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马金章以子贡为题材创作的历史小说三题
      ·马金章以子贡为题材创作的历史小说三题·

    [COLOR=#ff0066]贡玉轩
    [/COLOR]马金章
        贡玉轩,秀才,黎阳城文庙街的私塾先生,方圆百里的名儒。小小一位秀才,为何享有名儒声望呢?原因有二:一是贡玉轩是子贡的后裔,为六十三代孙。二是贡玉轩特会喷。这里称讲故事为喷,贡玉轩喷的故事,大都是子贡的故事,子贡以经商著称,游说传世,值得喷的故事自然很多。

    [COLOR=#0000ff]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贡玉轩和人搭讪,不到三两句话就会拐到先祖子贡身上。好像一个商贩,总念念不忘显示自己的货色。倘若对方不知子贡是何人,他就会摇头叹道:你没上过学堂,没读过《论语》吧?要不,怎么不知道子贡呢。一部《论语》,提到子贡达38处。该知道司马迁吧?这位惜墨如金的大史学家,《史记》中,记载孟子仅用了215字,而记载子贡高达6处,合计4812字。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孔子成名,是因为子贡千方百计帮助了孔子……听的人不仅佩服贡玉轩的先祖,还佩服他的博学强记。[/COLOR]


        1947年初,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指挥下,打响了豫北战役。军需部当时设在贡玉轩家。时逢春荒四月,供给吃紧,那天军需部长正为筹集军需皱眉,贡玉轩邀请部长小坐品茶,部长随他到了客房。贡玉轩斟上茶,嘴皮子便滑留到子贡身上: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地黎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子贡空麻袋救黎阳,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呀。


        贡玉轩看一眼部长,继续讲道:那年春荒四月,晋国攻打卫国。晋军占领了半个黎阳城,黎阳城是卫国京城的门户,为此,卫国君主派重兵增援固守。两军对峙了近四十日,双方都处于人缺粮饷、马缺草料的困境。在进退两难之际,卫君派使者找到子贡,请求子贡到齐国求援兵、借粮草。


        子贡考虑到齐国离黎阳路途遥远,齐国即使同意派援兵、借粮草,恐怕也远水不解近渴。子贡让人拿出两千条印有“子贡”二字的麻袋对使者说,你将麻袋装上车快快回去,在黎阳附近以沙代粮往守军处运,另派一支人马装上真粮,故意让晋军截获……


        晋军截获粮车后,看到麻袋上的子贡二字,心里一惊,开袋一看,里面是黄灿灿的小米。他们认为,子贡运来的粮饷,必定十分充足。晋军于是军心大乱,边夜弃城而逃。


        军需部长听到这里击掌赞叹:好好。
        后来,被俘的一名蒋军少将问军需部长:你怎么筹到了那么多粮饷?部长将他领到粮车前,当他看到是一袋袋的沙子时,懊悔得立时晕了过去……
        听贡玉轩喷故事,使军需部长悟到了克敌制胜的玄机。这当代传奇立时在黎阳城传为佳话。每逢春节,经商的就借贡玉轩的名气和他先祖的财气,请贡玉轩写春联。贡玉轩写的春联都离不开子贡,如:经商不让陶朱富,货殖当推子贡贤;既在黎阳学子贡,何必南越法陶朱。贡玉轩还常写这样一副对联《论语》:《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这后一副对联和一位日本人有关:《论语》能治国,自然能治家。子贡是孔子最富有的学生,名副其实的儒商始祖,日本天皇教席三鸟中洲根据子贡的身份,试图从《论语》中破译子贡的经商之道,他研读过《论语》后,说出了这句话。


        到了文革,批林批孔的批判台搭在贡玉轩的家门前。批判会场有一张批贡玉轩的大字报,上面写道:贡玉轩多次扇阴风、点鬼火,说子贡给贫穷的子骞送棉衣。这简直是一派胡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富商,怎么会同情穷人?


