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鴛湖四書研習班

6楼
書是什麼?是許許多多人所思所想,是人間各種事物的記錄,是人心靈智慧的寶庫,通過書本的閱讀與學習,我們才能更理解社會,更理解歷史,更理解我們自己,更理解宇宙人生之種種,所以讀書是成就自己,壯大自己,提高自己能量的重大法門。但人是會犯錯誤的,人寫的書當然也充滿錯誤,所以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需要自己思考,自己判斷,幫助自己開闊.光明.正面.溫暖。現在我們讀經典,讀論語,就是要依據久經考驗的聖賢寶典,做為自己做人與讀書的基要框架,以導引自己走向光明正大,開闊敦厚。

現在我們進行第二講  學習為成人之本,討論孔子的讀書觀。

我們摘取幾則來討論讀書與學習的問題。

 

1.[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註中說“學之為言效也。”後覺效先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白虎通》说:“學之爲言覺也,悟所不知也。”這裡有可注意的:中國古人經常抱持歷史退步觀,原初之渾沌最善最好,以後就越發展越沉淪墮落,說來也不無道理,但道理也不充足。宇宙是創造演進的,生命亦是如此,生命要追求歸元返本的復其初,既無必要也不可能。所以將學習之目的指向“復其初”,只是退步史觀的一個表現,未必是學習的核心義理。我以為學習是心靈智慧的開拓,是人性更豐富的展現,而不是朝後看重回生命之原生態。

學大體可以分幾種,一種是技藝類的,需要操作,如鳥之飛,如體育,各種技能。一種是知識類的,需要記憶,需要思考弄明白其道理。一種是德性類的,需要契悟,需要踐履,需要自我質疑。這些學習都需要操作,有時是對物的操作,有時是對自己肌肉與腦神經的操作,有時是對自己心意與脾氣的控制。這些都不能一揮而就,都需不斷練習與踐履,特別是對自己心意與脾氣的克制與扭轉,是非常艱難的。至於苦與樂的問題,我看是見仁見智,學習肯定有許多快樂,但也並非只是快樂,艱難與痛苦也都是有的。

7楼
2.[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章是孔子的好學觀,這裡不是說不求飽與安,人不飽不安是很難讀書的,應該是說衣食所需不求好與多,只求安足,節省時間精力來學習。而這個學習不僅僅是書呆式的書本學習,還要敏於事,會做事,懂得做事的分寸與技巧,還要勤於事,勤勉而樂於勞動。人講話動嘴巴是非常容易的,所以許多人不去慎言,不去三思而言,但是言語的關涉甚大,輕於言說,既可能禍從口出,也容易使己失信失言,影響自己的威望與信譽。孔子非常明白其中深刻道理,所以經常強調慎言。學問學問,學也要會問,要向年高德劭,要向專家學者,要向有道者有智慧者討教,綜合以上諸事諸德,才算一個好學者。朱子在此處將“道”解作“事物當然之理”,這是很成問題的。我們能說有道者,就是擁有“事物當然之理”的人嗎?其實在孔子這裡“有道者”,更應是有德者,有智慧者,有氣度有境界者,與人心的靈慧德性關係密切,而跟“事物當然之理”的關係不是很密切,這個“理”其實主要指外界事物的理,更需科學研究來揭示,不是人有道無道的問題。朱子為建立他的理學本體論,過度執著於他的“理”字,總是用他想像與相信的“理”來解釋一切,框限他的世界,於是其世界成了他自言自語的理世界。把世界看得靜態而呆板,喪失了世界的豐富與靈動,喪失世界的創造性與無限性。

3.[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這既是自謙也是人性本善信念的反映,孔子相信小里弄的數十人中,其品格之忠信程度,必有類似於他的人,但孔子自信非常好學,幾乎無人可及。從這一點也可以點明,既有先天美質,更也需努力學習,才能超越凡庸,優入聖域。

8楼
4.[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朱子註曰“識.記也”,又說”不言而心解也,前說近是“。其實”默識“不應該只是”默記“,記字下得太狹窄了。沉默的心靈活動,其實運用著總體心靈能量,主要還在解悟.聯想.反思,是人能學進心靈,學而能化的主要憑藉,不僅僅一個記憶問題。朱子又說“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這解說很不恰當,意思頗為顛倒。《四書通旨.四書辨疑》一書中就質疑說孔子“皆以學誨為己任,未嘗謙而不居也”的確,孔子好學,好教人,對此他當仁不讓從不謙虛,怎麼有“謙之又謙”的問題?況且“何有于我”也不能說成是“何者能有于我”。安德義的《論語解讀》就引胡適的考證說「應該是“何難之有”的省略」。所以其意思應該是“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

5.[7.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的核心關切在修德.好學.在追求義理,改正自己的缺失。因此在這些方面有任一項沒有努力以赴,都會使孔子感到憂心忡忡。這正好印證朱子解說的有誤。修德.好學.行義.向善,都是君子本色,應該堅持進取,勇於承擔。當然這也還是一個度的問題,所謂“過猶不及”,在此問題上過謙,不免否定好學與行義的正當性,否定自己的決心與堅持。但如不知進退的時時將好學與行義掛在嘴上,就轉化成自吹自擂,求名好勝的小人行徑了。

