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名人墓

楼主
孔林名人墓
孔子墓

  孔子墓 位于孔林中部偏南地段户封土东西30.00米,南北28.00米,高5.00米。墓前石碑2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阴正书“奉政大夫修正庶尹礼部郎中赐食三品禄直文渊阁永嘉黄养正书”,下款书“大明正统八年岁次癸亥十月一日五十九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彦缙五十八代孙承事郎曲阜世职知县孔公堂等立石”。后碑篆书“宣圣墓”三字,上款正书生益津高翔书”,下款书“甲辰春二月、既望五十一代孙元措立石”。甲辰年,据推算为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
  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 围墙等。石案为明代雕刻,石鼎为清雍正十年(1732年)制作。稍西约10米,有“子贡庐墓处”石碑1通。墓南有享殿、甬道,殿前有石鼎、石仪。石鼎为清雍正十年制。神道旁有
金章宗年间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宋真宗年间立“辇路”碑,明代立孔子神道碑等。
   孔鲤墓 位于孔子墓东稍偏南5米处。封土东西18·00米,南北23.00米,高3.00米,为大型冢家。墓前石碑2通。前碑正书“泅水侯墓”,明代立石。后为一小碑,篆书“二世祖墓”,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立。碑前有石供案,砖砌拜台。
  孔伋墓 位于孔子墓南约20米处的高土台上。墓圆形,封土东西18米,南北21米,高4米,为大型坟家。墓前石碑2通。前碑正书“沂国述圣公墓”,明代立石。后小碑篆书“三世祖墓”,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立。碑前有石供案、
石鼎等物。石案为明代制作,石鼎为清雍正十年刻制。拜台前有翁仲:对,为宋宣和年问雕刻,清雍正十年由孔于墓前移此。
  孔白墓 位于孔子墓以西稍南20米处。孔白,字子上,孔伋之子。墓葬封土东西27米,南北28.5米,高4.50米,为大型坟冢。以上四座墓葬,有砖砌红墙围绕。



孔仁玉墓 位于孔子墓东北,内红墙以外约100米处。封土东西11.93米,南北15.90米,高3.05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1通,篆书“兵部尚书袭封文宣公之墓”,碑阴楷书“奉正大夫修正庶尹礼部郎中赐食三品禄直文渊阁永嘉黄养正拜书”,明正统八年(1443年),五十九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彦缙立石。碑前设石供案,周刻卷云纹。

  孔宗愿墓 位于孔子墓西南,内红墙以西约50米处。封土东西11.00米,南北2.00米,高2.6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2通。前碑圆首,楷书“宋故四十六代衍圣公尚书比部员外郎通判潍州事子庄先生墓”,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袭封衍圣公孔昭焕、二十四代孙继汾、继涑①立石。后小碑,宋代刻制,圆首长条形,篆书“比部员外郎袭封衍圣公之墓”,杨元刻石。

  孔治墓 位于孔林内西部。封土已平。墓前有石碑,圆首,篆书“五十三世孙袭封衍圣公之墓”。上款正书“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赵孟頫书”,下款书“男思诚立石”。此碑于1978年移存孔庙东庑。

  孔思晦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1000米处。封土东西8.50米,南北9.00米,高2.5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正书“宣圣五十四世孙通议大夫袭封衍圣公礼部尚书赠通奉大夫江北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鲁郡公谥文肃公墓”。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二月,袭封衍圣公男克坚、孙希学立石。墓前设石供案。

  孔克坚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约1000米处。封土东西9.00米,南北12.00米,高2.2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五十五世孙前袭封衍圣公通奉大夫国子祭酒之墓”。明洪武十年(1377年)十月,袭封衍圣公男希学书,同希说、希危立石。碑前有石供案。

