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请看看医生是怎样读论语的

6楼
本帖虽是转帖,但本人能于原作者沟通联系,欢迎大家来赏析、讨论和提问。
(如果感觉字体太小眼睛吃力,按住Ctrl键滚动鼠标即可)
==============================
转载:【连载3】1.03巧言令色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思考与随想】
  唉,翻译绝对不是个好工作。不论是翻译古文还是外语,怎么样翻译都是挨累不讨好的。翻译家们所说的“信、达、雅”,的确是很难的。其实和前一篇提到的那样,这句话真的是不该翻译的,原文的本身是相对容易理解的,还翻译做什么?想起了当年某人骂鲁迅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论鲁讯的硬译》,可是我连硬译都作不到。郁闷中……。想想梁实秋先生竟然可以译整部的莎翁全集,而且那样有味道,死的心都有啊!也不知道是怎么作到的,佩服得五体投地,估计俺是没有那个本事了,所以所有的译文其实都是不用看的,我的,更是不用看,之所以写出来,不过是方便大家理解罢了,本来也不算数的。大家凑合着看看也就罢了,呵呵!
  
  “巧言令色”啥东西呢?用白话还真得不好解释,但是原文倒是很好理解,简单的说,“巧”就是好,“令”就是善。简单的理解“巧言令色”就是那种整天在你身边说好话,献殷勤,陪笑脸的货色。“鲜矣仁”鲜,三声,就是少的意思。孔子这句话说的绝对是个真理,我们看到这样的人,最好是绕着点走,否则,可能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被人忽悠瘸了还说谢谢呢。呵呵。用俺们东北的土话说就是:“凡是嬉皮笑脸、嘴上抹了蜜似的小白脸子,就没有一个好银(人)”呵呵,孔老夫子说话当然不能像俺这样粗鲁,但是土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是孔子原话说的好,俺们还是听孔夫子的吧。文言其实也是有不少优点的,当年为了某些目的,将其彻底的抛弃,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一个经典的比喻就是给孩子洗澡,为了泼洗澡水,却把孩子也给扔了。许多东西都是这样,比如正体字。
  
  文言总是可以给我们一种画面感,就好像有一幅画眼前一样。看到“巧言令色”这四个字,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画面:“一个一脸正气的人,在那里夸夸其谈地讲着非常正义、非常有道理的话……”。呵呵,其实这样的人我们都见过,每天只要一打开电视,十个台里会有八个都会有这样的人。呵呵,建议千万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不然喷了满地不好收拾,而且还有吸入气管的可能,还要麻烦我的同行们,那就不值得了……。嘿嘿,
  
  越是虚伪的,越要装得真。有时候,一个真的“恶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面善的。十个左冷禅也玩不过一个岳不群。孔老夫子早就告诉我们,表面上的光鲜是靠不住的,越是高调唱着的人,越可能是男盗女娼之徒。
  
  小时候虽然没读过《论语》,但是这种感觉一直都有。其实,既便没有謮过《论语》,《论语》的、孔子的、儒家的许多东西,早就融到了血液里了。既便是在那些骂孔子最凶的人,其思维里一样都会有孔子或儒家的成分在里面。这是洗不掉的,经过了千年以上的沉淀。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己经和我们的血液与灵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短短的五六十年、三四百年都是分不开的。
  
  然而。自从看了孔子的这句名言以后。总有一个后遗症:每次看到“正人君子”们总是想……。
  呵呵。这样也不好!
  【参考译文】
  孔子说:[喜欢]花言巧语和[虚伪的。故做善良状的]伪善的面貌的[那类人],是很少“仁”的。

7楼
本帖虽是转帖,但本人能于原作者沟通联系,欢迎大家来赏析、讨论和提问。
(如果感觉字体太小眼睛吃力,按住Ctrl键滚动鼠标即可)
==============================
转载:【连载4】1.04三省吾身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思考与随想】
  第四章我们的曾参就出场了,这也是必然的事情,人家本身就是名人。再说了,一般认为《论语》主要就是曾参的学生们编的,在第四章出场已经是给别人面子了。甚至有人说《论语》就是曾参自己编的,那个估计是忽悠的,论语中明明白白的记录了曾参得病,甚至死亡之前的事情。难道死人还会编书吗?罪过,罪过,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是别瞎说了。
  
