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览青天笑白云--孔德墴

楼主
遍览青天笑白云--孔德墴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08/30/185254.jpg[/imga]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08/30/185339.jpg[/imga]
1949年10月,孔德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下途中在湖南长沙留影,时年20岁。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5/08/30/185510.jpg[/imga]
1988年7月,孔德墴(右二)在云南省烟草公司任党委书记时和曲靖烟草分公司领导同志一起到农村了解烤烟生产时的情景。
 巍巍泰山,九曲黄河,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多年文明史,儒家思想渊远流长,在其中占据了主流位置,其创始人孔子更是被推崇为“圣人”。近日,记者有幸在春城昆明走访了孔子的第77代孙孔德墴先生。

    除去家门显赫,76岁的孔德墴本人的人生经历也极耐人寻味:生于战争年代,就读于名牌大学,之后投笔从戎,解放后踏入政界,在地方工作多年,后调入烟草行业。孔德墴的每一步,都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解读孔德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解读那一代人。

上篇:一世激流写华章

    1929年,孔德墴出生在山东济南,在家中排行老五。

    孔德墴的父亲是一名国民党官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带着大哥到了重庆,8岁的孔德墴和其他4个孩子由母亲带着回到了故乡曲阜。在曲阜时,孔德墴母子6人住在孔府的安怀堂,直到1940年4月离开曲阜。孔德墴也是住在孔府里的孔子最后一代子孙。此后,再没有孔子后裔住进孔府。

    孔德墴在孔府发蒙。当时孔府的学屋专门请了包括前清翰林在内的两名老师任教,学生是孔家4名子弟——孔德墴,孔德墴的二哥、堂兄孔德墉和孔德成的堂妹孔德恭,学习的内容大多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著作。孔德墴天资聪慧,除了老师教授的内容外,他还涉猎广泛,不到10岁,就将《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多部名著看了个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成了孔德墴记忆里的珍藏,犹如百草园之于鲁迅,更何况孔府是博大的文化宝库。浑厚沉稳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建筑,郁郁葱葱的翠柏,偶尔飞来一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吸引得孔家兄弟屏气凝神,蹑手蹑脚地走近,近了,那鸟儿却轻轻振翅,跃上了不远处含着花苞的枝头……

    1940年春,孔德墴的父亲托人捎信,让全家都搬到重庆去。当时正值抗战,烽烟四起,兵荒马乱,山东到重庆的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母亲带着5个孩子一路辗转,经上海、香港、越南海防和昆明,沿途在父亲多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安全抵达重庆。

    由于家庭关系融洽,孔德墴全家暂时住到了孔子第77代长子长孙孔德成的家里。因为身份特殊,孔德成被国民党安排做奉祀官,并在歌乐山给他盖了一栋别墅,取名“漪兰别墅”。一个月后,孔德墴一家由“漪兰别墅”搬到了重庆北碚。孔德墴在重庆继续读了两年小学和4年中学。尤其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的4年里,孔德墴凭着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在这所著名的学校里连年获得奖学金,受到老师的青睐。

    在万众期待中,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父亲带着全家跟随国民党政府回到南京。1948年,成绩出色的孔德墴同时考取了当时3所著名高校: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很让家人为之兴奋骄傲。最后,他选择了当时被称为“民国最高学府”的中央大学,专攻农业经济。

    南京解放以后,军管会到大学里面号召学生参军。回到宿舍,同宿舍的12名同学聚到一起纷纷议论此事,没想到平时埋头书本的孔德墴第一个站出来说:“我要去参军!”片刻的惊讶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你一个书呆子,家庭条件又不错,你会去参军?你要参军的话我们全部都参军!”没想到第二天,血气方刚的孔德墴真的就报名参军了!宿舍同学也真的说到做到,一齐参了军。

