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孔子》:被误读的“孔圣人” 走得很远

楼主
[转帖]《孔子》:被误读的“孔圣人” 走得很远
[SIZE=2] 作者:周铭 来源:新民晚报[/SIZE]

[SIZE=2]    电影《孔子》迎着《阿凡达》飓风上映,勇气可嘉。但看了之后,感觉这部平铺直叙、缺少亮点和高潮,甚至主题不清的影片,放在哪个档期都会是市场的难题。[/SIZE]
[SIZE=2]    
[/SIZE][B]刻意编造桥段[/B]
[SIZE=2]    
    [/SIZE]孔子被尊为孔圣,并不是因为他的一生有多么强的戏剧性和传奇性,而是因为他为中国文化和教育作出的贡献。电影《孔子》没有在表现孔子的思想上做文章,却抓住一些所谓有戏剧性的事件加以发挥,同时利用孔子生平记载比较少的特点,无限发挥想象力,刻意编造了很多自以为高明的桥段,使整部影片流于平庸、孔子的形象近于迂腐,令人失望。
[SIZE=2]    
[/SIZE][B]叙事毫无技巧[/B]
[SIZE=2]    
    [/SIZE]影片在叙事上毫无技巧可言,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抓住孔子[SIZE=2]51岁出任中都宰到73岁病逝期间的一些“事件”如齐鲁会盟、堕三都、子见南子等进行描写,在对话中把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语》中的句子用白话文说出,颇像看图说话。但导演胡玫似乎又不想太“无为”,于是作了不少发挥和演绎。如前半段比较重要的齐鲁会盟,据史书记载,孔子陪同鲁定公在夹谷台和齐景公会谈,孔子认为需文事武备,所以鲁定公带500乘军车随行,距夹谷十里扎营,孔子派将斩了侮辱鲁定公的侏儒伶人,大震声威,使和谈顺利举行。而在电影中,孔子变成了诸葛亮式的兵法家,他向掌握实权的季孙思借兵500乘未果之后,居然让一群难民在山谷里摆起了空城计,故意制造嘈杂的人声和烟尘假装埋伏雄兵,而气势汹汹的齐景公还没看到一兵一卒,态度便立刻软了下来,自动割让土地,人物逻辑令人费解。[/SIZE]
[SIZE=2]    
[/SIZE][B]有心制造暧昧[/B]
[SIZE=2]    
    [/SIZE]开拍之前一度引起话题的[SIZE=2]“子见南子”果然也“不负众望”,拍出极强的桃色和暧昧来。南子不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是上流社会糜烂放荡生活的代表,而是成为了一个天性开放、爱好自然,同时又有真知灼见、领先于时代的摩登女性。基于对孔子的崇拜,她要求安排会面,凑在孔子面前挑逗味十足地问他,仁者爱人,是不是也爱她这样声名不好的女人?孔子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南子继续用《诗经》中的《关雎》来试探孔子,孔子终于能够讲出著名的“思无邪”来应对。最后南子几乎贴身靠在孔子身上,问他能不能留下来。孔子说不敢留。这段“子见南子”中,南子不是那个“美而淫”的南子,孔子也并非不为所动,两人的会面成了一次心领神会、惺惺相惜的神交。电影的编排为孔子平添了几分桃色绯闻,让观众在误读孔子上走得更远。[/SIZE]
[SIZE=2]    
[/SIZE][B]配角抢戏主角[/B]
[SIZE=2]    
    [/SIZE]周润发扮演的孔子在表演上的确有灵气,但苦于影片给予他表现的余地太小,他在片中最常做的只是行跪拜礼而已。影片对配角的描写更加丰富,把孔子的戏全抢了[SIZE=2]——姚鲁饰演的鲁定公大智若愚的狡黠,马精武饰演的卫灵公的荒淫,陈建斌饰演的季孙思延续着他扮演曹操时的奸雄气质,周迅扮演南子的貌似天真的妖媚,任泉饰演的颜回还被特别加上了一段勇救竹简而溺水牺牲的影片高潮——孔子唯一胜过其他人的地方只在于戏份最多,出彩的地方却全被配角抢光了,由头至尾呈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个拘泥于古礼、生不逢时、一生颠沛流离的倒霉蛋形象。人们从电影中根本无法看出孔子超越常人的伟大之处。 [/SIZE]

