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
    • 经验40
    • 文章7
    • 注册2008-11-03
    宋代名将贡祖文传略
    [B]五、镇守秣陵[/B][B][/B] 秣陵关是建康地区的重要关隘,建康曾是古朝旧都,气象雄伟,虎踞龙盘,地势险要,北有长江天堑,它可以北控中原,南扼江南地区,足以捍御强虏。 贡祖文一到秣陵关镇守,立即视察城务江防,修筑防御设施;同时整治军务,对将士加强军纪教育;积极备战,时刻做到对金兵严阵以待! 此时,岳飞的队伍还在建康附近驻守。军务不忙时,贡祖文和岳飞两人经常往来,饮酒叙谈兄弟惜别之情,同时沟通军情。两人每当言国事时,慷慨激昂!贡祖文当着契弟的面,有什么心里话,才能真正地透露一下。贡祖文对岳飞深有感触地说道:“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而战则胜,今以退而降则危。”岳飞言道:“大哥此言在理,凡是苟安躲避者,与战,皆败之!”每当两人谈到当今皇上“抗金的态度”和“徽、钦二帝被俘囚漠北、蒙受风尘”时,岳飞总是气愤不平,立誓要“图复中原,迎还二帝!”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初,金兀术率领15万金兵大举南侵掠夺饱欲,引兵回到临安,纵火焚掠临安之后,退兵北返。将掠夺的金帛财物装了数百车,以舟师由古运河取道秀州(今嘉兴)过平江(今苏州市),途经常州、丹阳 。三月十五日,径趋镇江境地时,正巧遇上早有准备的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在镇江江面上早已布满战船,到处旌旆飞扬,鼓角齐鸣。此时,金兀术尚存金兵10万,韩世忠手下只有8000兵力。金兵无心再战,即遣使者至韩营沟通说情,要求让出通道放行,韩世忠不允,双方相约决战。韩世忠明白:目前自己如果与金兵决战,以一抵十,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要想以少胜多、赢得决战的胜利,唯一的办法,要集中精明强干的兵力,有力击敌弱点,才能智胜!金兵虽然人马虽多,但军纪涣散,加之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双方一仗,金兵经不起宋军精兵的猛烈袭击,伤亡较重,结果连金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也被宋军擒俘,韩世忠将其斩首号令,以鼓宋军士气!一下子金兵人心大乱败北,被迫逼入黄天荡。 黄天荡水面虽开阔,但却是断港,金兵进而不能退,叫苦不迭。金兵被困后,前进无路可通,后退有宋兵坚守,只好组织全力突击挖掘故道老鹳河直趋建康。当时还道建康的道路仍由金兵把守,数天后老鹳河被挖通,金军仓慌进兵到了静安镇。可是路上又遭到早有准备的贡祖文和岳飞统兵抗击,金兵失去了许多辎重及士兵,伤亡较多。金兵只能边战边败退至牛头山,可是又遭到岳飞事前设伏在牛头山的将土们的拦击,金兀术只好率兵边战边溃退,才摆脱了宋兵的追击。当日傍晚,岳飞乘金兵疲惫天暗不备时,亲自带领百余统扎黑衣的精骑兵,如旋风般地冲向金营,乱杀乱砍金兵,金营不明真相而大乱,自相攻击残杀,致死无数,一时间尸横遍野。金兀术慌忙策马带着败兵溃逃,一口气跑到新城,才敢转身回望一下是否身后有追兵跟来,真是成了惊弓之鸟! 深夜,金兵刚在新城临时安营扎寨睡下,金兀术方觉朦胧欲睡之时,贡祖文和岳飞率军统力合作,乘着夜深人静时偷袭金营,金兀术堆然跃起,匆忙披甲上阵。宋兵来势凶猛,金兀术招架不住,即弃营急逃,金众兵跟在后面奔溃,跑慢一点的金兵都成了宋军的刀下鬼。金兀术逃至龙湾时,见宋军不再尾追,重新检点士兵,损失惨重,十成中已伤亡三成五。金兵沿途连连失利,无路可走,只好从龙湾乘舟又退至黄天荡。 金兵战船刚出黄天荡荡口,又遭到韩世忠的战船阻档,双方一阵激战,金兵的前卫船只纷纷中计,沉没了许多,士兵溺死不少。金兀术又遣使向韩世忠哀求借道,并保证“誓不再犯江南”,韩世忠不理。