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关于当前“修谱热”现象的思考

楼主
转帖'关于当前“修谱热”现象的思考
[COLOR=#0000ff]关于当前“修谱热”现象的思考[/COLOR]  

[B]◇[/B][B]吴厚荣[/B][B] [/B]

[SIZE=3][B]这部《彭氏宗谱》,是当前席卷各地的修谱热潮中涌现的众多新谱之一。这个“修谱热”,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形成春雨爆笋、遍地开花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之后的第一次民间续修宗谱活动方兴未艾,蔚为大观,令局外人瞠目结舌。[/B][/SIZE] [SIZE=3][B]当年我曾想,经过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铺天盖地的大扫荡,宗谱这封建宗族遗孽,该是永远绝迹了吧。[/B][/SIZE] [SIZE=3][B]岂知事出所料。我陆续听到,当时就有农民不畏风险,或是几个人暗中转移埋藏,或是全村人一致瞒匿,上清薛氏宗谱是一位老太婆自告奋勇暗藏下来的,甚至有几位老农抱着谱书以死卫护,厉声喝道:“要命一条,族谱不烧!”这些人大多数是朴实的村民,就是他们把少量的宗谱保全下来了。[/B][/SIZE] [SIZE=3][B]到了1992年,我听说赣南有个地方在续修宗谱,族中有位省级大员对此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此后,不断传来信息,我老家浙江不少姓氏都在相继修谱(有的以村志为名),几位亲戚还高兴地把新谱送给我看。2001年,东阳湶塘任氏修谱,我表兄祖斌任编辑,邀我做参谋,这时我刚读到了《华夏盛事:编纂〈中国家谱总目〉》(载2001.3.16.信息日报、3.29.中国剪报),对宗谱的功能、意义有所了解,就列了份宗谱与村志相结合的篇目供参考,并协助审阅了部分谱稿,算是第一回沾了修谱的边。《湶塘任氏宗谱》赠阅本到我手中,那内容之完备、印装之精致,实让我惊羡,我想,毕竟是著名的“人才之乡”,经济又发达,自然出精品;浙江富裕了,修部豪华型谱,也是实力的显示。贵溪恐怕还没到这一步。孰料到去年,我忽在城南国道上遇见一长串20多辆小轿车披红挂彩驶过,听路人说:这是接谱车队,一村出车一部,还要演三天四夜戏呢!——哦,修谱风原来早已吹进贵溪!真快![/B][/SIZE] [SIZE=3][B]这才引起了我认真的关注和思考:这长期遭禁毁的宗谱,怎么忽然冒出来大行其道呢?有报道称近十几年来全国续修的新谱估计已达万种以上,这空前浩大局面的出现,究竟是何原因?是传统文化积淀的复苏?是大众某种精神的、物质利益的需求?是宗谱有其潜在的生命力?抑或是沉渣的泛起、封建宗族观念的复活?是农民觉悟水平的倒退?如此大范围的一轮修谱潮,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会否导致族权与基层政权的碰撞?[/B][/SIZE] [SIZE=3][B]    于是,我尽可能浏览了涉及宗谱的传媒报道、新出专著和新修谱书,并同友人包括相知多年的农友讨论,逐渐获得了若干初步认识,现在且试着来回答上述问题。[/B][/SIZE] [SIZE=3][B]不可讳言,宗谱作为宗法制度的载体之一、族权的文字象征、儒家纲常名教在社会基层的具体普及工具,确打上了封建时代的深深烙印。但若用历史的眼光、文化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宗谱更有其光彩诱人的另一面:[/B][/SIZE] [SIZE=3][B]第一、家谱的最大特点是以记载血缘相承的世系为主要内容,其实是一座古今同族人群有序刻名的巨碑。它为芸芸众生集体留名,以最广泛的人众为书写对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堪称天下最具人情味的大书。谱上留名,使人在生前获得精神寄托和一定利益,在身后则为子孙所长久怀念、尊敬。只要是同一祖先的裔孙,不论官民、贫富,都在世系图上占有一席之地,无数平头百姓,一生默默无闻,但多少总在人海中发了点光、输了点热,别处轮不到挂号,唯独在谱中镌上了名,而且能和一大家子亲人永久相聚在同一书中(有农友戏称是“纸上团圆”),就总算没白到人间走了一遭。俗话“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骨肉团聚,人生最乐”,谱上登名对所有人的心灵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一位农友对我讲:“名字上谱,就象瓜不离藤、叶不落枝,上有祖宗,下有子孙,这才是个人;谱上无名,那就是枉活一世了!所以子孙修谱子孙出钱,谁都爽爽快快地交;不让他交一份还不肯呢!自古以来,祖祖辈辈都名字上谱,这一条老规矩,怎么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呢?”这同古人认为“三世不修谱为不孝、谱不立为子孙之罪”是有渊源痕迹的。有的人赚到些钱,看到族谱一时难修,就迫不及待地自己雇人编印单独的《家传》珍藏。这就是心理上文化积淀的顽强复苏的驱使,是遏止不住的。