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派起源

楼主
嶺南派起源
[PP][B]           嶺南名稱起源[/B][B][/B]

[PP]

[PP]嶺南是指五嶺以南的地方,就是位於江西,湖南和廣東之間的五個大嶺,即大庚嶺,騎田嶺,萌渚嶺,都龐嶺和越城嶺。

[PP]

[PP]在周朝時嶺南稱為交趾,南海或南越。在十萬年前已有人類在這裏聚居,古越族是土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南海尉治理。命任囂為南海尉,趙佗為龍川令,設南海,桂林和象郡等。把罪犯送到嶺南,連由中原南下戍守約有五十萬人,是大量南遷的開始,中原人同化古越人,並通婚。任囂死後,趙佗任南海尉。秦亡後,趙佗自稱為南越武王。

[PP]

[PP]漢高祖時,封趙佗為南越王。文帝時確定統屬關係。但趙佗以割據局面,自稱為南越武帝。經漢武帝平定後,設南海郡和合浦郡,隸屬交州刺使,駐地廣信,有廣布恩信的意思。廣信是現在的封開縣。在唐朝時,以在廣信東稱為廣東,在廣信西稱為廣西。在三國時,吳王孫權取得南海郡後,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定為廣州。

[PP]

[PP]在中原混亂時,嶺南地區比中原安定得多,大量移民遷入嶺南。晉懷帝時,磚上刻有,「永嘉世,九州荒,如廣州,平且康」和「永嘉世,九州凶,如廣州,平且豐」。

[PP]

[PP]

[PP][B]嶺南派始祖[/B]

[PP]第三十八代的孔戣公是孔家第一位到嶺南為官的人,他並非嶺南派始祖,是嶺南派的遠祖。不過在廣東嶺南派中山小欖支和廣州孔村支,兩份不同支譜裏,有他的記錄。他是河南開封府河陰縣人,在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八一七年,拜御使大夫嶺南節度使,勤政愛民,有政績。在《南海神廟碑記》中,受韓愈大為讚賞。大治十五年,遷尚書吏部侍郎。穆宗長慶元年,改散騎常侍,二年為尚書左丞,正議大夫,禮部尚書致仕,歲致羊酒禮祿至終身。享年七十四歲。謚貞,生四子。葬河南開封府。現在廣東番禺石碁鎮大龍村的尚書祠,便是紀念他。第四十一代的嶺南派始祖,昌弼是他第四子溫裕的孫子,因他受人敬仰,所以在提起嶺南派時,他往往被提及。嶺南派的直系遠祖,是三十三代的志亮。他是三十二代穎達公的第三子。

[PP]孔氏子孫遷外最盛時期,大約是在唐末,五代,隋朝和南宋時代。那些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動蕩的時代,也是孔氏傳至第四十代左右的時候。第四十一代孫孔昌弼被認定是嶺南派的始祖,在唐光化三年,即公元九百年,聽從父孔緯遺命,避黃巢朱溫*的叛亂,跟隨宰相兼節度使徐彥若到韶州正昌,即今南雄平林村,開辦孔林學院,並落籍在南雄保昌珠璣巷石井頭。廣東北部之南雄珠璣巷及烏逕鎮有南遷第一鎮之稱,是古代交通和商業重鎮,聞說現在也有孔姓村民在那裏居住。由此成為嶺南派名號。

[PP]現今,嶺南派分佈於七省,計為廣東,廣西,河南,四川,山東,甘肅,及海南等。因海外可查資料不多,手上資料稀少,全依賴宗親網及兩家支譜所載,對於遷到其他省份的資料全無,希望在國內宗親加添,開廣見聞。

[PP]  

[PP](* 朱温,即朱全忠,碭山人,與黄巢起義,叛變仕唐, 唐昭宗封為梁王,公元九零七年,廢昭宗自立, 稱為梁太祖, 建立後梁。其人淫虐不悛. 與兒媳友珪妻張氏亂,為友珪刀刺背,乃死。)

1楼
我是四川分支的
2楼
 憲鑄宗兄,您可有族譜?可否查閱四川支起源資料。謝謝。  憲章。

3楼
清乾隆,兴来、兴胜等五兄弟经商从现五岭一代迁居四川,后繁衍于油坊、板桥、黄泥、翘泥、柿子湾等
4楼
  我手里有1990年整理的孔氏史料,对我们的子孙记载到“宪”字辈。看来这次是没有时间归宗,等待下次修订予以完善。
5楼
是四川什么地方?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