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志愿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 孔俐

楼主
世博志愿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 孔俐
[img]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chinese/sbdt/sbyw/images/00008196.jpg[/img]图为作者在云南丽江留影


我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日)国际经济与贸易04级的学生。今年二月份起,我很荣幸地当上了“世博志愿者”,主要任务是整理上海电台《世博进行时》节目的录音,发到世博网上。半年多来,收获颇丰。

  第一次到电台,节目编辑叶老师的出现就带给我一份意外,想像中的电台编辑应该是一位资历深厚、德高望重的老师,未曾想竟是一个年轻人“认领”了我。主持人高源老师给了我第二个惊喜。她总是微笑着,很客气,让我曾经对主持人产生的距离感一下飞走了。

  通过电波,高源老师用她温柔的声音把世博知识传播到所有关注世博的人群中。因为承担了这个任务,我结识了一些人,亲眼看到了一些人,一些我过去不可能面对面的人,即使一分钟也罢。

  对于嘉宾,最深刻莫过于何兆华老师了。时隔了三个月再度相逢,他竟然还能够认出我:我当时在世博会会歌征集(2004年度)评审现场做志愿者,何老师是评委。这对我真是莫大的荣幸。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世博知识,主持人在与嘉宾交流的过程中措词比较口语化和通俗化。又因为是现场谈话类节目,录制时难免会有一些过渡词的重复。对我而言,不只是需要把谈话的内容尽可能地正确地整理出来,还需要对谈话人的每一句话仔细地推敲。是否符合语言上的思维逻辑?是否重复词过多?是否过于口语化?有些句子只有在反复默读了之后,才能将谈话人口语化的语言与其意图说明的问题融为一体,将耳朵能够理解的话转化为眼睛也能接受的文字。虽说这语言表达和组织的能力应该是语言的基本功,说来羞愧,也许正是由于平日里的忽视长期地听之任之,直至用时方知自己竟已退化,幸亏如今弥补为时不晚。如何做好一份完美的谈话类文稿,还仍有待我在实践中继续体会和感悟。

  在整理每一期录音的过程中,也是我积累各种知识的过程。过去从不知道世博会牵涉到如此众多的领域。在每一期节目中,都发现了许多许多自己原先不知道的知识,有关世博的知识不断地增加,会展、经济、环境、科学、技术、艺术、历史、人文……我感觉到在整理文字中自己知识的匮乏,时不时地需要登陆互联网搜索相关的知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整理《世博规划中的江南造船厂部分历史建筑如何保护》这一期录音的时候,听到嘉宾说了一个建筑方面的专业词“红线”,也许是时代和年龄的关系,因为不知道“红线”是什么,搜索互联网的结果是满屏满屏的婚姻介绍,不过慢慢被我发现了“红线”的定义。之后当再次听到这个词汇,我便解释给同伴听,“红线”可不单指月老手中牵着的姻缘线,在她们惊异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了些许自豪。知识,本就是厚积而薄发。

  自从接受了任务,我几乎每期奔赴电台,也许有时并不需要我到录制现场,但我依然乐陶陶地赶去。不为别的,就为了借这次绝好的机会,打开自己的眼界。电台可不是能够随便参观的地方,在外面的我一直憧憬着能有朝一日让我亲眼目睹怎样录制一台节目。梦想成真的喜悦吸引着我,在电台里行走,似乎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好奇地触摸着每一处从未见过的设备,张望着透明玻璃后主持人的演播室……我终于解开了过去的无数问号!主持人是如何接听听众热线的?短信平台又是怎样一回事?直播室的布局究竟是怎样的呢?主持人和编辑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在电台,我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看到了想要看到的。

  我喜欢汪国真的《往事如昨》:

  如果说那串闪烁的记忆是一笔财富,

  那么,

  那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则是这笔财富闪着不同光泽的内容。

  在如昨的往事中,

  重要的并不在于得到过或失去过,

  重要的在于经历过。

  我认为,志愿者的意义不在任务的大小,而在于因实践而付出,在付出中汲取,在汲取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终为成长而实践。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生命的年轮一圈一圈划过深刻的印痕。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