[/B][/SIZE] [SIZE=3][B]而且,在法制不灵、无所谓社会保险的时代,一个人只要上了谱(获本族承认),一旦遇到祸患急难,还能得到族众的保护、周济,不至于孤立无援,心理上就有安全感。此外,在经济利益上,族人都可以享受到分得宅基地及在族山上砍柴、取土、在公共塘坝上放水灌溉等权益(如今农村的土地、小片山林及部分水利设施仍是农民集体所有制)。[/B][/SIZE] [SIZE=3][B]古话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外出族人说不定哪个时候要回归落户,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乃至隔代回),乡邻相见不相识”的情形下,宗谱又是解决承认问题的唯一凭据。[/B][/SIZE] [SIZE=3][B]所以,宗谱就是宗族成员的族籍簿、资格认定书,可以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历来人们都把宗谱视为“传家之宝”(现在有些新谱还在扉页上用大字印着这四个字),而把铲谱灭籍视为顶可怕的惩罚。即使在今天,社会各层次的族众之所以都热忱支持修谱,决不肯自外于宗谱,上述这种心理因素加上现实需求,仍然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这也是一种人心、民意之所向。传媒称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是“人心工程”,可谓贴切。[/B][/SIZE] [SIZE=3][B]第二、家谱是永久性的近亲通讯录、血缘寻根图。人作为一种最高级的生命体,有一种发自天性本能的血缘情愫,血缘关系是人呱呱堕地后最早发生而且将保持终生直至后代的人际关系,亲情怀念不可能无对象地悬于空中,因之人总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祖宗是什么样的人”,否则就如断线风筝、失群孤雁,心里总有一种不踏实感,这就是所谓寻根情结。而唯有宗谱记录着生命由来的答案。尤其在当代,人口空前大流动,许多人离乡求学、创业、求发展,甚至到了全球各地,古人修谱的目的之一“合宗族,收涣散”更显示出其现实必要性、迫切性。唯有以定期续修的宗谱作依据,则尽管物换星移、世代更替,无论在外族裔寻根问祖、关注家乡经济发展,还是留乡亲人联络外出游子、通报家乡建设信息,双方就始终有一线长系。单从满足5500余万海外华人寻根谒祖的愿望而言,宗谱维系着的就不仅是一个宗族,更是一个民族。[/B][/SIZE] [B]另一方面,人有一种自然的出于童年情结的“扬名乡里”的冲动。据学者研究,人的多层次需求之上有一种最高需求,即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承认。而最希冀的是获得故乡亲人的承认,有一种在幼年故园邻里乡亲面前展现自己价值、获得宗亲赞誉的愿望。古代,刘邦称帝后回到沛县豪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喜颜于色;达官贵人们也以“衣锦荣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为最大乐事。在当代,不少事业学业有成的人士,也乐意在宗谱里载上自己的业绩,并不因早就在书报上有名、国际上有誉而淡漠宗谱。至于更多的人,难以名扬海内外,留名国史,但能在族史上占点篇幅,使自己成为后世子孙传扬的祖宗、景仰的榜样,也是争取的目标。人们追求流芳百世,对整个社会总是起正面作用。[/B] [SIZE=3][B]所以,续修宗谱得到了众多外出族人包括海内外著名人士的响应和赞助。[/B][/SIZE] [SIZE=3][B]第三、宗谱十分重视教化子孙、建树族风家风。有劝善惩恶功能,是家族教科书。我们的祖宗,为了后代愈昌愈炽,唯恐堕落衰败,历代费尽心机,总结修身齐家处世的经验教训,汇集谱中,谆谆告诫对子孙要“率之有本、教之有方”,端正风气,无负本族的光荣历史。宗谱中蕴藏着的这类体现家族精神的财富,主要有二:一是家训、家箴、家规,以条文说道理定规矩,有倡导有禁戒,是合族的道德规范;二是先贤的传略、铭赞,记载杰出人物的德行、功绩、学术,作为榜样,这简直是家族荣誉证书陈列室,垂范后世,激励子孙积极进取,承绪先人的辉煌,使宗族兴旺发达。其中虽然渗透着封建统治者的意旨和伦理纲常,但确含有民族传统美德、鼓舞鞭策为善去恶向上的优秀内核。许多家训中有勤俭为本、耕读传家、谨慎习业、端正蒙养、助学资考、优礼贤能、扶持正气、保护善良、惩抑凶顽、和睦邻里、早完粮税、周济贫乏、矜恤孤愚、禁戒嫖赌、呈治贼盗、劝戒争讼、择婿而不择富、量德而不量财、富不骄奢、贫不自卑等条文,只要赋予新的诠释、注入新的内涵,对今天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就很有裨益。家谱又都劲吹“光宗耀祖”的号角,好不好呢?我以为,如果是指狭隘地为本族谋利、为祖宗争光而有损于国家、民族,那当然不可取。但其实,在封建时代,所谓光宗耀祖也主要是指为国(为君)为民做了好事、建功立业,那种权势再显赫的误国奸臣、殃民贪官,则是为宗族所不容、引以为耻的。如《刘氏宗谱》就有《祠规》:“奸贪不肖、丧节败名者”不得担任祠中主祭,因为祖宗不肯享用这种“非人”上的祭品。