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财富2
    • 积分1877
    • 经验23915
    • 文章1118
    • 注册2006-02-21
    “子贡——儒商始祖”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9/06/23/220219.jpg[/imga]


    [B][SIZE=6]“子贡——儒商始祖”[/SIZE][/B]


      一、尊孔大儒

      子贡(公元前520年春~前456年秋)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另字子赣,春秋末卫国黎地(今浚县)人。他17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学说真谛和儒家思想精髓,被崇誉为“孔门十哲”之一。他是儒家思想的成功传播者和伟大实践者,被誉为“孝圣”,还是春秋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纵横家,同时他创业经商,是儒家首富,成为“中华儒商第一人”。

      1.尊崇孔子。当子贡听到“鲁国大夫在朝廷上议论子贡比他老师孔子要强”时说:“拿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探望到房屋的外观。我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到那宗庙之壮美、房舍之多样。”

      2.推崇儒学。子贡善辩,任鲁、卫两国之相。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他每到一处都要宣讲儒家思想。子贡还在积极从事商业活动的同时,以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孔子和儒家学说。

      3.效法儒家。子贡虽然家累千金,但他富而不骄、富而好礼。《吕氏春秋》、《说苑》等典籍都记述了子贡自己出巨资赎回一批鲁国奴隶的善举。

      二、儒家首商

      1.生财有道。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

      2.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

      3.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

      三、儒商楷模

      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作为儒商始祖,子贡奠定了中华儒商文化基础,他的经商理念,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追求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的格言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治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2.诚信为本。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3.崇仁立德。他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范蠡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们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

      4.义利兼顾。他“不受命”,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忆则屡中”的经商最高境界。

    [B]子贡:中华儒商鼻祖[/B]

      文章摘录如下:

      子贡(公元前520─前456年),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子贡小孔子31岁,17岁拜孔子为师,深得孔子真谛和儒学精髓,誉为“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出生于商业世家,对经商有先天优势,加上经常跟孔子周游列国,得以开拓视野,这也为其以后打拚奠定良好基础。子贡老家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鹤壁因“古有仙鹤游云淇水,栖之南山陡壁”而得名。这里苍山莽莽、淇水悠悠,自古为钟灵毓秀之处,不仅引来无数雅士鸿儒,也造就了商贸繁盛的黄金码头。浚县大蔪山、浮丘山上至今留有吕祖祠、禹王庙、天宁寺、观音洞等人文古迹。秋高气爽的一天,笔者专程驱车赴浚县探寻子贡遗迹。  我曾阅读多种记载子贡的史书。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在煌煌巨着《史记》中,记载亚圣孟子仅用215个字,而写子贡却用了5000字。足见这位大史学家对子贡推崇之深。清代浚县县令刘德新曾多次拜谒子贡祠,非常敬仰这位儒学先进,并撰诗《谒黎公祠》云:“曾作素王奔走臣,六瑚四琏擅名珍。分庭能抗诸侯贵,结驷不骄处士贫。事鲁只因从鲁叟,封黎原本是黎人。淇园此日无余竹,古木犹然拱泗鈠。”不啻赞颂子贡精通六艺的才学和能言善辩的风采,也讴歌了子贡作为“跨国企业”掌门人罕见的经商头脑。

      跋涉于大蔪山与淇水之间,笔者在历史的长河里逆水而上,追寻这位儒商鼻祖的人生轨迹。元宋时代,人们一直把大蔪山南麓的荒丘当作子贡墓来祭拜,附近的子贡祠也越建越大。直至明万历年间,浚县县令宁时馍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才在距县城数里外的张庄找到真正的子贡墓,于是上报郡台、平掉假墓,将子贡石像移回张庄,在原址重建墓祠,并立《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以记其事。

      由张庄东北走十几分钟,见一片杨树林傲立旷野,秋风中飒飒作响,显得苍茫而静穆。再拐上一段羊肠土路,花生地中伫立着一块石坊,赫然刻着“子贡墓”三字,再穿过一片玉米地,终于见到那块“劫后余生”的《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石碑。碑高约四米、宽一米,上镌当年浚县县令宁时馍昭告天下确定子贡墓在张庄的碑文。石碑后凸立着一个高七八米的土丘,这便是子贡墓了。子贡祖宅在县城,缘何下葬距城七八里外的张庄?想必源于“风水”吧。我观之,张庄居高临下,三面环水,位居“龙虎堤”之首,后人为他选择了“龙头”作为长眠之地。

      在端木故里,深为这位杰出的古代思想家、纵横家,又潜心经商之术、终成中华儒商鼻祖而感慨。当吴越大军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以御寒,使丝棉紧缺价格走高。聪敏的子贡便抓住商机,从各国收购丝棉到吴国贩卖,这一“价格差”让他捞得“第一桶金”。后来为追忆先师懿德,心灵手巧的子贡用木头雕刻出孔子像,前来祭拜的将相诸侯见状都想拥有一个作纪念,子贡又从中看到无限商机,招募工匠大批生产孔子雕像,又大赚了一把。子贡还首开了“跨国公司”之先河。据《史记》记载,他“鬻财于曹、鲁之间”,奔走于各国之间做生意,他发现各国权贵皆以佩戴珠宝为时尚,就大量制造贵重佩饰搞“跨国营销”,赢得盆满钵满。

