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族谱

楼主
中华族谱
     族谱,俗称家谱、家乘、家牒、宗谱、世谱、房谱等,是人类血缘世系的记录和反映,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在我国,家有谱,方有志,国有史,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宏伟的史籍大厦。

      我国的族谱源远流长,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代。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就出现了某些家族世系的零星记载,这实际上是家谱的雏形,其特点有二:体例非常简单,“独记世谥,其辞略”(司马迁);只载父子兄弟世系,成为后世家谱只记男系血统,妇女不入谱之滥觞。到西周时期,基于推行宗法制度的需要,谱牒受到重视。王室特设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审定帝王世系、诸侯世本)。记录了黄帝迄春秋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迁居、制作、名号的《世本》,学术界公认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春秋战国时,楚国公室设置三闾大夫,纂写谱牒为其执掌之一。诗人屈原就职司楚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系,率其贤良,以厉国土。”当时的谱牒,不仅是血亲世系记录,有文献价值,还作为官学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教学内容,具政治教化功能,流传后世则成史料。如司马迁作《史记·三代世表》,“盖取之谱牒旧闻。”

      汉唐是族谱的发展期。西汉时,命官以贤,诏爵以功,编修谱牒之风又开始盛行起来。但汉代的皇家谱牒和其它谱牒著作皆因“汉末丧乱”,无一幸存。魏晋南北朝推行门阀制,选官、婚配无不以谱牒为凭,家谱成了豪门贵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的局面。由于国家设立谱局,设置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存工作,带动了大批学者从事谱牒著作撰修和谱牒研究,使谱牒作品大量涌现,还出现了许多谱学世家。也因此,谱牒学从史学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唐代谱牒之盛衰,直接受士、庶力量的消长的制约。从唐太宗下令编修贞观《氏族志》,到武则天将其修改为《姓氏录》,沉重打击了旧有士族势力,反映了士庶合流的客观趋势,使宗族社会地位高低的评价由“姓本位”过渡到“官本位”,到五代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成为普遍社会现象。唐代后期,官谱随士、庻斗争缓和而逐渐衰落。唐末,门阀士族遭农民起义的致命打击,“谱学由是废绝”。唐代除官修谱牒外,也有不少私家编修的谱牒,如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编的《刘氏家史》及《谱考》。

      族谱发展到宋代,迎来了它的成熟期。由于王朝实行凭才学取士,不矜门胄的政策,家谱的功能从“别选举、定婚姻、昭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伦理教化功能。科举制和土地私人占有制的确立,改变了家谱官修为主的方式,除皇家玉牒外,官府不再组织撰修谱牒,从而推动了私家修谱的盛行。一些士大夫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为本族编写新族谱,意在树立榜样,起表率作用。范仲淹、欧阳修、苏洵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私修的兴盛,还与最高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分不开。宋真宗曾以自己“膺前代禅授之宜,接上世统立之正”的榜样,诏令文武群臣各修家谱,“备述乃祖之本末”,以便于他“知我朝人物之盛”。修谱的实践又带动了谱学研究的勃兴。研究者在总结前人修谱例则的基础上或另创谱法或对之进行规范,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把宗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到新的水平。其中最为著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欧阳修和苏洵所创立的谱例,被奉为“后世家谱之椎轮”。元代,基本上延续了宋代修谱的宗旨和体例,修谱风气之盛不亚于前代,只是将家谱刊刻于石碑成为碑谱的现象比较多。

      明清两朝,随着宗族制度的普及和自治化,私家修谱蔚然成风,也走向了普及。当时的情况正如《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所描述和概括的:“这个时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浙、皖、赣等地区,几乎姓姓修谱,族族有谱,而且一修再修,赓连不断,迄民国初年,有些家谱已续修过二十余次。不惟汉族如此,其它少数民族纷纷效尤,修谱几乎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显然,这与最高统治者(如清康熙、雍正帝)的积极提倡是分不开的,与宗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其政治性的进一步加强是相适应的。也进一步打破了欧苏体例的局限。正因此,修谱要以“三纲五常”为宗旨,要强化维护封建秩序的功能,于是族谱的政治气味浓厚了,一些政治性极强的谕旨法令(如:“上谕十六条”)收入了族谱。族谱的体例远较前代完整,内容更为丰富。这是普及期族谱的重要特点。

      20世纪初,战乱连年,修谱势头锐减。但仍有一批学者开始对中国家谱进行了整理和研究,促进了我国谱学的发展。50年代以后,由于思想文化领域“左”的影响,将家谱打入封建糟粕之列,编修与研究家谱被视为“复辟封建思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二十多年来,“左”的禁锢解除了,在“盛世修史,”“盛世修志”的影响下,在海外炎黄子孙频繁的寻根问祖活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民间自发掀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这种民间的自发的群众性文化行为,其主流是健康的。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2001年,文化部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这两个文件对家谱的性质、功能和收集整理研究家谱的重要意义作了明确的指示,从而带动了我国谱牒学的勃兴,收集整理研究家谱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令人瞩目。


 

1楼
    回顾中华族谱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禁想起孙中山先生讲过的话:“各姓修家谱,常由祖宗几十代推到从前几百年,追求到几千年以前,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中国有了几千年,牢不可破。”中华族谱的编修为何能延续数千年而不止?从毛泽东读了《毛氏族谱》后所悟出的道理中,我们也可以找出答案:家庭和宗室同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有家才有族,有族才有民族和国家。冰心老人也说:“族谱是承上启下的家庭历史,对家史的注重与关怀,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在 “以人为本”成为全民共识的今天,重温中华族谱,当对我们民族和我们自己有更深切的认识。孔子仁学思想源于“血缘亲情”,庄子也强调“人而无情,何以之为人。”这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血缘、群体与人际关系的务实民族。西方人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有人把中华民族贴切地喻为“一根有情感的芦苇。”透过中华族谱,我们不是看到了人类精神生命中永远开不败的那朵美丽的情感之花吗?
2楼
牢不可破的族谱现在还有多少呢,现在还有几家在修呢,哎!可悲呀,现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有钱,至于什么家谱,祖宗,记得人还有几个呢
3楼
 不要太悲观.江浙地区修谱.方兴未艾.传统的.正在受到人们重视.

    昨天去听了瑞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堂 ‘‘弟子规’’ 的课.他们正在努力推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真在受到人们重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