  曾子就是曾参了,论语里面除了孔子以外,能被称为“子”的也就是曾参,有若,冉有几个,各有缘故。主要还是和他们的学生参与了《论语》的编辑工作的关系,曾参字子与,曾皙(名点)之子。曾参在传统上被称为“宗圣”,他前面称为是“圣人”的孔子,后面称为“亚圣”的孟子,而曾参恰好是这两者之间的关键!提到孟子,那是我最喜欢的先秦诸子之一了。另两个是庄子和墨子。孔子是述而不作的,而孟子的文章总是能给我最深的警醒。然而,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大喜欢孟子。朱元璋那土匪不是就要把孟子的神位从孔庙里搬出去吗?也许只是因为孟子他那句“君为轻”的话吧!其实对孔子不也是一样吗,除了供给年年相似的冷猪头以外,对于孔子的思想也是阉割了,再阉割的。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只是半部呢?因为另半部对那些土匪不利呀。对不起,扯远了,说曾参又扯到孟子那去了!也许是他们和孔子联了宗吧,到现在也是那样,比如曾宪梓、孔祥熙、孔令辉那样,辈分分明。
  
  曾参他爹,就是后来那个喜欢在春天里下河游泳的曾点。呵呵!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也真是不一般。还有谁来的?传说中好像还有颜回父子,但是颜回他爹算不算正式的弟子也是没有定论的。我们还是说曾参,曾参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估计大家地都熟悉,简单的说说,也是有许多的隐喻的。故事讲的是“曾参杀人”。什么?孔子的徒弟里面还有杀人犯?呵呵,其实也是有的,但是不是曾参。这个故事也和杀人无关,别急,听我慢慢说。
  
  话说有一天,曾参不在家,估计是上孔子那上学去了。只有他妈在家,他爹呢? 好像是死了,没做仔细考证,不好瞎说,可能也上学去了(纯粹胡说,呵呵)。曾参他娘正在织布,(孟子他娘也常干这个,古代女人都需要作纺织女工?也真不易!既便不差钱!)。他家的一个邻居跑来,对曾参他娘说:“曾参杀人了!一会儿就来抄家了!还不快跑!”曾参他娘跟连头都没抬,就说了:“不可能!胡说!我们家小参可不能!”那人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邻居跑来说了同样的话。这回他娘又说了:“不可能!我们家小参不是那样的人!”嘴上是那么说,可是手停了下来,说话的人走了以后,曾参他娘也没心织布了,就呆坐在那里想,想的是什么?……没人采访过,我也不知道。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邻居来了。说的仍然是相同的话,结果,据说他娘挟个包——从后门跑了。也有人说是翻墙跑的,我是不信的。结果,原来是另一个叫曾参的人杀了人,大家都传差了。这个小故事,充分的证明了流言的威力。一件事情,被多个人重复以后,不论多么荒诞,连最亲近的人可会相信!呵呵!
  
  故事讲完了,俺们回到论语本身来说事。这段话也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也许因为入选教材的原故,也许是因为这几段在论语的第一页吧。我们看书,第一页总是被翻得很烂。
  
  “吾日三省吾身”。有人说是三面镜子,有人说曾参省的就是下面的三件事,应该也是一种误解。这里的“三省”,应该是不能只是指实数的“三”,应该是当“多次”的意思讲。更不能绝对的说就是下面三件事。如果真的是每天三件是就有趣了,早饭前想第一件……,午饭想第二件……,晚饭想第三件……,呵呵!或者早中晚各想一遍这三件事,还真累!一天也不用干别的了,任何事情这样机械的去解读,总是有些可笑。那曾老夫子莫非就像早年间看过的那老电影一样?
  “女人啊,每天早晨都要对着镜子说:我长得真美,人人都爱我......”
  呵呵,有点累。轻松一下!
  