      子贡的儒商美誉来自诚信。他虽做买卖,却不忘儒家学说;他家财万贯,却富而不骄、富而有仁。《吕氏春秋》记述了子贡自己出巨资赎回一批鲁国奴隶的善举,可谓千古流芳。他积极牢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坚持以诚待人、诚信交易。《论语》多处记载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信”一切就荡然无存,更遑论发财乎?是“言必信、行必果”使子贡立于不败之地,达到“忆则屡中”、“义利双赢”的最高经商境界。由于他名满天下,到邻国经商各国君主都会礼貌地会见他,说明他真是名副其实的商业钜子了。

      孔子对子贡十分看重,称他“始可与言《诗》已矣”,赞他对孔学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子贡靠经商积累大量财富,为孔子及其门生周游列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堪称以文促商、以商养文的成功典范。孔子对此评价甚高,《论语.先进》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说颜回在道德上很完美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子贡却不安现状,亲自做生意,极善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准。孔子云:“富而可求,虽执鞭之人,吾亦为之;如不能求,但随吾所好。”可见圣人并非不爱财,只是“取之有道”罢了。浚县不少商场可见“子贡经商取利不忘义,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的对联,足见故乡人对先祖和孔孟之道的敬重。

      沧海桑田世事更迭,想不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一代儒商鼻祖子贡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商人》大型纪录片甫在浚县拍完“中华儒商”专集;一部32集电视连续剧《孝圣子贡》又在紧张筹拍中。毕竟,儒商在中华崛起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难怪沃尔玛公司创始人也会说:“沃尔玛最初灵感来自中国古老商号──端木子贡!”


    [B]新时代呼唤儒商精神[/B]

        儒商是指有文化的、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还应该懂外语(最好是英语)和会使用电脑;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即将融入全球化经济。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弘扬儒商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补充。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奸商已成为过街老鼠,文化层次较低的“暴发户”逐渐在竞争中被淘汰,只有具有仁者风范的儒商最有生命力。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它不能解决市场中的垄断、收入不公、并带有一定盲目性、滞后性等。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再加上长期的“斗争哲学”对传统道德的破坏,使得市场经济秩序极度为混乱,从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成灾,到上市公司的集体造假,再到厦门远华走私、沈阳慕马的腐败大案等,无不在昭示着重振道德的“纲常”的必要。可以说,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是市场经济列车的铁轨,脱离了道德之轨,市场之车就会寸步难行。

       儒商文化既是我们加强道德修养、改善企业管理、完善市场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加强同海内外华商儒商以及亚洲各国的联系和交流、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渠道。传播儒商文化,倡导和实践儒商精神,并不是要用传统道德来束缚我们的手脚,而是要从2500多年前的孔子和子贡那里去找回人类最初的良知,发现开启未来发展之门的钥匙、打“儒商”牌,走开放路,以友、以诚合作,以信招商,广开思路,广结善缘。

       开展国际化经营,占领国际市场的的先决条件就是以信誉求生存。无论大的企业,还是小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兴亡,都深深打着企业领导人的烙印,“兴于斯、亡于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某某企业,有某某人的影子。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一个真正能够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管理者,除了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和应该具备的良好的个人品质,具有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打动人、吸引人,赢得被管理者或你的下属的依赖、信任。他发出的号令,才有感召力,才能一呼百应,令行禁止,而感召力的产生,只能来自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即个人品德、情操产生的一种亲和力。许多条件下,这种管理者个人品德、情操产生的亲和力与管理之下权力所产生的效力成正比、亲和力越强;反之,则亲和力越弱,管理所产生的效力减少。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亲和力,就不会产生凝聚力,一个企业没有凝聚力,怎能产生竞争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又怎能有生命力呢?


    [B]中华儒商赋[/B]

        儒者,术士之称,人之所需也;商者,从外知内,德之至善也。天下从商者众,然水平档次却不整齐。奸商者流,以假冒真,坑蒙拐骗;恶商者流,则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庸商者流,鼠目寸光,胸无大志,一生只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劳碌一生,终究不过小贩而已;而智商者流,凭人头脑之精明智慧,顺应时代潮流,因势利导,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不偷不抢,依法赚钱,此辈堪称人中之精英也;而儒商者,乃是具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之人,自孔夫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文化,其弟子子贡亦学、亦政、亦商来供养孔子及其三千弟子出行周游,开中国儒商之先河、承华夏文化于一统以来,中华儒商层出不穷,此辈以自己所赚之钱财,广修一切善业,成就一切善行,起心动念,无非是善,一言一行,感天动地,真乃人中之大丈夫、商界之楷模也。从商之道,亦是为人之道。儒商、智商、奸商之分别,即在人的品性之别。吾等从商之大众,应择其善者而效法之!


    --中华儒商始祖端木子贡故里:河南省鹤壁易麦网[URL=http://hebi.emdp.cn/]http://hebi.emdp.cn/[/URL] 宣

    端木繁君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