  孔希学墓 位于孔林西北区,石马行稍偏东。封土大部流失,现稍高于地面。墓前石碑断仆于地,残损缺字,能辨认者,正题篆书“五十六世孙资善大夫袭封衍圣公之墓”。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秋九月,袭封衍圣公男讷并孙公鑑、弟希范同立石。碑圆首,边棱处有劈裂纹,现已修复重新立起。孔钠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约1000米处。封土东西
8.00米,南北9.00米,高2.0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1通,篆书“五十七代袭封衍圣公之墓”。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孟春,五十九代孙、袭封衍圣公、孙彦缙,男公铎、 公镗同立。墓前有石供案。

  孔公鑑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约1000米处。封土东西10.00米,南北11.00米,高1.5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1通,篆书“五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之墓”。明永乐二十二年孟春上旬,男袭封衍圣公彦缙立。墓前有石档3扇,石供案1台。

  孔彦缙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1000米处。封土东西10.00米,南北14.00米,高1.30米,为小型坟冢。坟前石碑正书“五十九代袭封衍圣公之墓”。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孟夏,孙袭封衍圣公昭焕重立。墓前有石档3扇,石案1台,石人1对。

  孔承庆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1000米处。封土东西11.00米,南北13.00米,高1.8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正书“六十代孙赠袭封衍圣公之墓”。明天顺五年(1461年)夏四月,男袭封衍圣公弘绪、弘泰立。墓前设石供案。

  孔弘绪墓 位于孔林西部明代墓区中部偏南地段)封土东西10.00米,南北11.00米,高:1.6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六十一代袭封衍圣公南溪先生墓”。长沙李
东阳篆。明正德二年。(1437年)二月,袭封衍圣公闻韶同次男闻礼、闻善、闻义、闻政、闻孝立。墓前有刻花石档3扇,石案:台,石仪1组。

  孔弘泰墓 位于孔弘绪墓西。封土东西6.00米,南北5.60米,高1.05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1通,正书“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东庄先生之墓”。太原乔宗书丹。明弘
治十七年(1504年),七月,男闻诗立石。墓前立石档3扇,石供案1台,石仪1组。

  孔闻韶墓 位于孔弘绪墓北约50米处。封土东西13.00米,南北5.00米,高2.5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六十二代袭封衍圣公成庵先生墓”。袁郡严嵩篆。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男袭封衍圣公贞斡、翰林院五经博士贞寜、孔尚贤立石。墓前有石档3扇,石供案1台,石仪1组。

  孔贞斡墓 位于孔闻韶墓西北约30米处。封土东西14.00米,南北13.00米,高1.80米,为中小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六十三代袭封衍圣公可亭先生墓”。吏部尚书王牒总裁,甬东袁炜篆。明嘉靖四十年(1516年)季春,男袭封衍圣公尚贤立。墓前有石档3扇,石供案1台,石仪1组。

  孔尚贤墓 位于 孔贞斡墓南偏西约50米处。封土东西0.00米,南北17.00米,高2.00米,为中小型坟冢。墓前石碑正书,“六十四代赠太子太傅袭封衍圣公龙宇先生之
墓”。吏部尚书王碟总裁,都人方从哲豪。明崇禎四年(1631年)立。墓前有石供案1台,石仪1组。

  孔衍植墓 位于孔闻韶墓东北约500米处。封土东西15.00米,南北5.00米,高2.4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六十五代太子太傅袭封衍圣公对寰先生墓”。礼部
尚书、济南李若林书。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男袭封衍圣公兴燮立。墓前有石档3扇,石供案1台,石仪1组,石门坊1座。原有享殿已倒塌,尚存基石。

  孔兴燮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封土东西16.00米,南北18.00米,高2.5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六十六代衍圣公辅垣先生墓。”光禄大
夫、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阳李蔚篆。康熙八年(1669年)秋,男袭封衍圣公毓圻、应袭五经博士毓均、应袭太常寺博士毓埏立。碑前有石供案、石鼎各一,石仪1组,前有石门坊1座。