    孔德墴被分到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跟随部队跋山涉水来到云南,在大山里面的一个县里工作。那时的生活贫困而艰辛,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像的。没有煤油,他们就用植物分泌出来的油点着当灯用;冬天再冷也只能穿草鞋,脚后跟裂开好几道宽口子,没有药医治,他们就用山里人的土方子将一种植物塞进去权当治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3年基层历练,昔日文文弱弱的大学生变得英武挺拔,他从参军前当众讲话磕磕绊绊的“书呆子”变成了一个基层群众的“知心人”。这一段生活在孔德墴一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使家境优越的他开始真正体会到普通大众生活的艰难。夕阳西下,一个人面对苍茫的大山,万家忧乐到心头,他的心和普通大众越靠越近。

    1953年起,根据组织安排,孔德墴先后在楚雄地委、双柏县委和禄丰县委、云南省外贸局、曲靖地委担任办公室主任、县委书记、副局长、地委副书记职务。1984年4月,孔德墴调至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任党委书记。调入烟草行业后,孔德墴兢兢业业,做了大量工作。1991年,他在此岗位上离休。

下篇:“五乐”相伴春又至

    春城无处不飞花。离休后的孔德墴生活在风景宜人的昆明,家庭温馨和睦,其乐融融,悠然自得。

    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6点准时起床测血压,7点吃早点,然后步行到离家不远的翠湖公园去锻炼身体。老人喜欢走路,甚至连公共汽车都很少坐。“人老先老腿,所以要多走路。”这是老人强身健体的秘诀。

    “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但我认为,长寿要遵循一个前提才有意义,那就是要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孔德墴这样向记者阐述他的养生之道,“活在世上,有的人自得其乐,有的人自寻烦恼。生活就是要多一点快乐,少一些烦恼。” 孔德墴把读书、听音乐、玩智力游戏、上网、旅游当作生活中的“五乐”。

    读书。名牌大学毕业,再加上诗书继世的家庭熏陶,孔德墴几十年来从未曾与书分开过。如今,76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云南省图书馆离孔德墴家不远,老人就在省图书馆办了一张长期借阅卡。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每月读两本书。有一年,图书馆搞装修,停馆一段时间,这可急坏了孔德墴,无奈之下,他只得每月去书店买两本书暂时“解渴”。在他看来,饭可以不吃,但书绝对不能不读,精神食粮远远比物质需求更重要一些。

    想不到,在众多书籍中,海岩的小说竟然是孔德墴的最爱。在他看来,海岩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都是因为一件很偶然的事情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孔德墴笑称海岩笔下环环相扣的人物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有几分相像。有一次同学聚会,多年不见的一位同学问孔德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怎么会去从政?”在当年的同学心中,才学出众的孔德墴最适合的是研究学术。面对同学的疑问,历尽沧桑的孔德墴只是淡然一笑:“这大概是命运的安排吧!”言语间,回首往事的从容洒脱,让人想起苏东坡的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听音乐。孔德墴喜欢听歌、唱歌,而且唱得不错,这在邻里间是出了名的。打开他的电脑,里面下载了许多音乐作品。孔德墴家住4楼,但每次下楼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楼下的人便知道是孔德墴下来了。喜欢唱歌与当初在农村劳动的经历息息相关,那时,劳作一天,再苦再累,孔德墴嘴里都要哼着歌,一天的辛苦仿佛在歌声中无影无踪了。那些终日劳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是,达观乐天的心态却越来越好。有时候,听着从前熟悉的歌曲,老人的思绪慢慢回到了从前火热的建设年代,回到了青年时代……

    玩智力游戏。老人喜欢动脑筋,且思维敏捷。只要与智力游戏搭上边的,诸如填字游戏、智力陷阱、脑筋急转弯、谜语之类的,孔德墴一概玩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不亦乐乎。老人家里订了《云南信息报》,每周日的填字游戏和猜成语游戏老人都会拿来做,实在做不出的再到电脑上查。“脑子越用越灵活,不用就一天天僵化了。”老人笑着告诉我们。每逢过年,孙女最喜欢和他一起到公园猜灯谜,祖孙二人齐心协力,每次孙女得到的奖品总是比别的小朋友多。那一刻,孙女眼里的爷爷是世界上最聪慧、最伟大的人。看着孙女跳来跳去的高兴劲,老人心里也乐开了花。