金兀术只好转舵且战且退,双方相持48日之久,金军将士叫苦连天。五月,金兵改变战术,采用火箭攻宋军之船,使宋军船上的风帆起火,火借风势,连船只都烧了起来,有的宋兵被迫纷纷落水,韩世忠只好命将士放弃大船只退向小船回撤。这时,金兀术突破了宋军船队的防线,乘机脱围渡江北归。 贡祖文镇守秣陵关,合纵岳飞、韩世忠等兄弟部队,不断抗击金兵,金兵被迫退至长江以北,六月建康被宋军收复。岳飞向朝廷上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高宗帝嘉纳,加强了建康地区的兵力。从此,金兵再不敢蹂躏建康防区。贡祖文虽然保障了一方土地不再遭受金兵的骚扰,寄托了百姓的期望。但见国家的万里长城不保,常遭金兵侵犯,非常着急,屡次将自己的“御敌方略”上书当朝,要求恢复中原,但高宗帝存有“苟安求和”的思想,总是不予答复。 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秋至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夏,金军对刚建立的南宋政权发动南侵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南宋朝廷也无意北进收复故土,金军的南侵,自身也大伤了元气,暂时无力重新南下。这样使江淮地区相对处于一个稳定状态,宋金形成了短期的对峙局面。 [B]六、奸臣误国[/B][B][/B]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金太宗为了休兵养息,采取了一个更为恶毒的手段,以宋人乱宋人,扶植、利用宋朝降臣刘豫在大名府,组织所谓“大齐皇帝”的傀儡政权,与南宋对峙,并集结重兵,攻打川陕,以此控制中原,进一步攻掠南宋。 同时,为配合南侵中原创造条件,特派随从北宋亡国时二帝被俘,一齐到金国的原北宋御史中丞秦桧(后降金,时任金国军府参谋兼随军转运副使)南归,潜伏南宋朝廷,待机议和。秦桧临行前对金主一口应承,并对天盟誓:“南归宋廷,永不负金!”秦桧带着妻子王氏航海行至越州(今绍兴市),诈言杀死金营监守后夺舟逃回。宋朝廷群臣多半滋疑,但高宗帝却信以为真,并对秦桧加已重用,封为礼部尚书,后擢升为参知政事。秦桧得到高宗帝的宠用后,洞悉高宗帝的“苟安”心理,劝请“高宗帝定位于东南”,高宗帝纳许。 是年冬,高宗帝发诏令,升越州为绍兴府,次年(即建炎五年)改元为绍兴,授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吕颐浩为尚书左仆射,两相一个治内一个治外。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刘豫伪齐傀儡政权遭到张浚、岳飞等部队的严厉抗击,中原的随州、唐州、邓州等地均被宋军收复。刘豫失地失军较多,即向金主乞援。金太宗派遣讹里朵、挞懒、兀术诸将率兵5万分道应援刘豫南侵。金、齐二军一路又遭到韩世忠、岳飞等将的抗击,连连受挫失利。 第二年八月,秦桧独相一年不到,因“言行不一,植党营私,招事揽权”等罪被弹劾罢职,贬为江洲太平观提举,朝廷将秦桧罪行“榜示朝堂,永不复用”。由朱胜非补秦桧相职。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宋朝廷主战派占势,宋军抗金形势较好,取胜的捷报频传,高宗帝甚为高兴,至平江(今苏州市)临阵督战。年冬,金、齐兵南侵多失利,各有怨言,加上天气骤变,雨雪交加,金兵饷道又不畅通,军中以杀马代粮,士兵斗志锐减,各地见宋军防御甚严,继续南侵难以深入,后又接报金太宗病重危笃,恐生金国朝内有变。因此,南侵金兵不得不退兵回金。刘豫军一见金兵北退,也紧跟后面急急逃遁。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高宗帝由建康回跸临安,命赵鼎、张浚为左右仆射,封岳飞为武昌郡开国侯兼清远军节度使,贡祖文仍在秣陵关镇守。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高宗帝由临安从幸建康,贡祖文数次面觐高宗帝,陈述“抗金御敌”等方略,高宗帝嘉纳。