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执事
    • 财富1
    • 积分1545
    • 经验56942
    • 文章1239
    • 注册2003-10-15
    儒家艺风丹青妙造——记画家孔小瑜、孔伯容、孔仲起父子兄弟
    儒家艺风丹青妙造

    ——记画家孔小瑜、孔伯容、孔仲起父子兄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道斌 2003-6-21
      (一)

        曲阜孔氏,儒家传家,博通诸艺,英才辈出。自清代以来,有声于艺文者更众,如孔子六十七代孙孔尚任,著戏曲剧本《桃花扇传奇》于尼山;又如孔子七十代孙孔广陶,写文物名作《岳雪楼书画记》于南海;而擅长丹青,则以孔子七十代孙慈溪孔杏荪、孔子瑜父子一脉为著。杏荪先生善写江海芦雁,以越东风物寄托孤傲旷逸之趣;子瑜先生则好绘兰草,借其清香吐露儒雅高洁之情。
        自沪上开埠后,经济发展,各地人物纷纷趋之,十里洋场,中外杂厝,宛如百川纳海。虚谷、钱慧安、蒲华、任伯年等苏浙皖画家亦到沪上发展,形成“海上画派”,取代“扬州画派”而成为当时中国画坛主流。子瑜先生也随时代潮流移居上海,尔后乃得与吴昌硕(1844-1927)、王震(1867-1938)等入沪浙籍画家相往还。并受虚谷、赵之谦、陈师曾、任伯年、吴昌硕等影响,亦雅好博古图。后竟弃商从艺,以画为生,以画为寄,乐此不疲。
        子瑜先生儒雅而好艺文,性豪爽,善交游,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或饮酒赋诗,或挥毫作画,奇文相赏,疑义相析,论古道今,甚为融洽。其子孔小瑜自幼在家庭艺术环境熏陶下,渐渐爱上书画,二十岁时在王震的提携下开始卖画为生,成为“海上画派”年青的一员。

        (二)

        孔小瑜先生(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他一生以画为乐,初在沪上活动,后赴香港,1951年毅然北返,参加内地建设;1955年后,应邀赴安徽艺术学校执教,兼任安徽画院副院长,并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小瑜先生在六十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以博古、花鸟画饮誉艺坛,弟子满门。
        博古图源于对传世或出土古器物的图解说明,宋代已较繁盛,徽宗曾下令纂集《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它与金石考古之学有不解之缘。海派画家赵之谦、吴昌硕等引金石入画,博古图于是便成为海派的特色画题之一,其大致是在古器物拓片上直接点染花卉。而小瑜先生的博古图却有出蓝之胜,他不用金石器物拓片,而是创作古器钟鼎图,将瓶罐鼎彝与折枝花卉直接用水墨勾勒而成,浑然一体,把“岁朝清供”、“鉴古思远”的文人儒雅情趣,以及“富贵寿考”、“吉祥长盛”的民间美好愿望,推入了更为自然清新的优美境界。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小瑜先生既弘扬了传统水墨画的渲染效果,又吸收了西洋明暗画法的新技巧,使所写青铜鼎彝、秦砖汉瓦、竹木博古架,更富有立体感。他或用铜器墨底描金图案,把古礼器刻划得惟妙惟肖,富丽而逼真,古朴之外充满典雅气度,开发出一种吉金拓片所无法呈现的金属之美,堂皇雍容,敦厚庄重。器物中盛开的牡丹、松梅,充满生趣,布置得体,设色清雅,为海上画派的博古图带来清新的面目,古雅、吉祥之意亦更加溢于楮表。无怪乎上海曾有这样的传颂:张(善子)虎、熊(松泉)狮、沈(一斋)凤凰,瓶甏罐头孔小瑜。
        花鸟画是小瑜先生的又一强项。他的花卉果蔬,兼工带写,没骨、双钩,皆能因势而就,不拘常格。笔下梅兰竹菊,牡丹水仙,乃至荷花玉兰,荔枝石榴,看似信手拈来,却水灵鲜活,色泽滋润,或洋溢清香,或果实充盈,自然野逸,可观可亲,怡人心目。小瑜先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特别擅长捕捉鱼、猫、禽鸟等动物的瞬间动态,心手相凑,造型极为生动。如所写《金鱼图》,图中六尾各色金鱼,从不同方向游来,双瞳探视,身姿摆动,似乎在互相呼应;鳍逐浪而舞,尾随波而飘,轻逸自然,鱼身色阶变化有致,浑厚之首,丰盈之体,轻柔之尾,各各不同;虽不见水,却有清波荡漾之感,用笔简练,令人叹为观止。又如《孔雀开屏图》,绘一雌孔雀注目盛放的牡丹,引起雄孔雀的开屏比美。画家并没有流于俗套,将孔雀的屏羽全数展开,而是展开九分,此时孔雀立定足根,浑身却有一种奋力外张的势头,正处于高度的亢奋,羽毛抖动,双翅弯曲有力,屏羽似乎悉悉作响,迎风而展,全图充满力度与动感,可谓匠心独运,气韵生动。这正是孔小瑜先生画作的胜人一筹之处。
        小瑜先生还兼工人物、佛像、鞍马、山水,无所不画,才华横溢。故而有人将他与他所心仪的海派大师任伯年相提并论,认为任伯年、孙小瑜皆有“强记默写”的功力,又都有宽阔的画路,作品雅俗共赏,充满生活气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小瑜先生因获“海派殿军”之称。
        小瑜先生不仅画艺高超,而且为人宽厚谦和,平易坦荡,心地善良,画坛名流吴湖帆、张大千、陆俨少、唐云等皆愿与之交。作为艺术教育家,他更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培养两淮画人,诚如陆俨少教授所言,“后生晚进,受其沾溉,皆有成就”。同时还影响儿子孔伯容、孔仲起兄弟,使他们传承丹青,走上繁荣中国画之路。