    上网。如今,网络在年轻人中已是相当普及了,但有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却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可孔德墴却是个地地道道的“网虫”,他对网络的精通,让记者自叹不如。平日里,喜欢安静的他除了锻炼身体,不经常出门。可每次到食堂去吃饭,他总是众人注目的焦点。大家都愿意围着孔德墴听他讲新闻,讲国际国内的大事。要问孔德墴消息这么灵通靠的是什么,三个字:上网呗!提到上网,老人顿时来了兴致,他滔滔不绝地嘱咐着记者一些网络安全常识:“电脑一定要按时杀毒;杀毒软件记得要升级;实在不行就只能重装操作系统了,不然会影响使用的。”看着眼前这位身为孔子后代的老人对高科技这么感兴趣,记者不免有些感叹。

    旅游。两千多年前,孔子为推行其政治主张,曾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14年。今天,他的第77代孙孔德墴在离休后14年的时间里,一直实践着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诺言。国内,除了高原反应强烈的西藏,孔德墴探寻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国外,孔德墴也已自费去了20多个国家。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纵情于山水之间的孔德墴,可以说是仁智兼备了。

    和很多人不同,孔德墴将每一次旅游都看成是一次文化之旅。每到一处,他都会流连于当地的名胜古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带着文化去寻找文化的。”每次到国外旅游,孔德墴都会将自己每天的心得体会整理成日记,回来后再细细品味。

    孔德墴对吃穿要求很低,总是尽可能地省下钱来做“盘缠”。两个孩子也特别孝顺,知道父亲的心愿,便也经常出资供他旅游。每一次旅游回来,孔德墴都会确定下一个目的地。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大量地查资料、做笔记、攒钱。等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新的旅程也随之开始了。

    今年的春节老人是在土耳其度过的。在伊斯坦布尔,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时,导游问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顿时,大家你问一句“土耳其地毯哪里有卖的”,他问一句“哪里的饭菜最好吃”。这时,孔德墴开口了:“请问土耳其语属于哪个语言体系?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导游随即一愣,接着便给大家讲述了关于土耳其语的来龙去脉。谁知孔德墴接着问:“请问能带我们到火车站看一下吗?”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很奇怪,火车站又不是景点,去那里干什么?孔德墴解释道:“从巴黎出发的著名的东方快车,它的终点站不是在伊斯坦布尔吗?现在还开通吗?我想去看看。”大家顿时对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刮目相看:他还真不简单!

    旅游,自然少不了拍照留念。可是孔德墴家里的影集之多,还是让记者大吃一惊。翻看每一本影集,记者发现,细心的老人早已在每本影集的前面编制了详细的目录,并标上页码,可见老人是将这些影集作为宝贝来看待的。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问及下一站的目的地,孔德墴笑了:“我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打算再去一趟北欧四国和英国!”看着老人憧憬的眼神,记者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心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

记者手记

    为了等待我们的采访,孔德墴先生打破多年来的习惯,没有去晨练。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老人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思维敏捷,完全不是印象中76岁老人的模样。一件普通的半袖汗衫、外套一件毛坎肩,和蔼可亲的态度,倒更像是邻家的爷爷,让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立刻联想到他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孔德墴先生知识广博,也很健谈,面对我们有备而来的诸多发问,他总是笑眯眯地作答,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切题、翔实,且不时来个绝佳的幽默。会意时,相视一笑,真正领略了老人的睿智。采访他,感觉如沐春风,完全没有因为年龄差距而造成冷场。上网、旅游、玩智力游戏、听音乐、读书,他的兴趣爱好之广泛,在他那个年龄段之前卫,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思考。我想,这恐怕与他开放的思维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乐在其中。他的潇洒从容,让年轻的我们羡慕得有些妒忌。同行的朋友戏言“临渊羡鱼,不如等待退休”,可是,退了休的,又有多少人能像孔德墴一样活得如此精彩呢?

来源:东方烟草报社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547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