  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每天都要这样的反思和反省?也许没必要,整天都反思。也就真的不用干别的了。但是,一段时间反思反省一下自己的灵魂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我们就有可能失去我们自己。至于是不是曾老人家说的那三件事,倒不一定是绝对的。曾参说的三件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的自省之中,至少应该包含曾参说的这些事情。
  
  第一件事说的是忠,是忠于人?还是终于事?另外有一种感觉,他说的为人谋。是不是讲的本身就是为了君主办事呢?存疑.(当然只代表我自己的疑惑)大部分人还是认可是一般性的为人办事,不一定指的是君主。
  
  第二件是讲信、讲诚。这有什么可说的吗?
  
  第三件是学,语义很清楚,唯一可计较的还是前文说过的那个,“习”的理解,是温习还是练习呢? 没有实践的“学”还是“学”吗?毕竟“礼”不仅是空泛的制度,而且是有一些形式上的仪式在里面,是需要练习、演习的。余下来就不多说了。我们知道有本书叫做《传习录》也就来源于这个。
  
  这三个,作为孔子的弟子是都要作的,也都是经典的命题。以后还会讨论到,现在还是不多说的好。
  【参考译文】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给人办事是不是尽力了呢?和朋友们相处是不是能作到以诚待人呢?学的东西复习(练习)了吗?
8楼
前些日子,有人送我一套厨师读论语,厨师读庄子。我看今后是否会有农民读论语,总裁读论语,黑帮老大读论语。顺便谁读了三天《论语》就敢注解《论语》。
9楼
估计这些顺便就“解读”、“注解”《论语》的人,是想钱想出名想疯了吧。

要是厨师、医生、农民、总裁、黑帮老大……都来读《论语》到也真是好事,俺以为全民都来读也不为过,毕竟“开卷有益”。
可别动不动就“解”呀、“注”呀的。

不过俺说的这个医生不一样,他的文字不是送的,是我主动要的。他写这些本就不为出书的。
我说带给家里人看看,他就同意了,我说我的家人很多,遍布各地,他说看书的人越多越好。
俺主要就是看好他两点了:读书的踏实认真态度、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社会责任感。
10楼
本帖虽是转帖,但本人能于原作者沟通联系,欢迎大家来赏析、讨论和提问。
(如果感觉字体太小眼睛吃力,按住Ctrl键滚动鼠标即可)
==============转载:================
    【连载5】1.05治国知道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思考与随想】
  《论语》好像是很奇怪,本来是说“学”的一篇,咋又整出来治国之道来了呢?实际也不奇怪,我们的老夫子办的是什么大学呢?当然不是农大、科大。而是一个正宗的政治学院。孔老夫子的“学”,都是要用的。其实世界上一切的学问也都是如此,不能用,还学什么呢?就像外国那个考试成癖的兄弟,拿了一百多个学位。可是没有一个用过,这样的人对世界有什么意义呢?儒家讲究的就是“学以致用”。那么儒家的“用”在哪里呢?当然是改造社会了,当然是治理国家了。所以这里提到治国也是很正当的事情。那孔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我们所受的教育说的那样,是赤裸裸的阶级压迫呢?是不是全部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呢?下面我就来看看,孔子是如何说的。
  
  “道千乘之国”,“道”在这里读为导(導),对,就是导演的导。意思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这个“导”字,本来也就是有“道”的含义的。简化字的“导”,也真的不知道是何道理了,呵呵。不导向于“道”,还要导向哪里呢?难怪某些冒号同志也是不认识路的。“乘”在这里读为“剩”。就是一种四匹马拉的战车。春秋以前打仗靠兵车,所以也就用兵车的数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大小和强弱。而且还有一些礼仪上的说法,所谓万乘之君为天子,千乘之国为诸侯。但是实际上万乘之君的周天子,也没有那么多了。当然,天子出兵诸侯都要来帮忙了,至少西周的时候还是诸侯还是听周王的,包括诸侯所有的兵车,也许勉强够得上是“万乘”了。不过也是要打引号的,因为中国古人战争的兵力通常是要打折扣的。有个十万二十万的都说的带甲百万。呵呵。反正现有的记录表明。在平王东迁以后的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真正有千乘以上的大国一样是很少见的。五霸之后,战争增加。尤其是“晋”,名义上虽说仍然为三军,但实际上已经发展为六军,各国的军队也都膨胀起来了。到孔子那时候,“千乘之国”己经只能算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了。到战国时代,也就是三家分晋之后,军力就更加膨胀了。但是从赵武灵王胡服开始,一作为兵车的“乘”。也就基本退出了战争的历史了,后来再有的一些就像是玩笑了。这里的“道千乘之国”,也就是治理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在孔子的时代,孔子的老家鲁国,大概就是一个标准的“千乘之国”。
  
