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我们“根”的印记

楼主
寻找我们“根”的印记


文摘:新华网上海频道消息:无论今天的鸿篇巨制《中国家谱总目》,还是历史珍藏的“杜甫家谱”,都是我们对“根”的找寻。    

“根”上的沧桑印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生命表达,还有我们一路找寻的艰辛和执着。    

上海图书馆负责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集结全球华人的家谱达60921份之多,工程浩大,历经5年,即将问世;上海杜氏姐弟小心翼翼捧出家传之谱,珍贵的杜甫“秘藏家谱”,封存近一个世纪,悄然露面……    

家谱意识的文化觉醒,将也曾风雨也曾坎坷的家谱命运,从祠堂供桌、老宅深院带出,步入当下的公众视野。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而与我们的生命、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家谱。因为它是我们的“根”,记录着生命的传承,也标识了社会的变迁。    

救谱 化浆机边抢救家谱    

造纸厂里,隆隆的机器声盖过了顾廷龙的叫喊,他顾不上多加解释,把化浆机边正要入炉的一沓旧书,一把抢来、紧紧抱在怀里。坚定地,不容任何人再碰一碰他怀中的书。    

20世纪50年代,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随着旧有宗法关系的打破,那些被认为代表着“族权”的家谱在那时被扔进了火堆。到“文革”时期,中国的家谱又面临一场更大的浩劫……    

有人估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全国大约有20000种家谱被人为地销毁。    

就在这样一个家谱被毁灭的年代,在上海,顾廷龙从造纸厂抢回了就要被化浆的古籍家谱。这位已故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冒着被打成“反革命”的危险,组织一班年轻人,共16人,北上南下,分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市,对家谱进行抢救性收购。他们从造纸厂的化浆机旁和民间百姓手中购回了堆积如山的家谱书册。后来,特藏部主任赵兴茂又从民间购得大量的家谱,这其中不乏孤本、善本等珍藏资料。    

在20多年的时间里,5800多种、47000多册家谱被救而幸免于难。“文革”中,在顾廷龙等人的保护下,上图收集的所有家谱没有受到一丝破坏。    

这5800余种历经土改、四清、文革“三烧”劫难被抢救下来的家谱,成了上图家谱馆藏的原始积累。    

1996年,上海图书馆建成,开始了一项特别工程———“抢救中国家谱工程”。著名历史学家王鹤鸣组织一批业务骨干,对曾秘藏于“地下”的各种家谱重新进行整理和修补。一册册或风化、或虫蛀、或发霉的古旧家谱被细致修复,并为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谱牒研究中心、家谱阅览室。    

几年来,他们又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家谱。这些家谱,既有世家名人家谱,又有寻常百姓的家谱;既有刻版印刷本,又有小楷手书本;既有线装本,又有洋装本;既有大开本,又有袖珍本……    

最耀眼是众多名人家谱。孔子的《孔子世家谱》、翁同的《海虞翁氏族谱》、刘少奇的《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荣毅仁的《无锡梁溪荣氏家谱》均在其中,此外,李鸿章、左宗棠、鲁迅、胡适之、蒋介石、包玉刚等人的家谱也均被收录。    

一次次拯救,留住了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的家谱,留住了渐渐孱弱的家谱文化。    

一次次拯救,挽救的不只是“谱”,还有多多少少中国人的“根”。上图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每次见到远道来上图寻根的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族亲、祖先,看到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们手捧着家谱老泪纵横时,曾经的付出就都值了。    

家谱意义,也不仅仅只属于一家一族了。上图的拯救,将家谱的性质由家族私藏逐步引领入公藏的阶段,家谱的价值得以更完整地体现。家谱阅览室为所有“寻根”的人敞开了大门。    

当笔者跟随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家谱总目》编纂工作负责人周秋芳,踏进上图存放馆藏家谱的书库时,书卷气扑面而来。整整一层楼整齐排列着数不清的书架,上面摞满了新旧各异的家谱,穿梭其中,敬意油然而生。    