        (三)

        小瑜先生的长子孔伯容(1932-2002),原名庆顺,幼承家学,好书画,少年时曾作《博古图》扇面,颇得其父清新典雅之旨,曾随海上书画善会会长汪琨去太湖作写生游,其书法得吴湖帆先生垂青,后为吴门入室弟子,赐名之仪。伯容先生曾参军保卫祖国,又从事工业建设和工大教学,但他对书画的爱好一往情深,从未放弃。业余时间不断进行国画创作与研究,甚至病中亦丹青不辍。1956年他创作的《岁朝图》入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荣获创作甲等奖。以后又多次代表上海艺坛参加书画展,作品还在新加坡、澳门等地展出,或被日本东京都知事、大阪市长收藏。他强调“温故而知新”的祖训,与友人洪丕谟合作出版《中国书画欣赏》光盘,嘉惠艺林。除博古图外,伯容先生的水晕牡丹最为著名。
        自清初恽南田发展没骨花卉以来,用笔含蓄的水墨着色渲染画法渐行其道,特别在梅兰竹菊题材上,颇多佳作,这与文人崇尚高雅的“四君子”不无关联;然而在没骨牡丹的创作上,却仍以单瓣、碗形,含苞而不露花芯居多;大多数的牡丹图依然以双勾设色为主,造型与色彩缺乏个性。善于思考的孔伯容先生,究其原因,认为在于牡丹乃为富贵之象征,文人羞于公开争富夺贵,匠人拙于水墨渲染技法,故而笔下牡丹,或过于单调,甚至以“墨牡丹”为风雅;或工于刻板,难见百态千姿自然生趣。有鉴于此,伯容先生注意到如今提倡富贵已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牡丹的象征意义也应当张扬,“笔墨当随时代”,于是究心水晕法,将传统笔墨与西洋画法相融通,注重水色比例、渗渍效果,以及笔尖、笔肚的轻重按捺,借以表达牡丹繁复花瓣的堆砌;描绘皇冠型、平头型、绣球型、荷花型等不同的品类,色多花大,鲜润华滋,生动活泼,而变化万千。如《花中亦称皇图》、《二乔图》、《露珠粉图》等,花朵娇美鲜艳,丰厚秀润,叶茂枝繁,轻舞飞扬,将牡丹的雍容华贵表现得栩栩如生,洋溢着新时代欣欣向荣的堂皇气象。艺坛有“孔牡丹”之称。
        晚年伯容先生重病缠身,但他犹以顽强的毅力编写《水晕牡丹法》,付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四)

