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宗亲网
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执事
    • 积分104
    • 经验353
    • 文章61
    • 注册2009-06-03
    南京溧水县的端木兄弟;
    [COLOR=rgb(0,0,0)][ALIGN=left][FACE=宋体][COLOR=rgb(30,50,100)][SIZE=12px][P][SIZE=12px][P][LINE-HEIGHT=30px][ALIGN=center][COLOR=rgb(30,50,100)][SIZE=12px]2011-02-28 03:15:51   共0条跟帖  [URL=http://serv.longhoo.net/ms/forumdisplay.php?fid=206]我要报料[/URL][COLOR=rgb(0,0,0)][ALIGN=left][FACE=宋体][COLOR=rgb(30,50,100)][SIZE=12px] [/SIZE][/COLOR][/ALIGN][/LINE-HEIGHT][/P][P][ALIGN=center][COLOR=rgb(0,0,0)]溧水兄弟俩出使古朝鲜[/SIZE][/COLOR][/ALIGN][/P][/COLOR][/SIZE][/COLOR][/FACE][/ALIGN][/P][P]我前几天看到金陵晚报伤刊登的,找了几天的电子报,都没有找到,今天搜索到了。分享![P][COLOR=rgb(0,0,0)]龙虎网讯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一家世代居住在如今的溧水经济开发区福田村(原乌山乡蟾山村)。至今,端木仍是当地的大姓。他们的父亲端木复初,在元代末年就开始当小官了。元代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他归附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公元1363年担任(安徽)徽州经历,不久又改任(江西)吉州通判(都是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巡视员)。[/COLOR][/P][P][COLOR=rgb(0,0,0)]到了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端木复初被调往京城,担任磨勘司丞等职务,就是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确定其是否升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官员。后来,他又升任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洪武六年去世后,当时的文学家宋濂,曾为他撰写了墓志铭。[/COLOR][/P][P][COLOR=rgb(0,0,0)]老子英雄儿好好汉。明代永乐年间,端木孝文由一个普通读书人进入任翰林院,担任待诏(相当于现在的副股级干部);端木孝思也担任了副厅级的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兄弟两人的写作水平都很高。端木孝思的书法尤其写得好,到老年时,他的书法达到了“遂空冀北,无以为比者”的地步,甚至有人将他比作王羲之。后来,兄弟两人先后出使朝鲜,引出了一段清正廉洁的佳话。[/COLOR][/P][P][COLOR=rgb(0,0,0)]自比苏武保持气节[/COLOR][/P][P][COLOR=rgb(0,0,0)]端木两兄弟,首先是大哥端木孝文出使朝鲜。永乐年间,端木孝文由儒士出任翰林院待诏。端木孝文首先出使朝鲜,到朝鲜后,充分显示出他的才干。朝鲜君臣人看重他的才能,就在他过生日的时候,想借祝寿的名义,赠送厚礼,对他说:“端木太史的行李放在哪儿?”端木孝文回答说:“吾持一节来耳,请唯以一节返。”也就是说,“我带着一把旌节来,回去的时候,也就带一把旌节走!”这里,孝文借用“苏武牧羊”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清廉的心志。[/COLOR][/P][P][COLOR=rgb(0,0,0)]话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根据匈奴求和的意愿,派苏武拿着旌节(有点像过去红缨枪一样的东西),出使匈奴。后来,因生变故,苏武被匈奴扣下。匈奴人威逼利诱,苏武不为所动。十多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苏武才得以回国。他出使匈奴的时候才40岁,受了19年的折磨,到公元前81年回长安的时候,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人民都出来迎接他。大家看到白胡子、白头发的苏武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节操的大丈夫。[/COLOR][/P][P][COLOR=rgb(0,0,0)]端木孝文的意思是说,我是代表国家、代表皇帝来的,要有节气,有操守,不能贪小便宜。一席话,让朝鲜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朝鲜人看到,这个从中国南京来的使节,身上具有苏武的遗风。[/COLOR][/P][P][COLOR=rgb(0,0,0)][B][B]兄弟使节留下佳话[/B][/B][/COLOR][/P][P][COLOR=rgb(0,0,0)]端木孝文回国不久,他的弟弟端木孝思又出使朝鲜。端木孝思此前由儒士出任兵部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临行前,孝文写了一首诗送给弟弟,以示勉励。诗是这样的:[/COLOR][/P][P][COLOR=rgb(0,0,0)]我曾持节往朝鲜,汝亦承恩下九天;[/COLOR][/P][P][COLOR=rgb(0,0,0)]手足情深当此日,君臣义重报何年。[/COLOR][/P][P][COLOR=rgb(0,0,0)]云笼鸭绿江船月,风拂鸡翎土炕烟;[/COLOR][/P][P][COLOR=rgb(0,0,0)]奉使若无冰檗操,才如班马也徒然。[/COLOR][/P][P][COLOR=rgb(0,0,0)]端木孝思到朝鲜后,时时以哥哥赠的诗来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在朝鲜也获得了好名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他的书法写得非常漂亮,当时的朝鲜人都以能够得到他的书法作品为荣,甚至把他的手迹和金子相提并论,认为有了他的手迹,就等于拥有了金银财宝,有“收孝思寸楮即宝之”的说法。但端木孝思并没有以此来敛财,回国的时候,和他的哥哥一样,也仅仅带回了一把旌节。[/COLOR][/P][P][COLOR=rgb(0,0,0)]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兄弟俩的廉政清节,在朝鲜全国上下传为美谈。朝鲜政府为了表彰这兄弟俩的清廉,特地建设了“双清馆”,作为接待中国使臣及商人的“宾馆”。到了清代,兄弟俩被请进了溧水的乡贤祠内,供后人祭祀。陈白生[/COLOR][/P][P][COLOR=rgb(0,0,0)]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东国儒宗”的韩国人崔致远来到南京溧水,出任溧水县尉(相当于溧水公安局长),并且留下了“双女坟”的魅力传说(“老南京”版曾经介绍过)。[/COLOR][/P][P][COLOR=rgb(0,0,0)]来而不往非礼也。几百年后,溧水一对兄弟出使朝鲜,担任驻朝使节,留下一段佳话。[/COLOR][/P][P][COLOR=rgb(0,0,0)]这对兄弟,就是明代永乐年间的端木孝文、端木孝思。这对兄弟的故事,如今已经鲜为人知。[/COLOR][/P][/P][/COLOR][/SIZE][/COLOR][/FACE][/ALIGN]
    KONG ZHONG NI;www.cnzhongs.com;www.cnzhongs.org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