周秋芳小心地拿起一本线装的家谱,轻拂书页,页边贴纸上娟秀的字迹清楚地记录了这本家谱的简要信息。她告诉笔者,这里一共收藏了15000余种家谱,这个数量占据了中国目前馆藏的半壁江山。    

上图已是世界上收藏家谱最多的图书馆,这使它具有了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足够底气。    

集谱 五年,全球6万余件家谱信息汇集上图    

2000年岁末,《中国家谱总目》经历了7个多月的筹备工作,正式立项。史无前例的集谱工程启动,目标是,《总目》将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此次新编家谱目录中将新著录先祖、名人、堂号等项,还将加入对家谱基本情况的简单描述。    

2001年2月,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对大陆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提出具体要求,为大陆地区顺利开展《总目》编纂工作给予支持。    

由上海图书馆牵头,全球25个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等中文文献收藏单位组成编委会,协力编纂,历时5年,目前整个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据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华介绍,到目前为止,上图共征集到家谱目录60921份,其中除了过去许多家谱目录中已收录的1949年以前修纂的公藏家谱,近年新修家谱占到了近一半。收集到的新谱数量,从地域上来说,以淮河以南地区为主,其中江西、湖南最多,北方以山东为多。整理后剔除复本,集结入书的家谱种类可达40000余种,全书1000万字。    

悄然无声的编纂办公室里,笔者看到,专家们埋首工作,有的校对、有的誊写、有的为《总目》电子数据库的建立而端坐于计算机前,每个人都是“常常一粘上椅子就是一天不挪地方”。虽说,一份家谱信息就收集在一张统一格式的征集表上,即使如此,资料也已堆积如山。这薄薄的一张纸,从发放到回收,不知花去了工作人员多少心血。填写不完整、信息不准确、字迹不清楚,问题接二连三,从初步查阅到最后审校,退回重填、修改是常有的事。有时,为了一个字就得来来回回核对几次,遇到外省市,甚至海外收藏的家谱,这一张纸的收集成本就更高了。    

枯燥、繁琐、没有尽头。原本计划3年内完工,却因为收集到的谱牒数目不断上升与工作量的繁重而不得不一延再延。5年后,全球6万余件家谱信息汇集上图。    

史学大师梁启超曾说:“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学瑰宝,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为这份不朽盛业努力着的,是馆内外、海内外共同钟情家谱之“根”的人们。    

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的沙其敏先生,近几年将主要精力投注于美国、日本等地的中国家谱编目工作,他组织专人对犹他州家谱学会收藏的中国家谱(缩微胶卷)逐部查阅分析,共提供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家谱著录表达八千多份。期间,犹他州家谱学会还大力资助《总目》项目。    

侨居美国密歇根州的退休学者王宜训,在得知上海图书馆正在编修《中国家谱总目》后,一次次来信言辞恳切地要求每年花六个月时间为《总目》做义工,他在信中说道:“如蒙鉴许投身此项意义重大的事业,我将不胜荣幸。我自以为可以充任剪贴、修补、核对、誊写之类的工作。”老人说,自己不需要任何报酬,一切生活费自理,只要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张木板床即可。    

一部部无私捐献的私藏家谱,一封封渴望出资、出力的真挚来函……海内外华人的鼎力相助,令工作人员为之动容。对《总目》沉甸甸的期待,让大家看到了家谱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寻谱 杜甫“秘藏家谱”悄现申城    