1楼
[转帖]《孔子》北大看片获好评: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
    新浪娱乐讯 史诗电影《孔子》继1月14日在京举行了盛大的全球首映典礼之后,于1月18日走进了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大地传播集团董事长、电影《孔子》总策划于品海先生与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在内的数十名教授和知名学者一起观看了影片并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举行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电影《孔 视频:《孔子》第五版特辑 陈建斌尝试反面枭雄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子》中厚重的中华文明底蕴和意味隽永的儒家思想获得来到场嘉宾的肯定,尤其是周润发所塑造的孔子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源出于周天子血脉的各路诸侯国割据一方,相互征伐。这是一个气势磅礴的时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战争、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这是我们称之为“春秋”的时代,一个号称“无义战”的时代。

  在这个混乱的黑暗时代中,不但庶民百姓们看不到希望,就连作为“肉食者”的公卿大夫们一样朝不保夕,子弑父,臣克君的纲常悲剧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中,有一个人带领着他的弟子,用双手开始传播光明的种子,如同移山的愚公,如同填海的精卫,怀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道德理想,怀着“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抱负行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他,就是鲁人孔丘,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

  史诗电影《孔子》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现了我国春秋时期鲁人孔丘跌宕起伏的后半生,影片以孔子在鲁国执政为开端,以孔子周游列国为结束。影片始终以孔子的个人经历为线索,艺术化的将春秋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既有鲁国庙堂之上讨论“隳三都”时的明枪暗箭,又有“夹谷会盟”中的金戈铁马,既展现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师生之情,又有“子见南子”的千古谜情,

  “不乏味 不说教 不干巴”

  《孔子》全片节奏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高潮扣人心弦,虽然时长2个小时但是依然令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在放映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电影总策划于品海向在座教授学者讲述了影片艰辛的诞生过程,而大家对于能够有这样一部综合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艺术作品的出现表示了祝贺,认为电影《孔子》的诞生,是中国国产史诗巨著影片的一个里程碑,将中国大片的标准提升到了圣贤,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也让中国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与同期的《阿凡达》相比,《阿凡达》是展现了电影技术的一个新高度,而《孔子》则是为中国大片指引了新的方向,中国人终于不用再吊在威亚上讨好外国人,中国文化将成为代表中国的最强音。

  对于周润发的表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周润发塑造的孔子形象生动、有力量,让人看到了孔子为了理想目标坚韧不拔去奋斗的精神。整部电影宏大、有追求、有历史感,对白自然流畅,最重要的是适度、得体。张教授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给中国人和外国人看都很得体的电影。对于电影的意义,张教授认为,主要是为了让中国和外国那些对孔子不了解的人有一条路去认清孔子,去了解中国文化。如果看过电影之后,人人都开始读《论语》,读孔子的书,那就是电影的成功。

  虽然对电影的整体质量提出了表扬,但有专家表示,影片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电影应该对孔子早年思想的形成和晚年在文献整理方面的功绩多些笔墨去描述,结尾有些仓促,对孔子思想的挖掘还不够。对此,中华书局总编审顾青基于电影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限于电影的时长,2个小时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将孔子一生完整体现的。对于有人提出的思想性不强的意见,有专家反驳道,如果太散文式的去讲述孔子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必然会造成公众理解上的困难。不能用专家的视角看电影,适合专家学者们去看的电影不见得适合普通观众去看。《孔子》的观赏性很强,达成了与公众的沟通,不乏味,不说教,不干巴巴,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感动的时候感动,给了大家一个很生动的孔子。
2楼
电影《孔子》,对于孔子的后人来说其实无需做评价,当然转载相关的报道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需要智慧地看待当前所处的是一个游戏和娱乐的时代。

很多话古人都已讲了,很多办法古人也都实践了。
3楼
[转帖]《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在哪里?
前天终于去看了《阿凡达》,当一台巨型推土机把村庄给“拆迁”掉,我明白了为何广东一个反抗拆迁的地方会集体观看《阿凡达》。这是一部献给百姓小民的电影,虽然它只是一个成人童话,人们还是发自肺腑地喜欢它。

不少朋友看了三遍,我正准备效仿,网上突然出现一条消息,内地不少影院已经接到“内部通知”:从《孔子》上映时间(1月22日)开始,《阿凡达》2D版本将统一下档,只保留该片的普通3D版、IMAX版。(《潇湘晨报》1月19日)

这个消息在网上扩散开来,令很多人气愤不已,《孔子》还没亮相,就面临着不小的公关危机,也不知导演胡玫意识到了没有。但这个消息,确实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你甚至可以将它当作一则谣言。它只是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情绪。

