟桎、次子惟枋、三子惟时,子承父职,继续平叛。公元820年,三人把叛军完全消灭,凯旋后,长子回到曲阜,袭封文宣公,管理孔府府事及地方政事。次子被唐宪宗授予兖州参军军衔(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三子惟时留宁陵看护祖上茔墓。惟时就是38代祖,我们这一支的宗祖。传到46代祖孔文时,他不愿在朝廷为官,就离开宁陵,迁到现在的郏县堂街镇孔湾村,这就是郏县一支的由来。孔文性格孤洁,喜读诗书。他与伊川县大学者程颐、程颢过往甚密,致使‘二程’后代迁郏很多。”

      从此,这一支孔子后裔便在郏县扎下根来,成为地方望族。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资创建孔氏家庙——孔庙,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竣工。

      最初郏县孔庙的家庙性质是没有争议的。北宋末年部分毁于战火,金泰和六年(1206年)县令奉旨在孔庙旧址修建官方文庙。明清两代曾大修和增建10次,确定其今天的宏大规模。

      虽毁建多次,但孔氏族人一直对其充满感情。孔令公说:“孔姓族人世世代代都有守庙户,就住在离文庙不远的地方。“

      圣人后代力挺“国保”

      像所有的文庙一样,郏县文庙命运发生巨变是在1905年“立停科举”之后,文庙的官学功能丧失。民国时,被改成了学校——郏县第一初中,后来演变为郏县城关二中,这所学校现有两千名学生。

      二中长时间“吃”掉整个文庙,大成殿一直是学校办公室。2002年后,学校退出大成殿等建筑,但是庙左侧的官学部分还被其占用。

      2002年,郏县县委、县政府着手维修保护、开发利用文庙,孔令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庙泮池院已成杂乱无章的小市场,要拆迁,就得给人家补偿。孔令公没钱,就对拆迁户说:“你有土改证、土地证不错,但文庙上千年了就是我们的家庙,庙外本来还有100多亩庙租地。历史上是你们的先人一步步侵占我家的领地,这么多年了,又给我们交过什么?”就这样,孔令公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拆迁工作。

      2002年五六月份,开始修泮池。当时刚刚拆迁完毕,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就地举行了一个开工典礼,古代的泮池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众目睽睽之下,孔令公用脚“趋”出一个轮廓,有人在后面用白灰撒线,书记县长执锹象征性地挖了一下,便开工了。工程队的人半信半疑,但挖到两米半深时,古代泮池的基础池壁挖到了。之后,孔令公沿用此法又准确地定出了圣域门、贤关门和围墙的位置。

      孔令公解释说:“文庙的建制我懂,古代丈量用鲁班尺,后来演变成公尺,我给它换算一下位置就定出来了。我当众走过去时已经步量好了。”

      2002年农历十一月十九,郏县文庙举办了一个民间祭孔典礼。典礼前夕,连日大雪。孔令公很着急,孔氏家族的一些老年人安慰他:“祭孔时下雨雨停,下雪雪停,刮风风停,你放心。”十九早晨仍是大雪,能见度不足20米。10点钟,当孔令公宣布祭孔典礼开始时,雪慢慢停了,透过薄云,阳光射出。

      这件充满巧合的事,在民间的渲染中,变成“孔子显灵,郏县文风气动了”。这种心理,也被孔令公巧妙利用,号召社会捐助文庙的维修保护。

      郏县文庙升“国保”的过程很戏剧化。当时郏县是为三苏祠申报“国保”,拍的录像上交代三苏祠的大背景,有文庙几个镜头,这吸引了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郑孝燮(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家的注意,马上建议,补充文庙申报“国保”。当时已是2004年12月份,2005年2月中旬之前必须报齐。

      申报材料需要的文本要求十分严格,孔令公加班加点,春节也没有休息,手都冻肿了。2月14日、15日才报了上去,2月17日就开始评了。顺利通过。孔令公事后得知,评审时,罗、郑两位专家“向与会的评选委员做了大量说明”。

      一座县级文庙,为什么会吸引住罗哲文、郑孝燮的眼球呢?事情还得从2002年说起,那年5月2日到7日,两位专家曾到郏县考察三苏坟和郏县文庙,文庙大成殿令二人惊叹。在文庙的文奎阁内,两人看到清乾隆年间四块完整的建阁碑记,十分感兴趣,希望能拿到一份拓片。孔令公组织人精细地做了拓片,寄到两人手中,两位专家十分满意。

      文庙本身的价值,加上专家的“感情分”,郏县文庙就此顺利升级。这一举措势必对它的利用与保护起到更好作用。

      圣人后代英才辈出

      自唐朝迁来的孔姓后裔,绵延至今,已有6000人。孔令公很自豪地说:“全国人都讲自己是炎黄子孙,但谁也不能从自身算起,一代不缺地与炎、黄二帝联系起来。只有孔姓能够一代不缺地与轩辕黄帝联系起来。自轩辕黄帝至孔子传了四五十代,孔子到郏县孔姓最低辈,又传80代,自轩辕黄帝至今,已传有一百二三十代人,经历了约5000年历史。”

      孔令公的这种自豪,来自于孔姓延续了五千年、一代不缺的家族世系家谱。2002年,当时文化部搞了一个全国性的“谱牒抢救工程”,孔令公把他珍藏多年的《河南通谱》捐了出去。

      尽管家谱捐了出去,但郏县孔姓族人心里还是有谱的。这六千族人只要互相通报一下姓名,就能知道彼此的辈分和相互的称呼。孔令公说:“广义上的孔姓族人是大分散、小聚居,具体到郏县,孔姓是聚居的。他们集中在南孔楼、北孔楼、柏树行街、堂街镇孔湾村等地。”