        孔小瑜先生的次子孔仲起(1934生),又名庆福,幼承家庭熏陶,喜好翰墨丹青。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在西子湖畔师从潘天寿、顾坤伯等先生攻习山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员、全国美协会员、联合国国际美育学会理事。
        孔仲起教授笔下的祖国山河,或清秀明丽,或雄浑大气,或虚和宁静,或风云激荡,丰富多姿,而气韵生动,意境高雅,令人心旷神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善于用细劲流畅的线条,轻柔明快的色彩,去描绘漓江两岸苗条的翠竹,逶迤的青峰,错落的农舍,飘泊的渔舟;又好用淡而多变的墨色,去表现南国厚湿的烟岚,青峰的倒影,隐现的沙渚,澄净的清流、构图奇巧,布局宏阔,峰回水转,互得益彰,将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清秀意境,一一寓诸缣素,写成《漓行所见》,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由刘海粟、颜文木梁、李可染等共同参加的中国百名画家“桂林百景展”中,成为海报和请柬的蓝本,引人瞩目。孔教授又擅长以含烟带水的笔墨,恣肆粗犷的笔锋,去形容黄山变灭的云海,刺天的群峰,如练的飞瀑,嵯峨的怪石,遒劲的奇松;千岩竞秀,万松屯云,浑厚雄奇,大气磅礴。孔教授落笔有力而灵动,线条、墨块变化多端,自然而贴切;水色、墨色渲染互溶,淋漓而秀逸;腕下诸峰,莲花如绽,排云如戟,始信如烟,天都如幻,山吐纳而云流布,所写《黄山揽胜》长卷,宛如仙峰聚会,飘渺豪放,磊落浩然,一派生机,妙不可言!
        仲起教授特别擅长描绘云水,他的《钱江潮》、《观无涯》、《惊涛》、《烟云遐想》、《山色空氵蒙雨亦奇》、《云表奇峰》、《镜水鉴乡心》等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将滔天的海浪、激荡的江潮、奔腾的大河、潋滟的湖水、滔滔的飞泉、涓涓的溪涧,厚重的云海,流动的烟岚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汹涌的波澜,还是宁静的涟漪,都充满着动感,荡漾着生机。古往今来画云水者不乏其人,而灵变丰富如孔仲起教授者,笔者以为至今尚无人出其右矣!
        仲起教授以孔子观东流水为训,又以先祖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座右铭。他曾在《尊受居画谈》中写道:
        “我爱行云流水,爱其生气流动,无塞无虑,无碍无际,所谓云行雨施,海阔天空。”
        “我爱画水,因为——激情如水,犹如大海或大潮,波涛汹涌,喷薄激射。心静如水,平平和和,犹如一泓清澈的寒泉,深沉恬静。豁达如水,犹如大江大河大湖大海,汪汪洋洋,辽阔无涯。”
        “我爱画云,因为——山水得烟云而秀媚,无云则徒具形质,失其灵秀。云烟飘忽,舒卷无定,或衬奇峰,或锁山腰,或浮水面,掩扬其姿,烘托其势。”
        “云者气也。气本无形,气聚而生,生生不息。云以气则生,人以气为寿。云气是山川精神之外观,空间意识之强化。云气能体现高远气质,是故逸情云上,放情云外。”
        可以说仲起教授以云水来陶冶自己豁达的气度,开阔的胸襟、乐观的人生,画云水就是写胸臆。他曾七上黄山,数度泛舟东海、钱江,游黄河、长江,观察自然,乐而忘倦,心摹手追,悟出云水“流而不乱,激而勿怒”之理,运笔挥毫,乃能曲尽其妙,出人意表。
        仲起教授和其父小瑜先生一样,也是位美术教育家,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除培养出卓鹤君、陈向迅、何加林、林海钟等优秀弟子外,还为日本、韩国、欧美的留
        学生授课,并赴日本、德国、澳洲等地讲学;著有《孔仲起山水画集》、《孔仲起画集》、《孔仲起画云水》、《山水画技法概要》、《尊受居画谈》等,还与人合著《山水画谱》、《百树谱》、《百石谱》等多种。

        (五)

        在中国绘画史上,一门画家成就卓著者并不多见;而一门画家世出五代者更不多见。至于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名流海外者,更为凤毛麟角。如今孔仲起教授之女孔贻奋,侄孔成,孔鼎,甥陈凯,亦爱好绘事,从事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慈溪孔杏荪一门,可谓五代国画世家,翰墨风流,后继有人,为中国美术发展史增添了新的纪录,令人钦佩!曲阜孔老夫子倘若泉下有知,定当掀髯大笑。
        笔者为孔仲起教授的晚辈同事,昔日习画,曾以孔先生画册为楷模,临树摹石,画山绘水,颇受其益,故自视为私淑弟子。今有幸观孔氏父子兄弟书画,体悟其灵感、技法、情绪、学养,欣赏其真善美意境,欣欣然有所得,因援笔为记。
        2003年5月15日于杭州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4
      • 经验373
      • 文章35
      • 注册2006-04-13
      厉害啊/英才辈出啊/不知道能送我一幅作品吗? 你们是多少代啊?看不出辈分?我的信箱/  KJKJ2008    谢谢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