胡玫在首映礼上发了一飙,炮口对准的是历史学者鲍鹏山。鲍鹏山在《百家讲坛》讲孔子,出于对孔子的尊崇,先向电影《孔子》开了一炮。除了两个字符错误,他认为子路、颜回、南子的死法都不对头,并由此认为影片在胡编。这引起了胡玫的反攻,并被冠以“砖家”的头衔。胡玫认为鲍鹏山根本不懂电影,在影片宣传的当口挑刺,属于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这俩人都没错,鲍鹏山不懂电影,胡玫不懂历史,所以基本没法对话,只好如鸡同鸭讲地骂将起来。说心里话,我也觉得,学者特严肃地挑电影里的历史错误很无趣,唧唧歪歪地上纲上线确实挺烦人的。电影加上史诗两个字您就当真了,像搞学术一样搞娱乐很不招人待见。谁不知道颜回是穷死的,电影非要安排人家为孔子献身,看电影的也不会当场站起来喊假冒伪劣。

鲍鹏山挺无趣,胡玫则挺剽悍。不仅导演的作品多关于大人物、醒掌天下权的主,她本人遇见不喜欢的也是快人快语,将鲍鹏山一个学者斥为搅场子的小瘪三,显示了胡玫泼辣的一面。她的形象与作风,以及《阿凡达》的让路传闻,让一个传说不胫而走——《孔子》是大有背景的影片,人家是主旋律,而且是国家队的。电影还未上映,广告口号似乎已经唱响:“《孔子》,你不得不尊敬!”

这个传闻同样很难证实,人们只是根据所看所闻进行合理化猜测。意见领袖王冉在微博上宣称,“如果不让《阿凡达》为《孔子》让路,我也会去看《孔子》;如果非要让《阿凡达》给《孔子》让路,我坚决不看,甚至还要再看一遍《阿凡达》。都这把年纪了,我还是这么逆反。”

王冉用的是“如果”,表达出的是一股怒火。而且,从网络言论来看,他并不是一个人在逆反。《孔子》到底招谁惹谁了?

这首先缘于胡玫的影视政治学。胡玫是个好导演,专攻历史正剧,善抓宏大题材,能把正剧拍得好看,老百姓喜欢的导演。胡玫有一个特点,她对政治感兴趣,有比导演同行更大的怀抱。而且,她能天才地感知到政治需要什么,老百姓期待什么,并适时推出量身定制的大剧,往往“政经两界、官方民间”反响都不错。我不靠谱地猜测,胡玫背后也许有高人指点。

看看胡玫的几部大剧,《雍正王朝》把一个勤政克己但刻薄寡恩且大兴文字狱的专制君主,塑造成了不惜粉身碎骨也要推动新政的改革家,让看这部剧的老百姓大有联想。另外,《汉武大帝》、《乔家大院》也都响应着某种精神,显示着导演的宏大的叙事抱负。

有几部这样的大剧在前,人们对《孔子》有想法自是水到渠成。《阿凡达》想说的是要反抗暴力拆迁,那么《孔子》在诉求什么、宣扬什么、呼应什么?在被忽悠着动身去电影院之前,观众当然会小声地嘀咕一下。

除了猜测胡玫的用心,观众还有可能为孔子担心。孔子原本是一个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读书人,但在后世王朝的别有用心之下,被塑造成了历代王朝的吉祥符。终于等到近现代,这位老书生也渐渐有了一点人样子,但随着文化复兴持续升温,孔子又成了一项国家级工程的目标。


让一位“改造”过雍正的导演来塑造孔子,她会把他变成什么样子呢?当年胡玫拍《汉武大帝》的时候,学者张颐武写了一篇很好的评论《强者精神与盛世情怀》。张颐武写道:“《汉武大帝》是正面地表现一种胜利者的强者精神的作品,也凸显了一种过去中国作品难见的‘盛世情怀’的渲染。但其实它所要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汉武帝,而是表现今天中国的强者精神和盛世情怀。”

张颐武教授特别善于反话正说,他曾对我说过,胡玫对他这个说法是认同的。召唤汉武大帝,其实是对于一个新世纪的想像。它满足的是我们新的愿望和要求。那么,在当下,胡玫对于孔子,有着什么样的新的想象?她对电影《孔子》,又有什么“新的愿望和要求”呢?

从胡玫对鲍鹏山的态度来看,她是欠缺一些孔子的儒家气度的,是有一些霸气的。当然,她剽悍的人生本不需要向人解释,但我希望,她玉手描绘的《孔子》,能够少一些霸气,多一些本真,不要成为一部让人“不得不尊敬”的宣传片。
4楼
[转帖]争议声中看《孔子》--深圳商报

  争议频发的电影《孔子》即将上映,昨日在深圳举行了媒体试映会。先有孔子研究专家鲍鹏山批评《孔子》有多处史实“硬伤”,然后是《孔子》主演周润发在宣传活动上质问记者:“(看了《孔子》没哭)你还是人吗?”《孔子》是否称得上“史诗大片”?历史题材电影在史实与艺术性之间应如何取舍?