近日,一套封存了近一个世纪的杜甫“秘藏家谱”悄然在沪露面,笔者有幸见到了这套十二卷宣纸线装、于辛亥年重修付印的《杜氏宗谱》。    

杜萍、杜建姐弟俩小心翼翼地捧出家传之谱,这部成书于1911年间的家谱共十二卷,垒起一叠有十几公分高。脆弱泛黄的书页,至今夹在从他们爷爷手中传下时的两块木板中间。    

翻开第一卷,扉页的桃红底色至今鲜亮,上面赫然印着“黄帝纪元辛亥重修杜氏宗谱振德堂藏本”字样。卷二“像赞”的第一幅画像即是杜公线描像,画像上方有一行“唐工部尚书子美公遗像”的图释。后有谪仙“李日”撰《赞曰》:“博览群书诗歌涵浑敷陈时律切精深世号诗史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沪上鉴定家蔡国声在看了杜甫像后,认为其刻本与墨模都是徽派风格,融民间徽刻与明代书画家陈老莲的线条艺术特点。然而,从杜公的服饰来看,显然具有鲜明的明清服饰特点,而不像是唐代服饰,这可能是重续家谱的原因,留下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服饰影子。    

书中字体全部为宋版体,这也是1911年刻本的一个特点。鉴定家在看到杜甫像后的《赞曰》时指出,落款中的“谪仙李日撰”其实应为“李白”,可以断定,是当时的刻工一时笔误少刻了一撇,误作“李日”。    

果然,在家谱目录卷中,《赞曰》一文作者明确写着“李白”。    

从序言、名人传、家训家规到始迁祖世系图,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杜姓源始和迁徙至江苏常州后的繁衍情况。在第十二卷“慈渎桥四房分世表”中,姐弟俩的爷爷杜叙昌的名字就写在第十八世的那栏中。    

续修这部家谱时,爷爷只有1岁,这部家谱从太祖父一直传到了杜建这辈。杜家家规就是“不能轻易翻阅老祖宗传下的书”,爷爷和父亲又都是农民出身,时至今日,关于家谱的来历倒成了杜家人一个珍贵的谜。    

也正是这个简单的“不许碰”家规,保全了杜氏家谱。杜建依稀记得自己12岁那年,第一次在常州老家的阁楼上,翻出这套书。它被整齐有序地安放在一个还装了许多旧钱币的小箱子里,翻阅之下才知道是家谱,在其中竟看到了诗圣杜甫的像,心中隐隐有一种自豪。爷爷发现后,严厉训斥并不许任何人再动这宝贝了。近百年间不曾轻易被翻阅,这部清末家谱如今依然完好。    

走访上图之后,笔者得知,上图馆藏30多个杜氏家谱中没有这本《杜氏宗谱》。陈建华查找了家谱专业网站,从中获悉河北大学馆藏有一部和杜氏姐弟家藏一模一样的《杜氏宗谱》,2014的编号显示这本宗谱也是最近出现的。    

关于自己的家族,杜家姐弟所知甚少。但家谱,让他们重拾“根”的厚重。杜家姐弟知悉族中的先辈们所葬之地,清明前夕,回到常州老家慈渎桥祭扫先人。然而,原本20多亩的祖坟随着周围厂区的扩张已在不断缩小。    

一部部珍藏的家谱,还有多少未解的谜?    

一部部家谱,又演绎着多少人寻根的故事?    

几年前,左宗棠后人左焕琛得知上海图书馆藏有本族家谱后,邀集在北京和美国的左氏后裔一同问宗谒祖,以继先人的报国之志。    

许氏家族曾是江苏句容名门,其后人意外地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家谱,全族皆为之沸腾,老人们更是喜泪横流,散落在内地和台湾各处的族人们一起复印家谱,举行了“家谱返家”活动。    

香港“船王”包玉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查谱发现自己的祖籍是宁波,并且是宋代名相包拯的后代,于是捐资修建宁波大学、宁波图书馆。    

1998年南京发掘东晋名臣高崧墓时,南京铁道医学院研究所前所长高翼之教授通过家藏的《龙门高氏族谱》查出自己是高崧的后代,也是姜太公的后代。家谱中记载着中国第一个姓高的人是姜太公子牙的8世孙奚,得齐桓公赐姓。高奚的后代高瑞在汉灵帝时任广陵(今扬州)太守,其后代高崧为东晋名臣,官至侍中,24史中的《晋书》有其传记,《世说新语》等文献亦有记载。    