  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孔子最重视的是什么呢?孔子说了三条,当然并不是孔子治国只有这三板斧,只不过是孔子认为这三条是排在首位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看看这三条是不是重要的呢?对现在是不是也有意义呢?
  
  “敬事而信”孔子第一件说的就是“信”,所谓人无信不立,这个“信”的确是太重要了,不仅仅是对个人来说是这样,对政府更是这样。一个政府如果说话都不算话,还能要求老百姓做什么呢?不论是什么儒家法家纵横家,只要是想做些事的,首先需要的就是“取信于民”,这个也是没什么可说的。商鞅不是还知道那个破木头来整事儿吗?可惜有些人连整事儿都不会了。至于“敬事”,说起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呼唤的那个“敬业精神”了。也就是有些人经常说的我们民族历来缺乏的那个。嘿嘿,缺乏的确是缺乏些,可是不是“历来”。
  
  “节用而爱人”,这个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作为一个政府,作为一个国家。想要混得好,也必须是这样的。没事总是拿钱去打水漂,去作形象工程。这个国家也就离倒霉不远了。不过据说按照现在的经济学理论,浪费是可以拉动经济的,是能创造出“鸡的屁”的。那个俺就不懂了,不懂的事情俺不敢瞎说。风水轮流转,不知何时败家子也成了英雄!!
  “爱人”,这个“爱人”也不是老婆,也不是情人。在孔子那个时代,有太多的不把人当人的事情了。不一定那位高官死了,都是要杀几个奴隶殉葬。有人说,这里的“人”不是“民”人家爱的不是老百姓,不过是那些贵族罢了。呵呵,很有一些故意抬杠的意思了,可是没什么意义,即便真的是那样,也没什么了不起。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又包括多少人呢?美国黑人和妇女的选举权又是那年才有的?我们不应该这样去要求古人,除非是别有用心的。某些人士热衷的美国,早年间不也是打死奴隶陪两头牛的事情吗?何况孔子那时代,不仅仅是奴隶不被当人,连贵族也不当人。呵呵,秦穆公死时候还杀了三个贤士呢!怎么说,将人当人也是历史的进步。
  
  “使民以时”。传统的说法,这就话就是说:“要使用老百姓,不要误了农时”这个其实也是不简单了。不误农时,就能让老百姓多吃两口饭,就是多活几条人命啊。那时候使用老白姓能干啥呀,多数都是修坟墓,修宫殿的勾当。当然是要农闲的时候在作了。否则饿死的不仅仅是老百姓,那些高高再上的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啊。这样的事情我们看的少了吗?我们不妨想想,也许在记忆深处还是有印象的。毕竟我们也没有吃几天饱饭。……
  另外,这个“时”仅仅是农时吗?其它的“时”是不是也要讲究一些呢?
  
  我们看看,孔子的这三条,竟然都是要求那些为上者的,这当然是为了“统治者”着想的了,但是,对老百姓呢?能够达到孔子的标准,也是不易的一件事啊。真的作到了,也许老百姓也能好过些。不仅仅是两千五百年前是这样……。
  
  【参考译文】
  孔夫子说:治理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应该]勤谨办事、讲求信用。务求节俭,爱謢老百姓。[如果]要让老百姓作事,也要讲求时间。(不误农时)。
11楼
本帖虽是转帖,但本人能于原作者沟通联系,欢迎大家来赏析、讨论和提问。
(如果感觉字体太小眼睛吃力,按住Ctrl键滚动鼠标即可)
==============转载:================
【连载6】1.06学为末节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思考与随想】
  孔夫子的教育是要有基础的,虽然孔子收徒弟没有什么入学考试一类的东西。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只要是给点见面礼的,就没有不教的。可是孔子收徒弟,教学生还是有一些要求的。本章讲的就是学习的基础。什么东西没有基础都是不行的,所谓本立而道生。没有根基,是什么也做不了的。那么孔子授徒的基础是啥呢?是道德。
  