  《孔子》或可代表孔子与这个时代的距离

  关万维

  首先要承认《孔子》是一个十分难拍的题材:孔子的形象似乎很明白易懂,又似乎深不可测。能解读出一个什么样的孔子,就看创作者的境界了。如果说《赤壁》还有很多生动的细节可供使用,关于孔子,因为细节的匮乏,反而具有了更大的弹性。既为创作提供了空间,也增加了难度。电影《孔子》在这方面表现平平,基本没有大家手笔,除了个别细节,没有什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东西,倒是有不少地方感觉把握得不够准确。

  比如说,电影《孔子》过分渲染孔子在鲁国的“功业”,这其实不是什么好选择。“B计划”牛车退敌、空手夺城、擂鼓除逆,这些东西没有必要都往这一个人物身上堆积。孔子在回答某国君时曾明确说过:识礼,不识兵阵。电影中对孔子的塑造只能导致人物性格的混乱,也浪费笔墨。陈蔡之难,笔墨不少,却没有表现出让人为之心动的东西。卫灵公“人太多了,社会混乱”之类的台词,想不引起笑场都难,还不如干脆加一句“人心乱了,队伍不好带”更有幽默效果。孔子最后回归鲁国时的台词更差,“我回来了,我的父母之邦”,这类台词既不出彩,也不符合孔子晚年的精神境界。将孔子的行为和思想过于简单化,似乎孔子是被赦免返回故乡,浪子回头似的。

  电影中的好多细节也未能超越俗套,比如吃马肉一节,为什么非要是“最后一碗”,然后再出现熟悉的一幕:人人轮着喝一口,仿佛回到了上甘岭。这些陈旧的电影手段,已经是一种文化恶俗。齐鲁盟会一节,一个国君居然找不到兵乘来为自己保驾,这个玩笑开得太廉价了一点。

  争议较大的南子诱孔一节,我倒以为是电影最好的一段。一个淫荡的女人,自然有其复杂的一面。这一节不仅解救了孔子,也解救了南子这个人物。“人人知道你奔波的痛苦,未必能理解你痛苦的境界”。孔子在一个他看不起的女人那里,却得到锥心的理解,这是一种讽刺。这个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向人物的纵深迈进一步,表现出一点复杂性,完成了一次对历史人物人格化的塑造。颜回溺水一节,我觉得不好,还能有更好的设计。怎么设计是个问题,总之要让人不觉得很“演义”,很廉价。孔子悲颜回,有一点自哀后继无人的意思,电影里却无所表现。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吧。

  整部电影,说乏善可陈也罢,说差强人意也罢,总之是不至于让人大倒胃口,也没什么惊喜之处。平平庸庸的解读,解读方式还有一些喧闹,表现出来的更多是表层的东西,没有很好进入孔子深层的东西,除了南子一节。或者,电影《孔子》的这种表达,其实就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与孔子的真实距离。

  孔子周游列国,本质上是为了寻求理想,而不是被驱逐,他的流浪本质上是精神的流浪而不是形骸的流浪,电影《孔子》只展现出来后者而不是前者。孔子作为一个文化人物,其当时当世的悲剧情怀没有得到展示,体察不到一点感悟。看完《孔子》,跟看完《变形金刚》没什么两样,心里空空如也。将一个复杂的文化人物拍到这个“境界”,这就是“大片文化”的特权吧。

  导演离专家越远,电影离板砖越近

  杨 青

  电影《孔子》上映之前,学者鲍鹏山就质疑了《孔子》的硬伤。编剧陈汗一语道破学者与编剧的区别:“他可能懂孔子,但不懂电影。我们可能不懂孔子,但懂电影。”

  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陈汗道破的正是多少年来历史题材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对电影导演来说,如果史实与电影艺术冲突,大多数会选择牺牲史实,胡玫并不是第一个。

  28年前就有这样一桩事例:导演李翰祥拍摄《垂帘听政》,请来著名的清史专家朱家溍做历史顾问。但是电影拍出来大家很奇怪,很多非专家都能看出的细节失真,怎么能从朱家溍的眼皮下通过?后来朱家溍诉苦说,史学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说不到一块,导演的原则是史实要服从电影需要。朱家溍在电影里拗不过导演,回头在《文史知识》上撰文批评自己顾问过的电影,没有引起导演的回击,反倒成为一段“文坛趣事”。