  孔毓圻墓 位于孔林内东北部,孔兴燮墓东。封土东西15.00米,南北12.00米,高.20米,为大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六十七世袭封衍圣公恭悫先生墓”。光禄大夫兼工部尚书、云间王顼龄篆。清雍正四 年(1726年)春,男袭封衍圣公传铎、翰林院五经博士传鋕、传钲立石。墓前有石档3扇、刻云龙纹,石供案1台,石鼎1座,石仪1组,石门坊1座。原有享殿3问,“文化大革命”中拆毁。神道前有御碑楼,内立清雍正二年(1724年)世宗胤禛表彰孔毓圻圣旨碑1通,下雕贔屃质石座。

  孔传铎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孔毓圻墓西。封土东西15.00米,南北13.00米,高3.30米,为大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六十八代袭封衍圣公振路先生之墓”。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桐城张廷玉篆。清雍正十年十二月,孙袭封衍圣公广棨,男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继溥、继泂、继涑、继汾、继澍立石。墓前有石供案1台,石鼎1座,石仪1组,石门坊1座。

  孔继濩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孔毓圻墓东约100米处。封土东西12.00米,南北11.00米,高3.20米,为大中型坟冢。坟前石碑正书“光禄大夫六十九代赠衍圣公体和先生之一
墓”。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题。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孙袭封衍圣公昭焕、男广柞立。碑雕龙纹。碑前设供案1台,石鼎1座,石仪1组。

  孔广棨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封土东西14.00米,南北11.00米,高3.30米,为大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诰授光禄大夫七十代袭封衍圣公京立先生之墓”。文渊阁大学士
兼工部尚书、海宁陈世倌题。清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月,男袭封衍圣公昭焕立石。碑前石雕云龙供案1台,石仪1组,石门坊3间,坊上匾额刻“儒宗在念”四字。

  孔昭焕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东墙根。封土东西11.00米,南北15.00米,高3.20米,为大中型坟冢。墓前石碑正书。“诰授光禄大夫七十一代袭封衍圣公显文先生之墓”。太少傅、户部尚书梁国治题。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三
月,男袭封衍圣公宪培、宪增、宪均、宪圭、宪坤立。墓前有石
雕云龙供案。

  孔宪培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封土东西11.00米,南北13.00米,高3.00米,为大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七十二世袭封衍圣公笃斋先生之墓”。光禄大夫、军机
大臣董诰题。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三月,男袭封衍圣公庆镕、孙繁灏立石。碑额及周边雕饰云龙纹。前有石雕供案、石鼎各1件,石仪1组。甬道南端建木牌坊,即孔宪培夫人于氏坊。墓前原有享堂3间,“文化大革命”中拆毁。

  孔庆镕墓 位于孔林北部偏东,孔宪培墓西。封土东西 8.00米,南北7.00米,高2.8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七十三世袭封衍圣公冶山先生之墓”。浩授
光禄大夫、振威将军觉罗崇恩题。清咸丰六年(1856年)二月,男袭封衍圣公繁灏、孙祥珂、祥玑、祥璞立。碑刻云龙,周边龙纹,前设石供案、石鼎各1件,石仪1组。墓前原有享堂3间,“文化大革命”中拆毁。

  孔繁灏墓 位于孔林内偏东北部,孔庆镕墓西。封土东西10.10米,南北8.30米,高2.93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七十四代世袭衍圣公端恪先生
之墓”。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彭祖贤题。清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男袭封衍圣公祥珂、翰林院五经博士祥玑、太常寺博士祥璞等立。碑雕龙纹边,前设石供案、石鼎各1件,石仪1组。

  孔祥珂墓 位于孔林内东北角林墙根。封土东西10.00米,南北10.00米,高2.6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光禄大夫七十五世袭封衍圣公庄悫先生之墓”。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赏用紫疆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题。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男袭封衍圣公令贻立。石碑额边雕龙纹,前设石雕云龙供案、石鼎各1件。