而今而后,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优异贡献,从而为祖国为民族争了光,同时也就为祖宗为家族赢得了荣耀,合族引以自豪,幼辈奉为楷模,感奋振作,两者不是完全一致的么?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光宗耀祖依然有积极作用! [/B][/SIZE][SIZE=3][B]谱载家规往往还有如下条款:“子孙有放僻邪侈,败辱宗风者,仍存其名于谱图,书之曰‘削’;或能改过自新,子孙有兴起于善者,则复之。”这是用开除族籍、恢复族籍的手段来促使族人去恶从善,造成舆论,维护宗风。[/B][/SIZE] [SIZE=3][B]据学者研究,认真制订家法族规的家族,由于有昂扬严正的家族精神,更能经得起长久太平的靡风消蚀,也更经得起战乱烽火的冲击,比一般家族有更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获得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B][/SIZE] [SIZE=3][B]第四、家谱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献。国史、方志、族谱,是构成中国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史、志都是官修的历史,独有宗谱是民间纂修的以特殊形式记载血亲群体的繁衍、迁徙、事迹的历史图文集,并有收录本族相关文件的功能,这些文件包括圣旨、诰敕、地图、诗文、契约、判词、重要信函等,是宗族历史档案库,是宗族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大量史料,折射出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生存繁衍、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轨迹,蕴缀着华夏文明形成、发展、传播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零珠碎玉;许多历史事象在时空涵盖广泛的史志中不可能尽载,如今,却在宗谱中可以查到,从而在一系列课题的研究上获得了重大突破。宗谱对众多学科具有史志不可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学术界已一致持肯定态度,有专家称开发中国谱牒资源是“史界瑰宝,不朽盛业”。因此,许多教授、学者呼吁赶快抢救华夏谱牒文化,因为幸存的老谱至少已历60余年,破损严重;而要抢救,最善之策莫过于续修。由于重新认识到宗谱的“瑰宝”价值,大批著名人士踊跃参加资源开发,近期正陆续出版的中国史学会重点项目《中国姓氏谱》100卷,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出任总顾问,数百名专家、教授执笔撰写。[/B][/SIZE] [SIZE=3][B]第五、社会各界特别是思想理论界,在纠正了“左”的偏向后,以理智的态度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从而矫正了以往长期对宗谱认识的片面性,取得了给宗谱以应有地位的共识,并在实际上为新修宗谱提示了原则指导。对如何在繁荣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十分重视民族历史文化的弘扬这一问题,权威的观点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首推民族性。要正确把握我们民族的实际与特点,忠实反映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并且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层次、不断发展着的思想体系。对于其中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分,我们都应该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批判继承和革新创造相结合,是弘扬民族文化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和客观规律。——家谱正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最广的大众性、能反映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内容与形式都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等特点,无疑应予继承并发扬光大。