  在孔子看来,如果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的话,学什么也是没有用的。本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哪是本、哪是末的问题。当然,这里所谓的“学”或是“学文”指的都是说学习古代文献或者是说包括“礼”在内的文化等等。但是今天我们把其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也未尝不可。
  
  在这里,“弟子”可以简单地直接地去理解为“年轻人”的意思,并不是仅仅指的“学生”或者“徒弟”。有人是这样理解的,那就是典型的用后世的语言去解释了。后面还有弟子与先生共提的文字,那个“先生”是不是老师呢?到时候再说。其实有些解读是很搞笑的。
  
  还是别说别人了,在大方之士眼中可能我一样是搞笑的。那也没辨法,我的水平只能理解到我能理解的东西,也只能说出一部分我理解的东西。但是,我也不想说自己不理解的话,我的嘴只说自己的话,吐自己的唾液。吐别人的口水,会恶心的。又说多了。回来……回来!
  
  如果我们把学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学,可能是更有意义的。我们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东西,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个问题!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我们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作人;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如果不是为了这样的目的,那么我们的“学”真的有意义吗?我不知道。知识和财富一样,如果不能用良知和善良去驾驭的话,那是危险的、无意义的。归根竭底,知识、学识、学历和学力,都是枝、都是末。只有驾驭这些的本质、本心、良知的存在,才可以称之为智慧。没有智能的知识是一文不值的!联想到现在的一些现象,其实我们并不缺乏知识,但是我们缺乏智能!!而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受,更需要的是智慧的养成。否则,培养出一些无智慧、无道德,甚至无良知的所谓知识分子就不足为奇了。为纳粹设计毒气室的如是,七三一部队解剖室里的如是,xxx们如是……。
  
  孔夫子讲“学”,更是在讲“人”。人之本,在于什么?如果连基本的“人”都没有作到,孔子说:“如礼何?如乐何?”虽然时代变化了,但是对于有关人的本身的拷问,是不是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呢?
  
  孔子在这章提到的东西,也就是这样的一些东西,可以理解为“学”的目的,同样的,也就是“学”的基础。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到,那样真的也就不必“学”了。我们看看孔子眼中的基础是什么东西?
  
  先是又是“孝悌”在儒家看啦,这也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连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奶同胞都不好,有怎么能够对别人好呢?如果我们不带着有色眼睛去看的话,实际上也是如此。一个打爹骂娘的东西,还能做什么高尚的事情吗?鬼都不信啊。
  
  
  “谨而信”就更别说了,不论是谁,没有信用都是混不下去的。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谁还能指望他怎么样呢?
  “汎爱众,而亲仁”这个就不简单了,不仅仅对自己的亲人好,如果能够将这种对亲人的感情,加在其它的人身上,这样的人也就离开圣人不远了。但是在孔子看来这个也是正当的,也是应该如此的。汎,就是广泛的泛,爱众,就是爱其它的人。亲,就是亲近,“仁”指的就是仁者,就是有仁的人。其实作到这一步,这个人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用后文的话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却说,其实这些都是基本的要求,只有这些作到了,才能“学文”。在孔子看来,这个可能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可是现在我们看看,这样的人却要往哪里寻呢?即便是古人,这样的其实也是少见的。孔子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高看了人性的丑恶。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而只是一味的往“学问”里面专研,真的有意义吗?
  
  这一章,孔子提出的概念也就是这样。文章小学问,人生大文章。如果没有成为一个人,还是不要奢谈什么“学问”的好。呵呵,比如那些如禽兽般的老师、叫兽们……
  
  下一章谈的仍然是这个问题,而且出场的孔子弟子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汉儒基本上都是他的弟子。他的名字叫做子夏,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译文】
  译文:作弟子的,在父母的身边就要孝;离开父母身边的时候就要悌。[办事]谨慎而讲信用,抟爱众人,而亲近"仁人"。如果这些都办到了,还有余力,就(才)可以学习文献典籍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