        贡玉轩看了大字报,点着上面的“棉”字,对写大字报的说:错了。桑叶养蚕,蚕吐丝结茧,有茧才成绵有绢。春秋时期不种棉花,华夏种棉自盛唐始。不种棉何来棉?这“棉”是“绵”之误。


        写这张大字报的人听了恼羞成怒,一边骂:看你的嘴有多臭有多硬,一边挥手在贡玉轩嘴上打了一巴掌。鲜红的血从贡玉轩的嘴角流了出来。他抹一下血,十分惋惜地对这人说:有错不认错,可是做学问的大忌呀!
        (原载《解放军文艺》2004年第6期)

     

    [COLOR=#f70968]史实与传说
    [/COLOR]马金章

        原宪在饥寒交迫中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子森葬了父亲后,烧掉了父亲所有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中除了《诗》、《书》、《礼》、《乐》之类的书册,便是父亲受业孔子时的笔录。简册在父亲坟头还没完全化为灰烬,子森便踏上了乞讨之路。

    [COLOR=#0000ff]
        子森白天在卫国一个名叫黎阳的小城乞讨,晚上在沿街店铺的屋檐下栖居。一个雪天,子森没有讨到一口吃的,他连冻带饿昏倒在一座财神庙前,醒来时已是夜晚。借着灰苍苍的雪色,他隐约看到庙门前的一头石狮子的嘴里衔着个明晃晃的东西。他从雪地上爬起来去看,只听噗地一声,那明晃晃的东西从石狮嘴里掉进了雪窝。子森从雪窝里摸出那东西,惊喜得叫起来:呀!元宝。元宝。[/COLOR]


        子森用这个意外得到的金元宝,先在城郊买了两间房,又拜一位卖豆腐的老翁为师,学起了磨豆腐的手艺。不久,他学成回家,自己做起了卖豆腐生意。他每天三更起床磨豆腐,五更挑上豆腐担子去城里卖。


        子森的生活一天天活泛起来,不久,他娶了媳妇,接着生了儿子。子森决心要靠自己的勤劳,改变受穷的命运。可是一天他磨豆腐时,两个蒙面人冲进他的房屋,将他的钱财洗劫一空。子森又陷入极端的贫困之中。


        一个飘雪的傍晚,子森想起从石狮嘴里捡到元宝的那个雪夜。子森鬼使神差般地来到财神庙门前。奇迹再度发生。石狮嘴里衔的一个金灿灿的东西掉进了雪窝。子森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他急三火四地从雪窝里摸出那东西一看,果然又是个金元宝。他十分惊喜地将元宝放进袖筒,正转身要走,石狮说话了:在你到家之前,只要你拿得动,可以随意让元宝增大。但要记住,背到家元宝才是你的。


        他叩谢了石狮。刚上路,他从袖管里取出金元宝,迫不急待地对土元宝连连说,大大。元宝在子森的手心里神奇地大起来,分量也明显加重了。重得使他不得不用两手抱着这元宝走。他还想让元宝再大些,就又对元宝说,大大。元宝又大又重了许多。子森不得不将沉重的元宝扛在肩上。左肩扛累了,再换右肩。子森想:有了这么大的金元宝,就可砸死穷根儿,登上荣华富贵之门了。子森不由想起父亲在世时曾受到子贡羞辱的一幕:


        那年冬天,父亲的师兄大商人子贡骑着枣紫色的高头大马来到他家。他家实在太寒伧了,破落的院子里仅有两间茅屋,蓬草编织的屋门挡不住风寒,四处透亮的墙壁上用没底的破翁充当窗户。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父亲原宪出现在子贡面前时,子贡吃惊地问:夫子病了吗?父亲听了子贡的话,反感而自傲地说,没有财物叫做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如今,我原宪是贫,不是病。子贡讨了个没趣,放下他带来的礼物要走。原宪却拒绝接受子贡的礼物。子森当时不理解父亲为何对子贡那么盛气凌人,不理解父亲和子贡同为孔门弟子,一个为何那么富有,一个为何穷得一贫如洗?从此,子贡当年那句贫穷是一种病的话像把钢锥一样时时刺疼着子森的心……
    现在,有了这么大的金元宝,我子森可以摆脱穷病了。说不定可以富过当年嘲笑父亲的子贡哩。


