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2500年,女性首次入孔子家谱

楼主
[转帖]2500年,女性首次入孔子家谱
  2500多年来孔氏家谱第五次大规模修订中,孔子后裔中的女性首次被列入了孔氏家谱,这在“天下第一家”的谱系修订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家谱修订史上也十分罕见。该消息在近日发布后,媒体大多将其作为“在有着重男轻女传统的中国一个时代的进步”的象征。但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谱牒学研究会副会长钱杭昨天就该事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不同意见。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续谱办公室主任孔德宏介绍,在孔子家谱以往的修订中,女性孔子后裔无论出嫁前后,从不列入家谱,男性孔子后裔的配偶则以小字标注在丈夫姓名之后。最近的一次修订则在历史上首次全面将女性孔子后裔列入家谱,女性与男性一样以大字标注,其配偶则以小字标注,列于其下方。如果其子女跟随孔姓,也可列入家谱。
    钱杭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任何家族都有权自由处理和表达对自己家族世系的看法,外界对之不必有过多干涉。但家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谱牒学上有其学术规定的一贯性。无论是新、旧家谱,如果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角度来认定,那么都应该遵守学术规范的一贯性,而不应牵强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将其夸大。对学者而言,一以贯之的家族谱系编写法对研究传统文化有益,随意改变则可能使负面影响超过正面,比如出现“妇女社会地位可以通过族谱的修订方式来提高或贬低”这样扭曲或轻率的理解。
   “族谱具有姓氏文化的象征意义,可以表达姓氏的完整传递,但它从来都不是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象征。男性族人的配偶在传统中国家族中一直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族谱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并不完全像孔氏族谱那样用小字标志。即便字号大小有区别,也不等于女子在家庭中地位低。中国家族文化中,母亲、祖母与男性祖先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母亲的亲属因为涉及外姓,所以在夫家的族谱中不进行标注,这主要是考虑到族谱形式的完整、清晰性,避免混乱。所谓家谱的‘不完整性’事实上是体现在‘娘家的权利不体现在夫家的家谱上’,‘不完整的双系世系’是中国世系的基本特征。”
    在钱杭看来,中国妇女地位的核心问题事实上从来都不取决于其在族谱中的地位,妇女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的程度和机会受到系统的限制,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族谱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象征性地位本来就不高,现在更已退居到其应该退居的位置。今天不必为了与封建意识形态反其道而行之,而超越“女性在族谱中的位置”本来所能涵盖的意义。
   “像孔氏家谱这样完整的家谱案例在中国不多,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其独特地位。从学术角度说,它应该成为承担家族文化严格、规范传递的代表。女性入谱有可能会打乱世系,而完整的家族世系恰恰是孔氏族谱在世界文明史上地位的保证。没有了这一特殊性也就没有了世界性。”

1楼
有关女性首次入孔子世家谱,有专家质疑将失去谱牒文化的传统性.负面的影响超过了正面,不知全体族人对此有何看法?
2楼
我认为:“女性孔子后裔列入家谱,女性与男性一样以大字标注,其配偶则以小字标注,列于其下方。”可行。但“如果其子女跟随孔姓,也可列入家谱。”不可行。
3楼
我认为:“女性孔子后裔列入家谱,女性与男性一样以大字标注,其配偶则以小字标注,列于其下方。”可行。但“如果其子女跟随孔姓,也可列入家谱。”不可行。
4楼
我认为:“女性孔子后裔列入家谱,女性与男性一样以大字标注,其配偶则以小字标注,列于其下方。”可行。但“如果其子女跟随孔姓,也可列入家谱。”不可行。
 
5楼
    我和楼上各位宗亲的看法有点不同。我觉得子女跟随孔姓入谱未尝不可。

    在“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的大前提下,允许子女跟随孔姓入谱对平衡中国未来男女性别比例有着绝对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现在农村人的生育观念。我们家乡的人早就不是“养儿防老”那一套了。
    首先,现在准备安享天年的五、六十岁的人在人生最辉煌的20多年经历了改革开放,他们或多或少积蓄了一些财富,对子女的依赖性比较小(比如可以通过出租多套房屋等,维持稳定的收入)。其次,一对夫妇养活两老再也不是难事、不是太重的负担(反之有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反而是互相推诿、老人的生活反而没有保障)。第三,跟女儿生活的老人也开始多了起来。第四,国家让人流泪的教育政策使绝大多数的多子户陷入了困境,他们的生活在农村是最穷苦的。
    这些现象使很多人都不敢要太多的小孩。据我所知,我们村1990年以后结婚的,生了两个儿子以后还想生的,一个都没有。但是没有儿子的户,还是千方百计想要一个儿子。因此我们这里有的宗亲生了七八个女儿仍“孜孜以求”,有的宗亲干脆就采用“科学”的办法来进行“选择”。他们如此“努力”,无非就是为了在族谱里自己的名字下面加个“跟班”的而已。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族谱制度不能针对国家政策作出适应性的修改,那么我们的族谱俨然已经成为宗亲们顾意违反国策的“元凶”,对国家男女比例失调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对于家族而言,我认为做出“允许女姓后裔入谱、允许跟随孔姓的子女入谱”的决定是无比英明的。我们的家谱如能在移风易俗方面做出一些贡献,它的作用绝不是几个老学究在他们的书房里所能想象得到的。
    我们在修订家谱的时候如能平等对待男后裔和女后裔,那么:将能使多少后裔家庭摆脱穷困啊?能使多少后裔家庭避免家庭破裂啊?能使多少小后裔能摆脱因穷缀学的命运啊?能使多少家庭不再成为别人的笑柄啊?
    老祖宗教导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仅害苦了我们自己的族人,更背离了老祖宗的思想。背离了老祖宗,我们遵守长辈的成规又有什么意义呢?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91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