四月,即派李若虚上庐山东林寺请岳飞下山(因岳飞母亲病逝,扶灵上庐山葬母),面授大尉,升湖北京西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岳飞向高宗帝进言:论“恢复中原之略”,主张除掉刘豫伪帝,保社稷长治久安。高宗帝听后十分高兴说:“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遥制。”还对岳飞说:“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岳飞谢恩而出,因与张浚在用人上存在不同看法,告假去庐山母墓旁,筑庐守制。 此时,奸诈成性的秦桧,自罢相后一直在暗中积极活动,明知张浚和赵鼎为相,和议必不可成,暂将“议和”二字搁起,换了一副假面目,百般友好对待张浚和赵鼎,张、赵两人遂以秦桧可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三月,张浚因用人不当,引咎自劾,罢为观文殿学士。首相赵鼎向高宗帝荐举,由秦桧补职为右相兼枢密院使。没有主张的高宗帝,忘记了原来对秦桧有“榜示朝堂,永不复用”的主张,又重新任用秦桧为相。秦桧有幸再次入相后,故态重萌,竭力推行和议,高宗帝为苟安,决意向金国求和。赵鼎至此,方知秦桧其奸,但懊恨已晚。十月,赵鼎被罢相,为忠武军节度使,出知绍兴府。秦桧入了相,正是“奸人入相,恢复中原无望了!” 同年十一月,高宗帝命岳飞出驻江州,为援军淮浙地区。岳飞抵任后,采用了反间计,使金国中计逮捕了刘豫,宣诏百官废除了刘豫伪齐政权,改置行台尚书省。岳飞闻金已中计,即约韩世忠同时上疏,请求“乘机北征!”此时,高宗帝受秦桧蒙蔽,听从秦桧之言,意决主和,不愿出兵北伐,有一次丧失了抗金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 秦桧对岳飞的“恢复之略”非常忌恨,想方设法在高宗帝面前谗言贬低岳飞。其实,赵构自登基即帝位后,为了换得半壁江山的偏安,意念主张和议,心中日夜担心的两件事一直在脑中绁绕:一是怕其兄赵桓(钦宗)突然从金国被释放回国取代他;二是怕民间武力和从抗金中崛起的将领会发生“陈桥兵变”夺权,保不住自己的帝位。岳飞口口声声“力主抗战,不忘迎还徽、钦二帝”,高宗帝心中就不悦。加上“岳家军”抗金取胜的声势逐渐浩大、威震四海,高宗帝又怕属下将领权高夺主的危险。这一切正是触动高宗帝的心病,但他又无法对臣下启齿。秦桧看准了高宗帝的心思,竭力主张和议。这些正与高宗帝心思所虑不谋而合。后来,高宗帝为自身安全计,又移跸临安。 是年秋,高宗帝正式下诏,与金国“乞求和议”。此事招致广大主战派将领和士大夫的强烈反对,高宗帝罢免主张抗战的官员,一时朝野上下群情激愤!贡祖文看到朝廷的软弱无能,总是闷闷不乐,每当听到“和议”,为国担忧,心情总是不能平静,只能在军署中将酒消恨,气愤时拔剑斫地。贡祖文虽然每日枕戈待旦,只能在统领师旅镇守秣陵关隘上,以职司为重,尽力尽责,深感不能与诸将戳力中原而遗憾。岳飞闻之,即上疏言:“金人不足信,和议不足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讥后世”。此时,岳飞的矛头直接指向秦桧,秦桧十分憎恨岳飞,咬牙切齿地说:“桧与你飞不共戴天,此可忍,孰不可忍乎!”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与金和议已成定局,高宗帝布诏大赦。岳飞被授开府仪同三司(官为一品),接到赦文,他又上疏力谏:“愿策全胜,收地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报国,誓心天地,尚令稽首称番”等语,秦桧听之益加恨之入骨,遂与岳飞成仇隙,从此埋下了暗害岳飞的杀机。 [B]七、契弟遇害[/B][B][/B]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夏,正是“奸相主和甘卖国,强邻变计又生波”。