        子森想到这里,他对着肩上的元宝又高喊两声:大大。肩头的元宝听了他的话又大又沉了许多。谁知,在他过一个石桥时,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在雪地上。


        在子森倒地的一刹那,金灿灿的大元宝一下子变成了一块黑黝黝的巨石。
        当子森的儿子找到他时,儿子看到一块巨石压在子森的背上。儿子揿掉父亲背上的巨石连呼父亲。
        子森醒来,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记住……子贡的话……贫穷……是病。
        说过,子森永远闭上了双眼。
       (原载《飞天》2004年第7期)

     


    [COLOR=#ff0066]谁说西施没青睐过子贡
    [/COLOR]马金章

        灵感飘然而至。文杰一阵激动,活泼的文字水一般流泻在纸上:
        初秋的傍晚,子贡和夫人到郊外散步,一拐上田间小路,子贡便捉住了夫人的手。
        秋风送爽,黍谷金黄。夫人嗅着即将成熟的庄稼的浓郁香味儿,醉醉地依偎着子贡。子贡采摘下一穗黍子,饱满的黍粒淡黄似金、光润如玉,衔着颗粒的一丝丝脉须纤柔而富有弹性。他将黍杆掐齐,抬手将黍穗斜插在夫人勾嬛的发髻上。黍粒散金流玉般垂在她头部的一侧。子贡往前跑几步转过身:你走。你走。让我看看。


        黍粒随着夫人的步子轻轻摇动。此时,夫人在子贡眼里真是仪态万千,风韵无穷。他喜不自禁地拍着手:太美了。太美了。美得赶上西施了。
        夫人娇差的脸上浮上妒意:西施美成啥样子,你见过?
        子贡嗫嚅着:没有没有。他嘴上这么否认,眼前却幻出他在吴宫见到西施时的情景……


        文杰正写到得意处,一阵敲门声把他从小说的场景中拽了回来。他想装作没听见,继续他的写作。可敲门声又固执地响起来。他听到一个尖细的女声叫他的名字。他猛然想起这是市电台女记者依约来访。他只得搁笔开门接待这位记者。


        文杰是当地的名人。接受采访中,女记者问及他的身世。他长叹一声,一脸不堪回首的神色:娘生下我还没满月,我得了急性肺炎。那时,农村缺医少药,娘断定我没救了,让爹把我扔到了村北的一孔破砖瓦窑里。隔了一天,娘走到破窑处听到了我的哭声,又将我抱回了家……女记者听了惊愕得张圆了小嘴。心想:这位母亲当初要有一念之差,今天,不少了一个写作天才。


        文杰在精心润色他的小说。


        西施在幽幽的花径上轻移莲步。
        她乌亮的高髻上,斜插着子贡赠她的类似黍穗的精美头饰。她流溢着秋波的双眼看着子贡:你不是说,这头饰随着我的步态,一步一摇,一步一摇吗?干脆,将这饰物叫做“步摇”吧。
        子贡惊喜地拍手:步摇?太好了!这名儿太好了!
        吴宫的嫔妃和宫娥们都争着效法西施佩戴步摇。
        步摇很快在吴、越、鲁、卫等国贵妇人中间风靡起来。与此同时,四面八方的金钱像中了魔法的鸟儿一样纷纷往子贡的钱袋里飞……


        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来,文杰放下文稿,起身开门。来访的是一家文学报的记者。
        记者恐怕对文杰幼年时的遭遇早有耳闻,采访中便提及这个话题。
        文杰的脸上便布满酸楚之情:我不到满月,得了急性肺炎,娘断定我不会成人,让爹将我扔到村北乱坟岗上。两天后,娘把奄奄一息的我又捡了回来。
        记者惊叹:文杰老师的遭遇,真应了贵人磨难多的老话了。


        在文杰作品研讨会上,文杰对那个秃了顶的、霉腐味儿能呛人一个跟斗的老朽很看不起。老朽提的问题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历史上,子贡见没见过西施?沿着这个话题,进而是:西施垂青过子贡吗?


