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议-民无信不立
           议-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是“,不称霸。深挖洞。广积粮”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 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抵南京访问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在南京大学作了演讲。他在演讲时说,任何一种国家权力要想成功,要想实现民富国昌,离不开民众的信任及其对国家的根本赞同。

        信,指的是诚实无欺,信任、信从。孔子认为人都有一死,但是没有民众的信任,国家就难以生存,组织就难以长存。这里的“民信”,是指民众对国家、组织、管理者的信任。并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们。如果民众对国家、组织、管理者失去信任,也就失去“民心”。那么,上级即使有再好的宗旨、方针、策略、政策、法规、制度,民众也不会理睬,不抱希望。他们会认为,那些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水过地面湿”,甚至还会怀疑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就必然失去民众的支持。

       “民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获得“民信”呢?首先必须实现管理者自身的“信”,管理者诚信,就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取信于民之后,才能去使唤民众。商鞅任秦国左庶长,掌握军政大权时决定变法。为了使百姓相信法令,他在都城的南门树立了一根高三丈的大木杆,招募有能把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去的人就给他10斤黄金。百姓们对此疑惑,没有去搬迁的。后来,商鞅又宣布:能搬迁这根木杆的人,给他50斤黄金。这时,有一个人把它完成了,果然得了50斤黄金,这表明商鞅讲究信用,取得了“民信”,结果变法成功了。这正是取信于民,而使民讲真话、动真情的成功史例!

        其次,管理者所说的,必须是自己做到的,这样你在要求别人时,在你发布政令时,民众才会信。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即管理者从不轻易表态,他们应该以不能实践诺言为可耻。

       我认为“民无信不立”的理念,对我们每位炎黄子孙都是无价之宝。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成为相互信赖的民族,我们的干群关系也应成为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仁人关系。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