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策划创意我们自己的刊物吧

楼主
一起来策划创意我们自己的刊物吧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火爆,行业刊物、项目刊物、公司刊物、小区刊物、会员刊物等等风起云涌,也告诉我们自办一份刊物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我们孔氏宗亲迄今为止好像只有“孔氏宗亲网”这一份大家共享的家园,也好像只有“孔子世家谱续修”这一大家共同的工作,真是太少了点。前段时间,我和卫东、强卫、开屏等讨论策划出版一份孔氏宗亲的内部刊物,理了点思路,现在请各位宗亲大家一起来参与,一起来努力,争取早日搞出我们自己的第一份刊物。
   
关于内部刊物的一些思考

一、思考的问题点:
01、      刊物的发行时间(一次性?月刊?季刊?年刊?)
02、      刊物的发行方式(免费社会赠阅?免费小范围赠阅?收费社会发行刊物?)

二、板块架构:
01、      孔子家训(不入俗流,不甘为人下,别于齐民)
02、      孔氏溯源(殷商嫡裔、宋国王族故事)
03、      诗书礼义(每期推荐一篇或一本孔子著书,或论语箴言等)
04、      世家谱牒(孔氏重视谱牒的原因、历史上续谱的过程、总谱和支谱、文革浩劫)
05、      世家采风(每期一个支派的生活状态描述)
06、      家谱续修(筹备工作、组织机构、族人寻访、登记工作、多项创新)
07、      孔子贤哲(孔子后裔对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子思、孔鲋、孔安国、孔融、孔稚圭、孔颖达、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孔尚任、孔广森等)
08、      孔门英才(每期一个当代孔家名人,如孔瑛、孔繁森、孔令辉、孔祥东、孔祥云等)
09、      在线传真(修谱的最新进展)
10、      修谱花絮(续谱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戏剧性或感人的插曲)
11、      互动视窗(网络评论文章、报纸评论文章)
12、      孔子家书(衍圣公的信,可行性待讨论)
13、      家族机构(衍圣公府、南宗北宗、支派源流、族长户举、字辈派序)

1楼
您好。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思考。一次性当然不要考虑了,月刊大概太快了,年刊又显得慢了些。最好的建议是季刊。也便于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宗亲阅读,有一个周转期。根据资金情况如果许可就免费赠阅,建议在海外设点比如在中国的驻外使领馆都有免费赠送的刊物,供人取阅。另外刊物也要考虑到港,澳,台实际情况是采用简体版或是繁体版?如果要海外其他人士阅读,可否增加英文版?我知道很多海外友人很希望了解我们祖先和我们这些后人。
   另外可否成立一个孔氏教育基金会,对族内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学生给予补助?
2楼
现在发行刊物不太现实,其一:发行刊号控制很严;其二:机构,资金和发行量等问题.我的意见先集中一切精力财力脑力搞好这个网站,众家族网不可比拟的.有声有色,到时,新浪,网易都要我们合作.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为争取我们这只优质股上市打外交战.....!这不梦想,只要大家群策群力,一定成功!
3楼
都是好主意,但须各位宗亲们共同努力,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都必须得到保证,还有就是大气候的问题,在国内做点事不象国外那么简单有钱就行,所以大家必须群策群力不计个人得失,否则就什么事也干不成.
4楼
    其实刊物可以是内部刊物,不一定要发行刊号,策划、设计、印刷的费用有限,根据我的经验,30至40页,印1000份,也就几千块钱,一个季度出一期,费用应该问题不大。但关键是邮寄费用贵。如果大家踊跃投稿,除了网上发布外,需要印刷品的能够自己承担邮费,则我们有决心承担策划、设计和印制费用。
    至于孔子教育基金会,因为现在有一个孔子基金会(其实它内部好象也没有我们这些孔子后裔什么事),所以孔子教育基金会的发起人、主管部门等等肯定挺烦的。而且我们孔氏宗亲这么多年来联谊恳亲活动太少,缺少一呼百应的有号召力的人员,所以尽管我们常常会有很多想法,但往往是“老虎咬天”。
    至于通过一定方式给予贫困学生以补助,给予福利院的孔姓孤儿以关爱,我非常支持也肯定会积极响应。但一下子搞大范围的甚至全国性的不容易,我们可以从个案开始。今天黎光宗亲发布了两个贫困宗亲的消息,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学生开始。请黎光宗亲牵个头吧。
5楼
关于孔子基金会的资料

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子基金会是由国家拨款作为启动资金支持的全国性乃至有国际性的学术基金组织。旨在通过募集基金,组织或支持国内及海外儒学研究,为宏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为增进海内外华人团结、促进各国文化交流服务。本会于1984年9月在谷牧指导下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山东曲阜市成立。1996年8月经中央领导批准由北京转会济南,受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现谷牧为名誉会长,韩喜凯为会长,陈光林、赵健民、牟钟鉴等为副会长。法人代表为秘书长张树骅。
中国孔子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组织和推动孔子、儒学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围绕孔子、儒学研究的热点及当代相关社会问题,举办了一系列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出席会议讲话或接见与会代表。
(2)组织编辑出版了一批孔子、儒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和期刊,包括《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和《孔子研究》等。
(3)赞助和支持了国内部分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建立及其活动,发起和筹建了国际儒学联合会。
(4)组织和参与了众多海内外学术交往活动,先后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韩国成均馆、日本筑波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美国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俄罗斯东亚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牢固联系。
(5)与北京远望公司联合制作发行了孔子金像,与新华社山东分社合作出版发行了金版《论语》。现在与曲阜师范大学合办孔子文化大学,着手编辑《儒学年鉴》的同时,积极筹备中国儒学文化出版社和出版《大众儒学》,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事业。
(6)与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合作,发起发行华夏孔子认同卡及创设孔子文化投资基金,扩大基金实力,搞好学术文化服务。
中国孔子基金会以其文化学术权威性和高度敬业精神向为社会各界关注。已先后得到王光英、包玉刚、李嘉诚、汤恩佳等著名人士及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的捐赠支持。热忱希望海内外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继续关注支持本会事业。本会已在曲阜孔庙外建造“德风亭”,对一切捐助单位和人士刻石留名表彰,使其热心传统文化、造福学术研究的善行,与“三孔”圣迹同垂久远。
本会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济大路17号
电话(传真):0531-2720991
邮编:250002
网址:ccf.net.cn & jjh.net.cn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