续谱 重续家谱传统,渴望理性回归    

在陈建华看来,家谱其实就是最平民化的史籍。家谱不仅记载着族人最基本的世系状况,而且还往往记载着族人的姓氏流源、族规家训、重大事件、风土人情及族人内传等内容。可以说,中国的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的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映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    

在一次次社会动荡和变革中,一个个家族劳燕分飞。而很多年后,家谱成了这个家族重新认祖归宗的重要依据,以及他们对自己祖先的珍贵纪念。    

上海申办世博会时,发现一部徐氏家谱中记录了上海一位徐姓丝绸商曾带着丝绸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这使得上海与世博会又有了深一层的历史渊源。陈建华说,一部详实的家谱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人间沧桑,还能补正史、方志之缺。    

宝贵的财富却曾被以激烈的方式非理性地中断,除却家谱中的封建糟粕,其集结的中华传统之精华也一同戛然而止,传统的断裂所造成的巨痛,如今在让人们慢慢回过味来。    

无论是政府出资的《中国家谱总目》编纂之工,还是普通百姓的寻谱寻根之行,抑或是海外侨民、台湾同胞千里返乡重续家谱之事,都是家谱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    

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一些地区就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当时的新修家谱处于地下状态,很多掩藏在地方志的名目之下。九十年代初,继之而起的是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福建闽南等一些经济活跃、与海外交往非常密切的地区。新的经济力量和外来资金的介入,使原有的家族传统被激活。在一些地区,吸引海外华人寻根甚至被作为招商引资的捷径。    

重修家谱是情感的诉求,文化的续编。但,家谱编修,需要的是理性回归。家谱文化的意义不在重修家谱行动本身。其实,善待原有家谱史料,铭记对“根”的依恋与尊重,就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现代表达。    

家谱的本质仍是生命之链的接续。只有家谱,能够让最平凡的生命得以在文献记载的历史中,留下曾经生存的印记。而《中国家谱总目》的问世,定将给世人寻找“根”的印记提供更科学、权威的指引,上海图书馆也计划随之建立全球华人寻根中心。

来源:解放日报
1楼
[COLOR=red]就在这样一个家谱被毁灭的年代,在上海,顾廷龙从造纸厂抢回了就要被化浆的古籍家谱。这位已故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冒着被打成“反革命”的危险,组织一班年轻人,共16人,北上南下,分赴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市,对家谱进行抢救性收购。他们从造纸厂的化浆机旁和民间百姓手中购回了堆积如山的家谱书册。后来,特藏部主任赵兴茂又从民间购得大量的家谱,这其中不乏孤本、善本等珍藏资料。    

在20多年的时间里,5800多种、47000多册家谱被救而幸免于难。“文革”中,在顾廷龙等人的保护下,上图收集的所有家谱没有受到一丝破坏。    

这5800余种历经土改、四清、文革“三烧”劫难被抢救下来的家谱,成了上图家谱馆藏的原始积累。[/COLOR]    


好感人的啊,加精了!
2楼
 一个民族可能缺这少那,唯独不能忽缺的是本民族的文化。每个炎黄子孙,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继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

谱牒文化是“和”文化,它兴于“和”毁于“乱”,成于团结败于分裂。

谱牒文化固然历经了封建时代,但它并不产生于封建时代,更不专属于封建时代,

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曾将打上时代烙印的谱牒文化继承了下来,并将它改造成了封建时代的文化瑰宝,那么,今天的人们就没有理由对民间修谱热现象讳莫如深,而应当理直气壮地将“打上了封建时代烙印的”谱牒文化继承下来,改造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奇葩,这才叫传承文明,推陈出新!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