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中国姓氏称呼及谱牒
        一.姓氏的来源

        在先秦的时候,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朝时,有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的规定。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表明“姓”的本义是“生”。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即族号。它不是个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部落的称号。人们还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图腾,比如说麦穗、龙、凤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我们老祖宗造就发现了一个道理:近亲通婚的后代先天不足。在国家产生后,由于人口繁衍、分支众多,姓只能单纯地作为表示血统关系的标志了。氏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本来是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在国家产生以后,不少官制也成了氏的名称。这个时候,姓氏代表着人的身份地位,所以只有贵族有氏的称号。后来失势的贵族仍保留原来氏的称号,氏就开始演变成家族称号。一个姓可以分化出很多氏,而同一氏的后人还可以繁衍出不同的氏,故氏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姓的数量。氏产生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周朝初年,武王、周公旦、成王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而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到了战国时期,人们一般称氏而不称姓,许多姓逐渐消亡,出现了姓氏合一的情况。这时姓氏兼表血统关系,开始稳定下来。经过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最后终于发展成现在的姓氏。氏是中国姓氏的主要组成部分,占99%以上。

        那么,姓氏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呢?我们来总结一下:

        1.以姓为氏。如:姬、姜、姒、姚等。

        2.以居住地名、封国、采邑为氏。如:西门、裴、赵、苏等。

        3.以先人(一般为祖父)名或字命氏。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官职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钟、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命氏。如戴、召等。

        8.少数民族汉化后,将部落名改为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呼衍部落改姓呼延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如:唐朝赐给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晋朝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去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家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为避仇改沐姓等。

        二.姓氏.称呼.谱牒文化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相当丰富的一套文化体系。在旧社会的社会交往中,相互的称呼是很复杂而有规范的,违反了规范就会闹笑话,甚至引出问题。

        过去人际关系中,强调长幼有序、辈分分明。在互通姓名和称呼姓名问题上尤为突出。举个最普通的例子:甲乙两人初次见面。甲问到:“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王。您呢?”“敝姓李。”……问话时要先加“请问”二宇,以示尊重。提到对方的姓,要说“尊姓”或“贵姓”,为了体现谦虚,回答时还得说“免贵”或“敝姓”。在称呼姓名时更得注意,除了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直呼姓名一般是不礼貌的,只有审讯的时候例外。有时为了表示亲切或良好的关系,中国人喜欢去掉姓直呼其名或者在名后面加上“同志”等。如:毛泽东称呼周恩来就是“恩来同志”。有些文化人有字、号,于是他们的一些朋友就称呼其号或字而非其姓名。如:章士钊,字行严,朋友见面,不称士钊先生,而称行严先生;冯玉祥被朋友称为焕章先生;就连电影里边的蒋介石对同僚总是称中正。而“先生”是最常见的尊称,可以用于各种场合身份而且男女不限。直接去掉名字,放在姓氏之后就可以了。不论古今以最高职务代替名字是常见的。杜甫被称为为杜工部,称庾信为庾开府,称鲍照为鲍参军(杜甫有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中国人习惯上称毛泽东为毛主席,周恩来为周总理……

        对不同年龄的人称呼方式也不同。对上了年纪的人可以称呼为“X老”或“老X”;而年轻人则可以叫“小X”。当然为了区分同姓人,也有叫“老X”、“小X”的。如果年纪不够称“老”但还是比较大,可以称“公”……

        重男轻女这一旧社会思想也在姓氏上反映出来。过去中国女性多数只有乳名,而无名字,出嫁后只在姓后加上一个“氏”,文书上或墓碑上一般都只有“X氏”,或加上丈夫的姓。现在,新潮的女性婚后在自己姓名前加上丈夫的姓,这是在港澳台比较流行的做法。如:香港有知名人士陈方安生、范徐丽特等。这是吸收了西方的习惯。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子孙隔代同姓。四川大邑县(今属重庆市)的“李郭姓”家族,迄今已在那生活300余年。祖先李正春于明崇祯年间迁来大邑定居,娶妻黄氏。黄氏对前夫郭某仍寄托深情,而李正春钟情于黄氏。为了娶黄氏为妻,他与黄氏约定,子孙一代姓李,一代姓郭,作为家规,世代相传,从末紊乱。还有一个隔代姓的例子也在原四川——明代湖北麻城人吴万一和妻子张秀英迁移四川,张的弟弟中途病故。为不使张家断了香火,夫妇俩决定其后代隔代同姓,一代姓张,一代姓吴,并写族谱,世代相传。

        谈到族谱,这是个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中国过去有“家谱”,从古籍中找出一些句子作为排班辈时使用,班辈用字表示辈分。大点的家族都有家谱,随着人口的繁衍,一定时期要续家谱,由族中长辈并有地位有学问的人主持,这样代代相传,形成完整的家庭历史系统。谱牒文化是蕴藏宏富、亟待开发的丰厚遗产,它是人类血缘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庭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徒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蕴含有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经济学、伦理学、经学、哲学及人物传记和地方史料,其数量之巨大、内涵之丰富不亚于正史、方志,因此族谱与正史、方志被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可见谱牒文化的重要了。

        当代国内外都掀起了寻“根”热,美国白人到欧洲爱尔兰等地去寻“根”,美国黑人到非洲去寻根,日本人常到中国来寻“根”等等。至于海外华人,到祖国寻根的就多了。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根据族谱知道自己祖籍广东,原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根据族谱确认自己为福建鸿渐村的女儿……现在家谱、族谱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示出来。旧社会过于繁琐和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是应加以改革的。但从五四运动起,在打破封建意识的同时,把有些合理内核也否定过多,包括对姓名、家谱的认识。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革命者改名换姓,使之反映时代的特点;也有因参加革命怕家庭受牵连或因做地下工作的需要而改名的;至于“文化大革命”起名或改名,更具有政治色彩。所有这些都打破了家谱或族谱体系,这都是环境和观念变化的结果。然而原来的姓名也应该保留,所以现在在个人履历表上列有原名、现名、曾用过的名字以及籍贯、出生地等项目,这不仅对每个公民的历史面貌的了解有用处,对维护家谱、族谱体系也是有用的。维系族谱文化,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民族团结,保持国家发展稳定,维系家庭宗族关系都有着重要意义。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