按照上述精神,坚持具体分析,把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谱牒文化,与作为封建经济、政治制度组成部分的宗法等级制度区别开来;把宗谱中的民族性文化精华,与封建性糟粕区别开来;那么,现在各姓氏宗谱本届续修工作的主持者们,就能有坚定的信心、明确的方向,认清当代宗谱的功能、作用、意义,继往开来,使本届续谱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卓有成效,为族众所欢迎,并经得起时代与历史的检验,为下届续修砌好一个坚实的台阶,使已绵延千年的中国谱牒文化不但不致中断,而且在21世纪大放光彩。这个理论性问题的澄清,对当前“修谱热”实践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SIZE] [SIZE=3][B]第六、改革开放以来,国泰民安,经济发展,生活提高,亿万族众才有了余裕,去想去办这件表达文化需求的修谱大事,这就是“盛世修谱”。由于这个世代相传的愿望过去长期遭压抑却一直耿耿于心,所以一旦逢上可能实现的环境,就爆发得特别迅猛,争先恐后,八方响应。[/B][/SIZE] [B]综上所述,眼下这个“修谱热”就是由既广且深的多种因素促成的:宗谱自身具有的植根于民族心理的不竭生命力、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社会文明建设价值,亿万族众(包括各行各业各层次族人、海外华人)有连续记载家族世系、寻根谒祖的迫切意愿,各族有了一批对谱牒文化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主持者,这是内因;社会各界对宗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定位形成了共识,经济发展、环境宽松创造了物质条件和舆论氛围,这是外因。如此看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个修谱潮的涌现,就是十分正常,不足为怪了。它实际上是民间自发的、参与面极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续华夏谱牒文化的一场文化建设活动。[/B] [SIZE=3][B]由于历来修谱都是民间行为,无须官方统一布置,30年左右一次续修,只要不逢战乱灾荒,经族众集议就可开局修谱,所以过去各族修谱时间是呈散发性的。而这一回是经长期禁止以后重提续谱,几乎所有的宗谱都已经空缺了好几代,再拖下去后人无法回忆起早逝的祖辈,世系必将中断,千年族谱就会斩绝在这一代了,所以都急不可待、不约而同地续修,以致各地各族起局修谱处于同一时间线上,看起来就显得“成风”“成热”规模空前盛大了。明白这一点,就不致有什么震撼之感了。[/B][/SIZE] [SIZE=3][B]这届修谱,间隔久远,沧桑巨变,应与历史上任何一届续修不尽相同,不能完全照搬老谱规例,而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谱牒特殊体例的同时,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当有所创新,使新修宗谱在传统文化特定层次上不断发展,具有鲜明的21世纪肇始的时代特色。唯有这样,才能给谱牒文化注入适应新时代土壤的生命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优化农村秩序、道德风尚发挥促进作用。产生于漫长封建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诸品种,如戏剧、曲艺、国画、诗词、地方志等,并不随封建制度的崩溃而泯灭,都因推陈出新而获得新的生机,谱牒也当如此。其实,追溯谱牒发展史,从古代以至民国,家谱的功能、内容和形式早已历经多次革新。民国时期续修的一些家谱,除继承旧式范例外,均突破了原有框架,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反映了人们超越固有的观念而对谱书有了新认识。如今有的人以保持“古色古香”为由拒绝革新,实属墨守成规,将会窒息谱牒文化的生命。[/B][/SIZE] [SIZE=3][B]那么,普续族谱,会不会导致宗族势力的复活?我的看法是:作为宗法制度经济基础的土地私有制和族产早已被农民集体所有制代替,封建政权早已铲除,现在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民主法制时代,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时代,宗族势力已彻底失去复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柱;而且如今的族众也不再是旧时的族众,已有足够力量拒绝族权枷身。事实也已表明:十多年来各地已续修众多宗谱,主其事者多为有思想、有声望、有一定学识的离退休干部或教师,他们都没有借续谱之机来重建族权自任族长的意图;谱成之后,也未听说引发了什么消极因素。个别地方发生族际争山争水争路等纠纷,皆因其他因素所致,而且历来就时有发生,未闻与修谱有关。历来宗谱中只强调家族内部的凝聚力、亲和力,并没有敌视他姓之意,更无煽动与他姓闹纠纷、搞械斗的言词;相反,倒是要求在“睦宗族”的同时应“和乡邻”。当然,大规模民间修谱也可能会有点负面影响,只要注意,也不难消除。