  孔令贻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林路东侧。封土东西13.00米,南北9.00米,高2.8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孔子七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燕庭先生之墓”。前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税务督办、姻弟孙宝琦题。中华民国十年一 月,男袭封衍圣公德成立。碑雕麦穗额、龙边,前设石雕供案、石鼎、帛池、酒池各1件。
1楼
孔彪墓 位于孔子墓西北约500米处。封土东西24.00米,南北25.00米,高4.80米,为大型坟冢。墓前原有汉碑1通,清康熙年间移孔庙同义门下,1978年移存孔
庙东庑。清代在墓前立碑1通,隶书“汉博陵太守孔君之墓”。墓旁残存有11汉代零散石阙、汉代石兽2只,均于1964年移存孔庙内。

孔尚但墓 位于孔闻韶墓东北约500米处。封土东西9.00米,南北7.00米,高1.60米,为小型坟冢。墓前石碑篆书“六十四代诰赠衍圣公玄宇先生墓”。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大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周延儒题。明崇帧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太子太傅、袭封衍圣公胤植立。墓前有供案1台,石仪1组,原有享殿已倒塌。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部,距林北墙约150米,封土东西8.43米,南北7.70米,高3.13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圆首,雕二龙戏珠,碑文正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诸授奉直大夫、原任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年家眷侄陈世倌题。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立石。墓前有石供案。

孔毓珣墓 位于孔林中部偏北,距孔林北墙约200米,系合葬墓。封土东西13.00米,甫北15.00米,高2.8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正书“诰授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加八级谥温僖孔公封一品夫人孔母徐氏之墓”。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年家眷世弟陈元龙题。清雍正九年(1731年)十月,男、候选同知传彭、刑部江南清吏司郎中传熹,直隶正定府知府传焯等立石。墓前有石供案、石鼎、石瓶各一,石仪1组,石门坊1座。在神道南端两旁建双御碑楼,石刻清世宗表彰孔毓珣圣旨,碑额雕滚龙,贔屃座。碑亭已倒塌,石碑于1986年修复。

孔继涵墓 位于孔林内东北,北距林墙约300米,东距孔令贻墓约200米,封土东西11.00米,南北17.00米,高3.30米,为大中型坟冢。墓前石碑圆首,正题隶书“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户部河南司主事加二级军功加一级孔子六十九代孙体生先生之墓”。奉政大夫、内庭供奉翰林院编修加五级郑际堂题。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男广栻、厂根、广闲、广休、广权,孙昭林、昭庚等立。碑阴行书,记述孔继涵生平,系卢文弘撰文。

孔样柯墓 位于孔林内东北部,距东林墙150米,距北林墙约250米。封土东西7.00米,南北9.00米,高2.10米,为中型坟冢。墓前石碑圆首,正书“孔子七十五代孙则君先生之墓”。三台肖方俊题。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男令甡、令秝立石。碑阴正题楷书“曲阜孔则君碑阴记”。墓前有石供案。
2楼
最好附上照片
3楼

古人墓葬讲究风水,不知孔子墓的山向情况如何?
4楼
估计在春秋时期,在这方面好象不怎么讲究。
按照中国民间传统的墓葬习惯,孔子祖孙三代不可能出现“携子抱孙”的情况。
大房和始祖始终是一条中轴线(有五世七世之分,超过七世,就要重新开新的茔地了)。示意如下(和有的树形家谱排列方法一致):
                 始祖

                   |
                   |
                 (二世)
  ……  四    二   大   三    五……
        房    房   房   房    房
                   |           |
                               |
                (三世)   (三世)    
                   |           |——4 2 1 3 5
  ……  四    二   大 三 五……
        房    房   房 房 房
                   |
               
                 ……

                   |
                (七世)
                   |
  ……  四    二   大   三    五……
        房    房   房   房    房
5楼
另外还有头枕青山脚踏平川的说法,在大部分农村仍然保留这一习惯。孔林不是也有“圣脉”吗。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