金国撕毁和约南侵,金兀术、撤离喝率兵自黎阳趋河南,势如破竹,连克数州县,东京(指汴京)、南京(指应天府)留守不战而降,西京(指河南府)留守弃城逃盾,河南全境被金兵侵占,各地向朝廷告急。宋廷迫于形势和朝野与论压力,只好派遣刘錡(任东京副留守)、岳飞(任河南府兼陕西河东北诸路招讨使)等统兵御敌。诸将分道出战,岳军攻势甚锐,获胜捷报屡传临安,高宗帝进岳飞为少保衔,授河南府路兼陕西、河东北招讨使,并传命道:“设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誓师大举,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等10多处,金军纷纷弃城遁逃,获胜捷报屡传临安。 此时,秦桧“复主和议”引为深忧,金国责备他负约不从,秦桧十分恼怒,即派遣司农少卿李若虚驰抵岳飞营寨,劝他班师。岳飞正当胜利之时岂肯中途中止呢?当即谢绝,决意进剿金兵,直至郾城,兵势甚锐。金兀术会集兵力与宋军一战,结果败北溃逃。岳飞进军朱仙镇又与金军对垒决战,连胜金兵,金兀术死里逃生差一点送命,败回汴京,自知不是岳飞对手,望天长声叹气说:“我自带兵以来,从未有这等败衄,今已至此,还有何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七月,正当岳飞气吞金虏,纷纷来降,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岳飞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庆功酒”时,忽有钦差来到岳营宣读朝廷诏书,说秦丞相与金议和已有头绪,“欲划淮以北弃之”,要少保(指岳飞)班师,暂回朱仙镇歇息养马,待秋收粮足再议发兵之事。岳飞愤然说:“恢复中原,十得七八,奈何中道班师?”钦差默然回朝复命。岳飞即日上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秦桧看了岳飞奏折,非常恼恨,知道他“志锐不可回”,即采用釜底抽薪的毒计,先致书张浚、杨沂中等速回朝,使岳飞孤军难以久留,然后再向高宗帝奏折上疏:“飞只孤军,不应久留。”高宗帝不问下情,糊里糊涂应承了秦桧的做法。接着,秦桧于同月七日一天内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岳飞接到12道金牌,悲愤交集,面向东拜泣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遂下令班师。当地百姓得此消息,怕岳家军一撤,金兵重犯境受害,哭声震野,遮马挽留岳飞。岳飞悲泣无奈,迫于百姓激情,暂留5日抚民后启程,带了4名家将,从朱仙镇快马加鞭疾驰,途轻镇江,路过丹阳,直奔临安回朝复旨。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兀术得知岳飞退军,又分道出兵南侵,将江南新复的州郡尽行夺去。不日,攻克庆阳(现属甘肃省)、河东(时指太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庐州(今合肥)等地,朝廷发急,只好诏令张俊、杨沂中、岳飞等又统兵驰救淮西、江州等地。宋军杀得金兵积尸如山、血流成渠,捷报传来,高宗帝甚喜。但是秦桧害怕主战派胜利,会影响高宗帝“对金和议”密约之变,于是心生一计,于四月第一步即密奏高宗帝召韩世忠、张俊、岳飞3大将回京,论功行赏,封官加职,遂拜韩、张为枢密使,岳飞后至为副使,以此用“杯酒释兵权”的把戏稳住他们。规定3人自任命之日起在枢密府办公,不再返回各自的宣抚司领兵。没过几天,第二步又罢除宣抚司,把3大将原统帅部全部解散,将指挥权分散于偏裨诸将,彻底架空他们。但岳飞不知其中隐情,仍在反对和议,要求还兵权抗金。 此时,金兀术遣使送信给秦桧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公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还说“如果现帝无力治内,就将赵桓放回”,以此相要挟。