6.[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朱熹註释说:“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這樣的說法不能說不通,但顯得非常呆滯,呆若木雞,完全是個書呆子,老學究的心態與見識。在此孔子不過泛指,人的學習不但要在書上學,還應該向他人學習,所以與許多人相處的時候,必定可以找到我們的榜樣,對好的榜樣我們應該模仿他,向他學習;對不好的榜樣我們應該引為烱戒,如果我們有類似的行為,就應該趕緊改變自己。此處我們可以引老子之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做為證明。中國思維總以三為多意,一種不確定的多,三可以引萬,所以三人為眾,三木為森林,三水為淼。朱熹將三解成“三人”顯然是硬解,不好,應該融通些,解做“多人”。再說另兩人“一善一恶”,怎麼可以說“是二人者皆我师也。”?善惡好壞都可以做老師,顯然顛覆“老師”的義理與位階,顛覆好善去惡的學習原則。如果壞榜樣也可以做老師,顯然是反向學習,容易養成逆反習慣,這樣的學習其害無窮。

此處還有一個“行”字,有人堅持解成“行走”,這也是呆滯思維的結果。一個人與一群人在一起,也可以是行走,也可以是乘火車,也可以在公園在餐館在電影院….,狀態必定是多種多樣的,一個好學而願意學習的人,應該隨時學習,處處留心,從他人的言行舉止中得到啟發與學習。若照前種呆滯思維的解說,是不是三人走路才可以學,多人走路就不可以?是不是三人不走路就不能學習?如果孔子的話意是如此,這還叫好學嗎?還算聖人的智慧嗎?

9楼
7.[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君子憂道不憂貧”,好學的人總是隨時隨地學習,害怕光陰虛度,害怕喪失學習機會。有一些人將“失”解成遺忘,因此說是害怕把已學的遺忘了。其實人不是記憶的機器,記憶對人的智慧與創造力也非必然相關,所以學越多忘越多,誰也沒辦法不遺忘。“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的根本意義,不是記憶,而是養氣,提高境界,開發聯想力思維力,雖有遺忘,其精華已留在人心靈氣度中了。

8.[14.24]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朱子集註引程伊川的話說“為己,欲得之於己也。為人,欲見知於人也。”。“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己。”意思不錯。安德義的《論語解讀》中語譯成“古代人是為了修己而學,現代人是為了安人而學”,他解說道「舊之詮解,大都孤立,一古一今,兩不相涉,其實不然。為學有兩事,一曰“為己”,一曰“為人”,為己乃修己,為人乃安人,兩者不可割裂,“為己”則獨善其身,“為人”則兼善天下。先善身而后濟天下。」這就離題遠了。道德與人格都是比較玄虛的事,孔子的慣用方法就是立榜樣,做對比,也就是韋伯(Max Weber)所謂的“理念模型”,用理念建立模型,用以突顯其異與別,以達成區別與批判的目的。因此建立起君子\小人.古\今.義\利.德\色….等模型,借這些模型的對比對勘,用以說明孔子心中的道德意念。在這些對比中:君子.古.義.德…都處於價值的上位,用以鼓舞人的追求與效法。同時將:小人.今.利.色…置於價值的下位,用以批判及警示人。我們知道,孔子生活於禮法逐步崩壞的春秋時代,他的立場是“信而好古”,其核心思想在恢復以道德人倫為核心的禮法秩序,所以在孔子的論說中,古與今代表著治與亂,善與不善,價值高與價值低。在這個章節中,古\今對比,正是善\不善的對比,是誇讚褒揚“古之學者”;而批判“今之學者”的墮落與不德。因此這“為己”與“為人”,不能關聯起來一體相看,而只能看成批判對立的兩造。所以“為己”是修己,是“欲得之於己”,是以自己的主體價值與夢想,做為讀書的指導方針。 “為人”是為他人而讀書, “欲見知於人”,想得到他人的贊可與利益,是功利性市場化的讀書方式。這應該是很明白的。荀子〈勸學篇〉就有很好的說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再說,“為人”如何能解成“安人”呢?如果說“為人”是為他人服務,那麼“為己”豈不成了為自己服務?豈不成了自私自利?那不就今日更勝古代,這能符合孔子的基本立場嗎?何況修己與安人是一體之兩面,不可割裂,修己正所以安人,安人則更需修己。如照安老師的解說,則古之學者與今之學者根本難分難別,孔子還特別提出來做什麼?

10楼
◎結論

總結孔子這些話,我們可以說孔子注重快樂學習,這需要養成讀書的習慣,需要有大志,不肯浪費自己一生,也需要讀出意味。否則被動讀書,勉強讀書,很難有快樂可言。

孔子非常好學,也善問,善於向人學習,古書就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事,許多喜歡搬弄是非的人,就以為問人就處於低位,所以孔子的學德低於老子。這實在是亂彈琴。其實術業有專攻,互相問難,問了學,學了問,自是人間學習之常態,不能以此分高低。

學習還必須實踐,知行合一,不斷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壯大自我。這種自我提升的能力,既是人能成就自我的法門所在,也是學習之所以非常不容易的關鍵點。人學習的特質是,越遠越具體的事物越容易學,越近越不具體的事物越不容易學。近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改變自己的癖好,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改變自己的心理傾向,都是非常非常艱難的。所謂“七歲孩童能知,七十老翁未必能行”,就是這道理。就像朱熹這樣的大學者,用一生時間註論語,竟還留下許多明顯的曲解,也可反襯出一個道理,自己信念的過強過大,會障敝自己的心靈與理解力,會將自己的觀點投射出去,以為就是對方的意思,其實事情並非如此。所以盡量心虛,盡量反省自己,是學習的首要法門,沒有真實的反省與虛心,學習經常只能虛晃一下,並不能真正達成提升自我的目標。

孔子2560年4月29日[09]  皮介行 寫於 光文講堂
 
11楼
歡迎夫子之裔脈
前來交流指導
電話13857318477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59 seconds width 3 queries.