        文杰胸有成竹。《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由于子贡的外交游说,成就了越王勾践的霸业。《东周列国志》第81回的标题是“美人计吴宫宠西施,言语科子贡说列国”,古人将西施、子贡安排在一个章节里是有韵味的。同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崛起作了主要铺垫,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西施、子贡之间有点儿女情长的关系是自然的。再说,谁能拿出真凭实据证明他们之间不会发生如此感情呢?

    [COLOR=#0000ff]
        又有一位记者采访文杰。记者不免又问起了文杰幼年时的遭遇。
        文杰的语调十分伤感地说:娘断定我成不了人了,就让爹将我扔到村北的乱坟岗上。到了第三天,娘听人说乱坟岗里有婴儿的哭声。娘跑去一看,一只大黄狗正叼着一个蓝色棉垫包裹的孩子,娘惊叫着扑向那狗。娘从狗嘴里夺回了儿子的命。后来,娘给我起了个乳名:“狗剩”。[/COLOR]


        记者听了惊叹不已。
       (原载《百花园》2003年第9期)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作者马金章:中国著名作家。现任先贤端木子贡故里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曾发表过大量有关端木子贡的研究文章与小说。他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不朽贡献的一位文学家。他应是端木家族永远的朋友。他必将载入端木家族的永远的文化史册。全世界的端木子贡后裔将千秋万代记住他——先贤子贡故里的作家马金章部长。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历史故事] 子贡生财有道

            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子贡,名叫端木赐,是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风云一时的大商人。
            子贡发财致富,全靠自己善于经营,而不像有些富商巨贾(gù)那样以官商起家。他经营成功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对市场进行预测。他经销的商品,总是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货,较高的价位出售,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
            有一天,子贡与老师孔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谈得非常热烈。
            子贡假设道:“如果这里有一块美玉,您说我是把它放在盒子里藏起来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
            孔子立刻回答说:“当然是卖掉它,我这里正等着人来买呢!”
            有美玉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个好价钱卖出去——老师也有这样的看法,子贡很高兴。后来形容商业交换的一个成语“待价而沽”,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先生,您对我有什么评价?”
            孔子说:“你已经很有出息,造就成器了。”
            子贡追问道:“我成的是什么器呢?”
            孔子回答:“是可贵的瑚琏(古代宗庙里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器具)之器。”
            子贡听老师把自己比喻为瑚琏,心中很高兴,说明自己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
            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就能够推知十;而我听到一,只能够推知二。”
            孔子说:“你不如他,我同意你不如他的看法。”
            孔子对子贡有自知之明很满意,但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颜回的道德学问大概差不多了吧,可是经常穷得有了上顿没下顿;端木赐不受天命,经商做买卖,分析行情、预测市场都在点子上,因此能发大财。”
            孔子越来越发现,子贡是做生意赚大钱的料,就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孔子有子贡这样善于经营的弟子,自己却没有发财致富。他有许多学生,当然也收学费,但只能维持温饱,绝对谈不上富裕。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了,他非常伤心,哭得死去活来,大声哀号:“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
            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来和孔子商量怎样办丧事。那时候的风俗,收殓死人的棺材外面,还要有个叫作“椁”(guǒ)的套棺。但颜路很穷,拿不出钱来买椁,就对孔子说:“老师,颜回去世了。我失去了亲爱的儿子,您失去了得意的弟子。眼看快要出殡了,可是除了棺材外,椁还没有着落。我很爱我的儿子颜回,但我买不起椁;我知道您也不富裕,但您很爱您的学生颜回,能否请您卖掉车子,为颜回买椁呢?”
            听颜路这么说,孔子很不高兴,拒绝道:“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的请求。你爱你的儿子,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怪你;可是我儿子鲤去世的时候,我和你一样穷,同样是只有棺材没有椁,我也没把车子卖掉买椁啊!”
            孔子并不富裕,为什么一直要保留着车子呢?因为他要乘着车子出行,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施展抱负。但周游列国需要旅费,不然早就要在半路上饿死了。哪里来这笔钱呢?全靠子贡提供。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IMGA]http://www.duanmu.net/bbs/images/upfile/2006-6/200663016264.jpg[/IMGA]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