  但世易时移,现在情况大不相同。

  学者鲍鹏山一质疑,引得板砖与唾沫横飞,导演与编剧共怒。

  我发现对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态度,基本来了个大转弯。以前惟历史是问,以历史为轨迹进行艺术加工。像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请古典人物画家戴敦邦等做人物造型顾问,邓云乡做民俗指导,还有一个庞大的顾问委会员,看看这一串响当当的名字:朱家溍、成荫、林辰夫、阮若琳、沈从文、启功、吴世昌、吴冷西、吴祖光、周扬、周汝昌、杨乃济、杨宪益、赵寻、钟惦棐、曹禺、蒋和森、戴临风。所以不管是人物造型还是音乐创作,这一版的《红楼梦》都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现在新版《红楼梦》据说就要和观众见面了,我查了一下创作团队,发现没有历史顾问这一说(至少在公开的网站上没查到),只有文学统筹和文学顾问。

  也就是说,当影视创作技术越来越先进、画面越来越精美、投资越来越庞大时,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却离历史专家越来越远。

  再有就是编剧对历史应该持有么样的态度。

  《孔子》另一位编剧何燕江在回应质疑时说:历史上没有的,我们就可以写,这叫“钻历史的空子”。

  这样说并无不可,其实电影《孔子》又何尝不是钻历史的空子?但这个空子如何钻,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按绘画的手法,我觉得钻历史的空子应该用写生。虽然历史是空白,但它有背景有底线,有合理的情境和逻辑,应该根据情境如实写来。如果写意般肆意挥洒,出了历史的框架,那就成了歪曲历史。

  尽管胡适早就说过,历史像个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但如果要打扮孔子,难度还是有点大。毕竟历史上关于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把“人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句于丹新解硬安到孔子头上,露出的正是编剧对孔子的夹生。

  《孔子》编剧之一陈汗亮出自己的学历: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而且声称孔子所有的史料,只要他(指鲍鹏山)看过的,我们都看过。这句话无非表示自己也是读书人。但这位先生忘记了一点,看过和有见识是两个概念更是两个层次。看过《论语》的人多了,但历史上流传下来注《论语》的书却屈指可数。

  以前电影导演和历史顾问距离很近,虽然有个别细节失实,但大体还是真实的。而现在,导演离历史学者远了,一旦被质疑几乎是恼羞成怒,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看完《孔子》我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拍历史电影的时候,导演离专家越远,电影离板砖越近。

  孔子可以“不反对”

  观众可以“不答应”

  路卫兵

  《孔子》一片还未公映,便引来众多非议。打口水仗已成为每部大片上映的前戏,这次似乎尤为激烈。其实,争执本就是多余的,在我看来,《孔子》根本就不适合拍摄。

  好多导演都有一个误区,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的电影无所不能。其实,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变成光影胶片。有些导演,发扬的不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而是热衷于特别能煽情、特别能矫情的新闻噱头。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小聪明去愚弄大众,一部比脚后跟还要粗糙的电影,非要挂上拯救什么、挽救什么的幌子,甚至和爱国主义联系起来。这说明我们一些导演们已经将自己麻木到谁也不怕的极品境界。拍过《西游记》你就能上天入地啦?也没见人家斯皮尔伯格、卡梅隆什么的出来瞎嚷嚷,这就是差别!

  孔子的形象模式化是最大的败笔。怎么看孔子?孔子是历史人物,也是对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影响至深的思想家。时至今日,孔子更是一个浓缩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象征。孔子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根本不需要变成影像,更不想产生孔子就是周润发的模式认知。

  既然定位为大片,就不要谈什么文化。大片的定位是大制作、高票房,要的是效益,讲的是娱乐。所以我们并不在乎《英雄》和《无极》的幼稚无聊。我拍了,你看了,哈哈一笑,一拍两散。可有人偏偏喜欢给大片点缀彩色的浮藻、装扮美丽的外衣,美其名曰:文化大片。商业运作就商业运作,整那么矫情干什么?

  既然谈文化了,那就要说说文化。《孔子》的宣传口号是文化大片、史诗巨片。文化和史诗来源于何处?难道不是孔子本人吗!既然沾了孔子的光,就要对他老人家负责到底。什么叫负责?有了漏洞还不让说算什么?这点都不能承受,怎么拍出令人信服的影片?

  孔子剧组声称他们这样拍“孔子没反对”,这话有着二人转式的幽默。孔子当然不会反对,即便你给他弄个“小三”、配把手枪,他也不会反对。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众的感情是真诚的,绝不容许人蹂躏践踏!你可以“钻历史的空子”,但绝不允许玷污人内心的圣洁。孔子可以“不反对”,观众也可以“不答应”!

5楼
不要看,也不要评论!什么都不说。呵呵!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