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端木宪英:42岁学“艺”
    [SIZE=3]大众日报

      端木宪英,女,1959年3月生,中共党员,汉族,高中文化程度。1977年高中毕业后,一直探索脱贫致富之路,曾自费成立“家庭劳务输出义务服务站”,为当地200余名农村妇女找到致富门路。2001年以来,又带头在本村十年九涝的“南大洼”进行硬池藕的种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亩产5000多公斤,亩收益万余元,同时积极进行硬池藕科学种植的探索,解决了许多硬池藕种植的难题,带动全街道发展起硬池藕600余亩。

        11月6日上午,暖洋洋的阳光下,穿着大红毛衣的端木宪英在田野里很扎眼,她很利索地在前面走着,遇到沟就一下子跳过去,再回头招呼我们小心点。到了村南头,地洼下去半米多,放眼望去全是已经干枯的荷叶。硬池藕,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在自家的6亩硬池藕旁边,挖出一条胖胖的、长长的藕,端木宪英动了感情:“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我从42岁开始学种硬池藕,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哭了多少次,终于搞出些动静来了。这100多亩和外村的500多亩硬池藕,都是在我的带动下搞起来的。这里就像我的花园一样,一天不来心里就觉得空的慌。”

    敢第一个“吃螃蟹”
        2001年,聊城市东昌府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到东阿参观,西曹村的端木宪英见人家种硬池藕,涝洼地变成了“聚宝盆”,心眼活动了。在西曹村有100多亩涝洼地,一年只能收一季麦子,一亩地收4、5百斤。“要是在西曹村也种上硬池藕多好。”端木宪英想。

        回到村里,端木宪英发动要好的姐妹一起种硬池藕。她跑了一家又一家,不知说了多少话,但听到的回答都是:“咱这里没种过,赔了去喝西北风?俺不敢试。”最后,只有3家愿意和端木宪英一起试一试。

        村里不少人吹冷风:“不知道天高地厚,有她好看的。”最让端木宪英苦恼的是丈夫的反对。建一个藕池需要5000多元,端木宪英一下子要建5个,丈夫坚决不同意,说:“40多岁的人了,瞎折腾啥?”端木宪英铁了心要种藕,她的想法很简单:咱是党员,又有文化,现在有了合适的项目,得给大伙做个示范。

        她让村干部联系来挖掘机挖池子,自己整天盯在地里。忙了一天,又累又饿,回到家,丈夫把门锁死了,不让她进家。看热闹的人一下子围上来,端木宪英强忍着没发作,扭头去了邻居家。邻居问她:“吃饭了吗?”端木宪英说:“吃了。”转过身,泪扑嗒扑嗒掉下来。

        就这样,丈夫与她“冷战”,端木宪英气得5天掉了12斤肉。胸发闷,全身痛,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大口喘气。丈夫因为生气,原先的淋巴结炎发展成了淋巴结核,从脖子到肚子上起了一串大疙瘩。为了凑钱给丈夫治病,端木宪英只好去集市上把家里养了好几年的驴卖了。买主把驴牵走了,驴懂事似的“咴咴”地叫着,端木宪英看着亲手养大的驴走远了,泪又大颗大颗落下来。丈夫先后去聊城、沈阳做手术,病才治好。

        家底一下子给掏空了,端木宪英却说:“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半半拉拉的,不行!”买藕种、学技术,她一周往东阿跑了5趟;栽种时,她穿上靴子,和男劳力一起在泥里栽藕,天天累得像散了架。藕种上,端木宪英几乎天天去看,小荷初露尖尖角,她兴奋地跳起来;挖出了胖乎乎的藕,她迫不及待地洗净,咬了一大口,脆生生的,甜丝丝的,她开心地笑了,笑着笑着泪又出来了。

        第一年收获,一亩地产藕1万多斤。十里八乡都轰动了,前来学习的一拨接一拨。西曹村的100多亩涝洼地紧接着全部种上了硬池藕。

    滚爬摸打闯市场
        藕收下来了,端木宪英不知道如何去卖。有人来收购,5毛钱1斤,也没有讨价还价,便全卖给他了。后来一打听价格,市场上最低也要1.2元一斤,吃大亏了。她后悔得几天吃不下东西。