      因为对孔姓族人感兴趣,孔令公带记者拜访了文庙附近的几户人家。无论老幼,他们多体态消瘦,温文有礼。孔姓本身对他们既是荣耀,又是约束。孔姓家庭严格的家规家训,是已经融化在他们血液里的东西。孔令泉,60岁,职业司仪,在他家的老宅子里,进门处是孔子画像,下面是香炉供奉,院子中心是不规则的长方形水泥池,池壁上大书“泮池”二字。孔令公笑着说:“这泮池是不合规矩的,但到底是心中的一个念想。”孔令泉的外孙子,才三四岁的光屁股小孩,已经会作揖行礼了。

      在郏县居住的孔子后代,英才辈出。39代孔克宽,公元847年,由宰相白敏中保奏唐宣宗,历述其功德,唐宣宗封其世袭国子监学正(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下传六代仍担当此职。63代孔贞贯,曾任知县,其弟任武官。66代孔兴象,是饱学之士。70代孔广仁,参与明代孔府修谱,将郏县孔姓族人全部续入孔府家谱。71代孔昭逵,为五品官。

      现在全国的孔姓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据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排的100大姓,孔姓排在第72位。

    [/COLOR][/TD][/TR][/TABLE][/TD][/TR]

    [PP][SIZE=2][COLOR=#ff0000]孔德钦[/SIZE]  河南省滑县人,1943年2月生,198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至1965年7月在百泉农专植物保护专业学习。1965年8月毕业,分配到安阳地区农场工作。先后调地区农林局、地革委、地区行署工作。1981年12月至1985年6月任长垣县副县长(其间1983年9月至1985年6月在河南省委党校学习),1985年7月至1988年8月先后任濮阳市郊委副书记、郊区代区长、区长,濮阳县委副书记、县长。1988年9月调濮阳市任副市长,1989年4月和1994年1月分别在濮阳市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市长,分管农业、计划、人事、劳动、公安、司法、监察、审计、经济协作和政府办公室等工作。 [/COLOR]

    [PP][SIZE=2][COLOR=#ff0000]孔棣华[/SIZE]  男,1937年2月生,广东五华人。又名孔祥章。196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曾任广州师院、广东教育学院副教授,教科所副所长,七届广东省政协教育科学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广东行知专修学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政协联谊会、省民进副厅级巡视员,中国教育家协会、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广东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年。主张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精华,致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真理;开展教法与学法同步改革、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开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能力和创造力。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60年代起在报刊上发表论文,1979年以来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著作有《现代教育哲学》、《当代外国教学法》、《教育管理学》、《陶知知教育名著选讲》、《妇女心理学》等10余部;主要论文有《试论教育辩证法》、《创造性地教与学》、《论陶行知的科教兴国观》、《班主任工作规律初探》等。其中7个项目荣获国家教委和省市社科联、教科所奖励。其传略被选入《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辞典》、《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COLOR]

    [PP][SIZE=2] [/SIZE][SIZE=2][COLOR=#ff0000]孔令公[/SIZE]  男,1948年10月生,河南省郏县人。高级工程师、农艺师、平顶山市作协会员,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郑州分会理事,河南省电影电视文学学会会员、河南农民书画协会理事、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河南收藏协会会员,中华孔子学会会员。1966年创办郑县王平庄学校。1969年业余创作的中篇曲艺节目《查白菜》在《农村演唱》一书中发表。1975年回村作农业科研和农机农电管理工作,培育十多个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良种,设计制作了小件农具“五爪鹰”,设计安装了全县第一个自动控制变电所,自行设计制造了“腐殖酸氮磷复合肥颗粒机”。1979年到农机站作农机培训工作。1981年创办革制品和农药厂。1985年到许昌行署文化局创作剧本,所写大型现代戏《山村野姑娘》在地区首届戏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86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自学成才”先进工作者。到县总工会工作,负责职工学校和河南大学自学辅导中心郏县辅导站教务工作。1988年主编《郏县劳动人事志》及《郏县志·劳人篇》。1989年到郏县磨料磨具厂负责建厂施工和技术工作。1990年至1990年到平顶山市西区领建铁合金厂并出任厂长。1992年调西区政府乡企委工作。1993年到平顶山市第二焦化厂工作。1996年到海燕出版社方兴印剧厂负责投资和筹建工作。1999年调县文化局。1980年业余创作的现代戏《冰消雪化》上演后获创作奖。1981年业余创作的现代豫剧《荒唐的婚事》和大型历史曲剧《李离伏剑》上演后同时荣获两个创作奖。1986年业余创作的大型历史剧《斗茶泪》参加全国第四次苏轼学术研讨会,受到与会专家好评,被写进《学术成果总结报告》,后又发表于《剧苑》杂志上。1992年业余创作的现代大戏《高价姑娘》被郑州市豫剧团采用。1989年业余创作的大型现代戏《风雨分水岭》被收编入《河南新剧作》一书中。1986年为三苏改撰写了《三苏简介》、《三苏坟简介》,还创意策划编绘了《新绘三苏行状事略图谱》,为三苏坟的旅游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95年参与编写了《平顶山西区志》、1997年业余为《河南名医大全》撰有文章,为郏县牧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撰写了电视专题片脚本。1999年主编发行了七十多万字的《赵氏族谱》、写有电视专题片脚本《检察官之歌》。多年来还业余为各种文艺活动编写多个节目。[/COLOR]

    [PP][SIZE=2][COLOR=#ff0000][/SIZE][/COLOR] [/ALIGN]
    [ 这个贴子最后由孔德宏在2007-3-11 12:52:56编辑过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943
      • 经验42601
      • 文章1683
      • 注册2004-10-27
      自家院子里修的花坛也叫泮池?
      [imga]../images/upload/2006/03/10/164421.gif[/imga]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