[/B][/SIZE] [SIZE=3][B]总之,宗族势力不可能死灰复燃,宗族群体会保持一定活力;人们的血缘情愫、宗族的凝聚力不可能消除;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支,宗谱不可能人为地消灭,只会在继承中革新,也许会衍生多种形式,如单独的家传、经编辑的若干代家人的纪念性图文册、某一名人后裔的单行谱、经合成制作的全家人经历成就的录像带或光盘等。但都仍然带着血缘关系记录的谱牒特性。[/B][/SIZE] [SIZE=3][B]这次“修谱热”产生的新谱,状况如何?我的视野有限,仅就看到的浙苏赣三省的十几部而言,初步印象是:都延续了前届谱书未上名的新生裔孙的世系,这是一大成绩;但质量良莠不齐。其中确有上乘之作,但也有次品。有的编者可能读不懂文言文,老谱文献的断句、标点错讹甚多,而又疏于校对,错漏字满纸,无法卒读;有的不谙宗谱体例,随意删削老谱,砍掉了有价值的史料;有的缺乏基本历史知识,有部新谱中的一篇原谱序末署“叠山谢枋得识”,可下标的撰写时间却是“皇清道光五年岁次乙酉”,这位与文天祥齐名的谢氏亡后数百年居然还能执笔作序!这不是在抢救谱牒,简直是糟蹋;如果下届续谱时现存老谱已不复存在,则只能以讹传讹,后果不堪设想。又有一部新谱,编委、理事几乎都给自己或健在的父母写了传略,虚辞溢美,大不合谱例,也会招致族众不满。还有的序言中强调宗族内部团结而言辞不当,容易产生副作用;又有的无根据地攀伟人、名人为同宗,尤为不妥。这些缺陷,由于普遍是“谱盲修谱”,开头也属难免,但于弘扬中华谱牒文化是不利的。古人修谱,是非常严谨认真的,这种态度我们应当继承。[/B][/SIZE] [SIZE=3][B]至于本市近年新出的几十部谱书,据悉全是由来自东乡、波阳、余江等地的祖传谱师,自带字盘,依照旧谱开本、版式,用木活字排印线装,内容亦多有错讹,且不便查阅、保存。[/B][/SIZE] [SIZE=3][B]我熟悉的几位经济界关心文化事业的人士,有鉴于已出新谱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于2003年8月,集资注册成立北京史志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家谱制作分公司,购置设备,选聘人才,专为急欲续修宗谱而又苦于不知从何下手的家族,提供系列服务,旨在有助于将“修谱热”引向健康发展,提高新谱质量。在制作上,运用当代数码科技、网络科技,实现一谱三种形态——书、光盘、数据库储存,并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供公众查阅,既有利于长久保存,又有利于谱牒资源的开发。由此,谱牒实现了数字化制作,这是谱牒制作史上继木活字排印、铅字排印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同时谱牒作为文化产品也进入了企业化生产阶段。据悉,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B][/SIZE] [SIZE=3][B]本谱是该公司承制的第一部一谱三态的新型宗谱,公司全体员工严肃、认真、紧张地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但由于出谱时间紧迫,部分设想未能实现,产品质量究竟如何,尚有待公众和历史的检验。[/B][/SIZE] [SIZE=3][B]承蒙彭氏宗谱理事会邀我作序,为说明本谱诞生的背景,又鉴于社会各界对当前“修谱热”多有关心之士,同我一样正在思考、认识;故不揣浅薄、不避冗长,将自己一些并不系统、成熟的见解坦陈,以请教正。[/B][/SIZE] [SIZE=3][B]值此新谱告成之际,敬祝彭氏合族昌盛![/B][/SIZE] [SIZE=3][B] [/B][/SIZE] [SIZE=3][B][COLOR=#ff0000]             1996[/SIZE]年版《贵溪县志》第一副主编[/COLOR][/B] [COLOR=#ff0000][B]            [/B][/COLOR][SIZE=3][B][COLOR=#ff0000] 浙江东阳白云西山延陵后裔吴厚荣编[/SIZE][/B][/COLOR] [B][SIZE=3][COLOR=#ff0000]                               2003年12月5日[/SIZE][/COLOR][/B]

1楼
哈,我贵溪县的?   还跟我同姓,只是不是贵溪人哦.  02年我村也大修了一次,有49个村庄参修!~
2楼
吴国华:你老家是哪个村的,我外公家是新田饭姚家,我外公姓吴不知道是怎么传承世系呢!
3楼
新田畈姚家?  我知道,但不是很清楚。   就是这个村庄吗?还是叫新田畈吴家?
是你不知道你外公的世系,还是你外公他们都不知道?
我族有一处是分居到名为新田畈吴家的地方,与我村是同宗同支(与本村一个小支系更是亲密)。民国34年(1945)修谱时有参与。   2002年,我不知道参与没有,我看到的参修村庄名录里是没见到。  
民国谱中的新田畈吴家世系保存完好,我这里有存档(只是放家里,没带出来)。  你可以将你外公的世系、生辰告诉我,尽可能的详尽,以便我确认。
我的电话:13637827205。短期可能无法帮确认。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