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曲阜》“预言”孔氏支派?

楼主
《东方圣城曲阜》“预言”孔氏支派?
[P]弄到了一本《东方圣城曲阜》的电子书,该书中将孔氏中兴祖前支派分为10宗派4支派,分别是[/P][P]宁陵派、献县派、华亭支、鲁山派、郏县派、浏阳派、嵩山支、桂东支、丹阳派、临江派、岭南派、洛阳支、平阳派、庐江派[/P][P] [/P][P]鉴于此书的出版时间是2001年,不得不说作者对孔氏谱牒之外的孔氏迁徙资料有一番研究,“预言”了孔氏族谱第五次大修期间才发现的嵩山支(河洛派》和洛阳支(洛阳派),不过可惜的是本书对华亭支和庐江派只是提了始迁祖,并未深入细谈[/P]
1楼
[P]华亭族人不可能单独成支,他们本就是衢州派中的一分支.[/P]
2楼
此书中的华亭支始祖为孔季诩,并非后世从衢州派分出的那个支派
3楼
[P]这主要是原来研究孔氏的文章没有对史料进行核实。一些家谱和资料记载流寓支派并未经考证。比如华亭支的问题,原载华亭孔桢公之后。华亭非今上海松江,而是上海青浦。孔桢公在唐初居青浦孔宅,并将二十二代孔潜公携来江南的孔子旧物立衣冠冢保护起来。子孙依墓守护。但是至明朝当地已经没有孔子后裔。由衢州派一支守护圣墓。(但是此墓在文革时期惨遭不肖无良之徒挖掘。孔子圣物已经流散民间。)该支至今还有人误以为是孔桢公之后。[/P][P]丹阳派也存在类似的争议。皆因,丹阳丹徒孔裔居处靠近丹阳派始祖孔绚公之墓地。但是奇怪的是这些丹阳派族人历史上没有祭祀孔绚公的活动记载。他们过去却去临近镇江支的祖墓地进行祭祀活动。而早期家谱均记载他们是镇江支后人。清朝末期才突然划归丹阳派,也未见对这一改动的任何说明。[/P]
4楼
[P]35代季诩即为孔桢公之子,民国谱在季诩下记“失考”。[/P][P]另外,很多介绍中兴祖前支派的文章都提到所谓“庐江派”。然家谱中并无这一派,是以讹传讹吗?[/P]
5楼
还有不少地方提到关于宁陵派:"孔德伦在宁陵去世后-----二儿子孔子叹生子孔贤------和他们同寓于宁陵的还有孔子35代裔孙孔(王遂)的曾孙孔惟时一支驻守宁陵的宗族墓地。唐代中期以后,35代裔孙孔(王遂)之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4年)袭封褒圣侯,又晋为文宣公。天宝之乱时,他率家人寄居于宁陵,卒后即葬在那里。动乱之后,他的曾孙孔惟至返归曲阜,袭封文宣公,宁陵的宗族墓地则由孔惟至之弟孔惟时一支驻守。
[SIZE=4]这两支形成了孔氏家族中的宁陵派[/SIZE]。"  将孔惟时后人“归为”宁陵派的说法在网上也“大行其道”!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