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曾氏祖根地》考论

楼主
《中华曾氏祖根地》考论
   “中华曾氏祖根地”在河南方城的所谓“认证”,在语法和理据都是严重错误的!所谓的专家认证,是基于利益驱使作秀行为而已。
[P]    “中华”,河南本来就是中原华夏之地,在本土上加“中华”,已经是多此一举。就像亲生父亲介绍儿子给朋友认识,在其名字前带姓介绍一样,是缺乏常识性的行为。试问河南朋友,在河南境内自我介绍的时候,是不是都说:“我是河南省某某地名某某”?
     “曾氏”,众所周知,所有历史典籍均一致认同当今曾氏源出姒姓鄫国(在今山东省苍山县、有故城遗址存)太子巫之后,公元前567年巫公亡国投奔鲁国才因怀念古国,以鄫国之“鄫”去邑为“曾”(其意是国已不存,去邑为姓),曾巫是为今所有曾氏始祖。而自大禹、少康、曲烈至巫公(奔鲁前)均为姓姒。其时对鄫国历代世子称“鄫子”、“鄫子某”等均是对子爵封国继承者的尊称,或说简称,而不是姓“鄫”。严格来说,曾巫是“姒姓曾氏”第一人!但至今姓氏的概念合一,已经很少人分得清姓与氏的来历了。
[/P][P]    “祖根地”,顾名思义是祖父或以上先辈居住地、发祥地,即住上三代或以上即对第三代裔孙成立“祖根地”的意义。一般而言,“祖根地”指历代先祖每次迁徙后定居的地方,且在此繁衍过数代,随后外迁子孙后裔则称此地为祖根地,其意为本支其祖其宗根源之地也。
[/P][P]     基于曾氏最早的姓“曾”第一人曾巫,视为今曾氏始祖,他避难迁居于鲁国才由“姒”改为“曾”,才有当今的曾姓曾氏。观存世的曾氏谱牒,也没有记载有曾姓先祖在春秋战国期间衍居方城县。所以“曾氏祖根地”一定不会在河南方城!!!不是姓曾的居地,何来“曾氏祖根地”的称谓。[/P][P]    所谓的“砖家”,连基本语文法则也不懂,更谈不上尊重历史史实了。名、利面前,无道可言。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山东苍山县鄫国为姒姓子爵封国,始封于夏,最早的始封地史无详载、无考。河南方城县缯国为姬姓侯国封国,与湖北随州曾国同为周天子姬姓一族,均为周代所封。至今也没有任何资料记载有方城缯国和随州曾国君主以及后人有姓曾的记录。
[/P][P]    能够称“曾氏祖根地”的地方:巫公居鲁国故地; 蒧、参二公所居之山东武城;以及下面各支派始迁祖衍居地。[/P][P]    对于河南方城而言,大力发展曾氏文化,是值得所有曾氏兴幸的事。建曾氏祠堂、曾氏文化堂馆,弘扬传统文化,是功垂后世的善举。可是刻意歪曲历史,牵强附会概念性的术语、词汇来误导曾氏族人,以致欺骗不明真相的世人,那是不可取的。
[/P]
1楼
[P]不妨参看这一篇[/P][P][URL=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1]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1[/URL][/P]
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程光谨[/U]发表的内容:[/B]

不妨参看这一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1[/QUOTE]
     谢谢推荐参考文。但对那些牵强附会的“认证”是坚决反对的,他们无非是基于利益而已。
3楼
[P]即便存在三个曾国,宗周的缯可能只是畿内邑,随州那里的缯早已属于姬姓。即便两个缯都是姒姓的封国,只能说与山东鄫国为近亲关系,不可能是曾姓的祖先。[/P]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孔卫东[/u]发表的内容:[/b]

即便存在三个曾国,宗周的缯可能只是畿内邑,随州那里的缯早已属于姬姓。即便两个缯都是姒姓的封国,只能说与山东鄫国为近亲关系,不可能是曾姓的祖先。[/QUOTE]这很难说,我个人认为明朝之前曾氏几乎全部居于南方是很有问题的,曾氏家谱中南迁的始祖曾据根本不见于任何历史书籍,有生造的可能性。如果将来技术成熟了,DNA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5楼
[P]你敢怀疑曾据不存在,当心人家曾氏打破你的头哟。[EM05][/P][P]就目前曾氏的基因检测结果来看,来源比较复杂。毕竟是600万人口的大姓。单一来源是不可能的。目前与曾氏同源的浙江绍兴姒氏检测结果已经报道,但是很明显是江浙本地起源,我觉得大禹后裔的可能性比较低。[/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05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