秦桧接信后十分惊虑,认为不杀岳飞对己必留祸根。急忙面觐高宗帝说:“岳飞不除,终梗和议”。高宗帝为保住自己的皇位,点头默认,“始有杀飞意”。五月,秦桧为和议阴谋得逞,遂决心除掉岳飞,与门下忠走狗万俊卨(任右谏议大夫,素与岳飞有隙)密谋捏造岳飞两大罪状:一是增援淮西时,违背圣旨;二是楚州之行,有意沮丧士气,要求朝廷将岳飞革职。八月,宋金和议重开,双方使者往返不绝。岳飞不除,势必和议受阻,除杀岳飞,可以起杀一儆百的作用,使宋金和议成功!秦桧又串通张俊(一员大将,曾与岳飞共过事,因受高宗帝之命,与岳飞两人视察韩世忠的部队,看法不一,张对岳怀恨在心。不但其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而且趋炎附势,最后出卖朋友,为人所不齿)等人以不择手段罗织岳飞罪名,诬陷岳飞“谋反”。同年十月十三日,高宗帝下旨将岳飞、张宪、岳云3人逮捕入大理寺监狱。岳飞受审用刑不服,加之建州(今为建瓯,属福建省)布衣刘允升汇集士民向朝廷上表,替岳飞伸冤鸣屈,此案久悬未决,秦桧始为难办,秦妻王氏见状笑说:“缚虎容易纵虎难,索性灭口,免得多难”。秦桧听此言,感觉深有道理,如果放虎归山,必留后患。秦桧等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深文周纳、张冠李戴,将岳飞列为犯有“大逆不道”、“谋反”、“反话”、“拥兵逗留”等罪,按律当斩!高宗帝收到秦桧、万俊卨炮制的“岳飞断案”后,当即批复:“岳飞特赐死”。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8日)除夕夜,秦桧伙同亲信,急忙指使狱吏在临安大理寺风波亭将岳飞拉胁而死,长子岳云和爱将张宪被秘密勒死于临安官口枣木巷(今杭州市众安桥直街69号)。岳飞时年39岁,岳云时年23岁,此事成为南宋历史上一大冤案。 贡祖文在秣陵关得知契弟岳飞父子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临安府大理寺狱中,急向高宗帝上奏:“苍天在上,岳飞赤胆忠心保国,岂可谋反,臣愿以全家性命向朕担保岳飞父子无罪!”接着,他深知秦桧阴险奸诈,会对岳飞父子责难,立即带着随员骑马疾驰,从秣陵关向临安进发去营救岳飞父子。因迫于年冬岁末,天气寒冻,风雪交加,路途遥远,还未等到贡祖文赶至临安,已闻岳飞父子被害。贡祖文怀着可恨又悲愤的心情,大声哭泣道:“可惜啊!这位‘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的真正英雄,没有在抗金战场上马革裹尸,却死在媚虏求和者的屠刀下,奸贼可恶!” 贡祖文赶至临安面觐高宗帝,问起岳飞之事,高宗帝因与贡祖文“南渡避难”金兵时的一段深奥特殊关系,高宗帝也知贡祖文与岳飞是“刎颈之交”,此事难以齿口,便假装需要休息。高宗帝对贡祖文说:“爱卿,朕身体不适,此事去问秦丞相便知晓”。 贡祖文无奈,急忙去相府询问秦桧:“故何事由杀岳飞?”秦桧不作正面回复,只是敷衍搪塞地说:“岳飞之罪,追证俱在,当斩!你是忠君之将,当应避之!”贡祖文即对秦桧说:“秦相,嗟乎,岳飞之案牵动本朝上下,若有差错,必祸及丞相?”秦桧无言对答,气得拂袖不告而走。贡祖文见秦桧故意回避此问疑,再追问下去也无结果,只好愤恨地退出相府。贡祖文咬牙切齿地说:“岳飞契弟啊!,你屈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之下,既是你个人的悲剧,也是我大宋民族的悲剧,愚兄未能与你见上一面,悔恨莫及!”当贡祖文跨出秦相府大门后,又回头朝秦相府望了望,恨恨地骂道:“你秦桧奸贼,媚外求和,丧天害理,坏事做尽,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后来,贡祖文每当与同僚谈及此事时,无不痛心疾首,泫然流涕,为岳飞的冤案鸣不平!
    孔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