        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年藕上市的时候,端木宪英骑着摩托车,跑遍了东昌府区的蔬菜市场,摸清了藕的价格行情。她发现每天早晨藕的价格最高。那年阴历11月开始,端木宪英自己到市场上卖藕。每天早晨4点出发,用摩托车带着满满一三轮车藕,到40多里外的聊城龙山市场去卖。凌晨的冷风像刀子一样,尽管她穿得严严实实,冷风仍“嗖嗖”地往身上钻,到了市场后,冻得手脚发麻。她的藕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不少顾客就盯着买她的藕,几百斤藕1个多小时就卖完。有一次在去市场的途中,摩托车车带被扎烂了,她只好推着摩托车,一步一步向前挪着,实在走不动了,就停下来歇歇。全身冒汗,冷风一吹,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冰凉。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在别人的帮助下,把摩托车拉到聊城才补好带。

        当前藕的价格每斤1.6元,但端木宪英并不急着挖藕、卖藕,她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说起来头头是道:“现在价格虽然高,但藕还在长着,停停再挖,还能增加1/3的重量,即使价格下跌也能卖好价钱。再说,根据这几年的行情,每年年底藕的价格会上升,最高到过2.9元/斤。这里种藕成规模了,品质也好,一到年关,就有大客户来村里拉藕,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今年,早就有客户与我联系,合同也签好了。当然,我再也不会吃价格上的亏了。”

    自学成专家
        为了种好藕,端木宪英订了好几种科技报纸杂志,有空就翻。办事处一有科技培训班她就参加。随着硬池藕规模的扩大,端木宪英可忙坏了。有时候整天不着家,饭也顾不上吃,不论谁家遇到了技术问题,她总是随叫随到,耐心讲解。在涝洼地种藕,一亩地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而以前一年只能收4、5百斤小麦,西曹村的100多亩涝洼地终于变成了“聚宝盆”。

        端木宪英有一股“钻劲”。有一年,荷叶生红斑点,逐渐干枯,面积越来越大。端木宪英到市里找专家请教,喷农药制止住了病情。但端木宪英琢磨着怎样预防病情再发作。春天,她在自己的藕池里做实验,往刚出水的荷叶上喷了一遍“病毒灵”,6亩荷叶没有出现红斑点病。这一方法推广后,荷叶红斑点病在凤凰街道再也没有发作。

     
        头两年,挖完藕后,要重新平整藕池,重新栽种,费时费力。端木宪英琢磨着:“能不能让藕自己繁殖?”挖藕时,她尝试着挖1米后,隔上一尺再挖,挖3米后,再隔上一尺再挖。挖完后不再平整、栽种。有人劝她:“要是藕不长你就赔大了。”端木宪英说:“要是这个法子成了,大伙得省多少事呀。”第二年,端木宪英的藕又是大丰收。这样做,一个藕池能节省300多元,乡亲们都得到了实惠。


        按照传统种硬池藕的方法,藕池里每隔2米就打上水泥隔板,据说这样藕长得又粗又壮。但端木宪英不轻信这个说法,经过2年的观察,她得出结论:隔板附近的藕变形,应该把隔板去掉。她又是第一个去掉隔板,给群众趟路。


        现在,端木宪英正想方设法解决藕产量下降问题。硬池藕头2年的亩产量能达到1万斤左右,随后就逐年下降。端木宪英查资料,请教专家,有人说是重茬的原因,需要施加生石灰。但效果不明显。有人建议换土,但这样劳动量太大。“有啥办法,我就先试试,成功了再教给大伙。产量的问题我一定得找出法子来,大家都等着呢!以后,我还准备引进厂子搞藕深加工呢。”端木宪英像年轻人一样大笑起来,好像觉得有点过分,赶忙用手捂住了嘴。

        记者感言:端木宪英给农民兄弟颇多启示。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不受传统观念束缚,42岁又“学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短短几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农民兄弟也应该像她那样,不断“学艺”,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使自己尽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然,各级政府也应该为农民“学艺”创造便利条件。端木宪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不会一帆风顺,关键是遇到挫折时不气馁,“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会“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SIZE]
      2005-11-11【聊城门户网】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6/05/03/094529.jpg[/imga]

      端木宪英的照片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88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